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a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课堂 艺术 教学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市的英语教学一直走下坡路,各级领导、教研室以及各位英语老师都高度重视,深度挖掘,各级调研,发现难点在于听力与阅读理解,听力近来山东省又有新的要求,可能在高考中取消听力部分,所以阅读理解就成了提高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此外,阅读理解也是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还告诉我,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既是学生基本语法、句法知识、
期刊
摘要:小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接触过图画,对读图有一定的兴趣,到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生动、直观的图片,还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图片拿给学生分析,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开发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让他们从图形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
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那么,如何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呢?下面,笔者就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与同行共同探讨。  1.创设宽容和谐的口语交际环境。  初中的学生,由于受英语信息刺激较少,且因母语的干扰,在面对全班同学和老师用英语交流时有许多顾虑,有时不免出错和胆怯。因此,教师要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在学生出错时,不要立即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前提是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深层次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那么,历史教师的素质应包括哪些内容呢?当然,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应当与教师整体素质要求一致,但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要求应有自己的侧重,作为新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一步步深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因此,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教学中选择“快乐教学”作为突破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建立真诚的师生关系。  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问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教材纠正了旧教材那种过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以及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是提出了新的观点“合理推理”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做了探索。  关键词:培养 初中生 数学 推理能力 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提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
期刊
摘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设定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练习时,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如教师微笑肯定、口头表扬等,从而促进交往技能的保持与内化。  关键词:倾听 接受 榜样 示范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人际交往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为学生接受、加工、顺应或同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展开平等而充
期刊
一位哲人曾说过: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这精辟的话语无疑是在启示我们,让家庭教育擦亮孩子的人生,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命题。孩子就是一本书,从幼儿到童年,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们都在一页一页往下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家庭教育如何才能擦亮孩子的人生,让幼儿能茁壮成长呢?  一、家长当好导师,对孩子进行关爱教育。  狄更斯曾说过:“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
期刊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易普及、最受欢迎的教学内容之一。它只要求有健康的发声器官即可,要提高教学的价值和效益,必须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这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歌曲的教育、审美、娱乐功能,更生动地表达歌曲的艺术形象,所以进行歌唱发声的技巧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小学生的歌唱有很大的可塑性。唱歌是以人的发声器官为乐器,儿童时期的发声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只要进行正确的训练和引导,这一人人皆有的乐器性能将会得到很好
期刊
摘要: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小学生习作的能力障碍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言之无物——这是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结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让学生愉快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否则,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言之无序——这是写作与阅读教学脱节的结果。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学生练笔少而且都安排在阅读教学后,学生难以从中学到一定的语言形式。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文中领悟一些写作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