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控技术是集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的高效率、高精度已引起了科技界与工业界的高度重视。由于这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一、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掌握最基本的操作
教学初,笔者抛弃在课堂上讲绪论的教学常规,先带着学生进车间参观车床,并讲解数控车床的结构以及操作面板上各个按钮的作用,让学生先进行数控车床的最基本操作,如上电、下电、机械回零、启动主轴、对刀等操作,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以GSK980TD系列的数控车床为例,由于有极变速的车床,因此要对学生强调启动主轴前必须先选择档位,还有机械回零,学生往往出现超程的误操作。再就是对刀,这是一个数控车床的重点操作,它关系着零件的精度要求,必须强化训练。为了解决车床少、学生多的困难,同时避免损坏车床,笔者让学生在电脑模拟仿真软件上模拟操作,熟练了再进行车床实际操作,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数控车床常用的最基本的操作。
二、强化编程技巧,完成零件形状的加工
1.掌握编程方法
在这个模块中要求学生熟记常用的编程指令并能灵活运用,如快速定位G00、直线插补G01、圆弧插补G02和G03、轴向粗车循环G71、封闭切削循环G73、精加工循环G70、螺纹切削指令G32和G92等。笔者补充讲解G02和G03的判定;G71和G73应用上的区别;切槽、切断的加工;倒角,倒圆的加工等。总之,把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编程指令让学生熟练掌握。
2.确定加工工艺
加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确定加工工艺,它是提高数控车床加工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例如,有的零件一次装夹只用一个程序就能完成,而有的零件则要调头装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程序完成。因此,在加工前,笔者要求学生应根据不同的零件,制定最佳的编程方案和加工路线。
3.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
根据工件加工表面以及用途的不同,车刀分为外圆车刀、切断刀、内孔车刀、螺纹车刀等,笔者就此训练学生依据实际加工中对零件形状和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比如,切断刀它可以切槽、切断,工件根据不同用途其退刀槽有宽有窄,因此在实际加工时就要先把切断刀磨成所需要的宽度。在切削用量的选择上,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同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G98(每分进给)和G99(每转进给)的区别和应用。经过分类学习,学生从编程到实际加工逐渐思路清晰,再结合在之前所掌握的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就可以开始零件的实际加工了。
三、细致分析,查缺补漏,提高零件精度要求
如果说编程完成零件形状的加工的是数控车削的核心和关键,那么保证零件的精度则是数控加工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在对零件形状的加工掌握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怎样提高零件的精度。
1.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零件加工程序一般是以刀具的某一点(理想刀尖)按零件图纸进行编制的,但实际加工中的车刀,由于工艺或其他要求,刀尖往往不是理想点,而是一段圆弧,切削加工时,实际切削点与理想状态下的切削点之间的位置有偏差,会造成过切或少切,影响零件的精度,因此在加工中进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以提高零件精度。
2.对刀
对刀也是关系零件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指导学生釆用的是试切对刀,因为此对刀方法既简单又好理解,但也存在着弊端,就是当需要多把刀加工零件时,在对第二把刀、第三把刀和第四把刀时,都要试切端面,那么坐标原点就要改变。如果刀具偏置仍然输入Z0的话,加工的零件长度上就有误差,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对其他几把刀时,不要再切端面,只需贴紧就行。
3.其他因素
例如在这之前提到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还有工件的装夹、车床的振动、刀具的磨损等。学生在实际加工中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这样在提高零件表面质量和精度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在这个阶段中,笔者辅导学生在数控车床加工中从零件形状到质量进行了一个跨越,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已经能熟练地加工出合格的工件。把数控车床教学分阶段、分模块地实施后,笔者经过调研和考查发现效果不错。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加工和维护,并能处理车床的一些简单常见的故障,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掌握最基本的操作
教学初,笔者抛弃在课堂上讲绪论的教学常规,先带着学生进车间参观车床,并讲解数控车床的结构以及操作面板上各个按钮的作用,让学生先进行数控车床的最基本操作,如上电、下电、机械回零、启动主轴、对刀等操作,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以GSK980TD系列的数控车床为例,由于有极变速的车床,因此要对学生强调启动主轴前必须先选择档位,还有机械回零,学生往往出现超程的误操作。再就是对刀,这是一个数控车床的重点操作,它关系着零件的精度要求,必须强化训练。为了解决车床少、学生多的困难,同时避免损坏车床,笔者让学生在电脑模拟仿真软件上模拟操作,熟练了再进行车床实际操作,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数控车床常用的最基本的操作。
二、强化编程技巧,完成零件形状的加工
1.掌握编程方法
在这个模块中要求学生熟记常用的编程指令并能灵活运用,如快速定位G00、直线插补G01、圆弧插补G02和G03、轴向粗车循环G71、封闭切削循环G73、精加工循环G70、螺纹切削指令G32和G92等。笔者补充讲解G02和G03的判定;G71和G73应用上的区别;切槽、切断的加工;倒角,倒圆的加工等。总之,把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编程指令让学生熟练掌握。
2.确定加工工艺
加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确定加工工艺,它是提高数控车床加工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例如,有的零件一次装夹只用一个程序就能完成,而有的零件则要调头装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程序完成。因此,在加工前,笔者要求学生应根据不同的零件,制定最佳的编程方案和加工路线。
3.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
根据工件加工表面以及用途的不同,车刀分为外圆车刀、切断刀、内孔车刀、螺纹车刀等,笔者就此训练学生依据实际加工中对零件形状和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比如,切断刀它可以切槽、切断,工件根据不同用途其退刀槽有宽有窄,因此在实际加工时就要先把切断刀磨成所需要的宽度。在切削用量的选择上,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同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G98(每分进给)和G99(每转进给)的区别和应用。经过分类学习,学生从编程到实际加工逐渐思路清晰,再结合在之前所掌握的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就可以开始零件的实际加工了。
三、细致分析,查缺补漏,提高零件精度要求
如果说编程完成零件形状的加工的是数控车削的核心和关键,那么保证零件的精度则是数控加工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在对零件形状的加工掌握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怎样提高零件的精度。
1.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零件加工程序一般是以刀具的某一点(理想刀尖)按零件图纸进行编制的,但实际加工中的车刀,由于工艺或其他要求,刀尖往往不是理想点,而是一段圆弧,切削加工时,实际切削点与理想状态下的切削点之间的位置有偏差,会造成过切或少切,影响零件的精度,因此在加工中进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以提高零件精度。
2.对刀
对刀也是关系零件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指导学生釆用的是试切对刀,因为此对刀方法既简单又好理解,但也存在着弊端,就是当需要多把刀加工零件时,在对第二把刀、第三把刀和第四把刀时,都要试切端面,那么坐标原点就要改变。如果刀具偏置仍然输入Z0的话,加工的零件长度上就有误差,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对其他几把刀时,不要再切端面,只需贴紧就行。
3.其他因素
例如在这之前提到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还有工件的装夹、车床的振动、刀具的磨损等。学生在实际加工中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这样在提高零件表面质量和精度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在这个阶段中,笔者辅导学生在数控车床加工中从零件形状到质量进行了一个跨越,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已经能熟练地加工出合格的工件。把数控车床教学分阶段、分模块地实施后,笔者经过调研和考查发现效果不错。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加工和维护,并能处理车床的一些简单常见的故障,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