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与传承研究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1987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体育赛事是当前热门的话题和关注焦点,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剖析高校体育赛事的现状,提出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与传承的创新路径,促进高校体育赛事的持续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传承
  高校体育赛事成为当前关注热点,作为高校竞争的隐性资产,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与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和传承的重要性,运用SWOT分析法全方位地认识高校体育赛事发展现状,赋予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更多的体育文化内涵,倡导高校的人文精神和理念,较好地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综合水平和知名度。
  一、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发展的SWOT分析
  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意识,加快高校体育赛事品牌产业,营造自己的产业链和体系,加强各大高校之间的竞争和交流,并为在校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融入高校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以文化传承和发展作为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核心。
  (一)优势
  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是人才强校理念的实现途径之一,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能够实现精神文化上的传承,真正实现人才强校。并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挖掘和选拔大学生的天赋和潜力,针对性地加以培养,采用“体教结合”的模式进行专业培养,培育具有高水平的竞技大学生运动员,从而可以提升高校体育赛事的知名度,促进大学生的竞技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同步发展。从体育文化环境的形成来看,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和传承也能够较好地体现体育文化本质,由于高校自身即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场所,能够更好地将文化、梦想、拼搏、奋斗注入到高校体育赛事活动中,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体育赛事,并将赞助商、运动装备、比赛奖品、裁判服、纪念品、宣传刊物纳入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文化元素,能够激发受众的强烈共鸣,促进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的长期稳定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细节传递高校体育文化精神,如:宣传海报、口号标语、比赛开闭幕式、中场休息的文艺表演等,为高校大学生增添全新的活动内容和实践机会,成为高校的无形资产,提升高校的影响力和口碑。
  (二)劣势
  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与传承尚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经营理念缺失。高校在与商业相结合的市场化进程中发展迟缓,保留有教育的纯粹性,然而实际上高校已经成为一个浓缩的小型社会,与商业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可见,当前的高校缺乏商业化、市场化的经营理念,仍旧开展正统的、纯粹的、缺乏任何商业性质的体育赛事,显露出过于学术化的经营状态,不利于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建设和发展。(2)社会化进程迟滞。当前的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社会化进程发展迟缓,社会对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认可度偏低,社会影响力不大,导致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带来的隐形资产受到影响。(3)缺乏与市场的融合。当前的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停留于普通的比赛事项,在组织和发展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时没有关注企业合作内容,仅限于提供服装、赛事使用物品等赞助内容,没有将企业纳入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核心之中,阻滞了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建设和发展。(4)品牌认知偏弱。品牌自身就是一种隐形资产,传递出品牌内蕴的个性、内涵和文化,而当前的高校体育赛事缺乏品牌意识和概念,没有形成高校体育赛事品牌体系,无法使受众感受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产品定位、营销、服务和文化。
  (三)机遇
  随着国家对体育赛事的关注,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和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日益繁荣的体育市场也对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提供了市场发展环境,要不断挖掘高校自身的优势和魅力,进行高校体育赛事品牌营销和推广,形成市场化的产业链条,体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极高的商业价值,推动高校体育赛事专业化的发展。同时,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和建设还能够较好地弘扬大学文化,促进高校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四)挑战
  随着各种产品、理念的快速更新,体育赛事面临激励的挑战,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和建设过程中的受众群体、新颖性、整体策划、传达理念等是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人们日益关注高校体育赛事的品质,为此,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必须突出自己的赛事特色,如:NCAA赛事活动就体现出高校体育文化和篮球文化,实现隐性资产的再现和延伸,成为一种情怀的延续。然而,由于体育赛事自身的特殊性,必须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增加其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运动项目之中,让大学生对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怀揣着一份情怀,一丝浪漫与想象,一份梦想和坚持,使之成为其未来工作后的一种缅怀。
  二、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与传承的实现路径
  (一)明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定位
  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和建设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定位,明确自身个性和特点,在进行受众实地调查的前提下,分析他们的偏好和行为习惯,使之拥有稳定的消费人群,不断开拓高校体育赛事的市场消费群体。
  (二)彰显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独特性
  要在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中塑造其品牌的独特性,倡导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体育文化和精神品质,形成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体育文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者进入到高校体育赛事活动之中。
  (三)推进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商业化进程
  要转变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纯粹学术性观念,必须将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与企业相合作,为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融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如:赛事训练所需的固定场地、训练器材、训练系统等,将企业利益与高校经济效益相结合,促进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商业化、市场化发展,赢得社会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以我国大学生足联赛为例,由于其发展时间长、赛事规模大,赢得了“校园足球第一联赛”之称,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共赢,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价值。另外,还可以开发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的衍生品,牵动更多的资源,成立高校体育赛事衍生品开发目标和制作团队,结合赛事文化和特点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加深人们对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的认可和推崇。
  (四)完善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组织管理
  要转变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意识薄弱的现象,加强和完善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组织管理,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分工,避免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中分工模糊的状态,解决赛事选拔不透明、赛事时间/场地临时更改等问题,形成良好的积极、正面效应和影响。
  (五)强化高校体育赛事品牌运营模式
  由于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并非是单一性的,牵涉经济、传媒、营销等多学科内容,必须加强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运营管理,由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统筹策划和设计,全面完成高校体育赛事的赛事前期准备、赛事活动过程及赛事活動收尾等工作。同时,可以借鉴国外采用第三方经营的模式,由专业经营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牵头,加强社会、企业、高校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从资金支持、文化支持、宣传支持等方面入手,促进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的互利互惠,体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最大化价值。另外,在高校体育赛事品牌运营过程中,政府要尽量减少对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干涉,要由主办方转变为管理监督方,确保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的合法性、公平公正性。
  (六)完善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文化体系
  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要以文化为核心,涵盖人类追求、社会道德、体育文化、运动项目文化、精神需求、组织意愿及使命等,要赋予高校体育赛事品牌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丰厚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核心,实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和建设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优劣势、挑战和机遇,打造高校体育赛事文化和精神,创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运营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和推广,促进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和传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拓宽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发展环境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范世鹏.新时代下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研究[J].运动,2018 (22):17-18.
  [2]魏晓锋,胡维定.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精神的振兴——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3 (6):47-4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这一口号的提出,各地也渐渐掀起了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是一项人们为了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丰富业余生活等而自发组织的以广场为主要运动场所的群体性舞蹈。因此而具有自发性、即兴性、真切性等特征,因其节奏欢快、技术简单、健身娱乐、老少兼宜且对锻炼者与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等而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欢迎。然而由于广场舞专业人才不足、噪音污染严重、场地设施不足等原因,而经常发生各种
在阐述新型城镇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辽宁省2000—2013年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归纳法等对川汇区社区健身路径居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使用者多为中青年,每周锻炼1-2次为主,没有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积极性不高。组织有关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较少,宣传工作不到位,健身缺乏专人指导,不能正确的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得不到专业的健身指导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居委会为主导,以居民为中心,以组织健全健身社团为纽带、以科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针对Winkler地基梁模型的固有缺陷,将能够反映地基连续性的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梁模型引入到锁脚锚管–钢拱架的联合承载分析中,考虑锁脚锚管与钢拱架之间的变形协调与荷载传
成核过程是新相形成的开始,它决定着后续生长的路径与动力学,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对成核机理的认识是辨析晶体各向异性与不同纳米结构晶体形成机理的基础。由于成核过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的发射模块进行了强度可靠性设计。具体包括材料选择、产品成型分析、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3个方面
金属纳米簇(metal nanocluster,NCs)也称为量子簇,由于其具有强而稳定的荧光发射性、低毒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以及其结构上具有粒径小(?2nm)、表面易被功能化等特点,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环境空气监测的主要目标污染物。本文运用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中心切割-气相色谱(FID)/气质联用法对人群主要活动的近地面不同高度、不同时间段及不
本文在Manson-Coffin公式的基础上建立微动疲劳损伤模型和寿命预测模型,分析滑移幅值、接触半宽度、应变幅值、接触应力和最大应力对榫头榫槽寿命的影响;建立榫头榫槽连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