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崭新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深刻改革。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损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和管理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如果教师不具备素质教育意识,不具有创新精神,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首先,要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和教学观、质量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人才,普通的建设者也是人才。一个人只要能够尽心尽责,为社会做出贡献,他就是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并非培养几个拔尖人才。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新教育,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和人文本质,尊重其人格。优不优看创新应该是新的教学质量观,而绝不能用分数高低来衡量教学质量。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欲望。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即使是幼稚的,也要把它看成是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和萌芽,加以保护和引导,使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其次,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念,真正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坚持摒弃“为师是从”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方式方法,课堂上要使学生敢于讲话,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要善于启发鼓励,精于点播引导,指导学生欢乐活泼、快乐的学习和轻松的主动探索。那种口干舌燥的讲解,苦口婆心的灌输,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从根本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与现代教育理论格格不入的。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的教育下健康成长,相信他们人人都能学好,都能成才。这样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不再是学生的监督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活动的参与者、生活的启发者,进步的帮助者。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有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即形成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在教师要消除权威心理,冷静地处理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努力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教师要以百分之百的爱心去感化千分之一的差生。我们不能歧视差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教风,要有民主意识,掌握教学民主的方法和策略,积极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言行,克服师生交往中的消极心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是有其深刻道理的。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积极鼓励促进、引导生生互动,还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生生通过互相倾听、互相评价、互相反馈,其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意识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果能如此,课堂上的老师不再是一个,而是几十个,教学的反馈渠道不再仅局限于师生,而是会形成师生、生生纵横交错的反馈网络。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不仅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形成与发展,而且对学生尊重他人意见、与他人友好相处等优良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群体应该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群体的创新精神、教科研学术风气、校风,都是学校教育中巨大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肥沃土壤,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三、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外也有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两句话给我们同一个启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何等的重要,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必须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独立生存、学习、发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一定要变老师单向传授为学生的主题积累和主体发展,变教学生学习为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应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让学生自己寻求、体验各种事物,凭借他们自己的感知能力,进行选择和区分。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自学时间和空间,使其个性特长能得以充分发展。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一节时,关于精子的形成过程,首先以读书指导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是在哪里形成的?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的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观看精子形成过程的多媒体课件,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课堂上老师要少讲解多引导,少分析多启发,让学生的童心童趣尽情地展示、发挥。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追求和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职教中心)
一、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深刻改革。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损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和管理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如果教师不具备素质教育意识,不具有创新精神,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首先,要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和教学观、质量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人才,普通的建设者也是人才。一个人只要能够尽心尽责,为社会做出贡献,他就是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并非培养几个拔尖人才。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新教育,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和人文本质,尊重其人格。优不优看创新应该是新的教学质量观,而绝不能用分数高低来衡量教学质量。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欲望。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即使是幼稚的,也要把它看成是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和萌芽,加以保护和引导,使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其次,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念,真正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坚持摒弃“为师是从”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方式方法,课堂上要使学生敢于讲话,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要善于启发鼓励,精于点播引导,指导学生欢乐活泼、快乐的学习和轻松的主动探索。那种口干舌燥的讲解,苦口婆心的灌输,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从根本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与现代教育理论格格不入的。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的教育下健康成长,相信他们人人都能学好,都能成才。这样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不再是学生的监督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活动的参与者、生活的启发者,进步的帮助者。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有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即形成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在教师要消除权威心理,冷静地处理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努力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教师要以百分之百的爱心去感化千分之一的差生。我们不能歧视差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教风,要有民主意识,掌握教学民主的方法和策略,积极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言行,克服师生交往中的消极心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是有其深刻道理的。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积极鼓励促进、引导生生互动,还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生生通过互相倾听、互相评价、互相反馈,其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意识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果能如此,课堂上的老师不再是一个,而是几十个,教学的反馈渠道不再仅局限于师生,而是会形成师生、生生纵横交错的反馈网络。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不仅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形成与发展,而且对学生尊重他人意见、与他人友好相处等优良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群体应该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群体的创新精神、教科研学术风气、校风,都是学校教育中巨大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肥沃土壤,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三、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外也有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两句话给我们同一个启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何等的重要,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必须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独立生存、学习、发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一定要变老师单向传授为学生的主题积累和主体发展,变教学生学习为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应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让学生自己寻求、体验各种事物,凭借他们自己的感知能力,进行选择和区分。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自学时间和空间,使其个性特长能得以充分发展。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一节时,关于精子的形成过程,首先以读书指导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是在哪里形成的?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的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观看精子形成过程的多媒体课件,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课堂上老师要少讲解多引导,少分析多启发,让学生的童心童趣尽情地展示、发挥。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追求和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