大风起华夏云飞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n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悄言,万物始欣。绿荫为伴,芳草娇美。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前途与希望。当前有一个情况不容忽视:学生在课余几乎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食粮,铺天盖地的影视、音乐等主流媒介大多是成人世界的反映。
  他们一接触各种视听资源,受到的影响恐怕以负面居多。这样一来,只有优秀的书籍还能伴学生的心灵左右了。
  笔者试以小学四五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为例,简单谈一下怎样利用课外书籍特别是传统经典来为他们撑起一方成长的天地,希望如此抛砖能引出更为完善有效的方案之玉。
  一、阅读的安排
  学生的成长光凭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而课外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老师可以先教他们有效的读书方法:主要是“高效”和“选择”两方面。因为时间相对有限,学生能静下心来高效率地阅读至关重要。另外并不是每本书的每个地方学生都爱看、都明白,所以有些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阅读。这样训练一两周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看书了。
  在时间安排上,老师可以每周挤出一两天的一到两节课让学生一起阅读。有位老师的经验表明:如果阅读全部放在课外,可能会流于形式并在无形中加重学生的负担。课本上的东西只是个范例,并不是每一页都要精读细讲。课堂上的时间其实有很大的弹性,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优秀的阅读资源引进课堂。
  平时作业的布置应该形式多样,注重效果,一些重复的、意义不大的作业是可以减少的。尽量做到既能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不会影响他们自主看书。
  二、四年级为例
  四年级阅读的前提是学生先要打好基础,之后才能渐进开展。阅读内容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果他们前三年阅读量不大就以文学故事为主,先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这些故事中,我认为中国作品的比例要在百分之六十左右,外国作品在百分之四十以内。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故事资源可以用,不必过多使用“大量”的国外作品。书籍的来源应该多样化:学生自己买、自己借、互相换等等都行。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国外的儿童文学或明或暗地传递着西方价值观的不良信息。我们并不排斥学习国外优秀的地方,但翻译过来的书籍真的经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查”吗?在随手翻阅的几本较新出版的书中出现了“(婚前)同居”、“胸部(发育)”、“同性恋”这样的字眼,我不认为它们属于儿童文学。如果老师能先翻阅一下再向学生推荐那是最好了,任由学生自己去选可能会碰到一些意外情况。
  如果学生在四年级时普遍基础较好,过去的阅读量又很大,那就可以看中国通史故事了。在活动课方面,每个学期能利用的班会课至少有十六次(如果学校对班会课另有安排,就选一节语文课),围绕名人故事或成语故事来初步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难的。
  三、五年级为例
  如果四年级打好了阅读基础,五年级就可以开展有弹性的历史阅读:比如上学期中国通史,下学期世界通史;或这一年只看中国史等其他符合实际的安排(不管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如果老师能大致介绍一下简单的历史分期再让学生去看就更好)。
  书籍的选用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时间前后相连的通史故事,这种是最容易理解的;其二,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选择性阅读,喜欢看断代史的就选汉史、唐史、宋史这样的故事,喜欢看专题史的就选文学、科技、人物这样的故事;其三,如果有学生(特别是六年级)看完上述书籍还想继续了解,就介绍一些深入的历史书,像吕思勉、张荫麟、许倬云、摩罗、周宁等作者的若干作品。
  在看书的过程中不用强调太多的条条框框,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书以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先在班上酝酿出历史文化的学习氛围就算成功了一大步。五年级的学习活动可以围绕传统节日和各地民俗来开展,这样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欣赏中国历史的画卷。
  四、六年级为例
  有了前面两年的知识积累,六年级时学生(先看世界通史,如果五年级已经看完的话就)可以开展通俗易懂的古籍阅读,比如那种配了插图和翻译的。像《论语》、《老子》、《管子》、《唐诗》、《宋词》、《山海经》、《西游记》、《天工开物》、《古文观止》、《四库全书》等都可以看看。
  活动课上学期可以开展“世界地理游览”,配合世界史了解其他地区和民族。下学期则让学生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简单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目的是让他们形成一种思考的习惯:今后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现象,所以要时常提醒自己运用知识和经验去辨别,好的东西可以学,不好的一定要远离。有了这面思想防火墙,中小学生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认清方向,健康成长。
  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寻根,更是图强保种的重要举措。在西风劲吹的当前,没有根文化的民族将失去自我,失去未来。
  钟语情,简留芳,
  丝舞韵,茶飘香;
  英武拔剑,温文赋诗,
  仁者爱人,兼善天下--
  君不见大风起处,华夏之魂化云而扬!
  前方或有荆棘,或有风雨,但只要华夏有识之士各尽其力,团结一心,民族复兴这一伟业没有理由不成功!
其他文献
学生的兴趣犹如水面,教师只有善于体察学生的个性爱好,善于激发、引导,才能兴起波澜。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多项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目标。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计导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文言文导入的方法
期刊
“激趣导学,自主探究”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激趣导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要以学为本,教师注重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的策略,要激发学生兴趣,注意引导,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  现就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激趣导学,自主探究”谈几点认识。  一、以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
期刊
一. 施行学案导学  .我校施行“学案导学”已经好几年了,教学中我们不断优化“一案、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和谐发展。一案:教学案。三段:课前、课上、课后。六环节:自主学习、检查反馈 ;小组讨论、合作互助;自主训练、巩固提高;分组展示、互补完善;达标检测、活化运用;纠错反思、预习指导。  1.优化教学案,这是高效和谐课堂的保证。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下足课前
期刊
歌唱家能唱出很美妙的歌声,能穿出色彩很美的服装,能在很美的舞台展现形象,他们一出台就会征服群众,人们可以享受着听觉,视觉等感觉上富有神韵的综合美。一曲终了,观众如沐春风,尽情地鼓掌,这就是演员综合艺术美的魅力体现。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梦初醒,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而好的课堂导入会带来好的课堂气氛。  一、课堂导入的内涵  导入犹如戏剧的“序幕”,能起到集中注意,激发兴趣,进入智力振奋状态等作用。
期刊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负增效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能自主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低中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英语教学“耗时长,收效小”的局面,关键是教师要确立全新的课堂教学观
期刊
语言交际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语言交际能力和书面语言交际能力。由于语言交际能力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综合的、处事能力,更为语文教学或教学研究者所关注。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源于语言交际能力理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来的。  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交际教学法。语言交际能力理论的诞生直接影响了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因此不少人提出交际教学法就是培养学
期刊
一、教师要构建适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是“知识的移植”,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共性”。教师应从那几个方面构建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呢?  1、安全的心理环境是
期刊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当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教育领域同样面临挑战。信息技术对语文教育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辅助教学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
期刊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信息大爆炸席卷全球,人们的生活相对于过去任何时代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今天的人们坐在家里便可知世界各国风云。互联网仿佛为人们打开了童话里通向全世界的任意门。  本人就职的高中为省示范高中,美术鉴赏课所面对的是高一、高二基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美术基础各有不同。由于中考的特殊性重要性,很多初中学校并不安排美术课,或者美术课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出彩,这是许多教师的追求。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课堂出彩,必须创设与文本相似的教学情趣,营造出浓厚的语文气息,让学生浸润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文情境就是教学情境。创设情景的方式很多,若脱离了文本的整体语境,加入了很多外在的东西,就会造成“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