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是思维的产物,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应具有理性。在应试作文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审题立意这个环节,理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作文是否切题,是否有新意或深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作文得分的高低。
  为使这个话题的探究更具有针对性,我们以一道作文题为例展开探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 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面对这道文题究竟有多少种立意?这些立意的依据又是什么?对此,我们应该有个理性的思考。
  从阅卷结果来看,以下立意都是可行的: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因地制宜
  3.因材施教
  4.要寻找(找准)自己的位置
  5.按客观规律办事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议论文立论思维的几种方法。
  一、因果立论
  因果立论,简单地说,就是从事物发展变化的链条中去思考前边的“事件或状态”与后边的“事件或状态”的关系。因果关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明白了这种关系,就可以找出问题的关键。
  在立论思维中,因果立论又有两种形式:
  1.由果溯因;2.由因求果。
  结合这道文题,我们运用因果立论思维,便可如此立意:
  主观行为(意志)应当遵从客观条件:“种菱”也罢,“种稻”也罢,“种荷花”也罢,总之,这些主观行为,都不能离开“水”这個客观条件。从全诗看,因为深,所以可以“种菱”;因为水浅,所以可以“种稻”;因为水不深不浅,所以才会“种荷花”。
  二、比较立论
  所谓比较立论,就是在评论某一客观事物的时候,要把此一事物与其他某种有联系的事物作比较,从比较中找出双方的相同或相异,进而对所论事物作出评价和判断,分出事物的高与低、上与下、好与坏、得与失、正确与谬误等等,或者在事物自身某些因素之间做比较,找出其相同或相异,进而对事物的本质作出准确的评价。
  具体说来,比较立论有三种情况:
  1.求异法
  即在比较事物不同点的过程中,得出对事物的看法。运用比较思维中的“求异法”,这道文题可以这样立意: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要辩证地看待各种事物;
  (3)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水有“深”“浅”和“不深不浅”这几种情况,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决定了水“深”“浅”的用途,但又都有各自的缺陷。譬如,“深”水不能“种稻”;“浅”水不能“种菱”。以此作为立论的出发点,我们便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立意。
  2.求同法
  即在评论某事物时,从类似的两者相同、相似因素的分析中,来认识、评价事物。
  例如,这则材料,我们可以通过“求同法”来这样立意:
  (1)人应有自信;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就“水”而言,不外乎有“深”有“浅”或“不深不浅”这几种情况,“深处”可“种菱”,“浅”处可“种稻”,“不深不浅”处可以“种荷花”,总之,“水”是有用的。联系实际情况来分析,也不外乎“优”“劣”或“不优不劣”这几种情况,“水”与“我”之间,虽不同性,但通过比较,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有用。也就是说,我们如“水”一样,不论自己是“优”是“劣”,总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所以,我们应该自信,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三、临界立论
  所谓临界立论,就是以事物质量变化规律为纲,在分析所要认识的问题时,把思维的焦点集中在所论事物度的临界点,即从事物量的变化界限、幅度和范围所允许的限度看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议论文写作和生活实践中,运用临界立论思维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创新立意,而且还会帮助我们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了解事物运动的规律。
  运用临界立论思维,我们可以从这则作文材料中提炼出这样的观点:
  (1)凡事须有度;
  (2)万物皆得宜。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分析,这个“深”或“浅”不是无限的深,也不是无限的浅,而是有一定的“度”的。因此,办事须有度。
  四、互联立论
  所谓互联立论,就是指评论者在观察客观事物的时候,不是孤立、静止地就事论事,而是从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角度来判断、评价事物。我们常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的就是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运用联系的目光来看待事物及其发展的。
  运用互联立论思维,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这样一个观点:多样性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题。
  “深水”“浅水”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没有“深水”,就没有“浅水”;“浅水”不存,“深水”将涸。就像大江、大河与小溪一样,小溪无水,大河将枯,大江不满!反之,大江无水,大河与小溪能不干涸吗?因此,江、河与溪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互相联系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都以各具特色的形式呈现,缺一不可。因此,多样性是我们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
  《吴兴杂诗》这则材料作文,我们运用不同的立论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立论,立意的结果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我们以此为例,就是要告诉大家,材料作文的立意不仅是多角度的,而且与立论思维方法关系极大。
  ★作者通联:安徽桐城中学;安徽桐城中学。
其他文献
《红楼梦》七十七回中,因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宝玉偷偷探望,和她互换了旧袄,晴雯还把她的两管手指甲剪给了他。后来晴雯夜里死了,宝玉第二日作了《芙蓉女儿诔》。晴雯只是贾府中一丫鬟,何至于让宝玉如此大动干戈?判词中的“多情公子空牵念”为我们揭示了谜底,深层剖析,源自于两人骨子里的“反叛性”。宝玉对晴雯的态度,笔者认为,不外乎“哄”“怜”“惜”这三个字。  一、千金难买佳人笑  提到晴雯,脑海中定会浮现
连续几年,听了十多位教师讲授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大多是公开课、赛教课。对于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中的“如”字的理解和翻译,所有教师都讲解为:比喻词,译为“像”。整个句子是个省略句,前面省略了“月光”一词,补充完整应该是:“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师都会如此理解呢?原来《教师教学用书》就是如此翻译的,其“参考译文”中的相
苏教版高一教材中李清照的《声声慢》这篇文章,高中教师都很熟悉,能找到的资料也很多,但很难上出新意。根据不同阶段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实践要突出的教学重点也不同。笔者认为诗歌是最能传达“美”的一种文学样式,感受诗“美”贵在文章本身,我们应该从诗歌的特点出发,遵循人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让诗歌的美味在读声中升华。  一、浅尝读  《声声慢》教学实践时,首先让学生直接朗读诗文,虽然学生可能读不太懂,但起码能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以课堂为载体,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互动,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能力。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之一是课堂上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所学的感兴趣,就会积极的参与,从而达到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  而目前的文言文课堂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兴趣不大,课堂氛围枯燥。学生缺少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古诗是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人的古诗都是五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的名篇佳作。因此,创新初中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效率,对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初中语文的古诗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古诗课堂的教学效果,所
巴金先生的名篇《小狗包弟》已教过几遍,每教一遍,总有一些新的体会;这篇课文,也听过好些老师上过公开课,每听一次,也总有一些新的思索。但发现,这篇文章的好些“精微”之处,往往被一些老师忽略了。  一是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虽然其作用在“教参”之类的资料里有所解释,什么结构上铺垫啊,什么内容上对照啊,什么主题上深化啊,但总觉得空洞的很;有些老师上课提到了这一段,多是轻轻带过,语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言不尽意”思辨观点,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和“意”之间是人的语言和心意之间的关系。“言”与“意”并不统一,“言”只是表达“意”的工具,且“意”是难以用“言”来完全表达出来的。《庖丁解牛》全文仅三百余字,是庄子假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谈其“养生之道”,阐明了只要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就能取得行动自由的道理。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形象
日前,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段子:上高中以后,语文考试最伤脑筋了。上课教的是包饺子,家庭作业布置的是蒸包子,考试考的是烙馅饼。许多人看了以后一笑了之,但是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和反思。记得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学生从考场出来,大呼“语文老师课堂讲的内容考试没考,考的都是平时课堂上没讲的内容”,有的学生也认为,语文课和考试没有什么关系,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说语文课与考试没有关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中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隐含丰富的字词汇里,我们可以将这些字词称作“文化因子”。开发利用这些“文化因子”有利于促进师生对课文的钻研,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淀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课文中的文化因子作为切入点,还可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学背景  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它更体现出
【教学创意】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