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学习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k2pwerq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每月用水4250吨,花水费16965元:同学们在校吃饭浪费的粮食每月有1800千克,折合成人民币是6120元,能捐助30名失学儿童。(环保节能和公益教育)
  这些数据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老师马上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表达感想。同学们纷纷发言,从祖国历史悠久谈到爱国情怀,从尊重自然谈到环境保护,从浪费可耻谈到节约水、电、粮……可以看出,在这节数学课上,老师赋予枯燥的数字以蓬勃的生命力,用数字引导学生去感悟、思索,让学生自然轻松而又心悦诚服地接收了德育信息。虽然,学生并没有去背诵什么道德概念和制度条文,但却获得了丰富的道德体验,培养了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
  
  1.吃透课标精神,创造德育机会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自然,我们也应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去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和学习合作。此外,还必须培养学生向上的心态、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学生中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安排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频繁的合作。例如把性格内向的学生与开朗的学生分在一组,促使他们通过动作及语言上交流,感悟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一次,在学生学习投沙包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小雨的缺点是动作不连贯,优点是最后用力出手的角度很好;小燃恰恰相反,他出手的角度掌握得不好,可动作却很连贯。但是,他们两人投出的成绩是一样的。教师就有意识地把他们编在一个教学组,让他们在出手角度和动作连贯性方面相互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互帮助和学习,两人的不足都得到了弥补,并且深刻体会到了同学间互相交流合作的益处,提高了投掷能力与自信。
  少年儿童自己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可供效仿和令人感动的德育素材,有许多鲜活的“榜样”。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事例,培养学生善于欣赏别人、乐于分享精神收获的意识和习惯。记得有一次讲乘法口诀时,一位老师请学生把手里的七巧板画贴到黑板上,以表示出“七七四十九”的意思。开始他们一拥而上,都想把自己的画贴在黑板上,但很快就有学生退回去了。老师特意问一个孩子退回去的原因,她说:“因为黑板上已经表示出7个7了,所以我就不能再贴了。”老师当即表扬了她的合作精神,引导全班学生明白:合作不仅是共同完成一件事,更重要的是,有时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达成集体目标。这自然就使学生的积极互动活动上了一个台阶,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
  
  2.补充课外素材,拓宽德育视角
  课堂德育可以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老师可以通过补充故事、格言等,向学生渗透理念,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英语老师曾给学生讲过一篇《糖果朋友》的英文故事。讨论时,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糖果朋友是建立在糖果基础上的,而糖果换不来真正的友谊。友谊应该建立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基础上,当一方有了困难,另一方竭尽全力去帮助他,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这样文道合一,情理交融,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效果。
  课堂德育还可以从校内向校外延伸。例如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带到社会上,让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生机,去感受城市的变化。直接面对实情实景,学生必会产生真情,写出发自内心的文章,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激发出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热情,达到道德学习的目的。
  
  3.借助习惯培养,促进德育效果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的效果很大程度反映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上。在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发言习惯等。例如,在每个班的课堂上,我们都会看到一些思维活跃的孩子,他们总是在别人发言尚未结束时,就一边举着手一边高喊:“老师!老师!”这样一来,发言的同学思路被打断,其他同学也听不清楚了。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引导作用,告诉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等他人发言完毕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教育的过程。
  如:在队形、队列教学中,教师要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提示,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同时,又要引导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习惯,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它统领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道德学习不像数学、自然常识等学科那样,每天都有很多新知识点出现,教师也就往往感觉到德育工作缺少抓手。其实,德育的土壤和养料在于生活,在于课堂。德育应该扎根课堂,从书本走向生活,应该让儿童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德育的内容和方法都要考虑他们的喜好和厌恶,要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未成熟主体的儿童,其道德学习,需要成人帮助他们发现、利用自己的道德经验:他们的道德学习过程需要成人的价值引导;他们的道德学习过程需要成人不断帮助强化、提升其道德需要。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的老师多转变一些观念,多花费一些心思,就能让课堂的学科教学变成学生学习知识、学习道德的重要阵地。
其他文献
栏目主持 李序  嘉宾主持 魏智渊    主持人语:  反社会儿童是转型期社会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或许可以说,相当数量的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反社会的倾向,表现为自私、冷漠、不择手段等。反社会儿童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矫正?这或许不能仅仅归于道德问题,而要从家庭、社会以及自我等方面追本穷源。    教育案例    小馨是一位外表热情、特别喜爱表现自己而内心却又十分孤独的女孩。  一年级时,活泼
改革评价制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性举措。从2004年起,郑州市二七区永安街小学在河南大学相关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城市小学全息化评价模式
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电极,研究了肾上腺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对肾上腺素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pH=5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的缓冲溶液中,肾上腺素
依据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和设计出能够覆盖一系列课程的系统软件实训项目,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这一课程体系既能满足单门课程实训教学需要,又有利于培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学生座位问题成为敏感话题,学生“争前恐后”.家长或亲自要求,或托人说情.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能坐在前排。身为班主任的我.为学生的座位问题绞尽脑汁。
编者按:  每位老师都曾经是学生,都经历过学生时代的苦辣酸甜。当大部分老师都日复一日地忙碌于教学工作时,请您抽出一点空闲,摆脱繁重的工作,回忆一下自己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蓦然回首,在那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孩,那个严厉的英语老师,那次为了看电影而搜肠刮肚地写作文的经历,那场辛苦却又幸福的集体活动……都成了我们无法抹去的记忆。岁月变迁,时光流转,或许这些老师们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应激发学生兴趣,扩大阅读量。积累生活素材外,还必须传授写作方法,讲究章法.使其“立根”于章法之中.从而有效提高写作水平。许多人认为“文无定法”.但作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组织者,而且是陶冶学生心灵、指导学生奋进的引导者。班主任工作是一本难念的经,千头万绪,纷乱如麻。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在各种矛盾中游刃有余,关键在于辩证地处理以下四个问题:    一、宽严相济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一个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确实需要严师把关。“玉不琢,不成器。”面对一群天真幼稚、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何把语文的本体与运用以及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如何剖析本质,运用一定的手段和途径,把语文课内涵和社会功能渗透到教与学中,值得研究。  语文教学是指针对语文这一母语学科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它是由教学时间的连续性、内容的人文性与科学性、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果评价的多元性等特点所
第一次读《河南教育》,我还在师专读书。在阅览室浏览杂志时。发现她的封面清淡素雅.忽然生发一种亲切感,就不由自主地翻看起来。那时我对文学正处于痴迷状态.对教育专业的东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