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与自然视角的《老人与海》品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200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人与海》这部经典的世界名著中蕴涵了诸多深刻的道理,给人类以多层面的思考,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当前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老人与海》主人公桑提亚哥出海后所经历的人与自然的四个阶段,揭示了人类应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人与自然 《老人与海》 挑战 征服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其价值和生命力所在是其自诞生以来,一直启发着人类对自然的诸多思考,特别是其中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连续84天出海一无所获,在第85天远赴深海终得一马林鱼而归,却在归途中遭遇鲨鱼的袭击,虽拼力搏斗,但最终老人捕到的马林鱼只剩一副骨架。看似平常的事件却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然,人类需要不断地向自然索取生活的必需品,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自古以来,人类的发展无不是在不断地适应自然,接受自然挑战,征服自然中度过的。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不可磨灭的意志、源源不断的智慧。人类发展至今,不得不面临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人类的贪婪、不知节制的索取已经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小说《老人与海》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四个发展阶段,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一 人与自然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
  1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
  人类在发展之初的远古时期,面对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用科学解释,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太少而没有掌握自然的权利。
  (1)大自然孕育着地球上的生命
  在《老人与海》中,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将大海、老人、马林鱼和鲨鱼等都设计成某些事物的象征,通过这个象征群,进而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此外,小说将大自然孕育的各种生命如飞鸟、海龟、马林鱼、鲨鱼等,一一加以表现,使读者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
  (2)人类对自然充满赞美之情
  主人公桑提亚哥热爱大海,“老头儿总是把海当作一个女性,当作施宠或者不施宠的一个女人,要是她做出了鲁莽的或者顽皮的事儿呢,那是因为她由不得自己,月亮对她起着影响,如同对一个女人那样。”他热爱海洋中的生物,面对那些柔弱的小海燕时,他感慨道:“鸟儿的生活过得比我们还艰难。”他尊敬马林鱼,“它们是我们的兄弟,就像飞鱼一样。”他对凶残的鲨鱼也充满了赞美之情,“它们游得那么快,那么健壮,武器齐备,以致所向无敌。”
  2 人类对自然的凌驾和破坏
  人类作为优势物种,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地获得进步,不断地去探索自然、领悟自然,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1)人与自然抗争过程中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个人的力量无法抗拒自然法则,但是人类在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却是巨大的。桑提亚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可以将他消灭但却不能打败他。”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把刀都折断了但仍未屈服,这种与自然进行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2)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自然对自己的利益,加大了对自然的索取。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人类不惜代价地乱砍植被,毁坏动物的栖息地。
  3 人类的贪婪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克服自然的恶劣环境,通过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向自然挑战,当人们在一次次的胜利之中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可以违背自然规律,可以无限制地对自然进行疯狂的掠夺时,终将遭到自然不可抗拒的“报复”。
  (1)人类贪婪地开采自然
  人类一次次无情地践踏自然,终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在《老人与海》中,老人已将人类的贪婪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离海岸实在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大大方方地上来吧,让我把鱼叉刺进你的身体”;“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弄死它,尽管它是那样强大,那样了不起”;“我认为也许杀死这条鱼是一桩罪过,你不光是为了养活自己,而是把鱼卖了买食品才杀死它的,你杀死它是为了自尊心,因为自己是一个渔夫的自尊心。”从老人的内心独白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老人一开始出海的目的是为了谋生,那么老人捕杀马林鱼时的心态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满足他一个渔夫的自尊心,源自于人类劣根性中的虚荣、傲慢和贪婪。
  (2)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海明威在描述老人捕杀马林鱼时的场景,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不仅仅是要征服自然,而更多的是充满了掠夺的野心。老人说:“我不必打算弄死太阳、月亮或是星星,大海上过日子,杀我们的亲兄弟,够了够了……”鲨鱼的疯狂进攻,实际上是大自然对人类无情掠夺的象征。“他向它们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他抱有的只是坚定的信心和狠毒无比的心肠。”
  老人在与鲨鱼进行了生死搏斗之后,仍未能保全自己捕获的马林鱼。在看到马林鱼被吃得所剩无几时,老人不禁感慨:“但愿是一场梦,我压根没有钓上它。鱼啊,我为这事感到抱歉”,“鱼吧,我不该把船划的那么远”,“我所内疚的是我把船划得太远了,这把鱼和我都毁了。可是后悔已晚,希望不必再斗了。”老人桑提亚哥在忏悔中一直强调是自己走得太远了,这也是作者的寓意,象征着人类在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人类对自己的蔑视践踏,无情无止境的掠夺都过度了。这也时刻警示着现代人如果不正确地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势必为自己的作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4 人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每向前跨一步,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会加深一层。试想当前的人口剧增、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森林被过度砍伐、水土流失、海洋污染,厄尔尼诺现象、各种物种的灭绝等,都是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日趋严峻,人类开始对自身的生活环境进行越来越多的关注。值得庆幸的是,老人最后的觉醒,他意识到了自己深入深海捕鱼的错误,意识到自己的贪婪,没有继续与自然抗衡,而是选择了返回渔村。在《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提亚哥也对自己的贪婪进行了忏悔。作者通过主人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   (1)遵循自然规律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历史的演变早已向人类说明了这点。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有着娴熟的技术,丰富的出海经验,现代化的钓鱼工具,以及与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的坚强意志,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未在最后的斗争中取得完胜。小说试通过老人的经历预示人类:在自然法则下,人类同其他的自然生物一样,不是主宰,不会有特权,同样要遵守自然规律,任何向自然无节制、无理性地索取、肆意掠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必须要面对大自然规律无休止的报复和不可估计的严厉惩罚。
  (2)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中国有句古话叫:“欲壑难填”。人类若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势必会无止境地向自然掠夺索取,从而导致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乱伐和焚毁、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就像小说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若不是适可而止,结局可想而知。因此我们人类要控制自己的贪欲,保护我们的自然,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 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在阅读《老人与海》时,我们不能只看小说表面上的一些内容,对于小说深层次所要表达的人类和自然的辨证关系应该有深刻的思考。我们应该明确地从小说中读出其所要表达的辨证自然观:人类与自然有热爱有对立,有和谐有斗争,有征服有折服。
  1 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地挑战征服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生活的必需品,开采资源,掠杀动物。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生存法则,大自然的食物链环环相扣。人类活动的肆意妄为势必会破坏自然本身的生态平衡,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变为对立。老人桑提亚哥与马林鱼的搏斗就是人与自然对立的真实写照。老人在俘获马林鱼后又遭到鲨鱼的袭击而失去了大部分的马林鱼,这充分体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对立。
  (1)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小说《老人与海》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统一的关系。
  (2)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
  在小说中,老人桑提亚哥称海里的生物鱼类等为自己的兄弟,把大海称作是女性,这象征着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朋友。
  (3)人类依赖自然
  老人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计。“这是条多大的鱼啊!如果肉质良好的话,就能够拿到市场卖多大一笔钱的”,“看样子它不仅仅重1500磅,倘若按3角钱一磅计算,该是多少呢?”从老人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老人捕鱼的目的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足以体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
  2 自然给人类以美的享受
  小说中特别细致地描写了桑提亚哥在甲板上将鱼钩抛入大海后,坐着欣赏美丽大海的场景。此时的大海、鱼、海燕和老人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老人在与马林鱼斗争中说:“你要把我害死啦,鱼啊,不过你有权利这样做。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强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此时大海的壮美景色与老人的乐观率真将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虽然主人公桑提亚哥已经年迈,但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仍表现出对鲨鱼的欣赏之情。老人热爱象征自然的大海,热爱着海中的一切生命,也表现出老人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人与自然相通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情感贯穿着整部小说,使整部作品更加深邃。
  3 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精神
  在小说《老人与海》中,作者海明威有意地淡化了人类的活动,他说过:“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许多东西。”在这里,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小说中,老人称马林鱼为神圣而有灵性的动物,他称赞马林鱼的强壮;他赞美鲨鱼周身的一切都美,它游动的速度是海里最快的,它的脊背像旗鱼的脊背,肚子是银白色的,光滑、美丽。整个描述部分都体现了人类对生命充满敬畏的生态伦理精神。
  三 结语
  《老人与海》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小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老人在出海与马林鱼、鲨鱼搏斗至最终返回渔村的忏悔所经历的四个阶段,与人类发展史所经历的四个阶段是十分吻合的。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桑提亚哥的经历,基于人与自然的视角给了人类很多启示:人类可以从自然中获取生活的必需品,可以改造并利用自然,却不能肆意地征服、破坏自然,人类应该赞美尊重孕育生命的自然,控制不断膨胀的一己私欲,否则,人类将不得不尝试自己种下的恶果。总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李丹:《〈老人与海〉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电影文学》,2010年第16期。
  [2] 张桓桓:《〈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人与自然”观念解读》,《文学观察》,2012年第1期。
  [3] 蔚娜:《解读〈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人与自然”观念》,《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 卢超群:《〈老人与海〉的人类与自然解读》,《管理学家》,2011年第8期。
  [5] 张颖、刘妍、胡珊珊:《解析〈老人与海〉里人与自然的生态内涵》,《辽宁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6] 李萃:《〈老人与海〉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观念》,《群文天地》,2009年第7期。
  [7] 朱蔓:《〈老人与海〉生命与自然法则的对话》,《都市家教》,2012年第1期。
  [8] 余菁、王桃花:《生态批评视野中的〈老人与海〉》,《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9] 周建红:《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对立——海明威〈老人与海〉新析》,《新校园(学习)》,2012年第4期。
  作者简介:张国志,男,1961—,呼和浩特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睾丸恶性肿瘤是种较为罕见的疾病,约占男性所有肿瘤的1%,发病率少于3/10万,大部分患者是年轻人。几乎90%的睾丸肿瘤属恶性。临床上分为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由狄克逊
报导1973年以来采用周期性综合化疗治疗成人幕上胶质母细胞瘤176例的结果。方法:脑瘤化疗要求选用一些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药物的组合要求先用的药能促使肿瘤细胞处于对
阴茎肉瘤极罕见,文献记载有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血管内皮肉瘤,Kaposi 氏肉瘤、圆形细胞肉瘤、梭形细胞肉瘤、混合细胞肉瘤。尚未见有浆细胞肉瘤。我科遇到一
本文报道了采用不同寄主小鼠进行小鼠造血干细胞体内扩散盒琼脂培养的结果比较。寄主小鼠在植入扩散盒1~2小时前接受750拉德~(60)Co照射或在植入前24小时注射VCR1.6毫克/公斤
原发性小肠肉瘤为一种较罕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本文报告5例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病例报告例1,男性,36岁。1970年7月28日因乏力消瘦4月,阵发性腹痛、腹泻并发现腹块3月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放射利从75年1月至77年12月,综合治疗了25例进行性口腔鳞癌,即小剂量博莱霉素(BLM)合并放射疗法。其中舌癌15例,口底癌4例,下龈癌4例,颊
《包法利夫人》的主人公艾玛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法国,当时国内的政治变更不断。她敢于负起责任,大胆表现自己,是一个敢于追求自身自由爱情理想,致力于两性幸福和谐的优秀女性
一、引言名著《德伯家的苔丝》记述了出身贫苦的淳朴女孩儿苔丝短暂而可悲的一生。天真的少女苔丝离开家门前去投亲,结果在富家公子亚雷的诱惑和圈套下失身,而且还怀上了孩子
视乳头水肿是颈静脉球瘤患者中的一种罕见征象.作者报告一例该肿瘤并来侵犯颅内,但出现颅内压增高,而且在肿瘤切除后颅高压获得了缓解.该患者为51岁女性,于1976年因右侧耳聋
日本的口咽部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远较白种人的发病率为低。由于口咽部除被复鳞状上皮外,尚包括Waldeyer氏咽淋巴环,故可出现各类肿瘤。组织学上以高分化鳞状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