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红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in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暖红是温暖的红,是浓酽如酒的色彩,也是一种明媚温煦的感觉。
  曹雪芹偏爱暖红,常以暖红映衬人物。《红楼梦》里刚进府的黛玉所见到的表哥“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一回再来时,已换了“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厚底大红鞋”。暖红,把宝玉衬得光彩而温暖。黛玉赴稻香村议诗,外罩“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脚蹬“红香羊皮小靴”。那鲜艳的红妆在素雪的辉映下,飒飒如一树雪中红梅。读红楼,看红妆,纸页间一片暖红。
  暖红,是楼下小径旁栾树上擎着的一簇簇果子,红灯笼似的,每天我出门或回家,便有一丝暖意弥漫心头。
  暖红,是寒冬里一杯氤氲着清香的红茶。琥珀色的茶汤,沉稳醇厚,轻啜一口,暖心暖肺的舒坦。暖红,在不紧不慢的岁月里,温热着一份惬意的柔润。
  暖红,是春节家家户户门上大紅的春联。虽然大门紧闭,但一副副红底黑字的春联,发表着热情洋溢的演说。一家子的愿望贴在门外,一屋子的温馨关在门内。暖红里有人间的暖,是一种煨贴于心、感念于怀的况味。
  南宋杜耒在《寒夜》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一炉暖红,一壶香茗,向火而谈,情深而意浓。冬天,一家人围着火锅吃饭,饭桌上炉火红亮,汤水咕嘟,头顶冒出腾腾雾气,脸庞被炉火映得红彤彤的,话语在雾气里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
  忆起奶奶家屋前的红高粱。深秋,高粱举着红艳艳的火把,点燃了空旷的天空,也点燃了奶奶的小瓦屋。奶奶用小石磨把高粱磨成红红的水粉,做成粑,贴在锅底用灶火烤,烤熟了的高粱粑红得诱人。一出锅,我们顾不得烫嘴,就往嘴里塞,香脆甜糯,味美至极,成了记忆中最美味的食物,也成了童年里最美好的期盼。从春天高粱种下,我们就踩着希望的土地,等候绽放一片欣然的红。
  那年,我在一个偏僻的乡村支教。学校坐落在四面环水的“湖心岛”上,从村口到学校蜿蜒五里,路旁只有一户农家。冬天,骑车在路上,耳畔是呼啸的风声,满目都是被风吹弯了腰的枯黄芦苇。冷,且落寞。忽有一日,见那户农家把一串串红辣椒,挂在窗棂、屋檐之下,屋前也晒着一竹匾的辣椒。那艳丽的红,在冷青色的天空和土黄色的屋舍映衬下,像一束束火苗似的,让人顿生一股暖意,恨不得抓一把暖红在手。翌日,老乡送来了几串红辣椒,说是给我们支教老师暖暖身。大雪封路,没有菜,一碟腌渍的红辣椒,那明艳艳的红,嘎嘣嘣的脆,火烧烧的辣,拌着柴火烧的白米饭,吃得鼻子尖儿沁汗,周身暖洋洋的。暖红,让我们在那个边远的小村,度过了一个暖暖的寒冬。
  暖红里有生命的光,会在不经意间照亮心底,让人豁然。
  去年,在一个山庄养病。初冬的夜晚,长廊寂寂,走在青石板路上,四周黑洞洞的,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人,仿佛浮沉在茫茫大海的一叶孤舟,飘飘荡荡,昏昏沉沉。突然,那串高高挂在走廊一侧的红灯笼,猝不及防地被齐刷刷地点亮了。霎时,一团团氤氲着暖意的红光,宛若流光溢彩的水滑落而洒,沿着弯弯曲曲的走廊,劈开浓浓淡淡的夜色,一圈圈、一层层,向四面八方漫延开来。把迷蒙中的我,推进一个红色的迷宫,周围只有满满的红和暖暖的光。或许,人间的灯火就是这样无常,说不定何时为你点亮。这冬夜的暖红,让我看到了人生的花开花落,想到《六祖坛经》里的“一灯能除千年暗”。纵使时光带给我们的,是山重水复的难,是落满肩头的疲惫,是花谢花飞的无奈,只要点亮一盏灯,就能消除所有的阴霾和黑暗。
  写到这儿,抬眼就看到电脑旁这株红掌,红艳欲滴。残夜初尽,正遇花红,温暖。好风一缕,红掌微微动了一动。我的心里,也有什么东西,微微动了一动。借着那微弱的一团暖意,多冷的冬天我都不再畏惧。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8年第6期)
  【赏析】
  暖红是一种颜色,是红楼人物鲜艳的红妆,是栾树上的一簇簇果子,是寒冬里清香的红茶,是春节里大红的春联,是寒夜里的炉火,是深秋里的高粱,是农家檐下的红辣椒,是暗夜里的红灯笼,是桌上的红掌。作者紧扣“暖”字立意行文,刻画意象,描写场景,把抽象的暖红色,附寄于有关的意象与场景中,形象地表现了暖红“明媚温煦”“照亮心底”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孙俊强)
其他文献
中国自古讲究“人有三尊,君、父、师”。 不过,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呢?  古人席地而坐,《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西方的座位最尊贵,宾主相见,都是让客人坐西方,以示敬重。這个座位就被称为“宾席”或“宾位”,坐在这个座位上的客人就被称为“西席”。古人对老师最为尊重,所以就把老师称为“西席”。主人则坐在东边面向西席的座位上陪客,这也是称主人为“东家”的来
我的家境并不富裕,爸爸常年在工地上干些体力活,妈妈则在家担负起了种田和照顾家人的重任。升入镇上的初中时,妈妈坚持让我寄宿在学校对面的一家租户里,说是这样生活条件好一些,我可以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所以,我回家的日子是屈指可数的。每个周末回家,妈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儿子,你可要好好学习,千万别想家,妈再苦再累也值得。”  说不想家那是假的,特别是临近中考的这段时间里,每天好像有做不完的作业,各科老师
【摘要】联想与想象作为一种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可以打破古典诗歌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联想;想象;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一、案例背景  罗杰斯认为,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具有吸引力、符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9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张籍在凉州词中表达了他对边地的忧愤。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生长。  诗一开始就写边塞城镇荒凉萧瑟的气氛。黄昏时分,边城阴雨连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而不是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高飞翔,这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象征
【摘要】本文对当前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以“课前三分钟”海量演讲来提高学生语文口语交际的能力,并着重用课例来说明“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具体实施策略,以及进行该活动后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课前演讲;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今口语交际课存在的弊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可是,当今口语交际
【摘要】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旨探究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有的教师对文本本身缺乏深刻解读,导致这个环节形同虚设,简单粗略地用“口号式”“模式化”的语句给文本的主旨扣一个帽子,单一、片面、肤浅;或者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联想,对学生歪解文本现象也不制止反而大加鼓励,造成文本主旨解读泛化、模糊,曲解甚至误解了作者的本意。  【关键词】文学;主旨  【中圖分类号】G420 【文献
一轮红日将落,余晖映着朱门,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我心中的人间仙境。  ——题记  小学的下课铃声总是很早,门房的爷爷打过铃就又回小桌子前坐下品茶了,老师们也陆陆续续走出了教室,留下一帮欢呼雀跃的同学。放学后,我总是不喜欢早回家,一个人在家里等爸爸妈妈回家做饭,而我又是个闲不住的人,便在中午去上学时跟妈妈说:“我下午吃饭时回来!”  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座寺庙,十分高大,棕色的大门早已破旧不堪,偶尔出
①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远离海洋、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喀什,是内陆干旱和极端干旱的典型区域,热浪里孤独的行者身影、茫茫戈壁中蜿蜒远去的碛道、瀚海沙漠中响起的驼铃等的确是前往喀什的常见景观;但事实上,绿意盎然的林木、波光粼粼的湖泊、水鸟栖息芦苇丛生的湿地、奔腾交错的河流同样也是喀什的风貌。  ②越是靠近人烟辐辏的市镇,绿的面积与浓度就越大越高。喀什噶尔河自帕米尔高原而来,从西南向东穿越喀什境内,平均河宽
人是奇怪的,有些对别人无所谓的事物,于己却珍贵无比且美好得不可思议。  寒暑易节,我总要翻箱倒柜,寻找合心意的衣服。拉开衣橱的门,那件粉红色的手织毛衣最先映入我的眼帘,虽然它已显得有些旧,看上去就像失去神采的美人,但在我心中,它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说起这件毛衣,最开始的时候我还排斥过它呢。上初一那年的冬天,天气格外寒冷,母亲递给我这件毛衣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抗拒的。这真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一段话颇有意味:“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品读再三,悟出一个道理:多练人谋天下雄。  “练人谋”者,依古人之言,需“抱五德之美,握二柄之要”。五德者,智、信、仁、勇、严;二柄者,赏与罚。五德之美,美在光照天下;二柄之要,要在法如山大。多练人谋,说到底,就是要多多坚持德为先、法为山。这对领导干部为政处世不无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