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新加坡的故事,一宿都说不完

来源 :远方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内,25000公里的飞行,度过了29天,吃了87顿饭。这是我回忆里关于新加坡的数字。这个国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菜色丰富,美味诱人的食物。在一个个夜晚,我坐在熟食中心的摊位前,点上一份香味浓郁的胡椒蟹,和同事熟络地聊天,再狠狠地吸一口桶柑水。这种细小点滴的幸福,治愈了我在异乡工作的疲累,也把我在新加坡的日子,过成了老百姓烟火的模样。这个南洋的花园城市,曾经被人用“新马泰”这个名字一笔带过。如果你不走进它,会觉得它和上海、深圳、东京、香港没有什么大区别,钢筋水泥霓虹灯而已。但是行走在当地的街道上,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国际大都市,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各自为阵的族群异常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庙宇,印度寺,清真寺,可以在一条街上矗立。这就是这座城的魅力。在我心里,美景,美食,人文,旅程,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对它的感知随着年华的匆匆而过,越发浓醇香厚。
  娘惹文化,新加坡美食的精髓
  说起新加坡美食和民族文化的渊源,第一個映入我们脑海的一定是娘惹菜。娘惹,这个娇俏又带着微微诱惑的名字,用来呼唤马来人和华人联姻后生下的女儿。一位贤惠的小娘惹,会在她的厨房中,细细研磨葱、蒜、姜、香茅、辣椒、薄荷叶、亚参膏、峇拉煎、肉桂、兰花等香料,并把这些复杂刺激的调料和食材一起烹饪。华人对原始食材的精心挑选结合马来美食文化的奔放刺激,调配出了娘惹美食的魅力。这样的美食,不但有五味陈杂,有辣有甜的口感,还有着色彩鲜艳的外观。想起娘惹菜,我的口水会很诚实地流向叻沙面线、娘惹小金杯、辣椒螃蟹和有着浓浓椰子香味的甜品们。
  叻沙是马来语音意过来的,中文的意思是椰浆面,汤料主要是由咖哩粉、虾酱与椰浆组合而成。正宗的娘惹叻沙口味甜、咸、辣在口腔各种碰撞,层次非常丰富。用新鲜的蛤、油炸豆腐、鱼饼、虾,叻沙面线子、豆芽菜等,再加上细白的粗米粉,就能烹饪出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叻沙了。要感受浓浓的娘惹文化氛围,一定要来到充满了古早味道的加东地区。在这个区域有一家口口相传的老店,叫328加东叻沙。我兴致勃勃地一路找寻,终于在一座充满马来风情的骑楼下,看到了它的招牌。
  堂内真是人头济济,要找个位置都很难,这家店在当地很有名,墙上贴满了名人们过来用餐的报纸和照片。
  我索性就和当地人一样,坐在骑楼的走廊下面,一边吹吹电风扇一边用餐。最招牌的就是那一碗叻沙面线。我咽下去的第一口,不由自主地惊叹:“这是什么味道!好奇怪啊!”它不是单纯的辛辣或者酸甜,整个汤料中有着我从来没有吃过的香料味道,复杂而高级。面线很酥软,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几乎都不用咀嚼都能咽下去。我的口味比较偏清淡,让我整碗一下子吃完真的有挑战。同伴是来自江西的女生,她的评价是好吃够味。吃一口劲爆的叻沙后,再用吸管吸几口清火的椰子汁,恩,是东南亚的味道。
  辣椒蟹是新加坡本土的一个伟大的美食发明。它一脉传承了娘惹菜丰富刺激的口感,肉蟹外包裹着的蛋液为的是入口香滑,这是种非常高级的烹饪方式。这道闻名于世的佳肴源起于1956年,一位华人女士用番茄酱和辣椒炒螃蟹,新菜色一被推出就大受欢迎。经过无数厨师们的改良,有了现在的模样。可以说,新加坡知名厨师之间的较量,就从这一道辣椒螃蟹开始。提到辣椒蟹,就会想起珍宝楼。它的做法是取用新鲜的大蟹,爆炒后交上酱汁,辣味徘徊在味蕾,蛋液在蟹壳上略有甜味。新加坡对螃蟹这道料理的烹饪是登峰造极的出色。今年我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还尝到了其他饭店做的奶油蟹与黑胡椒蟹,长提海鲜坊的奶油蟹是美味绝伦。当奶油蟹上桌后,这感觉如同追到了暗恋许久的学长,或是摘到了一颗星星。心中默默念叨着:“终于吃到了!”食客几人从开动到分光,谁都没说话,闷头吃。我这次细细品了下它的调味,非常的高明,大厨竟可以把香料和黄油调配得如此顺滑温柔。我拿起丰满的蟹肉,蘸着浓郁却不刺激的酱汁,一丝丝柠檬草的后味冲破了奶油味的腻,成功地让我忍不住再吃第二口。直到最后大蟹被吃完,我们仍然舍不得浪费这个酱汁,也顾不得已经饱了,把炸馒头就着酱汁水一起分了。还有华友园的黑胡椒螃蟹也令人垂涎三尺。这家饭店是一整栋老洋房,一进门,立马被高人气所震撼到。室内全部客满,花园的位置也是人头济济。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桌空位,开始点餐。在我吃过的所有做海鲜的知名饭店中,华友园的价格是最便宜的,品质是出奇的高。海鲜鸳鸯米粉、草虾、黑胡椒螃蟹、豆花。每一道菜都很美味。作为海鲜类别的草虾和螃蟹,食材用料都非常新鲜。我把螃蟹壳敲开,整根蟹腿能完整地拉出来,入口顺滑香甜。去华友园用餐的那天是新加坡国庆节,我记得那天晚上的夕阳和彩霞特别美丽,等我吃完饭赶回酒店时,轰轰烈烈的一场烟花已经放完。我在虽然错过了盛大的花火,好在和大家在好餐厅一起吃饭,也是一种庆祝方式。
  除了标志性的叻沙面线与螃蟹,娘惹糕一定要尝一下。这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小甜点们,几乎能自己成为一个派系。目前广为流传有菜谱的娘惹点心就有20多种。
  香蕉叶、椰浆、香兰叶、糯米、木薯和椰糖,东南亚特有的诱人食材们,成为娘惹点心的主力。聪慧的厨师用传统植物染色的制作古法,让每一款娘惹糕点看上去都色彩鲜艳,既美又甜。另一道娘惹菜,娘惹小金杯是我在去新加坡前,从来不曾听说过的美食。以至于我在酒店看到一大盘配菜和面粉做的杯子,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新加坡同事亲自示范了一下:将你想吃的食材,比如土豆丝、胡萝卜丝、花生碎、小虾皮,盛入小金杯后,一口咬下去,能感觉到炸过的面粉脆脆的口感,然后各种香味在口中炸开。果然是有着热辣娘惹风的食物!
  马来文化,娘惹美食的母系,新加坡必尝佳肴
  新加坡的马来人是第二大种族,占全国人口的13.4%。在这里老一辈马来人说马来语,新一代马来人由于这个国家包容的文化氛围开始以英语交谈。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人在学校要上伊斯兰教课程,马来文化表现在宗教思想上,他们的风俗习惯与宗教息息相关。在新加坡街头随处可见回教法律和苏丹制度,这些措施维系着他们生活的安分与团结。几十年前,居住在新加坡的马来人婚礼会邀请全村人前来参加,来宾们酒足饭饱,欢声笑语。离去时,手上都握着一个煮熟的蛋,表示多子多孙的意思。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文化的浸润是无处不在的。马来西亚美食是娘惹美食的母系。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吃客,没法分清两种美食之间的区别。很多饭店提供餐点时也并不把它们分开。两者一脉传承的风味和调味,总让我品尝到相似熟悉的味道。典型的马来西亚美味有如下几种,椰浆饭、肉骨茶、虾面、沙爹肉串、罗惹、马来摩摩喳喳和煎蕊,
  椰浆饭得名于其烹饪方法,是用椰浆烹煮米饭,再加上香兰叶略微调味,为米饭赋予扑鼻的清香。如果单听名字,很容易和泰国的芒果椰酱饭混淆。实质上,两者口味大不相同。一盘马来西亚椰浆饭里通常有黄瓜、小凤尾鱼、花生豆、鸡蛋、腌菜与辣酱料,也可以有别的佐料如鸡肉、章鱼或乌贼、炸鱼、牛肉咖哩等。入口时,椰子的比重并不多,更多口感来自于复杂香辣的香料。说起肉骨茶,真是无人不知了吧。它是一种排骨药材汤,以猪肉和猪骨配合中药煲成的汤。如果要细细看调料包,还有葱花、姜、蒜、肉骨茶料包、生抽、老抽、蚝油与白胡椒粉。不同饭店做出来的肉骨茶,口味是大不相同。有偏向海南派系的濃重胡椒味,也有传承于福建的浓重药味。马来人吃肉骨茶时,还会给自己倒上一杯浓茶,一口肉一口茶搭配着吃。
  虾面是另一道比较有名的马来西亚菜,主要由虾,米线,面组成。它反映了福建人到了马来西亚的槟城后艰苦的生活。当时的居民把打捞上来的鲜虾肉献给了统治者,自己只能把虾头虾壳留起来熬汤,这个传统渐渐地发展成为这个在福建都找不到的福建虾面。一碗福建虾面浇头有去壳的鲜虾,汤底为虾汤。汤底是用了带虾头虾壳的鲜虾与虾干,加入鱼干熬制出来的。佐以蟹柳、鸡蛋、蕹菜、豆芽与葱花等配料,香浓够味。炒虾面也很美味哦。基于马来人很多都是伊斯兰教,所以一般会用鸡肉和牛肉做食材。沙爹肉串就成了广受欢迎的美食。新鲜的牛羊肉用沙爹酱腌制好,放在炭火上细细烘烤。我很喜欢沙爹酱汁,看上去是辣的,其实口感是有层次的甜味,每次都能配上啤酒来上几串。当我第一次见到罗惹这道菜时,面对一只大空碗不知所措。新加坡好友耐心地为我讲解。原来,要吃到一顿正宗的罗惹需要自己动手。马来语中“Ro-iak”是大杂烩的意思。我们可以把菠萝、青芒果、黄瓜、鱿鱼、莲雾、油条等配上虾膏酱放在碗中自己搅拌,再按照自己的口味加入碾碎的花生和芝麻。
  在一个周日的下午,我终于处理完了所有的邮件。关上电脑,像逃一样地远离金融区,来到充满了古早味道的加东。新加坡的雨季晴雨交替,前一分钟还是蓝天白云,后一刻就乌云压顶。我站在骑楼下面,躲了一会雨。磅礴的雨丝从屋檐下如银线般的贯穿而下,时光像偷来一样的安静细致。耳边传来了一阵孙燕姿的歌声,“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我怀念的是一起做梦”。这段午后歌声直接把我拉到充满梦想的青葱岁月,有一种想独处的情绪围绕着我。我沿着骑楼漫步,丝毫不担心调皮的雨滴来打扰我。转眼,过了几个门洞,又被一阵阵饭菜香气勾走。一位大厨正悠闲地一边哼着歌,一边炒菜。我努力辨识他在做什么菜,香气是那么的勾人,有着肉类脂肪的醇香和东南亚独有的热辣。
  不知为伺,没到饭点,就是想吃东西了!骑楼被一根根柱子和屋檐围成一个小城堡,家家户户都在这里和谐生活,饭店,小卖部也在同一栋建筑内。我随便进了一道门,照片上挂着辣椒香的名字。英文招牌上写着娘惹餐厅,我想吃点甜的,马来西亚甜品中,我最爱的煎蕊和凉粉。
  煎蕊的色泽永远都是那么的鲜艳动人,用勺子大力的地挖出细碎的刨冰,送入口中是极其浓郁的椰浆和绿豆香味。马来甜品和它的主食一样,口味充满了冲击性,让人难忘。黑糖凉粉上面铺满了果脯,口味相对比较清淡沁凉。煎蕊越吃越浓郁,凉粉却慢慢变淡,我玩性大发地把两者融在一起食用,这样的小发明让我自娱自乐。我想那天下午三点半,餐厅服务员一定会观察到,一个只想和自己独处的女生,贪心地点了两份甜品,笃笃悠悠地吃着,任性又肆意。
  印度文化:新加坡多民族中的半壁江山
  印度人是新加坡的第三大种族,占新加坡人口的9.2%。有趣的是,今天的新加坡是印度人口在海外最多的城市之一。大多数印度人是1819年后移民过来的。最早的移民者包括众多短暂停留的工人、军人和囚犯。最后形成印度群体是在20世纪中叶。新加坡的印度人几乎来自印度所有主要种族,其中最大一部分来自印度南部。在新加坡的印度居民中有58%由源自泰米尔人祖先的印度人组成,少数印度人种包括马拉亚利人、旁遮普人、信德人、古吉拉人等。
  印度美食博大精深,在新加坡最流行的各式印度美食有印度面饼,它类似中东袋饼的Nan,是从中东经旁遮普省开始进入印度的面饼。它口感很松软,是印度最经典的主食。印度面饼的口味很多,除了有原味外,还会加入吉士、马铃薯、蔬菜、椰子等佐料,口味有甜有咸。面饼最地道的做法是将它贴在坦都烤炉壁内烧烤,许多印度家庭喜欢去餐厅享用。恰巴提是印度最普遍的全麦面饼之一,嚼起来筋道。它采用没有发酵的面团烘烤,饼皮更为扁平,口感也干,需要配合菜肴食用。通常搭配面饼的菜肴有咖喱鸡或咖喱牛肉,口味略酸。印度香料的神秘味道在每一道餐食中都体现出来,辛辣加酸咖喱气息在口中爆炸。我不得不说,口味清淡的人是吃不惯印度菜的。
  Lila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印度裔女性,我们经常一起聊天。
  “我不想回印度,我喜欢呆在新加坡。要知道回老家我是没有办法连续工作20年的。”Lila今年50岁左右,是公司的资深员工,和我说这话时,她扶了下眼镜,耸了耸肩,表示坚定。我觉得她表述的是事实,16年底我曾经连续电话面试过一个月印度同事,7个空缺岗位,56位应聘者,只有两位是女士。在印度分公司,哪怕是一些其他国家都是娘子军的团队,也清一色都是男士在工作。
  “那么Lila,你是什么时候来到新加坡的,你出生在这里吗?”
  “我随着我的父亲来的,那时候我才10O岁,我父亲被外派到新加坡来工作,我本来成年后要回去,没想到后来嫁了一个华人。”Lila说起家庭,眼中露出了温柔。
  “是吗!”我挺诧异的。走在新加坡街头,的确很容易看到不同肤色和民族的人生活在这里,但结伴而行或夫妻情侣还是以同一种族为多。   “那年,我在政府警察局做接待,我丈夫正好來办事情,我们就认识了。后来我们在朋友的聚会上又遇见了,他开始追我。要知道,嫁过去并不简单。第一次去他家做客,他家兄弟用潮汕话排斥我,我听得懂一点,一气之下走了。他母亲出来追上了我,和我说了一顿好话,我才回去,继续吃晚饭。我爸爸知道我们恋爱坚决反对,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想让我在华人大家族做媳妇。”Lila说起往事,停顿了一下,抿了口咖啡。我不由的坐直了身体,认真听了起来。“后来呢?”
  “后来,我们骗双方家长说,我怀孕了,必须结婚。在那个年代,流产是不被社会舆论允许的。也巧,我一结婚,宝宝就来了。双方家长也算旨大欢喜。后来有了祖屋分配制度,我带着一岁的孩子和丈夫搬出了夫家的老屋,去住政府给我们的祖屋。房子不大,但是有电梯,不漏雨,还能过小家庭的日子。我很开心。等孩子上了幼儿园,我就跳槽去了企业上班,直到现在。”感谢Lila分享了一段这么有意思的经历给我听,让我了解了印度女性在新加坡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华人文化:下南洋华人的人气美食
  “下南洋”自明代中叶开始,持续了近300年。俗话说“海水到处,就有华人”。当年华人占多数的唯一国家是新加坡,约占总人口的75%以上。下南洋的华人祖先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血泪在新加坡奋斗出了自己的生活,让我敬佩。在新加坡的华裔,以福建和广东人为主,所以新加坡本地的华人美食,多半来自于中国南部。就算是最地道的中国胃,到新加坡也能轻易吃到祖国的风味。如今我们走在土生华人聚集的大街小巷上,能看到许多招牌美味。夹馅豆腐(客家酿豆腐)是传统佳肴。虾米、猪肉、香菇被妥善地包裹在豆腐内,入油锅被炸的金黄,再浇上酱汁,一碗来自中国南方的酿豆腐让我们在异乡吃到家的味道。海南鸡饭起源于我国海南省文昌镇,选用本地产的文昌鸡做成白斩鸡,斩块后,配上用鸡油浸润烹煮的米饭,再搭配上一碟子用蒜泥、酱油、辣椒调成的酱料蘸碟吃,油香可口,鸡肉鲜美,当成正餐吃再合适不过。活田鸡粥,意味着新鲜。只有新鲜的田鸡才有着与生俱来的香味与韧性,也更富营养。粥是能够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食物。砂锅内盛满了色泽诱人的田鸡,嫩到用筷子轻轻一夹就能骨肉分离,入口却有弹性。另一锅白粥铺点姜丝和葱末给人垫饥。
  在新加坡有一家性价比很高的米其林一星摊铺,位于牛车水大厦熟食中心里。我兴冲冲地来到了凡香港油鸡饭大排挡前,被眼前排队的长龙给震惊到了。掐指一算,就算排到,弄不好鸡也没有了。赶紧转战史密斯大街的分店。两者相距不到10米,步行也就5分钟。店门口虽然也有长龙,但位置多,流动快。如果没有米其林情结,倒是可以到分店来食用。我相信,味道是一样的。等待10分钟左右就能进店,这是一家快餐运营方式的饭店,有几位小哥在认真的处理油鸡,直到每天挂在厨房的鸡卖完为止。我几乎把菜单上的品种都点了一遍,总共花费30新币不到。大快朵颐以后,我和好友两人直接吃撑。就凭这口味我要真心实意地推荐给你们,然后被层次丰富的鲜味所盖过去。老板腌制油鸡是有秘方的,据说价值200万新币。除了招牌的油鸡饭,叉烧,米粉,蔬菜,洛神花茶都很美味。
  位于小印度附近的瑞春点心,是一家店铺朴素但是口味惊艳的华人小店。我很久没有吃到过很地道的家族式港式茶餐厅了。我理想中的茶餐厅不在大商场内,而是小巷子里面,主人用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的普通话问你:“云吞面要汤面还是干面?”看到餐厅便宜的标价,我们愉决地点了酿豆腐,煎炸后的豆腐上面盖着嫩豆腐,夹层还有个大虾仁。马来糕,入口的一瞬间,会被那松散的分子结构所打动。云吞面是拌面和汤云吞的双重享受,口感丰富。一小碗传统意义的汤云吞,会用一碗拌面,佐以油炸云吞,配叉烧和蔬菜一起吃。吃完小吃和主食,我的目光又停留在了各式港式点心上。比如好吃到流泪的榴莲酥。这款榴莲酥真的绝了,将酥脆的外壳咬开来的时候,里面的榴莲酱是流动的,有爆浆的感觉。吃口叉烧酥后,再舀一勺子杏仁豆腐。杏仁豆腐的表面铺满了坚果,下面那层豆腐甜蜜中带点姜味。一餐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居然是毫不起眼的豆花,我不能简单地把国内咸豆花或者甜豆花与眼前这碗豆花联系在一起,它的口感绝对是带着豆子香味的布丁啊!整餐结束我能感觉食材本身的浓郁的味道,意犹未尽。所以!去新加坡吃点港式美食吧!
  无论是在深度游还是匆匆路过,新加坡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繁华的都市,融合的民族,地道的美食对旅人们都有种致命的吸引力。经过不断交融后的民族大家族,像一种力量,见证了历史与文明。如果有机会,你会去新加坡觅食吗?
其他文献
前两周在上海闲逛,天气并不晴朗,感觉自己瞬间变成了雨神,走到哪里都在下着雨,幸好本身不讨厌下雨,在淅淅沥沥下着雨的上海街头走一走,也另有一番情调。既然别的事做不成,邢就继续我的搜罗美食之旅吧。这次走访法租界,发现了很多新天地,在这里低调开设了好多很有特色的餐厅,作为吃货不仅要有吃货的心,更要兼具发现美食的眼睛,这样才能满足吃货的昧蕾和挑剔的胃!  1Vita BistrO&Bar——玻璃屋里的Br
期刊
澳大利亚·悉尼塔龙加动物园  澳大利亚悉尼的塔龙加动物园拥有包括袋鼠和考拉在内的4000多只动物,乘坐渡轮从悉尼到该动物园仅需12分钟。同时,塔龙加动物园是澳大利第二个成功繁殖鸭嘴兽的动物园,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鸭嘴兽哦!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每年可以吸引约200万游客,动物园拥有约400种动物,其中四分之一为“濒危”或“受威胁”的动物,包括大熊猫
期刊
即将过去的一年,无论失败或成功,我们终究会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寻获到一点点的快乐,以构成关于生活的浪花,继续奔腾在生活的长河里。  这世间的人们容易被小小的快乐融化,尽管它是短暂的,但令人振奋的事,会重新燃起希望,重新整装出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有人说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发生了那么多大事。其实哪年不是如此?回顾“大事”,不如学会在“大事”里总结出属于你自己的生活要则
期刊
最近迷上一部脑洞大开、立意非凡的美剧——《高堡奇人》,讲述了一个替代现实的故事:希特勒打赢了二战,美国被德国和日本瓜分,德意志帝国的科技蒸蒸日上,开始探索太阳系,但隐藏在这盛世之下的,却是德日两个帝国的互相猜忌与对抗,以及美国地下党的抵抗运动,同时一位被传闻住在高堡中的奇人却在创作一本讲述美国打赢二战的故事书。  怎么样,这种颠覆性的背景设定,听起来就相当有趣。它全景式展现了一个二战逆转后的世界架
期刊
曾听闻一个传说,新西兰的鲁冰花是七彩的,就如同童话里的七色花,只盛开在最纯净的山水之间。那该是怎样一番美景?任谁听说了,都不免心生向往。然而,新西兰的花季就如同少女的心情,随时都在变,到底会不会找到七色花。全在运气。  在新西兰南岛兜兜转转,看过山峦,走过峡谷,心中并不曾忘记,来新西兰是要寻找传说中的七彩鲁冰花,一路寻寻觅觅,后来到底有没有找到呢?  赏花时间:  每年的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是鲁
期刊
人物简介  陈清宁,南京东郊国宾馆行政总厨师长,1986年毕业后进入国宾馆工作,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宾馆的饮食发展,接待过众多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多年来积累丰富经验。他精通淮扬菜的制作技艺,在烹饪领域辛勤耕耘,对技术精益求精,在秉承淮扬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改良升华,经过长期的烹饪实践与研究,使淮扬菜的特点在他的烹饪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使传统菜肴更符合现代人的味觉和营养需求。  他守得住成
期刊
草原秘史是草原上的各部落为了肥沃的牧场而彼此吞并,从一个牧场到一个牧场无休止迁徙的历史。  ——勒内·格鲁塞  从草原石人、岩画到古墓群,从排兵布阵一般的阿敦乔鲁石头迷宫到正在挖掘中的呼斯塔遗址,它们像蜜蜡般遗落在博尔塔拉河两岸、阿拉套山南坡乃至西天山西段这片土地上。你看见或看不见,它们就在那里。这些物体遗世独立,携带着自己的秘密,从容淡定,缓慢生长,掩进厚厚的历史尘埃,沉默无声。直到有一天被考古
期刊
狗年已临近尾声,这次我们所去目的地是祖国版图上的东北区域,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涉足过的地方。依然是单车自驾,开着我们的山猫号(帕杰罗的中文意思就是山貓);依然是2个人带着3只狗,我和茶爸加上我们的三个“儿子”:二哈冰红茶、柴犬三文鱼、贵宾Jerry,开启了零下40℃的冰雪世界里寻东问北之旅。
期刊
编辑手记:  本篇文章是小编和大学时候的朋友共同整理。2017年的5月末,我们完成了毕业作品的拍摄,参加完了热闹的毕业嘉年华,四年的大学生涯终于迎来了落幂。按照很久以前的约定,我们于“5·21”这一天从南京飞往台湾,开始了阳光灿烂的毕业旅行。  此行的初衷当然不是“跟着电影去旅行”,但有趣的是,美丽的宝岛产出过的优秀电影实在很多,加上我们与影视相伴了四年,嗅觉也算不赖,以至我们总能从山川大海或是寻
期刊
1.美学之约  选一个天清气朗的日子,来一场全新的宜兴竹海之旅,用肆意的节奏漫游山水,发现蕴藏在竹海中的新生力量,抓住时节的尾巴,收获大自然给的高颜值美学。  美学是一种人生体验活动,关乎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美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存在于宜兴竹海的点点滴滴里。  宜兴竹海有满山的翠竹,一望无际的自然原野,清澈蜿蜒的溪涧穿梭于竹林之间,各种各样的竹,丰富多样的山林资源,使得这里成为放松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