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化学教师工作任务的新认识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un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形势下,化学教师应重新认识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创造性教育,是灵魂的重塑者,个性发展的培养者、扶植者,要向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特别是“保姆式”教育方式挑战。科学发展观思想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应得到充分肯定并予以实施,“创新就是对原有材料的改组或重塑”(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凸显个性教育是本世纪教育的核心,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精神 个性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师就是“以学生为本”,既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又要注重个性发展,它们是和谐统一的。所以,教师应该是创新路上的“指引者”,是创新思想的“倡导者”,是创新过程的“设计者”,是创造性教育的“实践者”,是创新精神的“扶植者”下面,谈谈创造性教育的几个问题:
  
  一、创造性教育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创造性教育过程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充分体现于“人”。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创新动机、创新需要、创新兴趣、创新体验、创新理想等。创新品质主要由独立性、坚持性、批判性、挑战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个性特征构成;创造能力则包括人的感知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
  物质(原始材料)决定意识(精神、动机等心理因素),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即统一于“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用于“人”的活的体现,核心是“人”。
  
  二、摒弃传统式教育模式是倡导创造性教育的关键
  
  向传统教育模式尤其是“保姆式”教育方式挑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培养挑战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关键,是推进教育发展的内驱力。某教育家曾提到:“‘保姆式’教育方式,会造成孩子的惰性、依赖性等,承受挫折的能力会越来越退化。”“作为教师,如果不懂学生心理,特别是受过心灵创伤的学生的心理,那他(她)就是不懂得教育,就该驱出校园。”以上所言,并不矛盾。前者,教师将自己当“保姆”,该放飞的翅膀,反而被束缚了,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禁锢了他们的思想,学生只是分数与书本的奴隶,创造性思维不能健康养成,导致他们思想依赖、行动萎缩,这种惟师是从、惟书本是从的“机械”运动,将学生的头脑当“容器”,结果什么也没留下,该否定了。而后者呢?则特别强调狠抓学生心理,尤其是给受伤的心灵以抚慰,对症下药,正如“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记》)。要相信学生的头脑相当于能起“化学反应”的“反应器”,相当于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行有效的生物化学反应,去芜存菁,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师生才会如愿以偿,教师和学生就会在和谐的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各自的任务,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萌发,创造性思维才会慢慢萌芽。
  例如:在学习“蛋白质”这一内容时,我们是先抓氨基酸,其主要结构特点是含有-NH和-COOH,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对氨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不清楚,就是因为没有弄清-NH和-COOH的化学性质——这就是思维的原材料。如:HN-CH-COOH的化学性质具有弱碱性(-NH能结合H)、弱酸性(-COOH能电离出H),分子之间还可形成肽键。有的学生会联系NH的弱碱性:H-NH+ H+=NH+,问题就明朗化了。正好联系电视、报纸上报道的加了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中毒事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了解三聚氰胺是何物,及可能的化学性质如何。此时,学生参与意识加强,思想的火花产生了。本人因势利导,“淬火加钢”,提出如下问题:⑴写出氢氰酸(氰化氢)、氰气、氰胺的化学式;⑵已知3H-C≡C-H(三分子聚合),3H-CHO(三分子聚合)请写出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预测其主要化学性质。
  较好的学生会顺利完成问题⑴:答案依次为H-CN(将-CN与-Cl类比)、(CN)2和HN-CN,但有的学生确实不知所措。对此,在教学中千万别操之过急,忌说一些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言语,而要慢慢点拨、启发。针对问题⑵:①分析类比对象,“-C≡C-”部分断裂后,有未成键电子;②未成键电子之间又可形成新键;③控制反应条件;④得到而非其它,而在的形成中,则是“C=0”双键部分断裂,又生成新的化学键。所以,在分析问题⑴和⑵的基础上,不难写出三聚氰氨的结构简式为,由于含-NH,则也有较弱的碱性,即具有结合H+的能力。至于其它化学性质,在此不予涉及。分子式为CNH,其中含氮量高达约66.67%。而有的奶粉厂为了提高含氮量,蒙蔽消费者,加入三聚氰胺,有的加入尿素(CO(NH2))等含氮量高的物质。有的质检部门只注意检查奶粉中含氮量的高低来判断蛋白质的含量和奶粉的质量,如此一来,一些不法分子就钻了这个空子,赚了票子,后果是害了孩子。这种点拨、启发不仅追求科学真谛,而且不失时机,针贬时弊,学生被深深吸引了。
  
  三、营造创造性学习氛围,是扶植创新精神的沃土
  
  “知识就是力量”,是创造美好未来的原动力。而思维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处理加工。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灵魂”。在中学阶段,特别注意这些方面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尝到创造的甜头。课堂是营造创造性学习氛围的“阵地”,我们应该抓准时机,在这方沃土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使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感到人的体质力量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体验,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在“服苦役”;使学生感到用自己的智慧劳动,化无用为有用,变腐朽为神奇,也能将自然界中粗糙的原材料转化为高能燃料(如NH是用于发射火箭等的高级燃料),有毒物三聚氰胺可用于除去汽车排放的尾气中的NO、无机合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氢能的利用等,引导学生崇尚创造、崇尚发明、崇尚劳动。毫无疑问,学生的创造欲也就会越来越强烈,献身科学的精神也将被激发。
  例如:在学习“氯碱工业”这一内容时,可这样进行:
  1、回顾初中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烧碱或稀HSO,其目的何在?将稀HSO改加稀HCl,行吗?
  学生思疑,联系粒子的放电能力等有关基本知识(既得到了巩固,又用到了实处)。
  2、追问(既有原学的知识,又要用到新学的,还要思考更新的内容):⑴食盐水中含哪些粒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这些粒子的运动情况如何?(用媒体放映)⑵通电一段时间后,有关现象如何?(用媒体展现)⑶继续加入酚酞试液,出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停止通电,充分振荡,现象如何?⑷写出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3、联系一则广告语:“只用盐、水、电,可制家用消毒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化过程?
  此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绽放了花蕾,但要强调这个过程中有关能量的转化:
  提示:Cl+NaOH(热)会发生什么反应?课本上只写了Cl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此外是热的NaOH溶液,该如何写呢?
  
  四、创设情境,架设相互合作学习的桥梁
  
  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是成功学习的有效支持、创造发明的有力支撑,是探求真理的良师益友。古人所说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就说明了这一道理。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合作者、参与者、主持者,也是评判者。因此,教师有责任承担这些任务,起好“架桥筑路”的作用,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创造性思维的激活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保障”。如:复习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时,“加碘食盐”、“加铁酱油”、葡萄糖酸钙(铁、锌等),这些物质中“碘”、“钙”、“铁”、“锌”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先让学生互相讨论、辩论。显然,这些元素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元素,在这些添加剂或保健品中加入这些元素,就是一种创新。但是,很少有同学去思考以上所提问题,这也说明一些同学不勤于思考、不善于思考,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和应用。再如:现在提倡食用植物油,尤其是病人,这又是什么原因?一些同学讨论有序,一些同学面带愠色、紧锁眉头,一些同学根本就没有去思考,有的还责怪老师没讲、课本上没写。教师可相机反问点拨:动物油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脂肪,而植物油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油类。此时,大部分学生茅塞顿开,有的还喜上眉梢,创造性思维的闸门由此被打开,心中的“疙瘩”慢慢去除。在此情况下,再追问不舍: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要求学生看书本(P20,人教版),分析其组成和结构与葡萄糖(HOCH(CHOH)CHO)相比有何异同?其性质有何特点?学生通过看书,互相讨论,教师启发,很自然地得出:①其分子式为CHO,与葡萄糖比仅少4个H原子;②其结构特点:4个羟基、一个酯的结构,是内酯。因此Vc是一种多羟基内酯,在碱性条件下更易水解,可得到葡萄糖酸盐,是一种还原剂,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然后,教师“趁热打铁”予以评判是对还是错,并分析错因。
  
  五、重视个性发展,发现并培养创造型人才
  
  有位美国著名学者说:“个性化教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必然结果,将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们重视个性发展,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并不是放弃其它似乎无关的学科的教育培养,而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之下,研究某些学生最擅长于学什么、将来干什么,而不是教师自己一厢情愿地把准备好的课时内容“灌输”给学生。我们作为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利用学科特色和优势(如一些魔术、谜语、实验改进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仔细思考,引用身边的化学知识,诱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终生受益。
  例如:在教学“有机高分子材料”时,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相关问题:⑴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哪几类?⑵用例举法,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化学名称、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通过哪类有机反应合成,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什么?首先让学生自学讨论,教师仔细巡查完成情况。之后,请学生自主提问并予以解析,不予解答,对普遍性问题在讲台上统一进行剖析、交代,要求学生自己做结论,并做比较:谁的更好?有的学生静观倾听,有的欲言又止,有的则畅所欲言,言之有理,教师再予评价、肯定、表扬,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表现。紧接着,又提出:人造“水立方”的材料是ETFE等,其结构简式可写为CF-CF,则其单体的结构简式是什么?通过什么反应合成ETFE?构建“鸟巢”的有机材料是PTFE等,是四氟乙烯与全氟丙稀的共聚物,则PTFE的结构简式是什么?此时,学生的眼睛亮了,劲也来了,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先知为快。
  教师为教,不是和盘托出,把知识内容塞给学生,而在于发现及时、组织合理、见机引导、诱发思维、启辿智慧,贵在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个性,这就决定了为教以法,但无定法,因时因材施教才是“法”。学生对一些知识性内容大致清楚,而对其原理、细微之处很难把握时,教师就要抓准、抓牢这些要害,说明其中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和孩子进行“心灵交易”》
  刘知新:《创新教育》,中央教科所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
  《化学与生活》:选修1,2004年初审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
  陶伯华、朱亚燕:《灵感学引论》,辽宁出版社P280
  《中学化学》,2008.6
  (作者单位:417100湖南省莲源市第一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新课标》强调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引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多媒体技术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地融为一体,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
期刊
一、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的教育观念将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启迪。新理念要求老师从“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变要求学生“齐步走”为因材施教,起到“服务”、“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教师要坚决纠正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管教式”的教育作风,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操作、独立思考。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有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应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美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操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教学中从美读着手,通过“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形体,形乎动静”(荀子语)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使他们“趋向鼓舞,心中喜悦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承担着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重任,是学生的领路人。  有学校教育就有学业不良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普通班级中学生有的迷惑彷徨,有的沉醉于游戏、网吧中或其它非正常娱乐中,迷失方向,而不顺其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相当一部分教师为此头疼不已,显得“无能为力”了。  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
期刊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之母;而自信心是战胜困难的前提条件。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和树立。学生有了自信心,才敢于自主地进行口语交际。我曾经对本校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素质的人才。  开学初,我就拼音教学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学前汉语拼音声、韵、整体认读音节的掌握情况进行测查。测查方式是: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去认,去读,并在他们会认的字母或音节下作上记号。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但都或多或少的能拼
期刊
教学目的:1、学习观察画面的内容,培养观察能力。2、能用几句话说出自己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教学重、难点:能用比较准确的词语表达要说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去“动物园”看一看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过,这个“动物园”是我们自己拿来的图片、实物组成的。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动物图片。问:你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同学们吗?
期刊
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只有掌握语文学科,其它学科的知识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下面,就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中的“学”和教师课堂中的“问”。    一、如何提高语文听课效率    1、集中精神,全神贯注  我们要学会在听课时善于严格控制和灵活使用自己的注意力,做到眼、耳、手、口、脑并用;如何做到眼、耳、手、口、脑并用呢?我在教学中,首先要预习新课内容,在听课时加深记忆,在板书时消化记忆。  2
期刊
一、理解题意,了解古诗结构  首先解题,“锄禾”,即给禾苗锄草松土。然后告诉学生这首诗共四行,每行5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五言绝句”。     二、教给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一行“锄禾日当午,”1、谁知道“锄禾”的意思?   2、“日当午”是什么意思?(中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3、教师讲解:古人写诗时,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往往把词语的顺序进行了位置的调换,在这一行里,就应该把“锄禾”和“日当午
期刊
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时比有同学和老师帮助时有更快的速度。以河北省中考试卷为例,在总时间为两小时的考试时间内,作文一般要占去约40分钟的时间,前面的积累题、课内文言文阅读题大约又要花去20分钟的时间。这样三个现代文阅读语段(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每个语段平均只有20分钟的答题时间。在这短短的20分钟时间里学生要读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的文章,再笔答后面的问题。而这些阅读题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