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年前由英达导演的作品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一经播出后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捧。这部剧是20世纪90年代,老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那个时代,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早点能够喝上一杯豆浆、吃上一个油饼已经十分满足了。那时候人人都爱吃糖油饼,但是比普通油饼贵,不舍得买。
油饼、油条、豆浆是最爱的早点
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家家豆浆油条很普遍,所以在英达导演的作品《我爱我家》中经常能看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点的剧情,给人留下印象特别深的是家里的小保姆找了个卖早点的男朋友,买的油条特别大个儿,突然有一天油条就变得特别小,是剧中谈恋爱失败了,导演英达把吃早饭这么小的事儿放到剧中,不过这个场景确实是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特别是20几年后再来看这个剧,会让人一下子穿越回那个年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人的早点不算讲究,但也绝不能将就,排队买早点的北京人,拿着搪瓷缸踩着趿拉板儿,都是刚睡醒的模样,选择在街边吃的人,好几位在一张小桌挤着,一口豆腐脑就着北京的狂风,看似随意的事情,有些事情还真必须得较较真。豆汁配焦圈,少不了咸莱丝,炸油饼的火候不能过了,不然又焦又老,糖油饼总得嘱咐着,糖面铺得多一点、满一点,老北京的早点就得这么吃,不然,他心里不痛快。
英达说,过去老北京人习惯管豆腐脑叫老豆腐:“老舍先生写《骆驼祥子》写祥子被抓了夫,从西山最后跑回北京来,第一件事是喝碗老豆腐,描写得太好了。”上世纪80年代北京人的工资是大概每月30元,作为一家的生活费,每天花多花少都得要计划。买早点的钱也就随之算出来了,一个普通油饼6分钱,一个糖油饼8分钱,一碗豆浆3分钱,算下来,一家五口早点大概要花4毛钱左右。
最奢侈的糖油饼
改革开放初期,凡是加了糖的东西都会贵一点,高潮东回忆:“马路边当时有卖茉莉茶的,不加糖的是5分钱,加糖的是l毛钱,我站在那徘徊了很长时间,后来一咬牙一跺脚买了加糖的,根本舍不得喝,就那么一小口一小口吸溜着喝,感觉很奢侈,心疼坏了。”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糖油饼也是一样。
英达对糖油饼的印象很深刻:“我记得当时只要是家里大人买了油饼儿回来,小孩子都会偷偷张望看看那黄色的油饼上是不是多了一层深色的‘糖面儿’,如果看到有,哎哟,那个兴奋劲儿啊,因为加了糖的油饼它贵啊,大人不舍得吃,孩子就知道是买给他们的了。”
现场嘉宾中,有人说好多年没吃过糖油饼了,也有人说现在还天天吃,其实糖油饼在大家的记忆中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了。
护国寺小吃经理王新梅和手艺传承人李秀云来到节目现场。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区特别著名的小吃店,主要就是经营早点和北京小吃。护国寺小吃的经理王新梅,护国寺小吃的技艺传承人李秀云,她们都已经工作30多年了。老顾客喜欢去护国寺小吃,那里不仅有着老味道,更是几十年都保留着大家儿时的记忆。
过去能吃糖油饼是件奢侈的事情。其实油饼的制作工艺没有多精致,营养搭配也谈不上多丰富,如今炸油饼不再是人们早餐的唯一选择,但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北京人早饭的餐桌,出生于北京的著名作家梁实秋,讲过一个关于油饼的真实故事,说的是他的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人朋友,每次回国都要买一二百副油饼、油条,回到美国后,把它们存在冰柜里,逐日取一副,放在烤箱里或者是电锅里烤,火腿、鸡蛋、牛油面包并不难吃,但是和油饼、油条相比,却寡淡了许多。对于北京人来说,糖油饼的意义,远胜于一顿早饭。那一小块糖面,是开放后物质逐步得到改善的见证,也是北京的老百姓,对于幸福最朴实的定义。
北冰洋的流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大家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许多外来的吃食逐渐增多,在19 87年北京有了第一家肯德基,北冰洋汽水开始盛行,各种新奇的食物不断更新,随之北京的餐馆也越来越多。
北冰洋汽水到现在为止都很常见,但英达说,用冰冰出来的北冰洋和冰箱里拿出来的北冰洋完全不是一个味儿。北京人对北冰洋汽水的记忆都太深刻了,张大礼说:“从小就喝北冰洋汽水,到现在北冰洋又恢复生产,用现代经营理念经营得很不错,味道也没变。”英达回忆,除了北冰洋的汽水,还有义利食品厂生产的维生素面包,那是他儿时春游必须带着的。
阿静粤菜的消失与重新营业
穿红裙子、烫卷发、下馆子,改革开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打开了精神世界的大门,在上世纪80年代的后期,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在满足了吃得饱、穿得暖之后,不少人去餐馆开始讲究菜品、环境,以及服务态度,牛响铃开了第一家美容厅,她和阿静粤菜的老板是好朋友,两人就互相到对方的店里消费,牛响铃回忆:“我从小饭馆一直吃到大店。”阿静粤菜馆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条胡同里,粤菜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在高档饭店里才能吃到,价格相对昂贵,阿静粤菜开张后,生意十分火爆,它的价格能让百姓接受,比一般的饭馆贵一些,但比大的粤菜馆要便宜不少。英达回忆阿静粤菜也成为他常去的一个餐馆:“阿静是第一个平民百姓能吃得到的粤菜,顾客对那个叫阿静的女孩印象深刻。”
焦世宁也对阿静粤菜有很深的印象,他最初听说这个饭馆开在一个小胡同里:“去之前听说在一小细胡同里,对面走来一哥们儿,都错不开身。但是一进去,盘子只要有一根鱼刺,马上换盘,服务特别到家。听了这样的介绍,我去的。”
阿静餐厅在2000年就消失了,创始人刘学勇到了节目现场,他介绍说阿静餐厅1988年3月3日开业,阿静当时是广东护校的一个学生,他认识阿静源自合作伙伴:“最初饭店名字叫东四粤菜,年底装修时认识了阿静,1988年有部电视剧《阿信》很火,我们就改了饭店的名字叫阿静。”最火的时候,刘学勇在北京有10家店,在美國也开了两家店。刘学勇后来去了美国,就结束了北京的生意。2017年10月,刘学勇回到北京二次创业,在和平里东街再次开业,很多过去的老顾客依然经常光顾,他们再次感受到当年的味道。节目现场刘学勇带来了30多年前的厨师,为嘉宾带来了餐厅的主打菜,让大家品尝一下是否还是当年的味道,刘学勇说价格依然亲民。
改革开放给了人们富足的生活,但是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意识到幸福感是当我想吃大鱼大肉的时候我有能力吃到,当我想念糖油饼的时候我出门就能买到。这些幸福的食物与价格无关,它是一种回忆,一种最简单的愿望,一种改不了的习惯。
油饼、油条、豆浆是最爱的早点
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家家豆浆油条很普遍,所以在英达导演的作品《我爱我家》中经常能看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点的剧情,给人留下印象特别深的是家里的小保姆找了个卖早点的男朋友,买的油条特别大个儿,突然有一天油条就变得特别小,是剧中谈恋爱失败了,导演英达把吃早饭这么小的事儿放到剧中,不过这个场景确实是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特别是20几年后再来看这个剧,会让人一下子穿越回那个年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人的早点不算讲究,但也绝不能将就,排队买早点的北京人,拿着搪瓷缸踩着趿拉板儿,都是刚睡醒的模样,选择在街边吃的人,好几位在一张小桌挤着,一口豆腐脑就着北京的狂风,看似随意的事情,有些事情还真必须得较较真。豆汁配焦圈,少不了咸莱丝,炸油饼的火候不能过了,不然又焦又老,糖油饼总得嘱咐着,糖面铺得多一点、满一点,老北京的早点就得这么吃,不然,他心里不痛快。
英达说,过去老北京人习惯管豆腐脑叫老豆腐:“老舍先生写《骆驼祥子》写祥子被抓了夫,从西山最后跑回北京来,第一件事是喝碗老豆腐,描写得太好了。”上世纪80年代北京人的工资是大概每月30元,作为一家的生活费,每天花多花少都得要计划。买早点的钱也就随之算出来了,一个普通油饼6分钱,一个糖油饼8分钱,一碗豆浆3分钱,算下来,一家五口早点大概要花4毛钱左右。
最奢侈的糖油饼
改革开放初期,凡是加了糖的东西都会贵一点,高潮东回忆:“马路边当时有卖茉莉茶的,不加糖的是5分钱,加糖的是l毛钱,我站在那徘徊了很长时间,后来一咬牙一跺脚买了加糖的,根本舍不得喝,就那么一小口一小口吸溜着喝,感觉很奢侈,心疼坏了。”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糖油饼也是一样。
英达对糖油饼的印象很深刻:“我记得当时只要是家里大人买了油饼儿回来,小孩子都会偷偷张望看看那黄色的油饼上是不是多了一层深色的‘糖面儿’,如果看到有,哎哟,那个兴奋劲儿啊,因为加了糖的油饼它贵啊,大人不舍得吃,孩子就知道是买给他们的了。”
现场嘉宾中,有人说好多年没吃过糖油饼了,也有人说现在还天天吃,其实糖油饼在大家的记忆中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了。
护国寺小吃经理王新梅和手艺传承人李秀云来到节目现场。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区特别著名的小吃店,主要就是经营早点和北京小吃。护国寺小吃的经理王新梅,护国寺小吃的技艺传承人李秀云,她们都已经工作30多年了。老顾客喜欢去护国寺小吃,那里不仅有着老味道,更是几十年都保留着大家儿时的记忆。
过去能吃糖油饼是件奢侈的事情。其实油饼的制作工艺没有多精致,营养搭配也谈不上多丰富,如今炸油饼不再是人们早餐的唯一选择,但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北京人早饭的餐桌,出生于北京的著名作家梁实秋,讲过一个关于油饼的真实故事,说的是他的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人朋友,每次回国都要买一二百副油饼、油条,回到美国后,把它们存在冰柜里,逐日取一副,放在烤箱里或者是电锅里烤,火腿、鸡蛋、牛油面包并不难吃,但是和油饼、油条相比,却寡淡了许多。对于北京人来说,糖油饼的意义,远胜于一顿早饭。那一小块糖面,是开放后物质逐步得到改善的见证,也是北京的老百姓,对于幸福最朴实的定义。
北冰洋的流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大家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许多外来的吃食逐渐增多,在19 87年北京有了第一家肯德基,北冰洋汽水开始盛行,各种新奇的食物不断更新,随之北京的餐馆也越来越多。
北冰洋汽水到现在为止都很常见,但英达说,用冰冰出来的北冰洋和冰箱里拿出来的北冰洋完全不是一个味儿。北京人对北冰洋汽水的记忆都太深刻了,张大礼说:“从小就喝北冰洋汽水,到现在北冰洋又恢复生产,用现代经营理念经营得很不错,味道也没变。”英达回忆,除了北冰洋的汽水,还有义利食品厂生产的维生素面包,那是他儿时春游必须带着的。
阿静粤菜的消失与重新营业
穿红裙子、烫卷发、下馆子,改革开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打开了精神世界的大门,在上世纪80年代的后期,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在满足了吃得饱、穿得暖之后,不少人去餐馆开始讲究菜品、环境,以及服务态度,牛响铃开了第一家美容厅,她和阿静粤菜的老板是好朋友,两人就互相到对方的店里消费,牛响铃回忆:“我从小饭馆一直吃到大店。”阿静粤菜馆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条胡同里,粤菜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在高档饭店里才能吃到,价格相对昂贵,阿静粤菜开张后,生意十分火爆,它的价格能让百姓接受,比一般的饭馆贵一些,但比大的粤菜馆要便宜不少。英达回忆阿静粤菜也成为他常去的一个餐馆:“阿静是第一个平民百姓能吃得到的粤菜,顾客对那个叫阿静的女孩印象深刻。”
焦世宁也对阿静粤菜有很深的印象,他最初听说这个饭馆开在一个小胡同里:“去之前听说在一小细胡同里,对面走来一哥们儿,都错不开身。但是一进去,盘子只要有一根鱼刺,马上换盘,服务特别到家。听了这样的介绍,我去的。”
阿静餐厅在2000年就消失了,创始人刘学勇到了节目现场,他介绍说阿静餐厅1988年3月3日开业,阿静当时是广东护校的一个学生,他认识阿静源自合作伙伴:“最初饭店名字叫东四粤菜,年底装修时认识了阿静,1988年有部电视剧《阿信》很火,我们就改了饭店的名字叫阿静。”最火的时候,刘学勇在北京有10家店,在美國也开了两家店。刘学勇后来去了美国,就结束了北京的生意。2017年10月,刘学勇回到北京二次创业,在和平里东街再次开业,很多过去的老顾客依然经常光顾,他们再次感受到当年的味道。节目现场刘学勇带来了30多年前的厨师,为嘉宾带来了餐厅的主打菜,让大家品尝一下是否还是当年的味道,刘学勇说价格依然亲民。
改革开放给了人们富足的生活,但是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意识到幸福感是当我想吃大鱼大肉的时候我有能力吃到,当我想念糖油饼的时候我出门就能买到。这些幸福的食物与价格无关,它是一种回忆,一种最简单的愿望,一种改不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