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1.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加强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学校是青少年集中学习的场所,人数之多,受教育之广是任何单位、任何组织都无法比拟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教育优势、宣传优势和学校法制教育系统性、组织性、科学性的特点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以此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制素质。
2.加强法制教育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决定的
(1)中等职业学校特点。由于学制和就业压力等多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现在更注重的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及法制观念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在学校修完专业课程后马上步入社会,成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减少劳动纠纷是很有必要的。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在此年龄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如下心理:
一是叛逆心理。在此年龄阶段,学生开始有自己的见解,渴望独立,认为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是多余的。
二是猎奇心理。当今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并愿意尝试,但由于甄别能力较差,许多学生上学后有的开始谈恋爱甚至同居,有的逃课,沉溺于网络,每天在网吧里玩网络游戏、收看不良音像制品等。
三是从众心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偏小,思想单纯,没有主见,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特别是同班、同宿舍同学的影响,学会吸烟喝酒、吃穿名牌、谈恋爱、打群架。
四是模仿心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于青春转型期,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喜欢模仿,向往自由散漫、为所欲为,学黑社会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勒索钱财、收保护费等行为,从中寻求刺激。
五是嫉妒心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喜欢攀比,当发现某方面不如人时,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学校经常出现同学新买的手机、随身听等贵重物品不翼而飞,调查结果往往是同宿舍同学所为,而偷窃的目的也不是自己喜欢,而是出于嫉妒,将赃物卖掉或或直接扔掉。
六是争强好胜心理。与嫉妒心理类似,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同时,缺乏忍耐和宽容,做事易冲动。许多学生不顾自己的家庭条件,盲目和同学比吃穿,甚至不惜用偷窃手段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七是自我中心心理。现在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家庭宠惯溺爱,在家里说一不二,这就造成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盛气凌人,遇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在集体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很多的摩擦和矛盾。
八是自卑心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般都是中考、高考的落榜生,从现在不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来说,这些学生都是“坏学生”,有的同学从小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非常自卑,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心理比较灰暗,非常敏感,容易做事偏激。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措施
1.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法律课程的作用
(1)加强法律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法律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法律课的教学效果。现有的从事法律教学、但未经法律专业学习的教师,要通过培训、函授、听课等形式接受法律教育,提高专业水平。另外,学校在招收新教师时,也应考虑引进一些法律院校的毕业生,充实法律课师资队伍。
(2)加强法律课教材建设。现在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在编写方面存在重刑法、轻民法,重法律规定、轻法律观念的误区,中等职业学校法律教材内容应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特点,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可以作为常规的普法内容;会计法、审计法、税法、公司法等可以作为财经类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合同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专利法等可以作为经贸类学生的重点学校内容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就业前的重点学习内容。
(3)加强法律课教学方法的探索。讲授法是法律课程教学的传统方法,既包括对法学理论,如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立法的精神、立法的目的等进行解释,又包括对法律条文的解读、分析。对于有些重要而又难于理解的法学概念、法律条文,分析、解释是必要的,对其进行系统的逻辑整理和价值阐发,有助于学生对其深层次的理解,对于重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还应该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法言法语”。
案例教学法是指用虚拟的方式重现现实中的法律案例,将其发生的法律实践带入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法律情境,建立真实感受,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法律事件的亲身体验、阅读和分析,结合已有的法律知识,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以达到启迪其思维,培养其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蕴含其中的法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单一使用讲授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抽象,对于法学基础较差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不易理解。在讲授过程中利用大量的、鲜活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或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案例,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案例呈现出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以达到对讲授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理解,这就是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使用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方法,不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提高了学生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法制教育从法律知识传授提升为法律素质培养。
2.在学校中建立和完善各种法制教育制度
(1)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法律副校长制度。聘请工作经验丰富、宣讲能力强的政法干部,由教育主管部门颁发聘书,兼任学校法制副校长,主抓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使学校各种法制教育活动制度化。
(2))建立学校教育、教学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工作制度。定期组织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并严格考核,考核成绩与年终考核、晋级、晋职、评优、评先挂钩,使学校每位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都认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能够懂法、守法,提高法制观念,依法办事,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形成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做好“特殊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现代社会“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增多,这些学生从小缺少关爱和教育,在幼小的心灵中会产生恐慌、迷茫、孤独、失望的情绪,造成了学生孤僻、冷漠的性格,不易融入集体,做事偏激,针对这些学生特点,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班主任或辅导员和这些学生谈心、进行心理疏导、组织各项集体活动和关爱活动,使这些学生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做好“问题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应该重点关注,集中教育,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对这些学生集中进行法制教育,并到少管所参观,请少年犯现身说法,使这些学生切实感受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悔意和失去人身自由的痛苦,体会到法律的威严。
3.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
(1)定期开展法制讲座。每期法制讲座由法制副校长或聘请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从业者,结合实际案例,给师生讲解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定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可以分年级组进行,也可以分专业组进行,例如一年级学生竞赛范围可以是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基本的普法知识,二年级竞赛范围可以是公司法、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经济法律规范或其它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三年级竞赛范围可以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与就业有关的法律知识。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对学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掀起学法的热潮。
(3)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主题演讲活动,可以先从班级进行初选、然后选择优秀的选手参加各系、各专业组织的演讲比赛、再参加到学校的总决赛,最后对各级别的参与者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4)适当宣传。利用学校的网络、宣传栏、橱窗、校刊、校报、黑板报以及发放宣传画、手册、张贴宣传挂图、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使学生置身于法制教育、法制环境之中,使学校法制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中法制教育的作用
1.明示作用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明白哪些是行为是能为的,哪些是不能为的,哪些又是必须为的,哪些是自己的权利,哪些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触犯法律后会收到怎样的制裁,使学生的行为有法可依,遵纪守法。
2.预防作用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及违法后会受到的制裁,使学生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明确自己的行为底线,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违法犯罪的行为发生,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
3.校正作用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与法律规定相比较,纠正那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违法行为,避免滑向犯罪的深渊。
总之,利用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法制教育的阵地,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使学生系统的、科学的接受法制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养成维护法律的思想感情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履行义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时,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都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技师学院)
1.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加强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学校是青少年集中学习的场所,人数之多,受教育之广是任何单位、任何组织都无法比拟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教育优势、宣传优势和学校法制教育系统性、组织性、科学性的特点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以此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制素质。
2.加强法制教育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决定的
(1)中等职业学校特点。由于学制和就业压力等多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现在更注重的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及法制观念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在学校修完专业课程后马上步入社会,成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减少劳动纠纷是很有必要的。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在此年龄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如下心理:
一是叛逆心理。在此年龄阶段,学生开始有自己的见解,渴望独立,认为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是多余的。
二是猎奇心理。当今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并愿意尝试,但由于甄别能力较差,许多学生上学后有的开始谈恋爱甚至同居,有的逃课,沉溺于网络,每天在网吧里玩网络游戏、收看不良音像制品等。
三是从众心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偏小,思想单纯,没有主见,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特别是同班、同宿舍同学的影响,学会吸烟喝酒、吃穿名牌、谈恋爱、打群架。
四是模仿心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于青春转型期,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喜欢模仿,向往自由散漫、为所欲为,学黑社会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勒索钱财、收保护费等行为,从中寻求刺激。
五是嫉妒心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喜欢攀比,当发现某方面不如人时,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学校经常出现同学新买的手机、随身听等贵重物品不翼而飞,调查结果往往是同宿舍同学所为,而偷窃的目的也不是自己喜欢,而是出于嫉妒,将赃物卖掉或或直接扔掉。
六是争强好胜心理。与嫉妒心理类似,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同时,缺乏忍耐和宽容,做事易冲动。许多学生不顾自己的家庭条件,盲目和同学比吃穿,甚至不惜用偷窃手段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七是自我中心心理。现在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家庭宠惯溺爱,在家里说一不二,这就造成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盛气凌人,遇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在集体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很多的摩擦和矛盾。
八是自卑心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般都是中考、高考的落榜生,从现在不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来说,这些学生都是“坏学生”,有的同学从小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非常自卑,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心理比较灰暗,非常敏感,容易做事偏激。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措施
1.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法律课程的作用
(1)加强法律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法律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法律课的教学效果。现有的从事法律教学、但未经法律专业学习的教师,要通过培训、函授、听课等形式接受法律教育,提高专业水平。另外,学校在招收新教师时,也应考虑引进一些法律院校的毕业生,充实法律课师资队伍。
(2)加强法律课教材建设。现在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在编写方面存在重刑法、轻民法,重法律规定、轻法律观念的误区,中等职业学校法律教材内容应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特点,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可以作为常规的普法内容;会计法、审计法、税法、公司法等可以作为财经类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合同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专利法等可以作为经贸类学生的重点学校内容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就业前的重点学习内容。
(3)加强法律课教学方法的探索。讲授法是法律课程教学的传统方法,既包括对法学理论,如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立法的精神、立法的目的等进行解释,又包括对法律条文的解读、分析。对于有些重要而又难于理解的法学概念、法律条文,分析、解释是必要的,对其进行系统的逻辑整理和价值阐发,有助于学生对其深层次的理解,对于重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还应该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法言法语”。
案例教学法是指用虚拟的方式重现现实中的法律案例,将其发生的法律实践带入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法律情境,建立真实感受,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法律事件的亲身体验、阅读和分析,结合已有的法律知识,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以达到启迪其思维,培养其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蕴含其中的法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单一使用讲授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抽象,对于法学基础较差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不易理解。在讲授过程中利用大量的、鲜活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或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案例,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案例呈现出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以达到对讲授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理解,这就是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使用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方法,不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提高了学生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法制教育从法律知识传授提升为法律素质培养。
2.在学校中建立和完善各种法制教育制度
(1)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法律副校长制度。聘请工作经验丰富、宣讲能力强的政法干部,由教育主管部门颁发聘书,兼任学校法制副校长,主抓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使学校各种法制教育活动制度化。
(2))建立学校教育、教学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工作制度。定期组织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并严格考核,考核成绩与年终考核、晋级、晋职、评优、评先挂钩,使学校每位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都认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能够懂法、守法,提高法制观念,依法办事,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形成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做好“特殊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现代社会“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增多,这些学生从小缺少关爱和教育,在幼小的心灵中会产生恐慌、迷茫、孤独、失望的情绪,造成了学生孤僻、冷漠的性格,不易融入集体,做事偏激,针对这些学生特点,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班主任或辅导员和这些学生谈心、进行心理疏导、组织各项集体活动和关爱活动,使这些学生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做好“问题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应该重点关注,集中教育,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对这些学生集中进行法制教育,并到少管所参观,请少年犯现身说法,使这些学生切实感受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悔意和失去人身自由的痛苦,体会到法律的威严。
3.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
(1)定期开展法制讲座。每期法制讲座由法制副校长或聘请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从业者,结合实际案例,给师生讲解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定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可以分年级组进行,也可以分专业组进行,例如一年级学生竞赛范围可以是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基本的普法知识,二年级竞赛范围可以是公司法、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经济法律规范或其它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三年级竞赛范围可以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与就业有关的法律知识。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对学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掀起学法的热潮。
(3)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主题演讲活动,可以先从班级进行初选、然后选择优秀的选手参加各系、各专业组织的演讲比赛、再参加到学校的总决赛,最后对各级别的参与者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4)适当宣传。利用学校的网络、宣传栏、橱窗、校刊、校报、黑板报以及发放宣传画、手册、张贴宣传挂图、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使学生置身于法制教育、法制环境之中,使学校法制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中法制教育的作用
1.明示作用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明白哪些是行为是能为的,哪些是不能为的,哪些又是必须为的,哪些是自己的权利,哪些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触犯法律后会收到怎样的制裁,使学生的行为有法可依,遵纪守法。
2.预防作用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及违法后会受到的制裁,使学生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明确自己的行为底线,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违法犯罪的行为发生,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
3.校正作用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与法律规定相比较,纠正那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违法行为,避免滑向犯罪的深渊。
总之,利用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法制教育的阵地,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使学生系统的、科学的接受法制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养成维护法律的思想感情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履行义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时,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都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