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燃烧异常现象的探究及实验改进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bb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钠在空气中燃烧本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但实验中却发现只有黑色的固体生成。干扰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知。本文通过引导学生从钠燃烧异常现象出发,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主动设计探究实验进行验证,并对实验方案不断进行改进,由此学生获取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并且提出了最优的实验方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钠;燃烧;黑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活动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5-0075-02
  中图分类号:C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5.030
  
  新课程倡导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化学活动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鉴于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一些异常的实验现象作为学生感兴趣的载体,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立足于课标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发展。
  
  一、活动设计的背景
  
  现行的三套高中化学教材(苏教版、鲁科版、人教版),都设有钠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实验。其中,苏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2007年6月第4版)第49页“观察与思考”叙述为“[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在课上教师按书本做演示实验时,实验中却发现只有黑色的固体生成。但钠在空气中燃烧本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为什么呢?同学们在课上议论纷纷。往往课上动态生成的异常现象更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所以教师适当的引导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于是课后我们将十分感兴趣的同学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对钠燃烧后的物质进行探究。
  
  二、提出假设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提出了很多假设。
  假设1石棉网加热会变黑:
  假设2石棉网与钠反应生成物为黑色:
  假设3钠上煤油没有被滤纸除尽,煤油不完全燃烧生成碳附在过氧化钠上而变黑:
  假设4钠空气某种物质反直,生成黑色物质。
  查阅大学无机化学相关资料:排除直接与氮气作用生成氮化钠的可能,因为氮化钠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碱金属氮化物,在75’:E以上就会分解为钠及氮气:钠可以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生成的碳附在过氧化钠上而变黑。
  
  三、活动用品准备
  
  仪器:铁架台、石棉网、蒸发皿、启普发生器、洗气瓶、球形干燥管、酒精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镊子、滤纸
  药品:金属钠、碳酸钙、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四、活动步骤设计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假设,提出了不同的实验方案。
  假设1石棉网加热会变黑:
  实验方案1:直接用酒精灯对石棉网加热。
  假设2石棉网与钠反应。生成物为黑色:
  实验方案2:用蒸发皿代替石棉网作载体做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
  假设3钠上煤油没有被滤纸除尽,煤油不完全燃烧生成碳附在过氧化钠上而变黑;
  实验方案3:从煤油中取出较大的钠块,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用小刀切除表面氧化层,在蒸发皿中做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
  假设4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物质碳:
  实验方案4:按下图搭好装置,将一小块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并用小刀切除表面氧化层的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在二氧化碳氛围中做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五、现象与分析
  
  实验方案1现象:直接用酒精灯对石棉网加热,石棉网没有变黑。排除假设1石棉网加热会变黑。   实验方案2现象:在蒸发皿中钠剧烈燃烧发现几乎只有黑色物质生成。排除假设2石棉网与钠反应,生成物为黑色。
  实验方案3现象:加热片刻,钠开始熔化成一个银灰色的小球。小球表面出现一层黑色薄膜;稍后薄膜破裂。液态钠流出。并迅速燃烧,火焰为黄色。冷却到室温时,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周围有少量的黑色物质。
  现象说明:如果钠上煤油没有被滤纸除尽,煤油不完全燃烧生成碳,附在过氧化钠表面上而使整个固体生成物变黑是使实验现象反常的主要因素,但仍然有少量黑色物质需探究。
  实验方案4现象:钠熔化成小球,表面有一层灰白色的薄膜:稍后薄膜破裂。银白色的液态钠迅速流出并剧烈地燃烧,火焰为黄色。瓶中充满白烟。反应结束冷却到室温时,烧瓶底部有较多的黑色固体物质,瓶壁上附满白色粉末,但无淡黄色固体生成。
  现象说明: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因为二氧化碳含量比较低,所以会生成少量黑色固体碳。这个方案很好说明了方案3中少量黑色物质的生成。
  
  六、钠燃烧实验的改进
  
  通过观察到的上述实验现象,同学们综合多种因素提出了实验的改进方案:(1)钠块应该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并用小刀切除表面氧化膜;(2)实验过程中应该避免同二氧化碳接触。所以最好在纯氧气氛围中做钠燃烧实验。基于上述的考虑,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
  实验操作:(1)按图所示搭好装置,先用药匙把二氧化锰放入圆底烧瓶底部,过氧化氢加入分液漏斗中。(2)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刀切除表面氧化膜,再用镊子夹住,放人球形干燥管中。(3)通过分液漏斗将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中产生氧气,持续通氧气一段时间。再给球形干燥管加热,当钠熔成小球时并开始剧烈燃烧。停止加热。仍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
  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剧烈燃烧,球形干燥管口发出黄色的火焰,冷却到室温球形干燥管中出现淡黄色的固体,没有黑色物质生成。
  
  七、活动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验性、生成性等特点。基于课堂动态生成的异常现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查找相关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基于前面的结论不断将方案进行改进。最终提出了最优的实验方案,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学习。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的方向,这其中的收获比仅仅知道教科书上已经阐明的知识更有价值。
其他文献
出生日期:2005年11月29日  愛好:跳舞、英语  座右铭: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  就读学校班级: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  外国语学校七(16)班  指导老师:陈传光  Hi, everyone. I’m Li Dongyang, a member of the Helping Hands Club in our community center.  All the members in our
出生日期:2001年7月23日  爱好:乒乓球  座右铭:成功往往在失败的隔壁。  就读学校:河北省阜城县第二中学八年级(3)班  指导老师:张超  My Favorite Sport  I like sports, especially table-tennis, which is my favorite sport. In my opinion, playing table-tennis ca
摘要:作者在“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按教材预设的实验进行了课堂教学,由于实验现象异常,学生提出了很多未曾预设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同学间相互的争论与回答得以解决。文章从实验现象到原理有多远、实验设计的改进建议、知识分层推进和被忽略的现象四个角度,论述了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认知思维的起点,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到最真实有效的学习之中。  关键词:尊重;认知思维;实验现象;真实情境;预设与生成  文章编
摘要:本文意在通过对生活中“隐蔽”得非常好的一些混淆视听的生活类流言进行深度挖掘,并运用化学实验的手段进行一一验证,使这些流言不再是流言,而成为使我们生活真正精致起来的生活常识。进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生活的热情。  关键词:化学实验;生活流言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4-0000-00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
摘要:家庭小实验使得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方面有着课堂实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实验形式最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提升了化学的亲和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选择;实施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3-005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3.021  这是一节融法制教育于化学教学的电化教学课。共有14个视频内容,占21分多钟,教学幻灯片22张。在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没有实验的。为了增加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参与了实验的准备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准备能够饮用
摘要:基于“阅读—探讨—应用—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为内容,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方式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阅读;探讨;应用;反思;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8-006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
摘要:文章展现了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团体赛的情况,阐述了这次活动意义,同时透过某些现象论述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金钥匙;CESL活动;纪实;观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0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
摘要:在教学设计及实施中,依托化学史,根据逐步递进的演示实验链提出假设及问题链,激发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在现代科技前沿与经典实验赏析、课堂实验探究的反思对比、分析归纳过程中完成守恒观的构建,形成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认识。  关键词:经典;实验;观念;方法;化学反应;质量关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8-007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
摘要:利用注射器、软胶管、大试管等组成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新装置,实验设计巧妙,实验现象明显。  关键词: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创新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95-01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36  按照现行化学课本中介绍的方法制备的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很难得到白色絮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