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英:“拧”将创业进行到底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驱车去平谷区采访的路上,记者一直在揣摩创造了这样一种神奇的老太太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传说中的商界女强人都是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这个以“拧”出名的老太太,也会是这个样子么?
  “拧”在北京方言中是倔强、顽固的意思,体现在拧老太太身上,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锲而不舍。拧老太太张书英在平谷是个名人,汽车刚刚进入平谷城,最先看到的就是燕兴隆集团大幅广告上以拧老太太为名的大幅肖像。在华北平原冬色浓重的广袤土地中,是那样醒目,那样亲切,一如后来我见到的张书英本人。
  
  人生第一拧:我要上学
  
  40年代初,张书英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县一个偏僻的乡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张书英一家和太多的中国普通人家一样,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那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有着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母亲硬是没有让张书英上学,14岁的她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
  张书英参加了那个年代的水库奋战,过重的劳动使她病倒了。她不停地咳血,善良的村支书劝她回家,可倔强的书英不回去,她想完成水库的劳动,表现好点儿,向父母争取上学的机会。
  好不容易捱到完工,张书英的期许却没有实现。胆大的她便撞开了村支书的门:“书记,我要上学!”那份恳切,那份期盼,那份焦灼,全汇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拧”。书记了解她的家境,叹了口气,这孩子的“拧”劲一上来,再不让上学恐怕是不行了。看着个子高高、体格健壮的半大孩子,书记的心里酸酸的:要不是穷,这个结实能干,聪明上进的孩子,能没学可上?
  在书记的帮助下,张书英终于上学。因为年龄太大,只好跟着上了四年级。可她一点儿基础都没有,在教室像听天书一样,什么都不会。不服输的张书英迷恋教室,迷恋课本,同时也怕成绩不好丢掉争取来的上学机会,便愣是在不会拼音的情况下,把每篇文章都生背了下来。靠着一股“拧”劲,张书英曾在一个晚上学会了乘法和除法。她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班里的小干部,那是不服输的她夜夜挑灯苦读换得的啊!
  读书带给她无尽的乐趣。尽管每天繁重家务和农活样样也不能逃避,尽管她在班里年龄最大,个头最高,常常有点尴尬,尽管这个半大的孩子也渴望放松,但她拧劲十足地坚持着,成绩一路遥遥领先。可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她也只拥有了两年。
  小学升初中那年,家境的捉襟见肘使她不得不辍学回家,再一次与泥土为伍。张书英含着眼泪依依不舍地回望着校园,她知道,也许自己一辈子就再与学校无缘了。
  
  钢渣里淘出的第一桶金
  
  生性聪颖的张书英从此开始了庄稼地里的摸爬滚打。21岁时,她结婚了。婚姻并没有使原有的贫穷有任何的改善,有了孩子之后,风雨飘摇的家更穷了。
  张书英想用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换得日子的宽裕。每天天不亮,她便放下仍在熟睡的一双儿女,踩着晨露下地了。弯着腰苦干半晌,才急匆匆地赶回家给全家人做饭。常常是,一手抱着幼小的孩子,一手往灶堂里添柴,忙得团团转,粗茶淡饭匆匆果腹,又得下地干活了。
  “那几年,我没有坐着吃过一顿饭。”老人如今回想起来很是感怀,岁月的蹉跎使她的面容上布满风霜。“我总在想,苦和累都不怕,可为什么那年月越忙越穷呢?”
  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张书英却改变不了生活。田间地头,屋里屋外忙上一年又一年,依旧是没有尽头的贫穷和忙碌,张书英感到日子没有盼头。在充满灵秀的山间、田野,张书英徘徊在家和庄稼地之间苦思冥想:啥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张书英的创业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了改变家庭的困境,她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在村里人流量大的位置开一个小卖铺。因为家里穷,别人也欺负她,愣是不给她批盖小卖铺的地。她只得无望地继续自己家里地里两点一线的生活。
  1987年春天,张书英得知石景山炼钢厂炼过的钢渣总是雇人雇车埋到沟里,做废物处理时,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后来经研究,发明了一种机器,把废弃的钢渣加上焦碳和岩石,便可制成给管道保温的新型保温材料。钢厂为了无污染地处理掉钢渣,决定只要购买机器,便可免费使用钢渣,还送货上门。张书英觉得这个买卖合适,便有意从事钢渣加工直埋管的生意。
  


  可是启动资金到哪儿去凑啊?儿子去年刚刚结婚,外债还没还清,今年小孙子又要落地,也等着用钱,借一个花一个的日子总不是事啊!张书英过够了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她决定去借,背水一战。那年张书英已经44岁了。
  饭都吃不饱还办什么厂?在别人都等着看笑话的时候,张书英偏不信这个邪。她用借到的500元钱和赊到的材料,让“燕兴保温材料厂”开了业。可是投产5个月,张书英的厂子却没有开张。厂子没有进帐,赊借的材料外加借债,她背了17000元的外债。家里人想打退堂鼓,可是张书英不肯认输,不愿放弃,因为她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她承受着心理和经济的巨大压力,顶着家里人的埋怨,坚持着把厂子办了下来。
  “那是1987年11月7日,我记得特别清楚。”张书英说:“有人买了我600块钱的料,那是我开厂挣到的第一笔钱。”其实就是这小小的一笔钱,更加坚定了张书英办厂的信心。她想:有600,就会有6000、60000,只要咬紧牙关坚持,总会有希望的。
  1988年,在张书英举步维艰、苦苦支撑的关口,北京第二纺织小区看中了她的产品,一下子订购了25000元的货。拿到支票的时候,她哭了。
  “我没有马上还债,而是用赚到的钱买了一辆崭新的130货车,在宽宽的大路上,儿子开着,我心里别提有多美了。”说起当时的情形,张书英的脸上泛起一股红晕:“那时县长也只是个小吉普呀,还没咱这车大呢。我当时有说不出的满足和自豪。”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往事,张书英依然难掩当年的激情。随即她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随着事业的发展,后来买了很多车,起亚、大众、丰田、奔驰,无论什么样的高级轿车,却再也没有当时的那种幸福的感觉了。”
  也许,对于成功者的成功来说,更大的财富是成功的过程。
  
  进驻北京:“老太太,你可真拧”
  
  张书英不是挣点儿小钱就满足的人,她借势拓展业务,想寻找一块能使企业弹跳、飞跃的跳板,把企业做大。
  1995年,张书英历时两个月,谈妥了一宗大业务,没料到合作伙伴提出要到厂子实地考察。走进张书英由旧场院改造的小厂,合作伙伴呆也没呆,扭头就走,临走留下一句话:“我们北辰这么大的集团,不能跟你们这样的小作坊合作。”
  人走了,张书英愣了。是啊,这撑了多年的小厂房,确实该拆了。不怨人家看不上,自己的企业是需要改进和完善啊!“您也不拧吗!挺接受对方意见的。”我和这位慈善、热情的老太太调侃。
  “拧的事儿在后头呢!”老太太笑了,向我讲述她最为得意的手笔。
  当时张书英二话没说,马上去砖瓦厂订了7万块砖,让厂子全部停产。她请了正规的工程队,将厂区重新规划,她要建个漂亮的厂房让合作人看看。她亲自指挥工程队,日夜赶工,只用了28天,一个崭新的厂子建成了。
  她一刻也没停,驱车赶到合作公司,找到负责的那位经理,恳切地邀请对方再去看看。对方不屑地说:“我不去,就你那小作坊能变成什么样?就一个月时间,你能弄出什么?你又不会变出个新厂房!”张书英不依:“我愣是把新厂房变出来了,经理,你不能用老眼光看人,信不信你看看就知道了。”
  经理依然不答应,就差下逐客令了,如此的拒绝和不信任让张书英的拧劲又上来了。她连着3天没回家,一次次地去敲经理的门,最后,向对方撂了底:“我不是来要你的合同的,你也可以不跟我合作,可你不能不信任我,也不能不相信我的企业不会改变,你不能从门缝里把我老太太给看扁了!”
  经理没辙了,叹了口气,说:“老太太啊,你可真拧!我算服了你了!走吧!”
  到了张书英的厂区,经理惊诧之余对张书英的胆识和干练折服了,和他同行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赞不绝口。他说:“老太太啊,我们虽说比你年轻,可干劲真不如你啊!来,我们就在这儿把合同签了吧。”
  从此,张书英的企业开始进驻北京,跨越了原有的桎梏和障碍,向更宽广的市场进军。而拧老太太的名号,也传开了……
  
  靠品质取胜:“老实人不吃亏”
  
  张书英办厂,靠人品、质量和信誉取胜。1991年8月,中建二处承建燕山化工厂某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耽误一天就要被罚款160万元。
  时值隆冬季节,项目的关键部位急需140条保温被,第二天上午必须到位,经过多方联系仍然没有着落。其中一位认识张书英的工地负责人想到了燕兴保温厂,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跟张书英联系要货,张书英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张书英连夜组织生产,把所有的工人都召集来,裁的裁、码的码,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活全干完了。上午8点准时把货送到后,饱受工程燃眉之急煎熬的建筑公司领导,看到厂方的车,像见到救星一样,欣喜和感激溢于言表。他们没有想到,张书英是如此守信重质。
  1995年,北京某工地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其他供货商看到扫尾工程已经没有什么赚头,都纷纷撤离了。那时恰逢年底,工地急需“直埋管”,张书英接到了工地的要货电话,可是自己厂子的产品已经销售一空,马上生产也来不及了。为了不耽误对方的建设工期,张书英连夜亲自跟车跑到600里以外的河北一个厂家,组织好货源,冒着恶劣的天气前往送货。
  大雪纷飞中,车在凹凸不平的夜路上陷入泥坑,雨刷器失灵,只有一个车灯的运货车照着漆黑的路面,饥饿裹挟着寒冷,张书英连续24小时没有进食,第二天准时把货送到了工地。所有在场的人都被张书英这种对事业的顽强精神感动了。
  张书英不懂经营的理论,却用最简单的方法让自己赚了钱。问到张书英经营企业的诀窍时,老人告诉我:“做生意没什么诀窍。我靠的就是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我相信,咱老实人不吃亏。”张书英就是这样使企业的运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北京300多家同行企业的竞争中,使市场占有率达到20%,坐上了建材墙体行业的头把交椅,与北京众多龙头建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品供求关系。像莲花小区、太月圆小区、太阳小区、大运村、现代城、北辰世纪村等很多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荣获部优、鲁班奖、长城杯奖的建设工程项目都使用该厂的产品,她的企业做大做强了。
  
  拓展,小企业做成大集团
  
  张书英就是靠这种精神,让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她在经营好新型建材的基础上,开始向多元化经营稳步迈进。
  目前,燕兴隆集团公司已经成为集新型建筑板材生产、纯净水生产、旅游开发、餐饮娱乐、璇修古建于一体的多元发展民营股份制企业。虽是多元化经营,但张书英的投资大多是在本乡本土,大多是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深加工或开发,如她的饮料公司就是充分利用平谷区盛产的桃、野酸枣等天然水果和当地的山泉,进行深加工而成;而根雕厂则利用果树更新换代下来的桃木变废为宝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和创造,做成一款款精美的工艺品……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他们新开发的“奥运福娃系列木雕”。那一个个散发着桃木天然清香的福娃让人爱不释手,张书英说,她将带着样品去与奥组委联系,如果能够取得奥运产品的生产权,那本身就具有驱秽避邪功能的桃木福娃的市场将无可限量。
  我惊叹于一个只上过两年学的老太太为何能有如此敏锐的商业眼光和迅速的反应能力,她给我拿出一本某知名大学的MBA毕业证说道:“我知道自己没什么文化,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她的儿女也先后就读于北大的MBA研究班,“我不学不行啊,如果不学习,当他们做出决策时我就不能理解,那不是影响了企业发展、拖了企业的后腿吗?”
  在管理上,张书英丝毫不避讳自己家族式企业管理的问题,她并不认为家族式管理模式有什么不好。燕兴隆的管理,充满了温情,3000多名员工,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很多都是夫妻双双在这里工作的,既能挣钱,也能保持家庭的稳定和谐。张书英说,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来没有欠过员工一分钱,对员工们也像是对自己的亲人一样。
  张书英的会客室也像家一样,摆放着以“拧老太太”冠名的各种饮料,其中有第4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指定饮品。老人告诉我,公司常常接到一些热线电话,要找拧总,由此闹出一个个温馨的小笑话。随着张书英的肖像被注册成商标,更多的人敬重地称她“拧老太太”而非“张总”了。
  面对今日的成功,张书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之所以能成功,一是靠国家的政策,二是靠自己的努力,再有就是靠大家的帮衬。”创业之初,张书英没向政府伸过手、诉过苦,有了难自己扛;企业成功后,她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和中国的光彩事业。
  采访结束与张书英挥手作别的时候,我随意问了一句“您已是63岁的人了,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呢?”老人呵呵一笑说道:“我很老了吗?退休的事情我还从来没有想过呢!”
  张书英言语间的淡定和从容,大有与岁月永远“拧”下去的势头。到此时,记者才真正明白在别人眼中她所谓的“拧”,其实是用生命磨砺出的一种恒久的坚持。
其他文献
城镇化建设的滞后,是当代中国一个很大的结构性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在未来“重大战略机遇期”内的一个大方向和大趋势,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大战略
有人说她不够美,事实会告诉你这是一种韵味;有人说她饰演的人物千变万化,事实会证明这是她多年对生活的积淀。所以当她出现在荧屏上,用欲拒还迎的姿态演绎着长袖曼舞的故事,
如果说在此之前你还没有注意到这个名字的话,那么随着《断臂山》在各大影展频频载誉而归,谁都难以忽视与之交相辉映的片中女主人公扮演者了。她就是——在李安的《断臂山》中
2006年5月10日下午,我因患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住进北京广安门中医院。这种病过去看见别人得过,不以为然,这次亲感身受,委实疼得要命。据医院介绍,得此病的原因:或是肝
黑死病车上堆满尸体,木板上摆满死去的家人。贵族和农民齐声哀号,希望进入天堂得到解脱。这就是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黑死病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
期刊
在新建筑物住户中见到的卫生问题中,不舒适建筑物综合征近年来受到注意。这是刺激性症状和全身性症状的综合征,包括眼、鼻、喉的刺激,头痛,头晕,气味引起的感官不适,疲劳,嗜
本文以秦皇岛旅游资料文化翻译为例,运用关联理论,分析了旅游资料文化翻译策略的动态选择。文章指出,异化翻译有利于中国特色文化传播,使国外游客在理解译文的过程中获得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