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反思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步伐大大加快,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然而乡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思想解放、物质生活富裕、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传统乡村文化失落、社会结构解体、乡村价值被抛弃等严重问题。本文采用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Hello!树先生》中的影像呈现,来反思中国的乡村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Hello!树先生》 乡村现代化 乡村价值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在2011年达到了51.27%,城鎮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我国迎来了乡村社会迈向城市社会的拐点。然而,乡村现代化在带来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历史学家艾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
  一、乡村的边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确立,城市逐渐成为经济中枢,而乡村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则完全属于被动的位置。前后无任何衔接,略显唐突影片开头搬迁宣传车的高音喇叭不断播放着太阳新城的优点,希望村民尽快搬迁以利于瑞阳矿业公司的开业。我们可以看到煤矿企业和房地产公司强势介入农村,昭示了城镇化风暴已经席卷了树先生的家乡。影片中的农村以一片杂乱的房屋,破旧的街道,厚厚的积雪,墙上涂满杂乱的商业广告标语等满目疮痍的灰色调面貌示人。道路两旁的农田上则堆满了一堆堆的煤炭,乡村因为煤炭的过度开采,地下被掏空造成地面塌陷,村里断水。村口的老井也因过度开采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而枯竭,此外矿场放炮不时震碎居民家的玻璃和墙体。乡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已经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乡村的贫穷落后也表明了乡村的边缘化地位。二猪的煤矿对树先生家农田的暴力侵占,象征着乡村经济让位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总之,乡村被暴力地纳入城镇化体系,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成为亟待抛弃和拯救的场域,而城镇化又仿佛是乡村的唯一出路。
  载着家具的车辆不时逃离乡村,最后树先生的母亲也搬到了太阳新城,搬迁的宣传车不时地歌颂新楼房的好处,并通过赠送冰箱、彩电诱惑着还未搬离的居民。城市呈现给我们的是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文明景观,冒着白烟的高架烟囱宣示着工业化的勃勃生机,树先生在农村常穿的衣服在城市里则显得脏乱破旧,不合时宜。影片最后天空被渲染成红色,大批村民兴奋地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纷纷逃离乡村,离开土地,向着太阳新城的幸福生活奔去。树先生开始也加入到逃离的人群,最后却在旷野上一棵参天的古树下驻足,他抚摸着这棵树苍老的纹理,而那些奔跑的人群早已忘却了这棵许久以来就生长在村落土地上的古树。对古树的遗忘,实际上是对传统乡村“根”的遗忘,沉默的乡村在现代化过程中被边缘化,被自己养育的乡亲所抛弃。
  二、传统乡村文化的失落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所裹挟的城市文化冲击和消解着传统乡村文化。树先生最初的工作是村里的汽车修理工,村里的街道上挂着各种商业广告牌,村口时常停靠着等待拉活的黑车,农民仿佛已经离开了土地,被纳入到现代化商业体系中。然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所裹挟的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现代城市文化却冲击着传统的乡村文化,“传统农业文明中的乡土亲情、宗法习俗与人伦情理在工业文明唯利至上的原则下分崩瓦解”。树先生上前制止放学路上打架的小学生,其中一个小孩说道:“你谁呀,你算老几?”传统乡村教育中对长辈要讲礼貌的道德品质不复存在,代之以长幼的无序。费孝通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基于地缘和血缘构成的礼俗社会,讲究尊卑和长幼有序。然而乡村现代化所造成的农民价值观念、信仰体系的深刻变化使得传统乡村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和认同感逐渐减弱。影片中二猪依靠自己的姐夫是村主任,承包了村里的煤矿,他穿着皮衣、戴着金链、留着平头、开着豪车,俨然一个村霸、暴发户的形象。在高鹏的婚礼上,树先生因为无意中踩了他的皮鞋,而遭到推搡和辱骂,树先生说:“二猪,你不就仗着自己的姐夫是村主任,才这么装逼嘛。”被戳破脸面的二猪不顾众人的劝阻,一定要辈分高于自己的树先生下跪道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乡村伦理失范,决定村民社会地位的不再是辈分,而是对金钱、权力和资本的拥有。树先生想让弟弟三儿借辆皇冠车做婚车来撑脸面,这里皇冠车成为一个媒介——对物质财富的拥有,是树先生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可是三儿只借来一辆便宜的帕萨特,为此树先生生气地说:“要你这兄弟有球用。”三儿则说道:“给你借辆车就不错了。”为此兄弟二人在新婚前夜打架,把新郎树先生打得鼻青脸肿。作为弟弟的三儿从心底就一直瞧不上这个没出息,还一直问自己要钱的哥哥。最后三儿带着母亲和母亲的那份拆迁款抛下了已经有些精神异常的哥哥,搬进了太阳新城,传统的家庭结构分崩离析,亲情也难以为继。社会学者经常用“社会原子化”来形容今天的农村,指个人之间关系弱化,个人与公共世界疏离。人们不似从前经常相互串门、走动,邻里关系、乡里关系日益疏远,仅剩下婚丧嫁娶成为农村中能把四散的大家聚集到一起的方式。高鹏的婚礼上来了很多村民,甚至包括在省城办学许久未曾回到家乡的发小,大家在婚礼的酒宴上谈天说地,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中仿佛还能窥见仅剩的一点邻里乡情。
  “站在全球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下,乡村文化正不断被蚕食,其独立性与个性正逐渐被消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被否定,而新的文化精神尚未建立健全,这就使得乡村社会的精神之基出现‘沙漠化’的趋势。”影片中二猪作为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受益者,一方面将乡村的传统伦理道德抛之脑后,逼长自己一辈的树先生下跪,同时接受商品经济文化的洗礼,率先办起了煤矿。但是另一方面,二猪的精神世界还充满着对鬼神的惧怕。树先生说他身上不干净,跟着东西呢。二猪就立马收敛起骄横气,满口树哥地叫着,又递烟又下跪,一副虔诚的模样。相同的情况是,在树先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师”后,瑞阳矿业公司的老总也派人来找他挑选开业的良辰吉日,树先生告诉他开业的时候要对着井口大喊三声来镇阴气。剪彩仪式上,瑞阳矿业公司老总一方面坚持在政府的领导下科学生产,一方面又邀请树先生(“大师”)来剪彩,并在其抢先资本主义国家登陆月球,开发月球资源的天马行空中连连随声附和,发出任重而道远的感慨。在这荒诞中,可以看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精神尚处在一种混沌的,甚至自相矛盾的境地。   三、乡村漂泊者
  乡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的生存空间被挤压,被迫失去土地,从而沦落为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无处栖身的漂泊者。温铁军认为,由于现代性因素对农村的全方位渗透,农村和农民在社会和文化上越来越被边缘化,农民的主体性逐步丧失,被抛入到一个传统已失,现代又不可得的尴尬境地,并由此导致普遍的无力感、无根感和焦虑感。影片中,树先生家的土地被二猪的煤矿给占了,于是树先生不能像祖辈那样通过土地来自给自足。由于对煤炭的过度开采造成村庄地面塌陷,实际上象征着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被掏空,农民也因此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立足之地,被迫栖居于“树上”。树先生栖居于树上的符号,成为千万失去土地的农民身份危机的缩影。树先生也曾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在被二猪羞辱后,树先生前往省城投靠自己的发小——开办私立学校的陈艺馨。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树先生虽然专门配了一副眼镜,但在省城的学校里只能做打扫卫生的简单工作,在没有人的教室的黑板上,由着性子随手画画涂鸦。然而在目睹陈艺馨妻子因丈夫出轨而大吵一架后,打破了树先生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想象,加之对自己终日百无聊赖的工作感到厌烦,最后他无奈回到乡村。树先生没能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然而乡村又已面目全非。失去了土地、房屋和亲情的树先生,跟乡村的关系被一条条切断,只好在旷野中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幻想着妻子小梅怀孕归来,并能开口说话了,他牵着小梅的手走向幸福的太阳新城。树先生的生活状态具有典型的症候性,代表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城市和乡村的夹缝中,被城市和乡村双重抛弃后的无根感和焦虑感。
  传统乡村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以城市化、工业化为唯一的归宿,面对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被隐匿的传统乡村文化,如何发现其应有的价值,成为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乡村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道德滑落,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盛行的现象也值得我们反思,现代意义的乡村文化价值观亟待建构。此外,当下对残酷乡村现实的揭露是否引导和固化了观众对乡村的认识,认为乡村都是破旧、衰败、亟待被抛弃、被城市化所拯救的意义单元。在全球化、消费主义、商品经济、城镇化的大背景下,《Hello!树先生》中残酷的乡村形象塑造是否是“后殖民時代”城市对乡村的一种新形式的想象,城市代表着文明,乡村代表着落后,而乡村呈现失语化的状态,只能被城市所替代。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 邢军.在边缘中无所着落——《hello,树先生》中“树”的形象寓意[J].电影评介,2012(8).
  [3] 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博士论文)[D].河北师范大学,2012.
  作 者:于家升,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948746558@qq.com
其他文献
摘 要:著名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玫瑰》是由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所创作。他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一位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清纯的少女,在饱受南方父权制摧残后沦落为杀人魔鬼的南方女性艾米莉的形象,由此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后南方社会的巨大變迁。本文剖析其生活背景并从爱情三角理论进一步解读造成艾米莉爱情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艾米莉 父权制 爱情三角理论  一、爱情三角理论  美国耶鲁大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西方通过东方主义对东方有着深深的误解,《蝴蝶夫人》就是他們对他国集体想象的成熟作品,通过占有东方女子、阉割东方男子和弱化东方,西方获得了某种优越感。华人作家黄哲伦的《蝴蝶君》是一部与《蝴蝶夫人》完全相反的作品,他在解构西方文化殖民的同时,希望东西方能放下成见,在文化领域做到真正的文化尊重。  关键词:“异国想象” 《蝴蝶夫人》 《蝴蝶君》  一  任何成型的作品,都会被烙上作者所
期刊
摘要:《甄嬛传》中甄嫒、沈眉庄、安陵容等三人进宫与《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在诸多细节上有相似之处,似乎是将林黛玉一分为三,三人兼有黛玉的姣花之容与弱柳之形,而温婉灵慧的甄嫘突出体现了林黛玉的才情,一身做骨的沈眉庄似有林黛玉的风骨,安陵容的敏感自卑仿佛林黛玉的性格。把林黛玉的名字拆开来看,就是安陵容的“陵”谐音“林”,可代画眉之墨的“黛”与沈眉庄的“眉”同义,“玉”即甄媛原名“甄玉媛”中的“玉”。 
期刊
摘 要:“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大展”让第三代诗人正式涌入诗坛。张锋作为第三代独立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应运而生,在形式上带着第三代诗歌的反文化特征,日常化、口语化、叙述化以及消解崇高。然而第三代诗歌的反文化不自觉地走向极端,逐渐沉沦于琐屑的世俗生活的当下,流于浅薄与轻俏。而张锋的诗歌在形式上的反文化特征之下,其内核却承袭了传统的诗歌理性精神,批判意识、历史使命感、人道关怀、政治反思等,在反文化的非
期刊
要:《万箭穿心》讲述了一个武汉女人李宝莉的底层生活和苦辣人生。李宝莉具有泼辣、隐忍、坚强等多重个性特征。《万箭穿心》最成功之处便是塑造了李宝莉这一人物形象。  关键词:《万箭穿心》 李宝莉 人物形象  《万箭穿心》是女作家方方2007年发表于《北京文学》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武汉女人李宝莉的底层生活和苦辣人生。小说中,李宝莉在接连承受了丈夫出轨和自杀、公婆的排斥和孤立、儿子的冷淡、父亲的病逝等
期刊
摘要: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深入改革,本科教育的课程越来越多地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作为英语骨干课程之一的《英美文学》也是如此。事实上,文学作品需依靠读者的二次创造才能完整,这给英美文学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提供了理论支持。具体来说,就是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确立任务价值,建立积极预期和支持性环境。  关键词:接受反应理论 英美文学 自主学习  目前,我国外
期刊
摘 要:《罪与罚》和《白夜行》两部小说诞生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思想倾向,然而两者都将主人公的谋杀行为设置为关键母题。本文通过对两种谋杀母题的分析,揭示两种谋杀母题背后相通的反叛意识;从福柯的理论视域,探究在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出现相通的反叛意识的根源;最后,分析两种反叛意识在建构方式上的差异,对反叛意识进行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谋杀 母题 反叛意识 《罪与罚》 《白夜行》  一、谋杀
期刊
摘 要:改编自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同名小说的电影《香水—— 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多被视为对一个残酷杀人犯离奇一生的讲述。然而此电影实际揭示了社会等级差异、人性变异和解放以及狂烈艺术家对于美的极限追求等诸多深刻主题。本论文主要从对比手法、叛逆手笔和特殊意象诠释三种表现方式的运用,探析它们在传达电影另类思想和美感体验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香水》 人性 展露手法  电影《香水—— 一个谋杀犯的
期刊
摘 要:17世纪的西方古典主义文学有着浓郁的理性因素,但通过对《熙德》《安德洛玛克》《伪君子》三部古典主义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文学仍然潜藏着非理性因素,并且在古典主义各个时期呈现出各种相异的表现形态。  关键词:非理性 疯癫 福柯 悖论  正如众多教科书所说,古典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崇尚理性是古典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并不是古典主义选择了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豆沙段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五尺道豆沙段遗址的保存现状及开发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旅游开发对豆沙关古镇旅游业发展与保护的作用,从而论证了古道遗址保护与现代旅游业开发相结合的可行性,故对盐津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南方丝绸之路 五尺道豆沙段 遗址 旅游开发  先秦开道,秦开五尺道,汉武时期开通了南夷道,隋唐时期开石门道,盐津豆沙都是必经要塞,被誉为“锁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