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超声诊断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师资培养等方面探讨超声诊断学课程建设。
[关键词]医学教育;超声诊断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5-8153(2008)10-0026-03
现代医学与计算机的发展使超声医学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临床需要大量的超声医学专门人才,超声医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我院自1994年开设《超声诊断学》课程以来,历时十五余年,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本文就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师资培养几方面的建设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
1.1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抓住不同的教学重点。教研室面向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等多层次学生授课。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知识需求的学生,我们以医学影像专业本科授课内容为基本框架,分别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及教学时数。具体情况见下表所示
1.2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超声诊断学是一门相对独立且目前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对于陈旧老化的课程内容应适时更新、调整,使之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一致。我们删除了现在已经被淘汰了的某些检查方法的讲解,而适当增加对超声医学新近展、新技术的介绍,对疾病的影像诊断,增加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的讲解,如造影剂成像、二次谐波成像、基波成像、超声介入诊治方法等等。教学内容的更新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培养学生掌握超声诊断基础的同时,加强对现代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提高了教学水平。
1.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超声教学的重要内容。超声诊断学是以超声二维影像为主要依据的,其临床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形象思维是借助于直观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形象为“单元”,通过人脑对形象的感知、储存、认识、概括和综合以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心理活动。具体说,就是以形象的观察为基础,经过概括后形成解剖和病理的概念,再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判断,推测出某种影像是属于哪些疾病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在授课中把大体解剖、断层解剖及病理表现与超声断面声像图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声像教材,包括录像、幻灯、教学模具、典型病例示教片等,这些声像教材可以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各种声像图表现在脑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并表现出本质的差异,便于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帮助学生从抽象思维转向形象思维。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内容多、学时紧的矛盾,我们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既往的教学中,我们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系统教学法,它具有传授信息量大、进展速度快、易掌握、系统性强等特点,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其缺点就是如果教师不注意在讲授中启发,就较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不易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启发式教学也是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如设问解疑法,能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信息的双向沟通。但采用提问的教学形式对教师的要求往往较高:首先,教师提问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要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第二,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必须是有价值,能引起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问题;第三,问题的难易要适当,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再如讨论法,每个学生都能卷入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交谈可以起到相互切磋,相互启迪的作用;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使学习主动,深动活泼,深刻易记,但其缺点是:不易保持教学进度,也不能保证教学的深度;花费时间多,也难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另外,我们还运用了比较鉴别法和演示法教学。前者能把关键性知识讲深讲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判断鉴别能力,达到以点带面、一点即明、举一反三的效果。后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间接知识。
对临床少见病、罕见病或超声检查价值不大的疾病,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然后由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总结。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让学生充分消化吸收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授课。
2.2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理解。超声诊断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强调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最终应融汇于对影像的认识,因此,使用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利用教案、黑板及挂图等进行理论性教学的传统模式,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介绍超声医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再现超声实时动态和大量信息量的特点,明显落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广泛应用到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活动中。
多媒体教学能增强教学效果。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读过文字后,可以记住内容的10%,听过语言后可以记住20%的内容,通过视频图像可以记住30%的内容,如果又听又看,可以记住50%的内容,而人们可记住所做事情的90%。多媒体课件以其绚丽的画面、精彩的动画、良好的人机交互及简捷的操作,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大大的加强了学习效果。学习超声诊断学,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解剖知识和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用传统模式发现学生对于超声图像的解剖关系很难理解。通过多媒体方法,我们将相关超声图像的脏器解剖图像及病理标本扫描在课件中示意说明,具有直观的效果,辅以脏器三维重建及动态图像和声讯信号的演示,对于超声展示的现代医学内容进行很好的诠释。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一个疾病的超声表现时,我们先观看典型病例的声像图,在此过程中,引导、总结、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并总结其超声诊断要点,然后老师再归纳、总结,最后再播放一次图像以加深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方法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思维,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牢固,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总之,多媒体教学方式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及生动友好的界面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
3.教学条件:教学条件的好坏是保证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不断普及,高新技术的超声诊疗仪器不断涌现和更新换代。超声医学与其它学科如解剖、病理及临床各科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是否拥有先进的设备,影像资料存储量、内容是否全面等均会影响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教学质量。为促进超声诊断学的课程建设,我院投资购人多台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电脑、投影仪、DVD机等,院内建立了PACS系统。在PACS网络上,各种影像资源可以共享,可实现远程医疗及教学。PACS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使各医学教学由各学科的纵向传授向横向学习发展,使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相互联系起来。另外学校还组织开发了网络课件,使学生利用网络,以自主学习和远程交互式学习为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只重点讲基本概念及原理,然后留下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并复习相关学科内容,接受知识的范围更加广泛。
4.师资建设方面: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超声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使教师的知识内涵能与超声医学发展同步,保证有一个较高的教学质量,我院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住院医师(助教)均参加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青年教师每年参加“三基”考试,参加学术讲座、病例讨论,每年继续教育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②加强对教师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课件制作方法、图片的获取和处理方法等;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教学比赛,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增加危机感和竞争意识。④鼓励撰写学术论文,要求中青年医师每年必须有文章在专业杂志发表或在专业会议上交流,鼓励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活动。正是这种学术压力,促使中青年医师克服惰性,不断研究、总结和探索,这也是保证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⑤在人员分配、分工、待遇等方面向更利于整个医学事业发展方向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倡和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通过几年的努力,教师梯队已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
总之,我们十多年来的超声诊断学教学是成功的,我们为各级医院培养了大批颇受好评的超声专业医生。但随着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不敢丝毫懈怠。我们每一位教师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奋发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掌握扎实的先进知识技能的、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通过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体会到,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比书本上更加生动的医学科学知识,同时使教学者也得到极大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相信通过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必将全面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学教育;超声诊断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5-8153(2008)10-0026-03
现代医学与计算机的发展使超声医学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临床需要大量的超声医学专门人才,超声医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我院自1994年开设《超声诊断学》课程以来,历时十五余年,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本文就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师资培养几方面的建设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
1.1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抓住不同的教学重点。教研室面向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等多层次学生授课。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知识需求的学生,我们以医学影像专业本科授课内容为基本框架,分别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及教学时数。具体情况见下表所示
1.2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超声诊断学是一门相对独立且目前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对于陈旧老化的课程内容应适时更新、调整,使之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一致。我们删除了现在已经被淘汰了的某些检查方法的讲解,而适当增加对超声医学新近展、新技术的介绍,对疾病的影像诊断,增加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的讲解,如造影剂成像、二次谐波成像、基波成像、超声介入诊治方法等等。教学内容的更新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培养学生掌握超声诊断基础的同时,加强对现代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提高了教学水平。
1.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超声教学的重要内容。超声诊断学是以超声二维影像为主要依据的,其临床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形象思维是借助于直观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形象为“单元”,通过人脑对形象的感知、储存、认识、概括和综合以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心理活动。具体说,就是以形象的观察为基础,经过概括后形成解剖和病理的概念,再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判断,推测出某种影像是属于哪些疾病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在授课中把大体解剖、断层解剖及病理表现与超声断面声像图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声像教材,包括录像、幻灯、教学模具、典型病例示教片等,这些声像教材可以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各种声像图表现在脑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并表现出本质的差异,便于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帮助学生从抽象思维转向形象思维。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内容多、学时紧的矛盾,我们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既往的教学中,我们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系统教学法,它具有传授信息量大、进展速度快、易掌握、系统性强等特点,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其缺点就是如果教师不注意在讲授中启发,就较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不易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启发式教学也是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如设问解疑法,能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信息的双向沟通。但采用提问的教学形式对教师的要求往往较高:首先,教师提问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要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第二,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必须是有价值,能引起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问题;第三,问题的难易要适当,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再如讨论法,每个学生都能卷入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交谈可以起到相互切磋,相互启迪的作用;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使学习主动,深动活泼,深刻易记,但其缺点是:不易保持教学进度,也不能保证教学的深度;花费时间多,也难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另外,我们还运用了比较鉴别法和演示法教学。前者能把关键性知识讲深讲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判断鉴别能力,达到以点带面、一点即明、举一反三的效果。后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间接知识。
对临床少见病、罕见病或超声检查价值不大的疾病,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然后由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总结。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让学生充分消化吸收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授课。
2.2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理解。超声诊断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强调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最终应融汇于对影像的认识,因此,使用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利用教案、黑板及挂图等进行理论性教学的传统模式,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介绍超声医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再现超声实时动态和大量信息量的特点,明显落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广泛应用到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活动中。
多媒体教学能增强教学效果。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读过文字后,可以记住内容的10%,听过语言后可以记住20%的内容,通过视频图像可以记住30%的内容,如果又听又看,可以记住50%的内容,而人们可记住所做事情的90%。多媒体课件以其绚丽的画面、精彩的动画、良好的人机交互及简捷的操作,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大大的加强了学习效果。学习超声诊断学,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解剖知识和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用传统模式发现学生对于超声图像的解剖关系很难理解。通过多媒体方法,我们将相关超声图像的脏器解剖图像及病理标本扫描在课件中示意说明,具有直观的效果,辅以脏器三维重建及动态图像和声讯信号的演示,对于超声展示的现代医学内容进行很好的诠释。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一个疾病的超声表现时,我们先观看典型病例的声像图,在此过程中,引导、总结、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并总结其超声诊断要点,然后老师再归纳、总结,最后再播放一次图像以加深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方法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思维,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牢固,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总之,多媒体教学方式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及生动友好的界面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
3.教学条件:教学条件的好坏是保证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不断普及,高新技术的超声诊疗仪器不断涌现和更新换代。超声医学与其它学科如解剖、病理及临床各科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是否拥有先进的设备,影像资料存储量、内容是否全面等均会影响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教学质量。为促进超声诊断学的课程建设,我院投资购人多台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电脑、投影仪、DVD机等,院内建立了PACS系统。在PACS网络上,各种影像资源可以共享,可实现远程医疗及教学。PACS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使各医学教学由各学科的纵向传授向横向学习发展,使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相互联系起来。另外学校还组织开发了网络课件,使学生利用网络,以自主学习和远程交互式学习为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只重点讲基本概念及原理,然后留下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并复习相关学科内容,接受知识的范围更加广泛。
4.师资建设方面: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超声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使教师的知识内涵能与超声医学发展同步,保证有一个较高的教学质量,我院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住院医师(助教)均参加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青年教师每年参加“三基”考试,参加学术讲座、病例讨论,每年继续教育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②加强对教师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课件制作方法、图片的获取和处理方法等;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教学比赛,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增加危机感和竞争意识。④鼓励撰写学术论文,要求中青年医师每年必须有文章在专业杂志发表或在专业会议上交流,鼓励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活动。正是这种学术压力,促使中青年医师克服惰性,不断研究、总结和探索,这也是保证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⑤在人员分配、分工、待遇等方面向更利于整个医学事业发展方向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倡和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通过几年的努力,教师梯队已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
总之,我们十多年来的超声诊断学教学是成功的,我们为各级医院培养了大批颇受好评的超声专业医生。但随着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不敢丝毫懈怠。我们每一位教师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奋发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掌握扎实的先进知识技能的、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通过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体会到,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比书本上更加生动的医学科学知识,同时使教学者也得到极大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相信通过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必将全面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