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哥哥,我们永远记得你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n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起了廖有梁,是因为前不久在上海的时候看了一个曾经在上海人艺工作的老演员,谈话之中,不觉谈到了中国话剧九十周年的庆典。那个时候,是1997年,我才刚刚从表演专业毕业不久,便被抽调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话剧团来。事实上,我已经被分配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并且主持一档收听率很高的音乐节目,所以对这样的安排未免有点耿耿于怀,无奈宣传部的领导要求青年演员和艺术工作者充实话剧第一线,只好不大情愿地到安福路报道,把节目交给另外一个同事。
  在开动员会的时候,我边上坐着一个不断在本子上划圈圈的老人,他长得黝黑,看上去贫弱不堪,戴着一副不合适的大眼镜,穿着很大的棉衣,却是烟不离口。那个时候,我没有抽烟的习惯,只是感到很呛人,就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他看了我一眼,慢吞吞的说:“烟是好东西,是生命的燃料。酒是汽油,烟是柴火。都是好东西。”我对他苦笑一下,事实上,在众多老艺术家面前,我还是很谦恭的,问题是,我不知道他是谁。台上发言的有代表老艺术家的娄际成、曹蕾,代表中年演员的吕良、魏宗万,代表青年演员的徐峥、阮丹宁,唯一没有我们这排任何一个人。仿佛这里的人都活该被打入冷宫,甚至连记者的摄像机都不会向我们这个角落扫一下。“少安毋躁。”那个瘦老头子突然很靠近我对我说:“大家都在演戏,我们是龙套,他们做主角,过会我们做主角,他们演龙套,不急。要不,我给你算个命吧。”
  我对这个人开始有兴趣,因为他看我的手相,居然说对了十之八九。直到开始领剧本的时候,才知道我和他居然还有一段对手戏,虽然我们的戏份都不多,但是还是很有意思的,我的角色是青年熊佛西,而他扮演老年的,我们有一段很深刻的跨越时间的对话。当然也是那个时候,我才从一个场记那里得知他的姓名:廖有梁。
  当然很惊讶:廖有梁在那个明星还是一项工作需要的年代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大人物。远远比现在的许多明星辉煌。比如在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童阿男,或者那个《柳堡的故事》里的“十八岁的哥哥”。那首歌我还经常听到“九九那个艳阳天……”,但是眼前的那个廖有梁却无比的憔悴和衰老,丝毫没有当年偶像的感觉。但是我却毫不迟疑的叫他廖老师。
  在排演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迟到过,相比其他的演员,他甚至更加乐意早到,在台上逛逛,然后向导演提出一些设想,导演总是很客气的接受,但是我看从来没有为此改变什么,他也不在乎,一如寻常的为别人算命,提建议,吃盒饭。我很乐意同他聊天,虽然他总是给人一种比较悲戚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都是让人放松的。他没有架子,常常刻意的贬低自己,使别人很不好意思。我得知他患肝癌,就常常劝他好好的在家多呆,不要总是到剧场,来了没事,不就是消耗盒饭吗?他总是不置可否的笑笑。
  当然,在“九十周年”后我才知道,他同妻子已经离婚,也没有再婚,他唯一的儿子被妻子带走。“九十周年”以后有一个阶段,我同孔文波和徐峥常常去廖有梁的家,为他做一些家务,带一点冷冻的水饺。他的家简直是一个垃圾桶,没有收拾,两间房间在长风公园附近,没有任何装修,卧室里是一张行军床,床上一条扁担。他说如果他晚上肝疼的话,就拼命用扁担顶住背会好许多。冰箱里一般只有一些酱菜和腐乳。唯一亮眼的是房间的正中间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当年在南京军区文工团时候英姿飒爽的照片,一张是儿子廖小海的满月照。他很怀念自己的儿子,可惜离婚几十年没有见过面。在他的抽屉里,保存着儿子几乎所有的东西,连寒假的作业,用了半截的铅笔,擦了快断的橡皮,小学的半截美术作业,都一层一层的摆在抽屉里,他时不时的拿出来看一下,在最最不经意的时候,我发现了他的泪光。
  他的晚景简直可以用凄凉来形容,到2002年去世,没有如愿见到儿子。2001年上海市政府分配一套新房子给他,不懂世事的他却被装修商骗去了十万,因此倍受打击,也一病不起,等到新房子在人艺演员们的帮助下真正装修完的时候,他已经住院了,再也没有住过新房子。
  2002年3月9日,他残喘走完了自己瑰丽又凄惨的一生,去世的时候,身边一个人也没有,他自己拿了一个录音机录了一段遗言给所有爱他的人:你们好好活着,活着真好!接着是拼命喘气的声音,然后声嘶力竭的一声长叹:“小海,你为什么不来看爸爸”。这就是一切,廖有梁所有的遗言。
  我九八年离开中国到德国的时候,还常常想他们父子说不定可以团聚,他早早为团聚做好了准备,甚至定好了饭店,也常常问我们父子的旅行线路,好象一切明天就会发生一样,可是,一切终究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在这里写这篇文章,告慰廖老师在天之灵:我们会好好活着,并且一直想念你。
  写给副班长——廖有梁
  廖家男儿,名唤有梁。嘉定人氏,身世悲凉。懵懂孩提,亲人叹亡。
  十二小童,穿上军装。小小少年,部队成长。十八成人,青春阳光。
  柳堡故事,演副班长。英气眉眼,挺直鼻梁。秀发飘逸,笑容明朗。
  写字描画,唱歌打枪,什么都会,样样都强。房东有女,甜美模样。
  一见钟情,互相爱上。部队纪律,不准恋爱,小副班长,怎能违抗。
  强忍思念,奔赴战场。一去五载,行军打仗。意气风发,升为连长。
  苦恋爱人,最终成双。此剧播出,一夜红遍,万千影迷,心中痴恋。
  三十岁上,赢取新娘,美人如花,明媚娇艳。可惜幸福,并未开端。
  妻子外地,不能相伴,事业成功,生活惨淡。每日回家,孤灯一盏。
  上班下班,剧场食堂。低调如你,孤独如常。咸菜一碟,稀粥一碗,
  如此幸福,怎不心酸。风暴到来,如落大坑,下放上海,搬运为生。
  可悲可叹,青春年华,凄凄惨惨,流水落花。好在慰藉,喜事一件,
  中年得子,血脉得传。看待娇儿,明珠掌上,旭日东升,你的希望。
  命运冥冥,好景不长。妻儿远走,异国他乡,对你打击,这次最强。
  积郁成疾,重病来访。亲人何处?谁在身边?每夜陪伴,一根扁担。
  病床孤独,对儿思念。长悲长叹,天看不见。九九艳阳,一个春天,
  万般不舍,永闭双眼。不曾见儿,最后一面。留给世人,多少遗憾。
  从春到冬,岁月流转,不知不觉,茫茫十年。找谁述说,心中怀恋?
  打开屏幕,江南春光,蚕豆花开,麦苗儿香,风车轻转,绿柳轻扬,
  艳阳歌里,蒙蒙泪光,多想再次,听你歌唱,真情伴我,永世不忘,
  不自思量,意自难忘。银幕黑白,青春明亮,十八笑容,铭刻心上。
  (请作者见刊后与本刊联系)
  【责编/九月】
其他文献
“阳光”是意料之外  光影路上,不知不觉,夏雨一走就是二十年。  1993年7月,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演员初步选定,17岁的青岛男孩夏雨被选中出演男主角马小军。姜文导演亲自把小演员们送到了京郊良乡的一个部队汽车团,切断了一切的对外联系,要求他们天天听那个时代的歌曲,看那个时代的报纸,还找来杂技团的老师教他们骑自行车。当年8月23日,电影正式开拍,这是夏雨作为演员,有生以来的第一部电影。1994年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第17届好莱坞电影奖日前在洛杉矶举行了颁奖典礼,《地心引力》的桑德拉·布洛克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扮演艾滋病人的马修·麦康瑙希获最佳男主角奖,朱丽娅·罗伯茨和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主演的《八月:奥色治郡》获得了最高奖——集体表演奖。
期刊
爆笑讨债片《啊朋友还钱》前日正式公布定档贺岁,将于12月全国公映,并在前日发布先导预告片和首款海报,即备受关注。上线仅一天,影片的官方微博就被疯狂浏览高达60万人次。火爆的关注率令片方再次发布了一款讨债宝典版概念预告片。值得一提的亮点是,这款预告片特意采用陕西方言做为旁白,其中各种搞笑的陕西俚语让人忍俊不禁,骚情——烧包、万祸——混蛋、歹是——是不是(怒斥)等等无一不好玩至极。
期刊
来自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64.254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95.5816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68.67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9%,93.8%,和下降5.2%。票房前10名的影片中,有5部是国产片,票房约占57%,《西游降魔篇》以近12.5亿元荣登榜首,《钢铁侠3》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分别以7.55亿元和7.19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
期刊
由王朔编剧,冯小刚执导,葛优、白百何、李小璐、郑恺领衔主演的2013年贺岁喜剧《私人订制》,已正式定档12月19日全国公映。昨日,该片发布人物剧照,白百何在戏里的各种“奇葩”扮相大幅曝光。作为首次参演冯氏喜剧的年轻演员之一,白百何此次在《私人订制》中得以展现她平日生活里“脱线”又“鬼马”的性格。
期刊
由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两位好莱坞戏骨主演,被《阿凡达》导演卡梅隆誉为“影史上最好太空片”的《地心引力》,在美国上映后连续三周获得票房冠军,目前该片全球票房逼近3亿美元,该片在中国香港地区上映更是好评如潮。据悉,影片内地上映档期定为11月20日。该片导演、曾执导过《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阿方索·卡隆现身中国版预告,问候中国影迷的同时,首次剧透片中中国航天元素很重要。
期刊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与德稻教育昨天下午签署协议,成立德稻“麦基编剧故事学院”。“麦基编剧故事学院”设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内的德稻上海中心大厦内,并将在美国设立分院。作为学院的首期课程,麦基将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开展“中国电影故事创作讲习班”和专门针对商界人士的“企业故事总裁班”。  【责编/皮皮】
期刊
从电影艺术到电影工业,发展的速度为何如此快?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影的作用?如何选择于茫茫影海?  19世纪末,“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产生了人们对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的新观念”,电影史前时期的科学家们挖空心思,创造出了符合电影这一新科学观念的媒介语言。将科学应用于艺术,亦体现了现代人类对于形象思维的全新观念,由此,电影艺术真正步入萌芽期。  中国对西方电影的引介还算及时
期刊
近年来,“茶”正成为中国影视界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形成一个以茶文化、茶历史、茶人故事为表现领域的电影类别,我们姑且称之为“茶电影”。茶电影不仅仅是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更提供了影视界可以挖掘并创新的主题。  茶电影中所涉及到的茶文化元素范围较广,包括茶的起源、茶的历史、茶道大师、还有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例如移民问题,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问题,更有的茶电影作品牵涉到了政治问题。  如英
期刊
从看电影到评电影:最看重的不是名气而是技艺  著名现代女作家张爱玲是1920年9月生于上海的,她的青少年时代也主要是在上海度过的。在这座现代中国电影事业最为兴盛发达的城市里,她从小就得以广泛地接触中外电影文化,深受电影艺术的熏陶,进而与电影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  张爱玲很小就独自一人去电影院看电影,虽然来回都需家里佣人接送,有时遇到佣人迎接不及时,看完电影后,还要在电影院门口等上好一会儿,但她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