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体验性的多维阐释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rcji54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体验性是语言范式转变到认知语言学后对隐喻本质的全新认识,体验性是隐喻的根本属性。隐喻体验性是建构于体验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此外,隐喻的跨域映射具有体验性,隐喻产生理解的基础跨域相似性也是基于身体、心理和认知体验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隐喻不是任意的,具有体验性,是有理据的。
其他文献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作为一天中重要而美好的时段,对学生来说是学习、记忆的最佳时间,必须高效利用。因此,多数高中学校会在每天早晨安排一节晨读课,让学生以朗读、背诵为主要方式,重点复习、预习和识记英语、语文学科的相关学习内容,晨读课一般由语文、英语学科教师交替负责。毫无疑问,这种做法是对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诵读习惯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切合中学语言学科教学的实际。作为中学语言学科教师,我
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交际环境中,交际者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心理因素会促使人们选择合适的言语行为策略,即使该策略违背言语行为的某项合适条件,只要选择得当,都能传递足够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改进课堂提问方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就教学经验就此谈谈一些想法。  一、扩大提问范围——调动全员参与  小学课堂是全员参与的课堂,并不是着重突出一个或几个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提问必须考虑调动全员参与,使每名学生都有答题机会。当所涉及的问题范围过大或答案较多时,可将答案进行划分,每个学生回答一部分,最终汇总成完整答案。以调动全员参与回
目前诵读国学经典在我国的小学、初中阶段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中等职业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广较少。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自我认同感低、习惯懒散,叛逆心理强,甚至存在厌学
阅读是一种由浅入深的综合性体系,我们非但不应机械割裂,而是要有序推进、相互融合。就初中语文而言,如何有效设计阅读教学呢?  一、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不断地加强理解  “朗”,是指声音的清晰和响亮。“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就是通过眼、口、脑等人体多种感官的协调互动,把那些无声、静止的语言转化成一种有声、灵动的语言。朗读既是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阅读活动的起点。就语文学习来说,朗读具有不容忽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正确认识我国"残疾儿童"提供了新的视角。自然性是人的生命本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现实的人"的原点,是"现实的人"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从生命本原上认识"残疾儿童"并维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书报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力和习惯不全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全是学生听会的,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练出来的。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无
基于对370份有效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分别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等6个维度考查了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旨在从宏观与微
"白团"系日本"军事顾问团"俗称,因团长富田直亮化名"白鸿亮"故名。"白团"由冈村宁次和曹士澂共同策划,其83名成员均为当年侵华日军高级军官。"白团"在秘赴台湾后的近20年里,为蒋介石培
学生的质疑意识是他门自我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的一大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与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不一样的是出现了质疑意识,这是教育方面的一大进步。这种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质疑意识是让学生可以自主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向教师及时反映,而教师则通过这些反映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制定更加准确的教学计划。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正在慢慢凸显出来。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质疑意识  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