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从餐桌上消失的水果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ert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美味的水果经常出现在各家各户的餐桌上,它就是香蕉。香蕉随处可见,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水果,不过除了熟悉它的味道之外,你对它还有其他了解吗?让我们一起去重新认识一下香蕉吧!
  香蕉是多年生大型常绿草本植物,又称牙蕉,是一种原产于东南亚、中国南部和印度的热带水果。
  香蕉对人类社会有着很高的价值——在所有的食用植物中,香蕉的产量列居第四位,仅次于米、麦和玉米,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
  从有种子到无种子
  几千年前的香蕉跟我们现在吃的香蕉大相径庭。那时候的香蕉类似于现在的野生香蕉,口感很差,果肉里都是子儿,吃起来硌牙,味道也不甜美。
  不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味蕾总能想出办法来。在全世界1000多种香蕉中,人们精心挑选并培育出了味道佳、子儿少的品种,味道欠佳的野生香蕉逐渐变成了今天我们吃到的这些味道香甜、多肉无子儿的品种(粉蕉和大蕉中偶尔还会有黑色的种子)。经过改良后,香蕉无须经过传粉、授粉就可以结果,属于无子果实。
  无子儿香蕉如何繁殖
  说到这里,你心里可能会产生疑问了:既然香蕉果肉里那些小黑点儿样的种子丧失了繁殖能力,那香蕉要如何播种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如今人们食用的香蕉不能靠播种种子的方式来繁殖,而是大多采用“组织培养法”——利用植株的茎尖、芽尖、根尖等部位的细胞,在试管中培育出小苗,等小苗在试管内生根发芽后再移植到田间。这样可以保持香蕉的高产量以及味道的稳定。但是这种单品种繁殖的方式也存在风险。如果一种病害威胁到了某地的香蕉,那么世界上其他商业种植区都会受到威胁,可能会引起大面积的减产或绝收。
  历史上就曾发生过一次类似事件:20世纪50年代,单一培育的香蕉品种叫作大麦克,和我们现在吃的香蕉并不相同。大麦克香蕉皮厚味浓,深受欢迎,当时欧美国家市场上卖的都是大麦克香蕉。不过1950年左右,突如其来的“巴拿马病”席卷了中美洲,凡是感染了这种病毒的香蕉都会迅速枯萎。
  “巴拿马病”在中南美洲肆虐一时,所到之处香蕉无不奄奄一息,一时间造成香蕉千金难买的局面。好在后来经过科学家的努力,香芽蕉培育成功,蕉农纷纷改种香芽蕉,这才有了我们今天吃到的香蕉。
  想不到小小的香蕉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其实,我们今天吃到的食物皆来之不易,大家要养成珍惜食物的好习惯哦!
  香蕉种类繁多,作为商品来繁育的种类也比较复杂,通常统称为香蕉。如今,全球栽培的香蕉种类约300种,大致可分为香蕉、大蕉和粉蕉三类。
  香蕉,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类,是我们常吃的水果,也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
  粉蕉,果实较短,果肉为乳白色,柔软香甜。
  大蕉,果实棱角分明,果肉为杏黄色,而且没有香味。在非洲、印度以及美洲的部分地区,大蕉被当作粮食煮着食用。
  “香蕉之国”
  非洲的乌干达是有名的“香蕉之国”。如果有贵客来访,乌干达人就会用丰盛的“香蕉宴”来招待客人:一杯香甜的香蕉汁下肚,紧接着,香气四溢的烤香蕉被端上桌来,之后,可以享用一碗饭茶合一的香蕉饭。饭后,主人会邀请客人到家中的大酒壇边对坐,共同畅饮用香蕉和高粱混合酿造的香蕉啤酒。
其他文献
在距今1.9亿年前的早侏罗世的云南地区,一群禄丰龙正在河边伸着长脖子寻找可口的植物,它们并没有发现不远处埋伏着一只凶恶的中国龙。  中国龙看到禄丰龙群对自己毫无察觉,决定利用这个好机会来发动进攻。它借着树林的掩护悄悄靠近,然后突然冲了出来。禄丰龙群完全没有防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中国龙冲到禄丰龙群前,张大嘴巴在一只禄丰龙的背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力量之大,甚至咬穿了一根肋骨!  受伤的禄丰龙拼命挣扎
期刊
新西兰东北部有一座小岛叫作纽埃,那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岛屿之一。岛上宜人的景色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这其中还包括一只名为“特雷弗”的鴨子!不过,它不是自愿来到岛上的,大概是被强风从别的地方吹到岛上的。纽埃岛上既没有天然池塘,也没有湿地,连条河都没有。特雷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了岛上唯一的鸭子,当然也是最孤独的鸭子。  特雷弗最后选择在路边泥泞的水坑里安了家,还不小心成为了小岛上的明星——
期刊
摘 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与会计专业课程的融合情况进行调研,研究认为,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已充分意识到应在专业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受制于课时安排、参考资料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在未来仍需通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培养等不同方面予以加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会计人才培养;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
期刊
其实,并没有一种具体的鸟儿叫乌鸦,乌鸦是我们对这类鸦属动物很笼统的称呼。  随着秋冬的来临,在我国很多城市里,越来越常见到一种大型鸟类,我们为这群黑色的身影冠之以“乌鸦”这个名字。  近年来,城市里的乌鸦数量不断增加。它们时时掠过公园上空,成群结对地出沒在高层建筑的楼顶,在灯火通明的城市主干道旁聚集过夜……那么,乌鸦对我们的城市意味着什么呢?乌鸦 一个美丽的统称  作为鸟类爱好者,我观察和记录北京
期刊
生活中有许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清洁工人、警察叔叔、建筑工人以及爸爸、妈妈等。但我觉得,小小的蚂蚁也同样了不起。  一天,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我躲在一个草丛边。突然,我看见一个不小的蚂蚁洞,这可比捉迷藏有趣多了!我连忙叫小伙伴过来看。  一只小蚂蚁出洞了。我们追随着小蚂蚁,来到一粒面包屑前。原来它是闻到食物的香味了。只见它摆摆触须,然后伸出两条纤细的前腿去搬食物,可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包屑却纹丝不
期刊
我家后院养着几只鸡,其中的公鸡平日被妈妈“娇生惯养”,走到哪里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威风极了。每当我路过它们身边,这些家伙总是瞪着眼睛、伸长脖子对我“咯咯咯”地叫个不停。看着它们尖尖的小嘴,我连忙退避三舍,公鸡的攻击力我可是早有耳闻呢!  不过,事实证明,有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掉的。“咯咯咯……”公鸡不耐烦地叫着,来回踱着步,仿佛在说:“吃饭时间到了,怎么还不送饭来呢?”本来,是妈妈每天去喂食的,
期刊
在西班牙马德里的科隆广场,有一座名叫“插头”大厦的地标建筑。大厦因其外形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插头而得名。但“插头”大廈的神奇之处不在于它独特的外形,而在于它与众不同的建造方式——这栋大楼居然是从上往下建造起来的。  首先,在混凝土基础上盖两个中央支柱,然后在顶层搭建起天花板并悬挂钢丝绳。之后,其余的楼层就可以从上往下依次建造了。  据说自上而下的施工方式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虽然这是一种不常见的施工技
期刊
胡蜂——战斗力强大的“蜂蜜控”  胡蜂是对胡蜂总科昆虫的统称,在民间,人们常把它们称为黄蜂。胡蜂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5万种,我国约有200种。  胡蜂的食性较杂,而且爱吃甜味的食物,它们会捕食蛾、蝶等鳞翅目昆虫,同时也是蜜蜂的天敌。它们不仅捕食蜜蜂,还偷吃蜂蜜,甜美的水果和胖乎乎的柞(zuò)蚕宝宝也是它们喜爱的食物,因此,在蜂场、果园和养蚕地区,胡蜂是很不受欢迎的“客人”。在胡蜂科
期刊
第三章  七种脚印  安迪在牧羊犬巴克、小牛斐迪南、小绵羊兰博以及小猪佩吉的簇拥下来到了老母鸡芦花一家住的鸡舍。本来她有九个孩子,现在只剩下四个了。她在一旁忍不住哭了出来。  安迪围着鸡舍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线索。他转向巴克:“巴克,你闻到了什么特殊的味道吗?”  “汪——汪,小主人,痕迹可以隐藏,不过气味却不能被掩盖,这里曾经来过很多不同的动物呢。” 巴克显得很得意,他想在小主人面前好好表现
期刊
英国的牛津城古雅、静谧(mì)、纯朴,素有“英伦雅典”之称。这里坐落着世界名校——牛津大学,城市与大学和谐地融为一体。  牛津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的招牌也没有。大学中的三十多所学院建筑散落在牛津城的各个街头,楼房尖塔高低错落、若隐若现。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在牛津的街道上散散步,仿佛走回了往昔岁月,处处可以嗅到文艺典雅的气息。  今天,我们就走入牛津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