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峰立 时尚潮人,双语主持,各大时装周秀场常客,时尚博主。
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绝对是时尚巨头们眼里最诱人的那块蛋糕,在硬件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穿街走巷的姑娘小伙们能让上海成为一个软硬兼具的时尚中心吗?
M50的涂鸦墙、1933老场坊、田子坊的弄堂,外滩的黄浦江——这些都是上海的传统映像。这座“西情东韵”的城市,还有太多新景象——比如它的时尚:Christian Dior的高级定制秀,两年在这儿重演;Louis Vuitton全球最大旗舰店,在此选址;HUGO BOSS全球大秀,2013年5月底刚刚落幕。全球大环境不景气,奢侈品销量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全世界时尚仿佛都在看中国;而全中国的时尚似乎都在看上海。Neiman & Marcus的登陆,Galeries Lafayette和Corso Como的蓄势待发,让我们开始遐想,上海,会是全世界的下一个时尚中心吗?
Probably yes,likely no。上海的时尚,其实是很两极分化的。作为“东方巴黎”,这里,甚至整个沪宁杭区域的人,和巴黎人确实有些相似,比如说对奢侈品的追求。相比之下,对时尚本身——设计、艺术、独特的生活方式的热情,则微弱到基本可以忽略。两年前,全球街拍鼻祖级博客Face Hunter的创始人Yvan Rodic来到上海,和杂志社时尚编辑们满大街寻找潮人,结果走了三个小时才勉强拍到一个。写这篇文章前,他刚回到上海,拿着相机感叹现在这里的时尚“有很好的,也有很糟糕的”,至少“有很明显地进步”。当然作为他眼中当地的时尚代表之一,我很遗憾地翻遍他的街拍手册,还是没有发现Shanghai这一地标城市。于是我很认真地想了想,为什么Shanghai缺席,以及为什么他还会三次回来,并且可能会经常回来。
原因之一,是时尚的单一性。每在上海办一场时尚活动,都可以预计到典型装扮:女生Chanel Tweed Jacket,Dior礼服;男生HUGO BOSS,Zegna西装。就算有别的牌子也是差不多样式,一眼看上去好像满场堆着克隆人,极少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打扮。类似的,本地街拍网站上采集的也大都是“类大牌”风格,背着Birkin或Balenciaga很容易入镜;镜头后的人似乎对视觉上的艺术感毫无偏好。和Tommy Ton,Scott Schuman这些街拍大师相比,我们的街拍工作者差的不是技术,而是眼光。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宣传下,白领们“不敢”在办公室穿印花,“不敢”在派对上秀身材,穿了亮片就一定要用寡淡的发型和妆容“平衡”一下,对着超美的异形高跟鞋只能看“不敢”穿。借用最近很火的一个描述八零后气质的词来形容这种风格,就是“暮气沉沉”。难怪接连几年中,世界顶尖的设计师品牌Stella McCartney、Issey Miyake,连同香港老资格百货LaneCrawford连卡佛都纷纷退出上海。看上去在雾霾和高楼的笼罩下,人们更爱花高价买大牌寻找慰藉,而不是去发现、欣赏那些独特美丽的设计。
原因之二,是艺术在上海早成了无根的浮萍,根本拼不过崇拜金钱的商业主义。曾经有一位传媒界前辈感叹,上海艺术界随着陈逸飞的逝世变得暗淡无光。我想说时尚这一艺术的衍生品,也随之一起暗淡了下来。去年秋天,我在巴黎时装周上遇到全球时装女王Maria Luisa。就是她亲自发掘了Manish Arora这个让全世界震惊的印度设计师并把他推向国际。她问我,在“全球时尚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她从未收到过上海时装周的邀请。我和国内的各大杂志编辑讨论许久,觉得上海时装周其实算不上真正的时装周。本质上,那更像是一次招商会,充斥着“Taobao”这样的大客户,支付着高昂的入场费和公关费;而T台灯光下走出的作品,比我在丹麦哥本哈根时装周上看到的学生毕业设计还要初级。有了这样的潜规则,再好的设计师都不可能单纯因为精彩的时装而入围上海时装周。与此同时,坐在台下的市场代表们,基本属于有钱没眼光;场外有自己风格的年轻人们,却是有眼光没钱。想想,一身Givenchy by Riccardo Tisci还算有个性的服装,在国内的价格已经可以让你买趟巴黎往返机票、在香榭丽舍住一晚酒店、再买一套回国,那些刚刚工作没多久的孩子怎么可能负担得起?
还好上海毕竟是个吸引人才的大城市。爱她也好,恨她也罢,来的人越多,希望也就越大。Alter这家赢得全球时尚大奖的买手店悄悄开在了新天地二期,店主人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Style.com设立了上海站,从此全世界很容易就能看到上海爱怎样穿;连卡佛也选好了地址重新开业,以慰藉对上海的相思。这些,还有街上渐渐多起来的爱打扮的孩子们,也许能在十年后让这个国际大都市真的在时尚界也举足轻重。至少,我们还能希望。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刊立场
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绝对是时尚巨头们眼里最诱人的那块蛋糕,在硬件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穿街走巷的姑娘小伙们能让上海成为一个软硬兼具的时尚中心吗?
M50的涂鸦墙、1933老场坊、田子坊的弄堂,外滩的黄浦江——这些都是上海的传统映像。这座“西情东韵”的城市,还有太多新景象——比如它的时尚:Christian Dior的高级定制秀,两年在这儿重演;Louis Vuitton全球最大旗舰店,在此选址;HUGO BOSS全球大秀,2013年5月底刚刚落幕。全球大环境不景气,奢侈品销量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全世界时尚仿佛都在看中国;而全中国的时尚似乎都在看上海。Neiman & Marcus的登陆,Galeries Lafayette和Corso Como的蓄势待发,让我们开始遐想,上海,会是全世界的下一个时尚中心吗?
Probably yes,likely no。上海的时尚,其实是很两极分化的。作为“东方巴黎”,这里,甚至整个沪宁杭区域的人,和巴黎人确实有些相似,比如说对奢侈品的追求。相比之下,对时尚本身——设计、艺术、独特的生活方式的热情,则微弱到基本可以忽略。两年前,全球街拍鼻祖级博客Face Hunter的创始人Yvan Rodic来到上海,和杂志社时尚编辑们满大街寻找潮人,结果走了三个小时才勉强拍到一个。写这篇文章前,他刚回到上海,拿着相机感叹现在这里的时尚“有很好的,也有很糟糕的”,至少“有很明显地进步”。当然作为他眼中当地的时尚代表之一,我很遗憾地翻遍他的街拍手册,还是没有发现Shanghai这一地标城市。于是我很认真地想了想,为什么Shanghai缺席,以及为什么他还会三次回来,并且可能会经常回来。
原因之一,是时尚的单一性。每在上海办一场时尚活动,都可以预计到典型装扮:女生Chanel Tweed Jacket,Dior礼服;男生HUGO BOSS,Zegna西装。就算有别的牌子也是差不多样式,一眼看上去好像满场堆着克隆人,极少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打扮。类似的,本地街拍网站上采集的也大都是“类大牌”风格,背着Birkin或Balenciaga很容易入镜;镜头后的人似乎对视觉上的艺术感毫无偏好。和Tommy Ton,Scott Schuman这些街拍大师相比,我们的街拍工作者差的不是技术,而是眼光。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宣传下,白领们“不敢”在办公室穿印花,“不敢”在派对上秀身材,穿了亮片就一定要用寡淡的发型和妆容“平衡”一下,对着超美的异形高跟鞋只能看“不敢”穿。借用最近很火的一个描述八零后气质的词来形容这种风格,就是“暮气沉沉”。难怪接连几年中,世界顶尖的设计师品牌Stella McCartney、Issey Miyake,连同香港老资格百货LaneCrawford连卡佛都纷纷退出上海。看上去在雾霾和高楼的笼罩下,人们更爱花高价买大牌寻找慰藉,而不是去发现、欣赏那些独特美丽的设计。
原因之二,是艺术在上海早成了无根的浮萍,根本拼不过崇拜金钱的商业主义。曾经有一位传媒界前辈感叹,上海艺术界随着陈逸飞的逝世变得暗淡无光。我想说时尚这一艺术的衍生品,也随之一起暗淡了下来。去年秋天,我在巴黎时装周上遇到全球时装女王Maria Luisa。就是她亲自发掘了Manish Arora这个让全世界震惊的印度设计师并把他推向国际。她问我,在“全球时尚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她从未收到过上海时装周的邀请。我和国内的各大杂志编辑讨论许久,觉得上海时装周其实算不上真正的时装周。本质上,那更像是一次招商会,充斥着“Taobao”这样的大客户,支付着高昂的入场费和公关费;而T台灯光下走出的作品,比我在丹麦哥本哈根时装周上看到的学生毕业设计还要初级。有了这样的潜规则,再好的设计师都不可能单纯因为精彩的时装而入围上海时装周。与此同时,坐在台下的市场代表们,基本属于有钱没眼光;场外有自己风格的年轻人们,却是有眼光没钱。想想,一身Givenchy by Riccardo Tisci还算有个性的服装,在国内的价格已经可以让你买趟巴黎往返机票、在香榭丽舍住一晚酒店、再买一套回国,那些刚刚工作没多久的孩子怎么可能负担得起?
还好上海毕竟是个吸引人才的大城市。爱她也好,恨她也罢,来的人越多,希望也就越大。Alter这家赢得全球时尚大奖的买手店悄悄开在了新天地二期,店主人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Style.com设立了上海站,从此全世界很容易就能看到上海爱怎样穿;连卡佛也选好了地址重新开业,以慰藉对上海的相思。这些,还有街上渐渐多起来的爱打扮的孩子们,也许能在十年后让这个国际大都市真的在时尚界也举足轻重。至少,我们还能希望。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