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颈椎病100例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低头工作者30多岁即可发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占50%到60%,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构成了威胁,门诊中要求治疗者日渐增多。
  研究显示,颈椎关节内外环境力学失衡,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之一,针刺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一种外治法,笔者运用毫针针刺颈部周围压痛点及夹脊穴的方法松解颈椎周围的软组织,调整颈椎不良的位置关系,使之恢复正常,具有见效快、复发率低、适应面广、痛苦小、安全可靠等优点,临床治疗100例,总有效率达97%,现报导如下:
  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及分型标准参照《全国第二届颈椎病座谈会纪要》
  1.1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可能确认。
  1.2 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1.3 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应诊断为颈椎病。
  2 分型
  2.1 颈型 颈项疼痛、酸楚、胀麻,可伴着颈部活动受限,或有肩背部疼痛,板滞发僵感,少数病人有放射性肩臂手麻疼痛,但向上肢的放射痛一般不会超过肩部。X片:颈椎生理孤度变直,椎间关节失稳、钩椎关节骨质增生。CT磁共振:颈椎间盘膨隆。
  2.2 神经根型 颈项肩臂部疼痛,并有沿颈(脊)神经的窜痛,伴有针刺或过电样的麻痛,颈部活动受限。病患上肢沉重乏力,握力下降和持物落地。以后伸向患侧弯曲时受限明显,颈部肌肉僵硬,颈椎生理弧度变平,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患侧肢体的肌力下降,甚至肌萎缩,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X片:颈椎生理弧度改变,颈椎间隙变狭,椎间孔变小,钩椎关节增生及椎体后缘胄质增生等,CT磁共振: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和钙化的韧带压迫神经根。
  2.3 椎动脉型 眩晕头痛,颈项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眩晕的发人常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旋头试验阳性,X片、CT、磁共振均会发现颈椎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小,椎节不稳,椎体变型。经颅彩色多普勒、脑血流图:推动脉痉挛,缺血病性。
  2.4 交感型 颈痛、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心悸失眠、胸痛、肢体畏寒、麻木、自汗盗汗、听力下降、二便失常、胃脘不适、X片、CT磁共振,颈椎失稳,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
  2.5 脊髓型 颈项疼痛、板滞不舒、疾病呈进行性、慢性的四肢瘫痪,下肢症状早于上肢症状,表现下肢发紧、行走不稳甚或肢体瘫痪,二便失禁等颈脊髓损害的症状,伴肌张力增高,反射元进,椎体征阳性,X片、CT和MRI:椎体后缘有钩椎关节等处骨质增生;椎管、神经根管狭窄,椎管状径及侧隐窝变小;颈椎间盘向中央突出,部分病例伴有后纵韧带钙化或骨化;硬膜或脊髓明显受压。
  3 治疗方法
  3.1 分型论治 颈型:颈椎两侧的肌肉、斜方肌、胸乳突肌有明显的压痛,棘突间有压痛,常取压痛点为阿是穴,达到松解颈椎周围的软组织调关节紊乱的作用,配以肩井、天泉、曲池等穴神经根型,压痛点多位于风池、棘突、棘旁、肩胛内上角,常向肢体远端放射,故取、风池、胸-3棘突下及相关夹脊穴,肩、曲池、合谷等穴。
  椎动脉型:棘突侧缘及关节部有压痛,常取压痛点为阿是穴,配以百会、四神聪、太阳、风池等穴以改善脑部供血不足。
  交感型:常取颈椎压痛点为阿是穴并配以神门、内关、合谷、三阳交、太溪等穴调整交感神经功能。
  脊髓型:常无明显的压痛点,早、中期多见下肢筋脉拘急、行动不利、两肢乏力、容易跌跤、持物落下、肢体活动不灵、上肢麻木、颈项僵硬、转侧不利,多属气虚血淤、肝筋失养,常局部、配合全身取穴,常取风池颈部夹脊穴、阴陵泉、阳陵泉、悬钟、三阴交、太溪穴等;后期常见颈项腰膝酸软,四肢不举,筋脉弛缓、肌肉萎缩、下肢萎废、肌力、肌张力下降等脾肾亏虚,血淤痰滞之症,常取颈、胸、腰相关的夹脊穴或背腧穴如肺俞、肾俞、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等。
  4 体会
  颈椎病的发病病理生理过程相关复杂,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现代医学研究的角度主要包括,①颈椎脊柱的生物力学失衡,导致病变的椎体,椎间盘韧带等刺激或压迫相附近的神经根、血管、脊髓等而发生一系列颈椎病的临床表现;②椎间盘营养相应降低,导致椎间盘的早期退变;③椎间盘炎介质释放,加重颈椎生物力学的失衡中医经典原无颈椎病之名,中医学将此病列入痹证范畴,根据痹证的特点及本病的发病年龄及患者体质因素认为本病是由于体质亏虚使肌肉筋骨失于濡养,筋肉骨节失健,加之风寒湿侵袭,慢性劳损及遇跌扑闪挫,导致经络闭阻不通而成,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泫要旨》所说:“因跌、扑、闭、失,以致骨缝并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
  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和手术疗法两方面,临床上除部分具备手术指征需要手术治疗外,一般多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其中针刺疗法可以通过经络,内调脏腑气血、外强筋骨、扶正邪,在防治颈椎病的同时,进行整体调整,恢复脊柱的动静力平衡,能够起到调节颈部肌力的平衡,发送颈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小关节的炎症及增进食欲,调整全身的作用,易于广大患者接受,且安全、有效、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病痛,有效减少颈椎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其他文献
通过对电力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计量经济与灰色预测的优化组合预测模型,经过论证并用实例比较得出此模型比其中任一单一模型预测误差率都小,预测结果更精确,为电力
目的通过观察谷氨酰胺(glutamine, Gln)对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心肌肌动蛋白(alpha sarcomeric actin,α-SA)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Gln在大鼠内毒素血症中对心肌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健康18日龄Wistar大鼠121只,按腹腔注射药物不同分为:0 h对照组(Ctrl:生理盐水,n=11),内毒素组(LPS, n=55)、谷氨酰胺组(Gln, n=55);
目的了解Ret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和具结肠同源病肠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Ret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和巨结肠同源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鼠抗人Ret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对15例先天性巨结肠,11例巨结肠同源病肠组织Ret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10例正常结肠组织作对照。结果Ret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和巨结肠同源病的扩张段,对照组均呈现阳性反应(P>0.05),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大多数表现为阴
【摘要】 目的 探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患者,通过问卷形式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工龄三年作为分界点,将所调查的护理人员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结果 在护理的过程中,观察组护士的工作失误以及不规范行为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护士要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护理  呼吸心跳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有效、恰当的护理措施,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2013年10月,我科成功抢救一例在CT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诊断:左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多处转移。近来觉得头晕、头痛、黄疸来我院就诊。患者曾在我院进行过多次CT增强检查,未
【摘要】 口服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药剂学原理,制备工艺及药效特点有所不同,加强认识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临床应用有利于开展合理用药。  【关键词】 缓控释剂;剂型特点;临床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药物剂型和制剂研究已进入药物释放系统时代,其中的缓释剂控释剂是研究时间较早,制剂技术较成熟和完善的重点释放药物之一。缓控释制剂可较持久地传递药物,减少用药频率,改善患者的顺应性。降低血药浓度“峰谷”现象
【摘要】 以L-赖氨酸盐酸盐、羧甲司坦为原料制备L-赖氨酸-S-羧甲基-L-半胱氨酸盐,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反应参数,并讨论离子交换过程的上柱流量、料液浓度和催化合成的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为提高产率寻求较佳的反应条件。得到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L-赖氨酸-S-羧甲基-L-半胱氨酸盐的较佳工艺参数为:上柱流量为13ml/min,料液浓度为17%,催化合成时间为85min,产率为87.3%。  【关键词
【摘要】 目的 对浏阳市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与妇科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9月对浏阳市35-64岁的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简称“两癌”)筛查,共49967人参与宫颈癌筛查项目,对其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筛查中共检出妇科疾病者22727例,患病率为45.48%,检出CINI患者108例,CINII患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需求量也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在加上受到政府的积极倡导,现代信息技术已逐渐深入到医疗卫生领域,在此基础上,HMIS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了医院推广使用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并逐渐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不容无视的一部分。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策略,针对性阐述了笔者的几点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策
【关键词】 中成药;合理应用  中成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但是药物都具有两重性作用,中成药也不例外,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如何合理应用中成药成为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个人认为合理应用中成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辨证论治与方证对应结合  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治疗疾病、潜方用药的原则,讲求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