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模块化生产是工业产业组织的一种新形式,我国承接了大量跨国公司外包模块的生产制造,给我国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为避免被比较优势刚性所累,我国要超越模块化生产而进入设计与营销环节,并利用模块化生产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关键词:模块化生产; 价值链;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B
一、模块化生产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科技革命的进步,企业间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革,继规模生产后,模块化生产成为一个日益凸现经济现象。模块化生产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独立自律的分系统,各分系统就是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功能价值的模块,按照分系统的要求进行生产,然后把分系统组合,还原为总系统,从而改变企业间的联系方式与协作方式,实现新的合作与分工。
模块化生产很早就出现了,其理论研究却是20世纪初。马克思很早就看到产品分开生产的现象,他说:“即使在日内瓦,指针盘、发条和表壳也很少是在本手工工场内制造的。[1]”哈佛商学院的两位院长鲍德温和克拉克在1997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那篇“模块时代的管理”的那篇开创性文章中指出:“模块化作为生产原理具有很长的历史。它在制造业里的应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这是因为制造复杂的产品时,将制造过程分解为模块或小单位通常是很容易的……”例如汽车的发动机、车轮、轮胎就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单独生产,再如普通电器中使用的电池,这些实际上就是先把整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分割开来,进行标准化生产,然后再组装,从而为各个企业提供生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机会,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世纪初期,模块化生产被广泛应用到机械设计、生产中,1930年,德国首先提出了“模块化构造”的设计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机床、机械制造,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提出模块化设计理念,模块化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被重视。
目前,模块化生产得到应用最多的行业就是汽车和计算机行业。汽车生产中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部件多由该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的厂家生产,而汽车的一些辅助部件就更是由普通的生产商完成,然后再对这些零件进行组装,生产出完整的产品。在计算机生产中,其部件如CPU、主板、内存、硬盘等都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其端口采用统一的规格,各种产品部件之间可以互相兼容,由各优势企业生产其核心部分。这些都是典型的模块化生产,而且这种新生产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日渐重要。
二、模块化生产的优势及其趋势
模块化生产是在分工日益深化的条件下产生的。现在产品的复杂性日益提高,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增加,如果由一个厂商生产完整产品,则产品各部件之间的匹配由企业内部协调完成。但当由不同的企业生产零部件时,则各部件之间的匹配可能出现问题。为此,各行业企业就要把产品的零部件转化为标准化的,端口連接采用即插即用方式的模块,从而解决企业分工深化所带来的问题。在分工条件下,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必然只完成产品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部分,把没有比较优势的价值链部分让渡给其他具有优势的企业完成,从而使每个企业都达到规模经济、发挥优势。
(一)模块化生产能使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设计、研发、生产等活动,实现局部的技术突破
技术创新分为根本性技术创新和部分技术创新,根本性创新是创造一种前所没有的产品或服务,但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说成功率低,较困难,需要企业的大量投入,且风险大;部分技术创新是对现有产品在功能、成本、形态、加工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缺点进行改进,对企业来说只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局部的改进,就可以为企业带来强大的发展机遇,因为是在原技术基础上改进而成,同样具有其他企业所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采用模块化生产后,企业就不必对整系统进行改造创新,而只要对自己制造的模块进行技术研发,实现技术替代与突破。如美国的intel的处理器、华硕的主板、日本丰田的汽车发动机都是企业集中研发的结果,如果企业生产、研发整个系统,则会分散企业的力量。思科公司今天的成功就是模块化原理的成功运用。思科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它能始终保持在高科技领域的强大竞争力,而非凡能力,并不在于它自己的研发能力超强,而是因为它灵活运用模块化的原理,从公司外部购买了最尖端的技术成果组成的模块。
(二)模块化生产可以减少企业合作中的风险成本、交易成本
20世纪80年代,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诞生地——美国,大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下降,于是人们开始置疑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的有效性,向现代企业制度提出挑战。20世纪90年代,一场以分解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协调企业之间合作关系和改革公司治理制度的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崭露头角。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企业之间合作的狭隘性。由于企业资源的专用性,各企业要获得合作就要通过谈判解决产品零部件间的端口对接,而且合作具有短期性、专属性,从而加大了企业合作风险与成本。而由科技发展而导致的产品的复杂性日益提高,世界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呈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地的企业都要互相合作以共享资源、技术、管理的优势。而企业间的合作需要信息搜寻、谈判、监督、争议处理等过程,为这些过程而付出的费用就是交易成本。由于各企业的产品型号、设计各不相同,零部件之间的匹配存在一定的问题,合作厂商如果遇到对方毁约,则其产品在市场很难找到买家,从而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合作风险。而当实现模块化生产后,零部件厂商的产品可以提供给众多的下游制造商使用,减少了产品专用性的限制,下游企业也可以不用单独谈判确定所需零部件的生产商及供货条件,而只需要根据市场行情选定价格与质量,减少了交易成本。
(三)模块化生产可以实现模块化生产与个性化生产的统一
不论在何时,模块化生产在降低成本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有优势,但消费者的个性化、差异化却日益提高,规模化与个性化出现矛盾,模块化生产就可以化解这一矛盾。在如在计算机行业,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定自己喜爱的机箱、主板、内存、硬盘、CPU及配备光驱、软驱等,这样消费者就有了更多的主导权与选择权,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产品的心理需要。宜家的家具就是依靠这种方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这种DIY家具可以根据购买者的实际居住条件进行调整,以更人性化、灵活性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四)模块化生产迎合了绿色营销理念,可以通过部件回收的方式进行再利用
整个商品流的过程包括:原料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回收商,而多数的回收商是把回收的部件作为废品进行加工处理,因为零部件之间难以匹配,丧失了零部件的使用价值。如手机坏了,则手机电池的价值就没有了,如果手机的电池用固定标准的就像日常的5号、7号电池那样的标准产品,则可以节省很多的手机电池资源。另外,由于不能循环使用的零部件需要加工处理,增加了处理成本,且造成环境污染。随着绿色营销观念的流行,模块化生产必将发挥独特的优势,我国目前提倡建设循环经济,模块化就是循环经济的最好载体。
总之,随着企业合作机会的增加,模块化生产必将在更多的行业、产业中得到应用与发展。而拥有一技之长的企业也会在模块化生产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三、模块化生产对我国经济的二重影响
(一)通过承接外包业务而获得加工生产的机会,并能获得前沿信息与技术
现在一些企业通过纵向、横向一体化并没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反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下降,出现了所谓的“大企业病”,使企业对市场反应速度下降,不能适应市场的灵活性要求。于是部分企业剥离其价值链中的增值低的环节,转向产品的研发与营销,把产品的生产外包给其他企业。许多计算机公司为提高竞争力,剥离了生产、财务、人事等功能部门,集中于知识产权,专注于研发与市场开发。据报道,目前,电子制造业的外包业务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0%以上[2]。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就能利用其低廉的劳动力优势获取加工、生产、装配的合作机会,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从而形成全球产业梯度转移的新模式。
在全球技术转移与创新中有一种“接触创新”现象,即一区域只有在接触新产业的过程中才能触发创新活动,而在封闭环境下很难产生创新。以前发展中国家多是承接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主要在纺织、装配等技术要求低的传统行业,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很难获得最前沿的产业信息及其关联技术。而现在的模块化生产把发达国家的最新产品的部分生产、产品的组成模块搬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学习、借鉴、研究的机会与可能。如现在的电子产品、IT产品、航天、汽车等产品的模块多数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制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市场,学习技术的机会。
(二)进行局部技术创新的可能。
我国多数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少、能力低,进行原始创新的能力弱,合成创新又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改进,而在模块化生产中能在吸收外国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结构再创新,而且只是部分创新,其难度较低,但实用性强,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任何一个企业在当前条件下都不可能是在产业链条的任何一个链条环节上都处于最优,企业可能在某些环节上处于优势,某些处于劣势,处于优势的是就是企业产业价值链的战略性环节。模块化生产就是发挥企业的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扬长避短,从事自己专长的产品部件制造[3]。
而且模块化生产企业可能进行技术突破,如台湾、韩国等就由一个OEM的贴牌生产主体,转为拥有自主技术的创造主体,而这又主要得益于其对模块的改进与技术创新。而且我们对所生产模块的创新,由于系统性,这种部分创新可以带动整体创新的出现,由量变到质变,当所有的模块产生质变时,其整体必然也会发生突破性的进步。
(三)企业参与设计的可能
由于产品是一个系统,部分模块设计改进,就要求所有的模块改进,从而要求产品设计时的系统性,研发部门可能要求OEM厂商参与设计过程。在调用模块和被调用模块之间总会有信息互相传递,这种信息相互传递称作模块间通讯。如要达到模块间的顺利通讯,则在设计时要注重系统性,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以低耦合度、高内聚度作为模块划分的原则。先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较大模块,每个模块实现其中一部分功能,再将较大的模块进一步划分为较小的模块,直至每个最低层模块都是功能单一、不能再分的模块。若干不同层次的模块相互联系,互相配合,完成系统的全部功能。现代产品的模块间的耦合度越来越高,模块间的控制关系、调用关系、数据传递关系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同时表明其独立性越差。在这种情况下,设计部门必然邀请制造企业参与功能设计,并通过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减少模块间的影响,防止对某一模块修改所引起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水波效应。另外,设计部门也可能将非关键模块的设计外包给制造企业,采用头尾管理的模式,发挥设计部门的专长。这样制造企业就更可能进行设计创新。
(四)模块化生产可能造成我国比较优势刚性
我国企业在承接模块外包业务时,主要投入在成本控制及同业竞争上,对模块大系统的研发较少,从而会停留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加工阶段。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模块的功能适应性会受到严重挑战,从而使模块产品的出口受到影响。而我国多数企业主要依赖充裕、低价的劳动力获取加工机会,造成“低值高量”的发展路径依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持续稳健的增长就难以为继。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装配贸易占出口总额的5466%[4],这进一步证明我国出口的优势还是以低成本为主,技术比例不高,如果按这种贸易模式发展,我国的出口必然出现瓶颈。
四、我国面对模块化生产的选择
(一)采用国际统一的即插即用端口,做到生产标准化
从国际零部件业发展来看,模块化供应已渐成主流,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打入更多的配套体系。随着产品市场的扩张,企业生产的新模块要力求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企業如果自行设计模块,则要以国际先进标准为目标,提高产品和模块的互换能力,以及替代性与互换性,从而能进入更多的系统。如果企业承接外包业务而生产模块产品,则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模块子系统的创新。企业外包模块生产,则其必然处于价值链的薄弱环节,加工企业只能获得较低的加工费。只有对模块进行创新,才能拥有自主的技术标准,提高附价值。当接受外包企业的标准时,则必然使模块的通用性受到影响,限制企业模块进入更多的大系统,影响企业规模扩张。企业一方面必须利用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缩短上市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越来越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这样,如何平衡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定制化、柔性化之间的矛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可以在保持产品较高通用性的同时提供产品的多样化配置,因此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是解决定制化生产和批量化生产这对矛盾的一条出路。
(二)适时地由制造模块到设计、营销模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我国承接的模块多是高消耗原料、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环节,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压力。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行业或产业的标准制定者必然控制价值链的战略部分,使加工企业陷于比较优势刚性陷阱中,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几年中,多数企业仍处于贴牌生产的境地,2003年,我国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为48%[5]。现在产业链的核心部分主要是设计和营销,但我国这两方面都较弱。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体是跨国公司,但其经营却是“两头在外”,对此,我国应在承接外包业务,储备了一定的外汇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本国技术,以模块开发为主,面向内需生产最终产品,对外以技术输出为主,不能停留于生产中间产品或代工阶段,要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从我国实践看,在我国储备了8000亿美元外汇后,就应当注意外贸出口的转型,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进口或在外国投资,否则创汇没有任何意义。政府要制定产业升级政策,限制部分企业的扩张速度,加快产业升级速度,注意出口的量与质的结合。
(三)我国企业同样应该享受模块化
我国企业本身要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核心增值部分,将辅助部分采取外包与联合形式,使企业在不增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迅速扩大规模,快速扩大市场,充分利用模块化生产的优势。现在企业的设计机制与体系要采取整合性与互动性的原则,将工业设计部门、视觉设计部门、生产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与配合,增加各层面的互动联系,形成设计的完整主体,以便于设计战略的系统实施与执行,并为企业战略业务外包制定行业标准,以通用性降低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0
[2]孙晓峰模块化技术与模块化生产方式:以计算机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5,(6):61
[3]朱瑞博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5):54-60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Z]2006,(2)
[5]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经济问题,2006,(1):6[ZK)]
(责任编辑:石树文)
摘 要:模块化生产是工业产业组织的一种新形式,我国承接了大量跨国公司外包模块的生产制造,给我国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为避免被比较优势刚性所累,我国要超越模块化生产而进入设计与营销环节,并利用模块化生产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关键词:模块化生产; 价值链;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B
一、模块化生产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科技革命的进步,企业间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革,继规模生产后,模块化生产成为一个日益凸现经济现象。模块化生产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独立自律的分系统,各分系统就是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功能价值的模块,按照分系统的要求进行生产,然后把分系统组合,还原为总系统,从而改变企业间的联系方式与协作方式,实现新的合作与分工。
模块化生产很早就出现了,其理论研究却是20世纪初。马克思很早就看到产品分开生产的现象,他说:“即使在日内瓦,指针盘、发条和表壳也很少是在本手工工场内制造的。[1]”哈佛商学院的两位院长鲍德温和克拉克在1997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那篇“模块时代的管理”的那篇开创性文章中指出:“模块化作为生产原理具有很长的历史。它在制造业里的应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这是因为制造复杂的产品时,将制造过程分解为模块或小单位通常是很容易的……”例如汽车的发动机、车轮、轮胎就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单独生产,再如普通电器中使用的电池,这些实际上就是先把整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分割开来,进行标准化生产,然后再组装,从而为各个企业提供生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机会,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世纪初期,模块化生产被广泛应用到机械设计、生产中,1930年,德国首先提出了“模块化构造”的设计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机床、机械制造,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提出模块化设计理念,模块化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被重视。
目前,模块化生产得到应用最多的行业就是汽车和计算机行业。汽车生产中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部件多由该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的厂家生产,而汽车的一些辅助部件就更是由普通的生产商完成,然后再对这些零件进行组装,生产出完整的产品。在计算机生产中,其部件如CPU、主板、内存、硬盘等都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其端口采用统一的规格,各种产品部件之间可以互相兼容,由各优势企业生产其核心部分。这些都是典型的模块化生产,而且这种新生产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日渐重要。
二、模块化生产的优势及其趋势
模块化生产是在分工日益深化的条件下产生的。现在产品的复杂性日益提高,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增加,如果由一个厂商生产完整产品,则产品各部件之间的匹配由企业内部协调完成。但当由不同的企业生产零部件时,则各部件之间的匹配可能出现问题。为此,各行业企业就要把产品的零部件转化为标准化的,端口連接采用即插即用方式的模块,从而解决企业分工深化所带来的问题。在分工条件下,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必然只完成产品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部分,把没有比较优势的价值链部分让渡给其他具有优势的企业完成,从而使每个企业都达到规模经济、发挥优势。
(一)模块化生产能使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设计、研发、生产等活动,实现局部的技术突破
技术创新分为根本性技术创新和部分技术创新,根本性创新是创造一种前所没有的产品或服务,但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说成功率低,较困难,需要企业的大量投入,且风险大;部分技术创新是对现有产品在功能、成本、形态、加工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缺点进行改进,对企业来说只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局部的改进,就可以为企业带来强大的发展机遇,因为是在原技术基础上改进而成,同样具有其他企业所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采用模块化生产后,企业就不必对整系统进行改造创新,而只要对自己制造的模块进行技术研发,实现技术替代与突破。如美国的intel的处理器、华硕的主板、日本丰田的汽车发动机都是企业集中研发的结果,如果企业生产、研发整个系统,则会分散企业的力量。思科公司今天的成功就是模块化原理的成功运用。思科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它能始终保持在高科技领域的强大竞争力,而非凡能力,并不在于它自己的研发能力超强,而是因为它灵活运用模块化的原理,从公司外部购买了最尖端的技术成果组成的模块。
(二)模块化生产可以减少企业合作中的风险成本、交易成本
20世纪80年代,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诞生地——美国,大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下降,于是人们开始置疑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的有效性,向现代企业制度提出挑战。20世纪90年代,一场以分解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协调企业之间合作关系和改革公司治理制度的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崭露头角。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企业之间合作的狭隘性。由于企业资源的专用性,各企业要获得合作就要通过谈判解决产品零部件间的端口对接,而且合作具有短期性、专属性,从而加大了企业合作风险与成本。而由科技发展而导致的产品的复杂性日益提高,世界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呈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地的企业都要互相合作以共享资源、技术、管理的优势。而企业间的合作需要信息搜寻、谈判、监督、争议处理等过程,为这些过程而付出的费用就是交易成本。由于各企业的产品型号、设计各不相同,零部件之间的匹配存在一定的问题,合作厂商如果遇到对方毁约,则其产品在市场很难找到买家,从而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合作风险。而当实现模块化生产后,零部件厂商的产品可以提供给众多的下游制造商使用,减少了产品专用性的限制,下游企业也可以不用单独谈判确定所需零部件的生产商及供货条件,而只需要根据市场行情选定价格与质量,减少了交易成本。
(三)模块化生产可以实现模块化生产与个性化生产的统一
不论在何时,模块化生产在降低成本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有优势,但消费者的个性化、差异化却日益提高,规模化与个性化出现矛盾,模块化生产就可以化解这一矛盾。在如在计算机行业,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定自己喜爱的机箱、主板、内存、硬盘、CPU及配备光驱、软驱等,这样消费者就有了更多的主导权与选择权,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产品的心理需要。宜家的家具就是依靠这种方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这种DIY家具可以根据购买者的实际居住条件进行调整,以更人性化、灵活性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四)模块化生产迎合了绿色营销理念,可以通过部件回收的方式进行再利用
整个商品流的过程包括:原料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回收商,而多数的回收商是把回收的部件作为废品进行加工处理,因为零部件之间难以匹配,丧失了零部件的使用价值。如手机坏了,则手机电池的价值就没有了,如果手机的电池用固定标准的就像日常的5号、7号电池那样的标准产品,则可以节省很多的手机电池资源。另外,由于不能循环使用的零部件需要加工处理,增加了处理成本,且造成环境污染。随着绿色营销观念的流行,模块化生产必将发挥独特的优势,我国目前提倡建设循环经济,模块化就是循环经济的最好载体。
总之,随着企业合作机会的增加,模块化生产必将在更多的行业、产业中得到应用与发展。而拥有一技之长的企业也会在模块化生产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三、模块化生产对我国经济的二重影响
(一)通过承接外包业务而获得加工生产的机会,并能获得前沿信息与技术
现在一些企业通过纵向、横向一体化并没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反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下降,出现了所谓的“大企业病”,使企业对市场反应速度下降,不能适应市场的灵活性要求。于是部分企业剥离其价值链中的增值低的环节,转向产品的研发与营销,把产品的生产外包给其他企业。许多计算机公司为提高竞争力,剥离了生产、财务、人事等功能部门,集中于知识产权,专注于研发与市场开发。据报道,目前,电子制造业的外包业务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0%以上[2]。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就能利用其低廉的劳动力优势获取加工、生产、装配的合作机会,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从而形成全球产业梯度转移的新模式。
在全球技术转移与创新中有一种“接触创新”现象,即一区域只有在接触新产业的过程中才能触发创新活动,而在封闭环境下很难产生创新。以前发展中国家多是承接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主要在纺织、装配等技术要求低的传统行业,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很难获得最前沿的产业信息及其关联技术。而现在的模块化生产把发达国家的最新产品的部分生产、产品的组成模块搬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学习、借鉴、研究的机会与可能。如现在的电子产品、IT产品、航天、汽车等产品的模块多数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制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市场,学习技术的机会。
(二)进行局部技术创新的可能。
我国多数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少、能力低,进行原始创新的能力弱,合成创新又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改进,而在模块化生产中能在吸收外国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结构再创新,而且只是部分创新,其难度较低,但实用性强,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任何一个企业在当前条件下都不可能是在产业链条的任何一个链条环节上都处于最优,企业可能在某些环节上处于优势,某些处于劣势,处于优势的是就是企业产业价值链的战略性环节。模块化生产就是发挥企业的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扬长避短,从事自己专长的产品部件制造[3]。
而且模块化生产企业可能进行技术突破,如台湾、韩国等就由一个OEM的贴牌生产主体,转为拥有自主技术的创造主体,而这又主要得益于其对模块的改进与技术创新。而且我们对所生产模块的创新,由于系统性,这种部分创新可以带动整体创新的出现,由量变到质变,当所有的模块产生质变时,其整体必然也会发生突破性的进步。
(三)企业参与设计的可能
由于产品是一个系统,部分模块设计改进,就要求所有的模块改进,从而要求产品设计时的系统性,研发部门可能要求OEM厂商参与设计过程。在调用模块和被调用模块之间总会有信息互相传递,这种信息相互传递称作模块间通讯。如要达到模块间的顺利通讯,则在设计时要注重系统性,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以低耦合度、高内聚度作为模块划分的原则。先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较大模块,每个模块实现其中一部分功能,再将较大的模块进一步划分为较小的模块,直至每个最低层模块都是功能单一、不能再分的模块。若干不同层次的模块相互联系,互相配合,完成系统的全部功能。现代产品的模块间的耦合度越来越高,模块间的控制关系、调用关系、数据传递关系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同时表明其独立性越差。在这种情况下,设计部门必然邀请制造企业参与功能设计,并通过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减少模块间的影响,防止对某一模块修改所引起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水波效应。另外,设计部门也可能将非关键模块的设计外包给制造企业,采用头尾管理的模式,发挥设计部门的专长。这样制造企业就更可能进行设计创新。
(四)模块化生产可能造成我国比较优势刚性
我国企业在承接模块外包业务时,主要投入在成本控制及同业竞争上,对模块大系统的研发较少,从而会停留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加工阶段。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模块的功能适应性会受到严重挑战,从而使模块产品的出口受到影响。而我国多数企业主要依赖充裕、低价的劳动力获取加工机会,造成“低值高量”的发展路径依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持续稳健的增长就难以为继。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装配贸易占出口总额的5466%[4],这进一步证明我国出口的优势还是以低成本为主,技术比例不高,如果按这种贸易模式发展,我国的出口必然出现瓶颈。
四、我国面对模块化生产的选择
(一)采用国际统一的即插即用端口,做到生产标准化
从国际零部件业发展来看,模块化供应已渐成主流,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打入更多的配套体系。随着产品市场的扩张,企业生产的新模块要力求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企業如果自行设计模块,则要以国际先进标准为目标,提高产品和模块的互换能力,以及替代性与互换性,从而能进入更多的系统。如果企业承接外包业务而生产模块产品,则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模块子系统的创新。企业外包模块生产,则其必然处于价值链的薄弱环节,加工企业只能获得较低的加工费。只有对模块进行创新,才能拥有自主的技术标准,提高附价值。当接受外包企业的标准时,则必然使模块的通用性受到影响,限制企业模块进入更多的大系统,影响企业规模扩张。企业一方面必须利用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缩短上市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越来越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这样,如何平衡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定制化、柔性化之间的矛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可以在保持产品较高通用性的同时提供产品的多样化配置,因此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是解决定制化生产和批量化生产这对矛盾的一条出路。
(二)适时地由制造模块到设计、营销模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我国承接的模块多是高消耗原料、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环节,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压力。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行业或产业的标准制定者必然控制价值链的战略部分,使加工企业陷于比较优势刚性陷阱中,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几年中,多数企业仍处于贴牌生产的境地,2003年,我国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为48%[5]。现在产业链的核心部分主要是设计和营销,但我国这两方面都较弱。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体是跨国公司,但其经营却是“两头在外”,对此,我国应在承接外包业务,储备了一定的外汇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本国技术,以模块开发为主,面向内需生产最终产品,对外以技术输出为主,不能停留于生产中间产品或代工阶段,要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从我国实践看,在我国储备了8000亿美元外汇后,就应当注意外贸出口的转型,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进口或在外国投资,否则创汇没有任何意义。政府要制定产业升级政策,限制部分企业的扩张速度,加快产业升级速度,注意出口的量与质的结合。
(三)我国企业同样应该享受模块化
我国企业本身要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核心增值部分,将辅助部分采取外包与联合形式,使企业在不增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迅速扩大规模,快速扩大市场,充分利用模块化生产的优势。现在企业的设计机制与体系要采取整合性与互动性的原则,将工业设计部门、视觉设计部门、生产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与配合,增加各层面的互动联系,形成设计的完整主体,以便于设计战略的系统实施与执行,并为企业战略业务外包制定行业标准,以通用性降低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0
[2]孙晓峰模块化技术与模块化生产方式:以计算机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5,(6):61
[3]朱瑞博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5):54-60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Z]2006,(2)
[5]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经济问题,2006,(1):6[ZK)]
(责任编辑:石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