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母语源头的识字教学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教学要回到汉字,回到母语背后的文化内容去研究、探寻。因此,教师要从儿童爱好涂鸦的天性出发,识字教学要遵循汉字特有的造字规律。教师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汉字的意向和性情之美。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与孩子们一同感悟中国文化的精神。让学生亲近汉字,热爱汉字,读懂每一个汉字,感受汉字之美,做一个有根的炎黄子孙,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母语启蒙者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母语教育;识字教学;汉字之美;责任使命
  
  多年来,母语教育在很多问题上有着争议,比如什么是经典?怎样看待经典?如何去读经典……我认为读经典应该回到原典上去认识,那些后来衍生出来的所谓经典为什么不能回到《诗经》、《论语》等原典上去理解呢?如果遵循这个思路,那么母语教育的源头在哪里呢?我认为就是汉字。如果以此为基础,汉字教学的意义就不能简单等同于识字教学------汉字的文化意味亟待被正视、还原。那就是说识字教学要回到汉字,回到母语背后的文化内容去研究、探寻。
  回到汉字,首先要对识字教学重新审视。《小学语文课标》中指出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为阅读及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懂得一些汉字文化知识,学会识字方法。”
  但长期沿袭下来的识字教学教法,为普遍、快速地提高儿童阅读水平,只在汉字的学习效率上大做文章,诞生了许多高效识字的“典型案例”,但主要办法无非是靠死记硬背、靠拆解部件笔画、靠重复训练去帮助识记,总结大量的识字技巧的同时却鲜有深入到文化内容层面去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因此,当前的识字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深入探究:
  一、教师要从儿童爱好涂鸦的天性出发,识字教学要遵循汉字特有的造字规律。汉字造字有六法,即四象二用。核心都是象,由内而外的注形,由外而内地注象,形象实现着转换。祖先对汉字一会即觉,心领神会。
  二、教师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汉字的意向和性情之美。如:老师和学生一起玩“你说我写”的猜字游戏。“一个人一棵树”猜“休”字,“人说的话”猜“信”字,“山里的人”猜“仙”字等,这个环节中,学生试着猜字写字时,汉字已不仅是符号了,而是一种意象了。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里,自然地完成了“由象及境,由形见义”的深入过程,这就是孩子们感受和体验汉字之美的过程。
  三、教师在教学中与孩子们一同感悟中国文化的精神。可用“看一看、拆一拆、想一想”的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如: “慧”字,上面是两个扫把,中间是一只手,手拿扫把打扫心灵。老祖宗说:知道打扫自己心灵的人,是智慧的人。一个字就能洗净我们的心灵,多么伟大的汉字。
  可见,在追求教育质量的新形势下,回到汉字、回到源头去认识母语教育。让学生亲近汉字,热爱汉字,读懂每一个汉字,做一个有根的炎黄子孙,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母语启蒙者的责任和使命。
  收稿日期:2011-11-28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迎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必须要大批的创造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力推行创新教育,生物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创设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最终达
期刊
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索其实质,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的事物。这就是说,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想让学生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思想品
期刊
【摘 要】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前人的探索和创新,在新世纪,教师承担着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重任。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能力;创新;培养;探索;想象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前人的探索和创新。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
期刊
语文新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观念,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盐外学生来自县内外各个乡镇,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语文素养偏低,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盐外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在建校10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从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1.优化语文教学
期刊
在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
期刊
【摘 要】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学生记忆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应
期刊
【摘 要】创新教育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一问题。笔者就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 二、作为教师除了掌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三、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创新意志。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意
期刊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主题活动为载体,教学目标通过儿童直接参与各种活动来实现,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如果把握不好活动的“度”,会使活动流于形式,大大降低活动的实效性。那如何使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行之有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收益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要
期刊
【摘 要】品德与社会的主旨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关键词】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人的完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要拥有知识和能力,还要有健全的心态、健康的体魄,要有完善的人格特征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应该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幸福地度过一生,我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趋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其根本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品德这门学科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引领学生的行为,在课程目标中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