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物理实验,总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特征;实验;教学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青少年走进科学殿堂的阶梯,实验不仅能为他们获取知识提供思路和方法,而且实验本身就能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让他们易学乐学。
现就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方面,根据多年教学教改经验浅谈几点。
一、初中学生主要的心里特征
1、好奇。中学生处于风华正茂、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青春期阶段,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一个人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的前提。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都是因为对日常现象的好奇。
2、好动。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设计探究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玩是中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新。
3、好胜。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课堂上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
二、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抓住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巧妙的设计实验,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设计的演示实验要做到新颖、奇特、惊险、多变。
例我在讲到《电阻》知识时是这样做的:上课前把两节干电池(放到盒子里不让学生看见)、一个小灯泡和小玻璃条用导线串联起来,再准备酒精灯,一上课,便问学生:“大家见过酒精灯能点亮灯泡吗?下面请注意观察。”接着用酒精灯去加热小玻璃条,5、6秒钟后,灯泡亮了,这时班内顿时沸腾了,然后导入新课。再如,讲《大气压强》时,先找了一个集气瓶,底上放些沙子,将一团点燃的棉花投入瓶内,之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将瓶口堵死,不一会就看到瓶子把鸡蛋吞入了“腹內”。同学们看到后都迷惑不解,啧啧称奇,急着想知道答案,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这时我说:“这就是大气压强的知识在作怪,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课。”
有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惊险的实验。比如,上惯性这节课很多老师会使用惯性球来引入,如果把惯性球改成惯性蛋的话,那这实验就惊险多了。教师用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玻璃杯装半杯水,在杯口盖上透明的硬塑料片,上面放个鸡蛋,这时学生肯定会很紧张怕蛋掉到地板破了,问学生:当我用这把钢尺把塑料片迅速的弹开,蛋会随塑料片飞走呢?还是掉入杯中?让学生互相讨论片刻,这时教师请学生共同来观察演示实验,当钢尺把塑料片迅速的弹开,结果蛋掉入杯中。这时,教师就给学生解释:为什么蛋没飞走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惯性。
另外还可以用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如皇冠之谜、飞行员抓子弹、鸟弹、科幻小说《往日之光》等。
2、利用学生“好动”地心理开展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科学的探究,培养动手创新能力。
我习惯于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引入浮力概念这节课时,课前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装有半桶多水的小水桶,并交待他们上课时都带个200ml左右的矿泉水瓶来。上课开始我就请大家把空的矿泉水瓶的盖子旋紧,然后把瓶子放入桶中并用力往水里压,问他们有什么感觉。这时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回答,感觉瓶子会往上顶。这时引导学生分析瓶子往上顶的原因,手给瓶子施加了向下的压力,瓶子也给手施加了向上的反作用力,这力是谁提供给瓶子的呢?方向如何?这样就把浮力的概念和方向搞清楚了。这比老师做实验来讲解更容易理解,且印象深刻。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保证课内课外的内在联系。如在上弹簧测力计时可以交待学生回家用橡皮筋等做个弹簧测力计,学了平面镜成像后可让学生做个潜望镜,上到凸透镜成像时可以叫他们做望远镜和照相机,学了杠杆可让做蜡烛翘翘板,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使他们的大脑处于竞赛状态,借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发展其思维能力。
在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发给每组相同的实验器材:光具座、f=10cm的凸透镜及蜡烛,然后参照实物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并进行一组示范实验,接着要求各小组成员自己动手实验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学生实验时,教师鼓励各小组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做得最快、答案最完整正确。学生们的情绪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做着实验,不时地报出自己得到的结论,有对也有错,还有的小组专门找一些其他小组不曾考虑的位置进行实验,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答案进行汇总,大家共同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的,也可以分成四个大组,还可以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如学完伏安法测电阻后,探究用其它方法如何测电阻,就可分成四个大组,给出主要器材,让其讨论如何用给定器材测出待测电阻阻值:一组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二组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三组用电压表和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四组用电流表和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然后进行比赛,看哪组先设计出。
掌握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实验教学方法应用得当,创设出生动活泼和积极主动的物理教学情景,能调动学生学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须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科技人才服务。贯彻这种教学方法,使我校多年来物理中考成绩在县上都名列前茅。
基金项目:陕西省第三批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专项研究课题,课题题目《提升西部部分学校初中物理实验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MSKT1917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特征;实验;教学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青少年走进科学殿堂的阶梯,实验不仅能为他们获取知识提供思路和方法,而且实验本身就能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让他们易学乐学。
现就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方面,根据多年教学教改经验浅谈几点。
一、初中学生主要的心里特征
1、好奇。中学生处于风华正茂、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青春期阶段,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一个人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的前提。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都是因为对日常现象的好奇。
2、好动。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设计探究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玩是中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新。
3、好胜。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课堂上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
二、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抓住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巧妙的设计实验,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设计的演示实验要做到新颖、奇特、惊险、多变。
例我在讲到《电阻》知识时是这样做的:上课前把两节干电池(放到盒子里不让学生看见)、一个小灯泡和小玻璃条用导线串联起来,再准备酒精灯,一上课,便问学生:“大家见过酒精灯能点亮灯泡吗?下面请注意观察。”接着用酒精灯去加热小玻璃条,5、6秒钟后,灯泡亮了,这时班内顿时沸腾了,然后导入新课。再如,讲《大气压强》时,先找了一个集气瓶,底上放些沙子,将一团点燃的棉花投入瓶内,之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将瓶口堵死,不一会就看到瓶子把鸡蛋吞入了“腹內”。同学们看到后都迷惑不解,啧啧称奇,急着想知道答案,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这时我说:“这就是大气压强的知识在作怪,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课。”
有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惊险的实验。比如,上惯性这节课很多老师会使用惯性球来引入,如果把惯性球改成惯性蛋的话,那这实验就惊险多了。教师用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玻璃杯装半杯水,在杯口盖上透明的硬塑料片,上面放个鸡蛋,这时学生肯定会很紧张怕蛋掉到地板破了,问学生:当我用这把钢尺把塑料片迅速的弹开,蛋会随塑料片飞走呢?还是掉入杯中?让学生互相讨论片刻,这时教师请学生共同来观察演示实验,当钢尺把塑料片迅速的弹开,结果蛋掉入杯中。这时,教师就给学生解释:为什么蛋没飞走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惯性。
另外还可以用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如皇冠之谜、飞行员抓子弹、鸟弹、科幻小说《往日之光》等。
2、利用学生“好动”地心理开展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科学的探究,培养动手创新能力。
我习惯于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引入浮力概念这节课时,课前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装有半桶多水的小水桶,并交待他们上课时都带个200ml左右的矿泉水瓶来。上课开始我就请大家把空的矿泉水瓶的盖子旋紧,然后把瓶子放入桶中并用力往水里压,问他们有什么感觉。这时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回答,感觉瓶子会往上顶。这时引导学生分析瓶子往上顶的原因,手给瓶子施加了向下的压力,瓶子也给手施加了向上的反作用力,这力是谁提供给瓶子的呢?方向如何?这样就把浮力的概念和方向搞清楚了。这比老师做实验来讲解更容易理解,且印象深刻。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保证课内课外的内在联系。如在上弹簧测力计时可以交待学生回家用橡皮筋等做个弹簧测力计,学了平面镜成像后可让学生做个潜望镜,上到凸透镜成像时可以叫他们做望远镜和照相机,学了杠杆可让做蜡烛翘翘板,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使他们的大脑处于竞赛状态,借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发展其思维能力。
在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发给每组相同的实验器材:光具座、f=10cm的凸透镜及蜡烛,然后参照实物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并进行一组示范实验,接着要求各小组成员自己动手实验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学生实验时,教师鼓励各小组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做得最快、答案最完整正确。学生们的情绪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做着实验,不时地报出自己得到的结论,有对也有错,还有的小组专门找一些其他小组不曾考虑的位置进行实验,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答案进行汇总,大家共同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的,也可以分成四个大组,还可以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如学完伏安法测电阻后,探究用其它方法如何测电阻,就可分成四个大组,给出主要器材,让其讨论如何用给定器材测出待测电阻阻值:一组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二组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三组用电压表和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四组用电流表和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然后进行比赛,看哪组先设计出。
掌握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实验教学方法应用得当,创设出生动活泼和积极主动的物理教学情景,能调动学生学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须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科技人才服务。贯彻这种教学方法,使我校多年来物理中考成绩在县上都名列前茅。
基金项目:陕西省第三批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专项研究课题,课题题目《提升西部部分学校初中物理实验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MSKT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