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敢打赌,他踢完一场比赛后连球衣都不湿!”这句看似嘲笑某个球员踢球偷懒的评语,如果被某个假行家在罗马大街上作为嘲笑卡萨诺在场上偷懒的段子讲出来,那一定要被鲜花广场上的帅哥靓女们鄙视不已。事实上,这是罗马老元勋贾尼尼对球队的巴西巨星、绰号“罗马皇帝八世”的法尔考由衷送上的钦佩之辞。在马拉多纳登陆意甲之前,已有80余年历史的意甲联赛,只有罗马破天荒地围绕一个刚刚加盟球队的拉丁人量身设计过战术,即便是绰号“白贝利”、委身乌迪内斯的济科,也未曾享受此等尊崇,大名鼎鼎的“足球博士”苏格拉底在佛罗伦萨同样无法企及法尔考的光环。而这位在当时“巴西四大天王”中仅被列在塞雷佐之后的中场指挥官之所以被罗马人奉若神明,并不在于其拥有多么华丽的技术,而在于其身上超然外物、神通天人、从容自若的拉丁风骨。所谓拉丁风骨,并不一定是单纯的牛尾巴过人或者小碎步单车过人,更多时候是一种享受足球的从容,一种优雅淡定的气度,一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而法尔考,无疑是拉丁风骨最好的代言人。
与欧洲人早早将足球列入三百六十行并确立下细致繁琐的章程相比,足球在拉丁美洲更像是一种休闲。巴西从事室内足球、沙滩足球运动的人口高达千万,而职业球队却不过几十支,虽然在足协注册的球员人数浩如烟海,但很显然,多数人只是把足球当作了副业甚至游戏。正规一点的会三五成群买个耐克的比赛用球、几身杏黄色国家队球衣充充门面,囊中羞涩者大多只能在或许还会听见枪声、看见飞车党徒的棚户区街头,像当年贝利一样踢破皮球聊以解忧。然而足球王国赋予她的每个子民的,未必是一球成名的童话故事,而是浸润在血脉和骨髓里的自由、奔放、狂野、乐观——桑巴乐土巴西的足球魂。正像那部揭开巴西足球王国神秘面纱的纪录片《Ginga 巴西足球之魂》中,踢着破皮球游走于大街小巷里的各种肤色孩子们展现于眼际和嘴角间那份全身心享受足球的快乐。
而在欧洲,能以如此宽容、恬淡的心态面对足球的国度实在少之又少,惟一与巴西足球的民众基础颇为类似的只有荷兰,在这个1/3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的低地国度,无论渔民还是农民偷得浮生半日闲,便会在自家田埂地头来一场五人制足球赛。著名边锋奥维马斯就戏称,他百米11秒6的速度,是在农田里推着装满马铃薯的手推车一路小跑练出来的。荷兰人那骨子里对比赛结果坦然置之的慵懒才情和气度,与巴西人又是何等神似,只不过一个纯阳,一个阴柔。罗马里奥来到巴塞罗那流连于红灯区不能自拔,夜夜美酒美人朝朝训练迟到;他的师傅克鲁伊夫在阿姆斯特丹最后的纵情岁月里,则喜欢边听甲壳虫乐队到最大音量,边和队友躲进洗手间里吞云吐雾。地理概念上与拉丁人风马牛不相及的荷兰倒成了拉丁风骨在欧洲最好的代言人,那真正意义上的拉丁国家呢?
葡萄牙是巴西的宗主国,枣红色军团也有丝毫不逊于巴西人的想象力和脚法,但当他们操练起同样娴熟的个人秀时,却令每一个旁观者倒了胃口。小小罗在世界杯半决赛面对阿比达尔时把对手当作泥塑木雕一般来过,过完之后却像一个跳水名将般一头插进禁区草皮,当小小罗变成小骗罗时,他的授业恩师弗格森与斯科拉里不但不喝倒彩,反而双双热烈鼓掌。徒有拉丁拳脚,却无半分拉丁气质,10年前华丽得不食人间烟火的葡萄牙人如今已经成为了最善于投机、最会蛊惑裁判、最常使用小动作和下黑脚的肮脏球队。当与拉丁足球倡导快乐精神背道而驰的奇技淫巧成为获胜的终南捷径时,拉丁足球神韵的式微乃至消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撇开已然用团队、铁血、强悍武装了身躯乃至头脑的拉丁国家意大利和法国,西班牙这支让球迷又爱又恨的另类华丽之师,看似成为了拉丁足球在欧洲薪火相传的惟一血脉,但依然逃不脱浮于皮毛的论断。我们固然可以欣赏华金骇人的变向急停过人让卡洛斯连摔跟头,固然可以赞叹哈维的直塞球丝毫不亚于苏格拉底家族最后一位巨星拉易,甚至可以细细品味连“很德国”的普约尔都可以用马赛回旋将乌克兰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当斗牛士们被逼进死胡同时,脚下往往也开始沉重甚至慌乱。进入新世纪以来,除了2002年世界杯华金的眼泪令球迷记忆犹新,其他时候西班牙人的谢幕从来逃不脱三个关键词:迷茫、郁闷、混乱。有着一样华丽的拉丁风格,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大家风范,西班牙这块欧洲拉丁派最后的自留地,还能在华美中将红旗扛多久?
在世界杯和冠军联赛的电视转播费用已经从20年前不值一文到如今飙升至数十亿欧元的同时,被金钱浸透了的国际顶级赛场也必然要求那些挥洒着拉丁足球神韵的巨星们更频繁、更精彩地在观众面前作秀,但拉丁足球只是自家后院的闲庭信步,却并非哗众取宠的猴戏。被高额年薪与代言费用绑住手脚的球星们只能在一周双赛甚至三赛的高强度负荷下疲于奔命,想无拘无束地在绿茵场上我行我素一把?主教练不答应,主席不答应,甚至连主场观众也未必同意。当越来越多的球员在球场上一脸肃杀不苟言笑时,我们只能诅咒这台将职业球员创造力扼杀殆尽的赛制机器,它固执地排斥个性,排斥创造,排斥一切个人感情,虽然它让拉丁足球的子子孙孙们不必再像他们的前辈如加林查般晚景落魄,但交换的代价却是拉丁人最宝贵的自由灵魂。当德国队全队1米9以上的大个子却需要五短身材的哈斯勒和穆勒提供创造力,当意大利人为一个赛季射失一堆点球的托蒂偶尔命中勺子津津乐道时,这种廉价却希罕的享受,在20年前那风华绝代的燃情岁月,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曾经有一句在球迷中流传的话这样说,如果你想在欧洲欣赏真正的足球艺术家,最好的去处有三个——去伯纳乌看齐达内,去海布里看博格坎普,去里加蒙蒂(布雷西亚主场)看巴乔。如今,三位欧洲拉丁派的旗帜人物都已经挂冠归隐,而另一些拉丁巨星赴欧一游,也往往在草草收获了金钱与名声后,头也不回地返回南美大陆。阿根廷的魔术师们就是最好的例子,贝隆历经蓝鹰戏剧性捧杯的瞬间,却又随后背上假护照的恶名,在曼联、切尔西和国米的闯荡更多时候苦涩多于甜蜜,回归大学生队与其说是借余热企盼重返蓝白军团,倒不如说是厌惧了看似熙熙攘攘实则无比势利的欧洲足球圈;里克尔梅当年撇弃博卡时曾信誓旦旦永不回糖果盒,然而时过五年,罗米才理解了诺坎普和情歌球场并不是魔术师的舞台,博卡球迷才是自己最亲的家人——一樽熟稔得不能再熟稔的解放者杯,勾起了多少当年在比安奇调教下将拉丁神韵发挥到极致的往事!
一个缺乏大师的年代并不令人沮丧,一个漠视大师的年代才令人绝望,而如今的足球世界,却恰恰如此。曾经孤高、矜持、华丽的拉丁足球已经离我们远去,某种意义上,拉丁足球已经死了,在金钱中沉溺,向功利妥协,悄无声息地死去……
与欧洲人早早将足球列入三百六十行并确立下细致繁琐的章程相比,足球在拉丁美洲更像是一种休闲。巴西从事室内足球、沙滩足球运动的人口高达千万,而职业球队却不过几十支,虽然在足协注册的球员人数浩如烟海,但很显然,多数人只是把足球当作了副业甚至游戏。正规一点的会三五成群买个耐克的比赛用球、几身杏黄色国家队球衣充充门面,囊中羞涩者大多只能在或许还会听见枪声、看见飞车党徒的棚户区街头,像当年贝利一样踢破皮球聊以解忧。然而足球王国赋予她的每个子民的,未必是一球成名的童话故事,而是浸润在血脉和骨髓里的自由、奔放、狂野、乐观——桑巴乐土巴西的足球魂。正像那部揭开巴西足球王国神秘面纱的纪录片《Ginga 巴西足球之魂》中,踢着破皮球游走于大街小巷里的各种肤色孩子们展现于眼际和嘴角间那份全身心享受足球的快乐。
而在欧洲,能以如此宽容、恬淡的心态面对足球的国度实在少之又少,惟一与巴西足球的民众基础颇为类似的只有荷兰,在这个1/3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的低地国度,无论渔民还是农民偷得浮生半日闲,便会在自家田埂地头来一场五人制足球赛。著名边锋奥维马斯就戏称,他百米11秒6的速度,是在农田里推着装满马铃薯的手推车一路小跑练出来的。荷兰人那骨子里对比赛结果坦然置之的慵懒才情和气度,与巴西人又是何等神似,只不过一个纯阳,一个阴柔。罗马里奥来到巴塞罗那流连于红灯区不能自拔,夜夜美酒美人朝朝训练迟到;他的师傅克鲁伊夫在阿姆斯特丹最后的纵情岁月里,则喜欢边听甲壳虫乐队到最大音量,边和队友躲进洗手间里吞云吐雾。地理概念上与拉丁人风马牛不相及的荷兰倒成了拉丁风骨在欧洲最好的代言人,那真正意义上的拉丁国家呢?
葡萄牙是巴西的宗主国,枣红色军团也有丝毫不逊于巴西人的想象力和脚法,但当他们操练起同样娴熟的个人秀时,却令每一个旁观者倒了胃口。小小罗在世界杯半决赛面对阿比达尔时把对手当作泥塑木雕一般来过,过完之后却像一个跳水名将般一头插进禁区草皮,当小小罗变成小骗罗时,他的授业恩师弗格森与斯科拉里不但不喝倒彩,反而双双热烈鼓掌。徒有拉丁拳脚,却无半分拉丁气质,10年前华丽得不食人间烟火的葡萄牙人如今已经成为了最善于投机、最会蛊惑裁判、最常使用小动作和下黑脚的肮脏球队。当与拉丁足球倡导快乐精神背道而驰的奇技淫巧成为获胜的终南捷径时,拉丁足球神韵的式微乃至消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撇开已然用团队、铁血、强悍武装了身躯乃至头脑的拉丁国家意大利和法国,西班牙这支让球迷又爱又恨的另类华丽之师,看似成为了拉丁足球在欧洲薪火相传的惟一血脉,但依然逃不脱浮于皮毛的论断。我们固然可以欣赏华金骇人的变向急停过人让卡洛斯连摔跟头,固然可以赞叹哈维的直塞球丝毫不亚于苏格拉底家族最后一位巨星拉易,甚至可以细细品味连“很德国”的普约尔都可以用马赛回旋将乌克兰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当斗牛士们被逼进死胡同时,脚下往往也开始沉重甚至慌乱。进入新世纪以来,除了2002年世界杯华金的眼泪令球迷记忆犹新,其他时候西班牙人的谢幕从来逃不脱三个关键词:迷茫、郁闷、混乱。有着一样华丽的拉丁风格,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大家风范,西班牙这块欧洲拉丁派最后的自留地,还能在华美中将红旗扛多久?
在世界杯和冠军联赛的电视转播费用已经从20年前不值一文到如今飙升至数十亿欧元的同时,被金钱浸透了的国际顶级赛场也必然要求那些挥洒着拉丁足球神韵的巨星们更频繁、更精彩地在观众面前作秀,但拉丁足球只是自家后院的闲庭信步,却并非哗众取宠的猴戏。被高额年薪与代言费用绑住手脚的球星们只能在一周双赛甚至三赛的高强度负荷下疲于奔命,想无拘无束地在绿茵场上我行我素一把?主教练不答应,主席不答应,甚至连主场观众也未必同意。当越来越多的球员在球场上一脸肃杀不苟言笑时,我们只能诅咒这台将职业球员创造力扼杀殆尽的赛制机器,它固执地排斥个性,排斥创造,排斥一切个人感情,虽然它让拉丁足球的子子孙孙们不必再像他们的前辈如加林查般晚景落魄,但交换的代价却是拉丁人最宝贵的自由灵魂。当德国队全队1米9以上的大个子却需要五短身材的哈斯勒和穆勒提供创造力,当意大利人为一个赛季射失一堆点球的托蒂偶尔命中勺子津津乐道时,这种廉价却希罕的享受,在20年前那风华绝代的燃情岁月,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曾经有一句在球迷中流传的话这样说,如果你想在欧洲欣赏真正的足球艺术家,最好的去处有三个——去伯纳乌看齐达内,去海布里看博格坎普,去里加蒙蒂(布雷西亚主场)看巴乔。如今,三位欧洲拉丁派的旗帜人物都已经挂冠归隐,而另一些拉丁巨星赴欧一游,也往往在草草收获了金钱与名声后,头也不回地返回南美大陆。阿根廷的魔术师们就是最好的例子,贝隆历经蓝鹰戏剧性捧杯的瞬间,却又随后背上假护照的恶名,在曼联、切尔西和国米的闯荡更多时候苦涩多于甜蜜,回归大学生队与其说是借余热企盼重返蓝白军团,倒不如说是厌惧了看似熙熙攘攘实则无比势利的欧洲足球圈;里克尔梅当年撇弃博卡时曾信誓旦旦永不回糖果盒,然而时过五年,罗米才理解了诺坎普和情歌球场并不是魔术师的舞台,博卡球迷才是自己最亲的家人——一樽熟稔得不能再熟稔的解放者杯,勾起了多少当年在比安奇调教下将拉丁神韵发挥到极致的往事!
一个缺乏大师的年代并不令人沮丧,一个漠视大师的年代才令人绝望,而如今的足球世界,却恰恰如此。曾经孤高、矜持、华丽的拉丁足球已经离我们远去,某种意义上,拉丁足球已经死了,在金钱中沉溺,向功利妥协,悄无声息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