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内涵、特征与要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rcji54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内涵、特征与要求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领悟和把握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理念、实质和途径,构建高效语文生态课堂,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等,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内涵
  要全面、客观、准确和历史地理解与掌握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内涵,有必要对其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作一简单的回顾。20世纪初,生态学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其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众多科学领域,产生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行政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学科。西方国家对“教育生态学”研究比较早,美国教育学者沃勒于1932年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率先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克雷明于1976年在其专著《公共教育》中首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并列专章进行探讨。而我国对此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90年我国大陆才出版了第一本由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吴鼎福等人合著的《教育生态学》。将“教育生态学”思想、原理和方法运用到语文学科教学,便产生了语文生态学。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全面而系统地研究语文课堂教学,在国内最早见于1998年出版的曹明海主编的《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之后,学界同仁为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纷纷做出了艰辛的努力。虽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但是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方面目前仍处在发展阶段。
  对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概念、内涵和特征的界定,目前语文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这里的核心词“生态”,“生”是活着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意思;“态”是指形状、状态、样子。从这种意义看,“生态”可以理解为焕发生命活力的状态。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理想境界,即让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师和学生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地自由地生长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就是师生生命的充盈与完整,即师生人格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与兴趣的满足。因此,笔者认为,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是指中学语文教师在充满生命活力状态的教学场所里所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换言之,就是中学语文教师在特定的教室里,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等教学因素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等多种手段,营造一种互动开放的、生命体验的、自然生成的、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为提升语文素养、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等而开展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焕发学生生命活力,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合格公民。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还应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语文、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第二,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生态要素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基本生态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文本和环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自主者、合作者和探究者,在学习中起着主体作用;文本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内容,是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是教学中的参与者、交流者和互动者,在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环境,这里主要指自然环境即教学场所教室,是师生从事课堂教学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四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它们在对立统一中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完成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具体任务。
  第三,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以焕发师生生命活力,提升师生生命价值,求得师生共同发展为导向,这也是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中,作为生态因子的学生,其学习兴趣的激发,感情的熏陶感染,生命活力的焕发,生命价值的提升等等,都是其他生态因子即教师、文本和环境等共同参与平等对话和互动交流,即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特征
  目前,学界对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特征的概括说法不一,但主要精神实质基本相同。笔者认为,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互动开放性。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民主交流、平等对话的互动过程。作为生态因子,文本本身在内涵上就是一个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和模糊性的开放世界;而师生由于知识储备、生活体验等不同,对文本的理解或解读则存在着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开放空间;教学环境,对内则具有营造民主、平等、宽容、和谐对话氛围的开放特点,对外则具有课堂向同事、家长、专业人员的开放特点。这些都决定了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具有互动开放性的特点。
  2.生命体验性。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是师生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活动过程。作为学习内容,文本洋溢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洋溢着作者的生命活力。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就是师生生命与文本作者、与文本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在交流与碰撞中,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注重学生生命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从而透视文本生命和作者构想的契合,引起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课堂上生机勃勃,兴趣盎然,气氛活跃,师生的生命个性和情感体验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与丰富。
  3.自然生成性。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多维互动、自然生成的活动过程。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標,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检查预习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前预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等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即多维互动。这多维互动交流中的一个个的生成,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与交流的结果,这样的生成是鲜活淋漓的,自然流畅的,不可预设的,无法复制的,其间充分呈现着学生生命个性与情感体验的全部过程,也充分展示了教师教学的生命活力。   4.和谐发展性。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合作与和谐发展的活动过程。教学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角色,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者、合作者和探究者,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与对话,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处在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互动和交流状态。互动交流中,学生眼界得到扩大,知识得到丰富,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得到提升,同时教师的教学睿智、教学水平等也在其间得到发展。
  三、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要求
  1.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满堂灌”,把课堂学习时空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学习和发展时空,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手让学生读书、质疑、思考、讨论和探究等,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点拨、纠偏和归纳,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训练与发展、文化理解与传承、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能力提升,都是在学生自行读书、自主思考、自由交流和合作探究等开放性教学活动中完成的。
  2.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要遵循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贯彻启发点拨、因势利导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文本具体内容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循循善诱,逐步提高。教师切忌先入为主、独霸课堂,以自己的解析来代替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追求的就是学生自主质疑问难、自行独立思考、自由合作探究、平等民主对话的过程,教师针对这一多维互动过程中一个个鲜活淋漓的生成,因势利导,启发点拨,通过问题思辨、观点碰撞和思维交锋,共同达到统一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3.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要遵循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贯彻多维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更新教育理念,变过去“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为现在的多维互动;同时教师要转变自己角色,变过去不可凌犯的师道尊严者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大张旗鼓地倡导课堂教学的民主平等、和諧活泼、多维互动和相融相生,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价值发展的同时,教师的生命价值、教育艺术、驾驭课堂能力等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增强和发展。
  4.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贯彻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因人而异,长于因题而别,采用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交流等方法,呵护学生稚嫩的思维创新,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思想和公民责任使命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批准文号:皖教秘[2013]435号。课题编号:JG13106)
其他文献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说:“作品把世界的公开场保持在其敞开中”[1]“作品的作用在于:自作品中演历出存在者的无蔽状态的转变,亦即,存在者的存在的转换。”[2]那么,作为作品创造者无疑把其人生体验、思想情感乃至生命的本质也保持在作品的敞开之中,至于如何把握作品,则是关乎接受者怎样剥离作品存在的遮蔽,深入体察到“存在者的演历”的问题而已。鉴于此,《赤壁赋》以汉语言文字符号的精美结构和富有情
期刊
文本如同“冰山”,需要我们透过浮在“水面”上的“语言文字”进而体悟隐在“水面”下的“深厚意蕴”。“不同的作者在意义的表达上,有的直白,有的隐晦,有的平淡质朴,有的含蓄曲折,丰富多彩的意义传输方式给文本解读带来了巨大的解读空间。”[1]“教师需要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努力发现文本的隐秘处(这里的隐秘处也就是最紧要处,最‘含糊’之处),进而发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2]  所以咀嚼品味字里行
期刊
家童,是古代私家奴仆的统称,指未成年的仆役,或曰童子、僮仆。其地位虽说颇有些卑微,但他们在古代名篇中作为艺术形象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很有探讨的必要。古诗文中的家童,總是躲在看似毫不显眼的区区一隅,以其懵懂无知、少不更事、无忧无虑的“愚者”形象来衬托作者或抒情主人公作为“智者”的敏感与清醒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家童所代表的儿童世界,在作品中,尽管模糊得毫无个性,但我们完全可以透
期刊
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选编入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深得学生喜爱,这无疑是拣玉挑金之举。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昨夜雨疏风骤”进行交流探讨时产生了争议,一方认为应解读成“雨大风狂”,一方则认为应该是“小雨时风”。课下,笔者翻阅教参,发现里面的“名家赏析”是2000年第10期《文史知识》中陈祖美先生
期刊
高中语文教科书有两篇文章是写项羽的,一篇是《鸿门宴》,一篇是《项羽之死》。读过这两篇文章的人对项羽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掩卷而思,会发出太多叹惜。  尤其是《项羽之死》一课,课后专设一题,有意引导学生思考:“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历来意见不一。试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次听此课,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但意见不外乎两种:一种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此类学生大多用杜牧《题乌江亭
期刊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形势和互联网背景下,仅靠教师个体的力量或个体教师的力量是无法适应语文教育的,也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需要;何况,作为母语学习,相比较其他学科,学生自身学习的“活水”增长速度也不一定亚于老师;更何况,其他语文教师的“活水”说不定源头更远、“流量”更大。所以,目前语文教育改革最可靠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建设互助互惠的多方共同体。  实践证明,优秀的语文教
期刊
“体验”指的是什么?“体验”就是“体”和“验”.体:身体(大脑、肢体、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学习要重视身体参与以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即“亲身体验”,才能进而升华出
期刊
语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语言、文学知识,而且要用优秀的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相对于浩瀚无边的传统文化,日常教学中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显得远远不够。对于高中学生,必须使他们熟练掌握一定量的文化常识,具有一定的古籍阅读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对此,《高中语文新课程
期刊
问答教学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提问包括教师为了引发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而提出的问题,也包括为了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而进行的追问。  问答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最终能否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提升认知,加深理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诸如“答非所问”“流于表面”“方向跑偏”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上都是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思
期刊
自美国学者格拉泽尔(Edward Maynard Glaser)于1941年提出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词以来,许多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各种阐釋。本文采用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测验量表”给批判性思维所下的定义,即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1]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