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中朦胧神秘的意境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语:(伴奏音乐:古筝曲《在水一方》)
  诗歌源头是《诗经》,《诗经》最美是爱情,令人神往的秋水伊人,迷离朦胧的意境,使《蒹葭》成为了《诗经》中的千古绝唱,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先民是如何营造朦胧神秘的意境,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寻美之旅吧。(幻灯片出示课题,同时,在黑板右侧竖版板书课题:《蒹葭》选自《诗经 秦风》)
  (过渡:请同学们走进诗歌,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请一位同学来读全诗,教师评价:读音准确,很顺畅。
  师:好诗是读出来的,老师也想尝试一下,有哪位同学想和我合作一下吗?
  一生举手。
  师:歌有二重唱,我们来个二重读吧。(要求:学生读一、二节时,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读第三节时,学生读一句,老师重复后两个字)
  读完,师小结:从师生的合作朗读,大家已经感受了诗经的环环往复、重章叠唱之美,初步感知了《蒹葭》的朦胧神秘的意境。
  请大家齐读全诗,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诗中写到了哪些意象?并做好圈点标注。(齐读伴奏音乐:古筝曲《渔舟唱晚》)
  生1:蒹葭、白露、
  生2:伊人、秋水
  生3:道……
  (教师同时板书:蒹葭、白露、伊人、秋水、道……意象”蒹葭、白露等”词语错落有致地出示在黑板中央)
  师:请你用修饰性的词语来描述一下意象是何状态?
  生1:“苍苍”一词,可见是茂盛的蒹葭。
  生2:……
  师:这些意象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小组讨论)
  生1:伊人是虚幻的,“宛在水中央”中的“宛”字,是好像的意思,有种朦胧之美,给伊人增添了神秘之感。
  生2:“蒹葭”“白露”是真实的,诗中写了茂密的蒹葭,清晨的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有一个时间的推移。
  师: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1:从“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看到了一片苍茫之境,迷离的水雾,朦胧的清晨,蒹葭摇曳的姿态……
  生2:“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我好像看到了一個痴情的男子,对他追求的对象,苦苦追寻,求而不得……
  生3: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既是一幅凄美的场景,更是个关于寻梦和寻而未得的凄婉故事。
  教师过渡语:有人说,把一首诗读成了越来越丰富的画面,才算是读懂了这首诗,你们诗意的描述让我们都沉浸在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之中。
  教师小结:我们仿佛被带到了那个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苍苍的蒹葭,在茫茫的秋水之上,随风摇曳,晓雾朦胧,烟水迷离,这个时候,我们的伊人出现了,(边描述边板书,意象”蒹葭、白露等”词语错落有致地出示,课堂小结时简单勾勒蒹葭的简笔画,将几个意象词语连缀起来,形成朦胧、神秘的意境。)在你眼里,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留作思考)
  师过渡:闻一多也曾这样评价“我们很难确定他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
  课堂小结:千百年来,这首诗感动了太多的人, 今天的课只是个引子,我们的寻美之旅还远未结束,我们心中的伊人,我们心中的理想也正在水一方,让我们带着执着追寻的精神一起走上探寻的道路。(伴奏音乐《在水一方》)
  专家点评(重庆市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王方鸣老师):
  该微课在教学设计上下足了功夫,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方法灵活,层次清晰,很好的诠释了微课的要义,对微课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一节富有设计感的好课。
  该微课开头的朗读设计,形式很有创意,老师借助了声乐的知识,其中,师生共读的环节,给人感觉有合唱,有重唱,有吟唱,《蒹葭》一诗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没有直接写伊人之美,而是把她置水一方,可远观,可想象,但是就是不能一睹芳容,不见伊人的形象,“所谓”就体现出了朦胧神秘之感,赵盼老师就很好得演绎出了这种感觉,品读之后韵味十足,设计感、感染力非常强。
  指导教师(郑州市惠济区教学研究室邵雨香老师):
  朗读环节独特的教学设计,美妙的教学语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技巧,成了该微课的几大亮点,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诗歌的字词斟酌,学生在认真讨论、不断发现、领会体悟中,对《蒹葭》的朦胧神秘的意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作者通联:郑州市惠济区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生成课堂是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弹性预设”、学生深度预习的前提下,在自然的课堂教学状态中,通过师生问答、对话,运用“互联”策略达到“聚焦”功能,不断精彩生成,实现教学目标的灵动课堂。生成课堂因大开大合而生成无限可能,因不断生成而精彩。那么,特级教师李仁甫是如何实现教学生成的呢?  一、在对比中生成   李老师在教学《金岳霖先生》时,他发现学生对记叙和描写的认识存在误区,并不是生硬地告诉学生何为记
一直以来,作文都以其最高的分值占比,在高考语文试卷中起到半壁江山的作用。很多作文水平一般或者较差的同学,在作文上往往会丢失很多分数,从而影响的高考语文成绩的总体水平。这一现象的成因,我们认为应从平时作文训练的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检讨。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可知,当前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可谓数以百计。然而真正贴近作文教学的观点、建议、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法,则较为少见。近日,笔者有幸拜读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
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纳入重要的教学内容,从课程理念的界定,到学习任务群的设置,乃至教材篇目的推荐,都体现了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根底的要旨。中华文化经典走进教材以后,应该怎样施教?语文课程怎样才能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呢?我们在对中国古代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一些固有教法,试图为这类课文教学提供
在议论文写作领域,“事实胜于雄辩”这一说法可谓深入人心。的确,在证明观点时,一个新颖、典型的论据,经过写作者恰当合理地使用,便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然而,在学生的议论文中,原本新颖、典型的事例非但未能起到胜于雄辩的作用,反而削弱文章的说服力,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使用和分析论据时缺乏足够的辨析力和严密的逻辑性。具体表现为:  一、“有眼无珠”——未能建立观点与材料的无缝对接  
一、高考古诗词鉴赏:典型情境中的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接受与效果研究”。它发端于联邦德国,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7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德国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它将文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读者接受和阅读活动上,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以文本、作品为研究中心的视野,引起了整个文学观念的巨大变革。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即注重读者的审美接受,注重文本与读者的对话交流等。  
整本书阅读是近年来的语文教学热点和趋势,但大多数的阅读策略多是自读为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并不是很多,為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参与度,就必须创新阅读设计。而美国的文学圈圈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法。一、文学圈圈教学法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文学圈圈教学法(literature circle),是美国Harvey Daniels领导的一项阅读教学活动,由北京语言大
教师在教学内容预设时,不妨从自己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出发,考量学生的阅读起点、兴趣、经验,并结合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语言思维训练和审美能力要求,最终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另外,《外国小说欣赏》中篇幅较长的短篇,容量都偏大,受课时限制,我们完全可以取舍篇章,把文本中的出彩“点”作为横截面来观照通透,定能事半功倍。本文以作者实际教学为例,探究文本解读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自主探究、
曹丕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②这是把文章的撰写讲到极致的说法。  我们今天不这样说了。但无论怎样,“作文”,对学生来讲,也还是大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称,“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③这里说的“全面的语文素养”,就包含了作文素养在内。“语文素养”,应在高中获得、并适应于未来的
从2008年至2017年,江苏高考卷10年间累计7次,选用小说类文本作为文学类阅读的材料。其中,2014年的命题中首次出现外国小说选文《安娜之死》,2017年则选用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其余选文均为中国本土作家作品。高考命题历来是研究热点,而以上命题情况统计,足以引起对江苏高考卷中小说类文本选文研究的重视。从高中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江苏高考卷小说类文本选文的研究,应
随笔写作是高中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随笔写作练习,引导学生释放内心,抒发真实情感,更好地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但当前高中随笔写作存在内容空洞、缺乏指导、评价缺失等现状。如何改善高中随笔写作的现状,是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形式多样,短小随意,可以观景抒情感,可以睹物表观点,可以读书谈感想。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