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醇生花”到“雾里看花”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遵循简单、安全、学生易操作的理念,使用方形盒状铜片代替铜丝对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使学生在“真实的化学氛围”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关键词:乙醇;盒状铜片;催化氧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0-008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30
  一、 教材现状
  苏教版高中 《化学2》中,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的做法操作要点是:向试管中加入2~4mL无水乙醇,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如图1),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1]。
  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比铜在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让学生认识到铜在此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气味,让学生认识到生成了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新物质。该实验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可明显看到铜丝由红变黑再变红的现象,便于学生认识到铜在乙醇的氧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缺点是由于乙醛溶于大量乙醇中,即使反复多次,学生也很难闻到明显区别于乙醇的味道,使得乙醇被氧化为乙醛缺少说服力。同时在分组实验时该方法需要消耗较多的无水乙醇,增加了实验成本。
  三、 雾里看花
  遵循简单、安全、学生易操作的理念,笔者对该实验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为:1 使用方形盒状铜片(如图4)代替圆形凹状铜片;2 将向铜片上滴加乙醇改为向40mL小烧杯中滴加乙醇;3 将罩在铜片上方收集产物改为将小烧杯倒置在铜片上收集产物。
  1.方形盒状铜片制作
  原料及仪器:铜片、剪刀。
  制作过程:将铜片剪切成约为10cm×10cm大小(如图4),捏紧四个边角,将其折叠为方形盒状。
  4. 实验评价
  (1)通过实验改进,学生能够明显闻到有刺激气味的物质乙醛生成,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好似“雾里看花”般的实验过程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亲和度。
  (3)材料易得,操作简便,过程安全,便于进行学生分组实验。
  (4) 通过4~6滴乙醇便可以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大量节省药品,绿色经济。
  四、 实验后续处理及思考
  1. 实验后续处理
  铜片在实验后因受热变为红棕色或褐色,在反复使用2~3次后便很难看到铜片由红变黑的过程,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在铜片使用2~3次后,需将铜片浸入到稀盐酸中,再用冷水冲洗后自然风干,铜片即可重新使用。
  2. 关于该实验的思考
  通过实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明显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的味道,从而引发学生乙醇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的思考。在一些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改进中为了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将该实验改造为全封闭体系,运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验证乙醛的生成。这类方法不符合高一必修阶段教学要求,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实验远离学生的认知,不符合“真实的化学”理念。所以在敞开体系中让学生感受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本身也是“真实的化学”的一部分,刻意回避往往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化学2(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69
  [2] 肖修锋,符昕.滴醇生花—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改进[J].化学教育,2015,(3):73-74
其他文献
摘要:钠在空气中燃烧本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但实验中却发现只有黑色的固体生成。干扰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知。本文通过引导学生从钠燃烧异常现象出发,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主动设计探究实验进行验证,并对实验方案不断进行改进,由此学生获取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并且提出了最优的实验方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钠;燃烧;黑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活动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5-
摘要:从“校园池塘里的天然水”入手,运用生活化的实验仪器“TDS水质测试笔”,设计多组“对比实验”,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将抽象概念“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进行了具体化构建。  关键词: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概念具体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9-007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
Section A  一、从B栏中找出与A栏句子相对应的答语。  二、根据句意填写单词,首字母已给出。  1. Don’t f . You two should be friendly to each other.  2. Every day my mother does the d after meals.  3. All the students should follow the schoo
摘要:以“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复习课教学为例,从实验制备合成、分离提纯、纯度测定三个角度进行探讨,渗透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思、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实验;复习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1—005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1.
摘要:化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对于高三一轮复习,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可以使学生学习识记性知识的过程大大简化、时间大大缩减,从而有更多的精力进行高质量的学习、研究活动。  关键词: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硫及其化合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6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
摘要:溶解度教学是九年级化学学习概念最为集中的章节,涉及内容逻辑性强,处理不当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以罗伯特·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戴维·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为指导的学习任务分析为基础,深入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明确学生学习需要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就能帮助教师在教学目标引导下顺利开展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任务分析;问题导学;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
摘要:实验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化学教师是否具备规范的实验技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乃至整个化学学习。文章分析桂林市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技能比赛中教师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化学教师实验能力提供思路。  关键词:实验技能;规范;培训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90-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
摘要:以教学过程中留下的遗憾为契机,对教学内容从“知识线——情境线——问题线——认知线”四个维度进行重构,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遗憾;问题驱动;教学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6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
摘要:以简单有机物的合成教学设计过程及教学实录来说明如何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来实现知、情、行等的相互交织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1—004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1.015  北师大刘知新教授主编的《化
摘要:将“立体思维”引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构建高中化学立体思维。具体的做法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为原点,通过一题多思为策略提升思维广度和多题同思为策略提升思维深度来构建立体思维模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实现课程目标,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中化学;立体思维;一题多思;多题同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2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