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近代日本对华的侵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屡次遭到外国的侵略,其中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尤为为严重,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也最深。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在中学教学中占有很重的份量,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要完整、清晰地认识这段历史,首先要了解日本近代的一个基本国策——“大陆政策”。所谓“大陆政策”,就是日本妄图吞并朝鲜、经营满洲、征服中国、称霸亚洲和全世界的政策。近代,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府坚持对外扩张政策。他们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以中国为主要侵略目标。
  早在1874年,日本就曾侵略过中国台湾。而朝鲜东学党起义给了日本插手朝鲜事务的机会,日本乘机向朝鲜派兵。1894年7月,日本军舰突然袭击了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由此引燃了中日“甲午战争”。
  9月,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舰250人,“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舰270人壮烈牺牲。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损失惨重。可黄海大战的影响不仅如此,“甲午战争”的总指挥李鸿章却让北洋舰队采取“避战自保”的方针,把制海权拱手相让。这样,既发挥不出北洋舰队的特点与威力,也便利了日军在中国沿海的进攻与登陆,对陆战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全市2万多中国人惨遭杀戮,只有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2月,日军夹攻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此,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
  1898年,日本强行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与英、法、俄等老牌强国争相瓜分中国。1900年5月,日、俄、英、法、美、德、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镇压义和团运动。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北京烧杀淫掠。1901年9月,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本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发动日俄战争。战后,日本将朝鲜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同时,日本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大连、旅顺的统治权掌握到自己手中,经营南满铁路,开始进入中国东北,日本成为亚洲唯一帝国主义国家。日俄战争的胜利,是日本进入亚洲大陆的跳板。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把山东黄河以南地区划为日本对德作战区。10月,日军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全线。11月攻占青岛。1915年,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无力以经济上继续大规模掠夺中国。英法对华出口下降80%以上,而同期日本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则大幅度增加,几乎呈独霸中国之势。英日同盟给予日本在华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日本势力的过分膨胀又严重威胁了英法在中国的利益,英法与日本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日本实现其“大陆政策”,在中国扩张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而且关键的机遇。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诸强的实力大大削弱,英、法这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强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了仍能主宰世界,但已力不从心,尤其是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已经无力与新兴的美国和日本竞争,只求保持现状,维持既得利益。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满日本独霸中国,重提“门户开放”,以抵制日本在华的影响。所以,从一战后至二战前,在中国基本上是日本与美、英的争夺。美、英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为政治上扶植军阀作其代理人和经济上的扩张,日本在此时期也是不仅是扶植代理人和经济上大肆扩张,而且在军事上的行动和扩张表现得更为明显。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满蒙积极政策”(世称《田中奏折》),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折》提出的对外侵略总战略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正是按照这样的计划一步步地走向侵华之路的。
  1928年5月,在国民政府北伐中,日军制造了“济南惨案”,打死中国军民1000多人,并占领济南。6月,日军见其扶持的张作霖不肯与其真诚“合作”,在沈阳皇姑屯车站将其炸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边防总司令张学良不战而退,日军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占领我国东北全境,3000多万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亡国奴。一些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人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打响了反抗日寇侵略的第一枪。之后,一些共产党员到东北秘密组建抗日游击队,在白山黑水密林中不屈不挠地抵抗着日寇的侵略,涌现出许多名垂千古的抗日英烈和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
  1932年1月,日本又制造事端,进犯上海,遭到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激战33天,中国军民死伤达1.6万余人。
  3月,日本扶植清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公开要把东北三省从中国领土上分裂出去,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1933年1?——5月,日军先后占领了热河、察哈尔两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进逼北平、天津,并于5月31日,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了限令中国军队撤退的《塘沽协定》。同年,日本成立“关东军防疫供水部”(即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进行鼠疫、霍乱、梅毒等细菌以及毒气、枪弹等活体试验,并大量制造鼠疫、霍乱等各种细菌,用飞机撒播在中国各地,残害中国人民。
  1935年11月,日本唆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冀东22个县宣告脱离中国政府管辖,沦为日本殖民地,促使北平学生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日军在华北地区的猖狂的活动,使华北危机更加严重,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更加加剧。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军民在这民族危难时刻,奋起抵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也就此爆发。8月,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1月,日军占领上海。12月13日,日军攻下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6周内烧杀淫掠,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屠杀,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烧毁,造成了城内几乎无中国人的惊人局面。1940年5月,日军对陪都重庆进行20多天的轰炸,死伤者无数,半个山城被炸毁。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军逐渐地把主力转移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动用50万兵力对我国华北根据地进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规模的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1年至1942年,日本把75%的侵华日军用来对付我抗日根据地,频繁向晋察冀等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千人以上的“扫荡”达170余次。1942年春,日军自古北口到山海关约200公里的长城两侧,承德、密云、迁安等9个县内制造无人区,使大片土地荒芜人烟。1944年4月至9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12月,日军打通了所谓的“大陆交通线”。由于蒋介石长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使得国民党广大官兵面对日军的进攻,尽管在局部地区进行过激烈抵抗,但最终一败再败,溃不成军,失地千里,受到国内外的一片指责。虽然日军打通了所谓的“大陆交通线”,妄图以此支援困守缅甸的残余日军,但此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已是节节败退,在中国战场也只能困守一些大城市和铁路沿线据点,已无力再做出更大规模的进攻。而中国的抗日力量,尤其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长期的抗日斗争中,积蓄了力量,丰富了斗争经验。从1943年下半年后,一些根据地军民开始了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不但给日本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给日本朝野造成极大的心理恐慌。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派遣苏联红军进攻并消灭了驻中国东北的日本陆军精锐关东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军民也进行了大反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向中国的投降书上签字。至此,长达八年之久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终。这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10月25日,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1937年至于1945年的八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到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经济损失达620多亿美元,被抓到日本充当巧克力的华工大约1000多万。
  可以说,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建立了一个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政府,在向欧洲学习其科技、文化的同时,也把其“殖民扩张”主张拿来,并与传统的“武士道”精神相结合,使日本走上了一条以侵吞周边国家为主的军国主义扩张道路。近代的中国是一艘即将沉没的巨轮,日本要实现“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美梦,必然要把中国作为一个必须吃掉的目标,而且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也是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次数最多,用兵规模最大,战争时间最长的。
  日本的侵略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发生过重要影响。甲午战争中日本的侵略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起的全面侵华战争,完全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但中国人在经历了每一次巨大的灾难之后,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推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车轮。尤其是中国经历了八年艰苦的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为中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和尊重。
  如今,我们要学习和了解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要让青少年知道这段历史,了解我们国家民族过去曾遭受的苦难,以此振奋精神,发奋图强,做有良知、有理想、有能力的人,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强大,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其他文献
摘要:诗歌鉴赏的高度创造性决定了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高中阶段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主要对接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然后要抒写学习感悟,培养学生的文本拓展能力。  关键词:诗歌鉴赏 鉴赏能力 感悟能力 创新能力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
期刊
摘要:通用技术是这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一门重视对学生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的课程。这门课程刚刚开设,没有前人积累的经验可供借鉴。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已摆在每位通用技术教师的面前。本文就在具体的通用技术课的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通用技术 高效课堂 有效性  
期刊
自然界中有“黑猩猩掏蚁窝用树枝粘蚂蚁吃”的现象,黑猩猩用树枝蘸蚂蚁吃这一思路启迪了我们,我们在进行“句子成分”分析时要像黑猩猩那样,用 “钓竿” 这一工具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我们不仅要准确分析句子所含的成分、关系及其位置,更要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来判断或分析短语、病句、句子压缩与扩展等等类型的句式。学会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一些简单的现代汉语常式句不仅对掌握各类句式有帮助,而且辨析词类活用,辨析病
期刊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因此,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期刊
摘要: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讲述了怎样运用导学练案激活课堂、有效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 导学练案 预习 互动 练考    一、引言  曾经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9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规律的学习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优化的过程。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体会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期刊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次习作,以实践活动为先导,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积累素材,激活兴趣;以口语交际为凭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丰富材料,拓展思路,激活灵感;以自主习作为目的,鼓励学生放飞个性,自由表达;以习作评改为延伸,展示自我风采,收获写作技巧,促使百花齐放,走进习作的春天。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活动和口语交际,对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89的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期刊
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是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问题,其中也包括化学学科。因此,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树立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化学视角去培养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
期刊
摘要:大学生通过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可以提高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研究经验,在实验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困难。本文以生态学为例,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如何从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开始,确定一个创新、可行的实验题目,通过设计一套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案,近而指导实验顺利实施。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实验 选题 实验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