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分析问题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wei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实现了理念的革新,尤其是强调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高涨的,这是由于他们刚接触到数学的世界,对一切还充满着憧憬,思维还处于活跃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加以引导,在教学中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重要学科,它在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上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体验上都得到了发展。在数学课程上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遇到难题自主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生数学分析能力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及正确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获取信息
  兴趣是诱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始推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动机的产生一般都起源于教学环境,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上课、下课、放学这种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已经逐步麻木,倘若课堂教学环境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也会随便应付了事。可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提供一些真实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能力。
  二、动手操作,增强学生形象思維
  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变迁具有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也就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索数学中的奥妙。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思想意识,有意识地强化他们的记忆力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尤其是他们动手操作所留下的印象,效果更好。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要备好书中的知识,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架设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版块“摆一摆,想一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圆片,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两位数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数位、100以内数的组成,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体验“位值”,强化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首先,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初步感受“位值”;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3个、4个、5个乃至更多的圆片,分别摆出不同的数;在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中,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当中的关系与规律,归纳出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学习能力,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
  首先,多思。学生学数学为什么总是爱学到后边的就忘了前边的呢?特别严重是,有些知识学生忘得一干二净,而唤不起他的回忆呢?一是教师讲课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培养。要改变这种状况,非培养学生多思的习惯不可。学生不爱用脑子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老师造成的:一是老师讲得过细,学生用不着动脑子,轻而易举就学到知识,所以学生只会听不会想,学的知识印象自然就不够深刻;二是要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时间,课上老师提出问题,要给学生想的时间,不能一发问就要求学生立即对答如流;三是要认识到学生的智力有差异,基础也不同,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有的领会快,有的领会慢,甚至有人完全不会,这是正常现象。
  其次,多议。让学生分组在一起议论某一个问题,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把议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
  最后,要审题。学生有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还不够,还必须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往往有这种情况:学生的能力不低,智力不差,但成绩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做题目时粗心大意,不看要求就做题目,没看清楚就动笔,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审题目习惯。
  四、联系生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它让数学建构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上,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工具性学科,它的理论知识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为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的素材资源,实施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中、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以及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等,并把它们用于课堂,融入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中。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进行生活与课堂的融合。相信通过把生活融入课堂、把生活素材融于知识,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索同一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强化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重点已经慢慢向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上转移。作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加强课内外知识的互联互通,突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学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沙子的魅力对于孩子而言,应该不会亚于好玩的玩具吧!一组小分队,铲子、挖勺、耙子齐上阵,开启一段“沙趣”之旅.瞧!孩子们在沙池里尽情地嬉戏着:一会儿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2月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部和
一、案例分析  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群体的果果,利用她与生俱来的“游戏力”——一种自信,活力,或者说是一种游戏的情趣,吸引了众多的渴望游戏却又缺乏“游戏力”的小“粉丝”,自然地成为这一个游戏群体的中心。在游戏中果果带给了教师不一样的一面。  在角色游戏中:  每次在开始进行角色游戏的时,个别幼儿只会自己玩耍。于是教师想通过能力强的幼儿领带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游戏。果果活泼、热爱交朋友,与九毛坐在一组上。于
家族亲朋种关系形成的收藏圈链,在收藏中有着互为影响的传承作用。收藏家孙鼎和周叔弢就是这样的关系。孙鼎幼年时,在收藏文物书画方面即受舅舅周叔弢潜移默化的的影响,周叔
一、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很多,但目标不明晰、不准确、不合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体表现的三个方面。  一是千课一面。翻阅教师的备课本,在教学目标上,常常会有如下三条: ①学会生字新词;②理解内容,激发学生对什么什么的感情;③拓展阅读,读写结合。其实,课文不同,生字新词不一样,也不是所有的新词都要化时间教学的。一篇课文那么长,内容那么丰富,文章的重点
在学生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小学数学占据了很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直接方法就是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精神。建构理论是一种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教学新思路,强调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建构理
随着国家社会对于幼儿教育成长的关注度越来越大,这也成为改革中的重要标志。传统的教育评价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是一种典型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个体发展。如何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通过评价这一有利的工具手段,实施有效的教育培养,成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焦点。  作为一种新的评价理念,近些年来发展性评价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农村幼儿园,由于老师各方面素养的缺陷,以及教育观念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
喜欢《教育在十字路口》,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孔主任在读这本书。多年来形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发现他读哪本书,就知道那书肯定值得一读,有时候就想找来。所以,我拿到《教育在十字路口》,是一本正经地细细学习的,因之也发现了作者的好多观点与我们之前学习的生本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作者分析的当时的教学状况与我们现在的也有不少相通之处。  比如,书中说“尽管学习特殊的专业功能是教育,但他在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
目的:了解安阳市常住居民吸烟行为、危害认知及烟草相关知识的流行水平,判断烟草流行的变化趋势,以便制订合理、可行的控烟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