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文物古建筑保护以及开发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文物古建筑保护开发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管理;消防监督
一、古建筑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古建筑,是指“古代人类从事生产、生活及活动等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总称。”在本文里的古建筑泛指现存的各类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村落、城市的旧城区乃至整个古城。在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书中,“古建筑”被称为“历史的界标”(historicallandmark),是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建筑是文物宝库中璀璨的珍珠,是无价之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具有极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它是文化和历史的缩影,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向世人展示古代文明的窗口。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在人文方面,则是保护一个时期的风俗风貌;在科学、艺术方面,古建筑则是当时科学艺术的集中体现,是尊重科学,展示艺术,传承文化的体现;而在历史文化方面,保护那些见证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建筑及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则更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二、对古建筑保护的原则
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维护,不是一味的翻旧盖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还不能让其失去原有的意义。
(一)保护修缮措施要谨慎
古建筑的保护包括对建筑缺损的修补、日常维护等内容,在对古建筑缺损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修补的缺损部分一定要跟原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必须保持古建筑景观上的和谐和一致,恢复其本来面貌但不能降低其艺术、历史、科学、信息等价值;另一方面,修补增添的部分必须与古建筑原有的部分有一定的区别,要让人能够分辨出来历史和现代的的增添物,让古建筑的历史性得到充分的保持次,为了保护古建筑原有的意义,对其修补、加固等手段的次数要尽可能的减少,因此,必须要求在进行修补、加固等手段时,一定要保证其质量,避免重复修补。
(二)重建原则
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有许多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已经破败不堪,或者被损毁,但由于很多古建筑是历史文化重要的特证和象证,能够见证一个历史时期的兴衰、人文等情况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对这些建筑进行重建但在重建中一定要多加小心,各方面因素必须慎重考虑,必须要在专家对各方面情况经过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制定重建方案经过重建的古建筑其历史的真实性必然失去,人力物力耗费巨大,破坏了古建筑的遗迹,因此在更多的情况下,保留古建筑的残迹更有价值。
(三)保持原有建筑风格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中,必须要注意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古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以及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都必须要保持其原有的格局古建筑有其独特的风格,不能用現代人的标准来随意对古建筑进行修改。
三、古建筑营造技艺传统传承方式局限性大
传统方式下古建筑营造技艺主要通过家族式、师徒式两种方式传承,但都存在局限性。家族式的传承一般只传内不传外,限制了传承的范围,并且通过家族式传承至今的传承人也已经不多,如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属于家族式传承,其传承人只剩下屏南县的黄春财家族、寿宁县的郑多金家族、周宁县的张必珍家族和泰顺县的董直机师傅。第二种师徒式传承要求师徒“一对一”,许多老工匠文化水平不高,传承过程靠手把手教,口口相传,培养人才的效率很低,而且师傅数量也有限,所以通过师带徒也就受到了限制。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及保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命题,需要我们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培养新的传承人,从而促进中国传统建筑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四、城市古建筑保护对策
(一)积极完成古建筑的修复保护工作
在古建筑中应该进行定期修复的工作,在历史河流中尽量保持其最原始的面貌,使得环境、人为及时间因素的干扰及其损害得到切实减少,在不断修复中积极的采取古建筑保护对策。但是古建筑的修复方式,必须严格遵循古建筑流程,更新古建筑。比如,我们国家的紫禁城,发展源于明朝,一共有24位皇帝在里面生活与处理朝政事务。在20世纪初,紫禁城展开全面的修复工作,投资大约20亿,争取恢复到康乾盛世的景象。整个修复过程需要引进各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并在大部分的设计中结合古建筑工艺。在太和殿上修复采用的彩画,也就是将油漆涂抹在木构件的表面上,在保护木材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精美的修饰作用,此修复手段得到了全面的使用。而传统的复原工艺手段却比较麻烦,流程复杂多样,首先需要磨平构件的表面再进行抹油灰,然后再次沥粉、上色起晕、涂胶、贴金胶油,贴金箔以及勾线等。以上的复原方法作为300多年前的制作工艺方法,体现出工艺手段的复杂性,基本上要1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二)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利用广播、标语、专栏等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形式向单位工作人员、游客等进行消防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岗位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增加消防通道、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容易发生火灾的建筑或部位要张贴警示标识,重要路口、地段等张贴防火常识宣传广告;各类消防队伍要结合实际,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
(三)制定保护管理法规,依法保护古建筑
古建筑保护主要依靠政府行为,政府是古建筑保护的主要责任者。要依据不同的古建筑载体表现形式,制定具体的保护法规和细则。如在国家《文物法》的基础上,结合义乌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城中村建筑文物保护法》、《城中村文物管理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在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对有重要发展前景的文物单位,政府可以预先出台行政法规,划定保护范围,形成文物保护区或保护点,以免遭破坏。
(四)科学划分建筑消防安全区域和设防等级 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各级消防机构大多陷入一个误区,即对文物古建筑所在区域或地域的所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不加区分,均笼统按文物古建筑群进行保护和设防,既无谓自我加压,压力过大,错误估计实际火灾危险性,误导消防设计方案制定和决策,又牵扯过多精力疲于应付,使消防工作出现偏差。正确的做法是,真正的文物古建筑,必须重点保护,作为核心安全保护区域和重点设防对象,设防等级定为特级、一级及相应较高等级。而其周围毗邻或配套建设的现代旅游仿古建筑,尤其是商店、饭店、宾馆等旅游区仿古式建筑和场所,虽部分建筑风格、外观上与古建筑看不出明显区别,但事实上与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关系不大,必须认真加以区分,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建筑区域,相对文物古建筑区域适当降低火灾危险性评价和消防安全设防等级,并在确保与文物古建筑足够防火间距的前提下,经专家技术论证,按照普通区域和普通民用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和管理。景区管理单位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亦应根据实际情况、保护价值、重要程度和设防等级科学、合理、重点进行投入和集中保障,确保文物古建筑高危核心区域、高设防等级区域的消防队(站)、消防水源、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消防器材、消防管理人員等的强化配备和到位。同时,因管理思路、目标、标准、等级清晰,工作量和压力明显下降,火灾防控工作和技术管理措施重点突出,统筹高效,体现客观科学的防火工作思路。
结束语:
目前,经济发展挑战、生态危机、人口增多等问题,对建设工作和城市改造的产生了制约,尤其是给城市中的古建筑带来麻烦。我国的法律领域当中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的应用,也因此成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好古建筑保护与城市改造两者之间相关性,使古代建筑遗产得到优化保护,也因此从而加强城市建设方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桂林.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137.
[2]石会,雍振华.古建筑修缮技术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4,04:68-72.
[3]金萍.义乌古建筑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1:165-167.
[4]朱燕红.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及保护[J].浙江建筑,2014,11:4-6+14.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管理;消防监督
一、古建筑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古建筑,是指“古代人类从事生产、生活及活动等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总称。”在本文里的古建筑泛指现存的各类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村落、城市的旧城区乃至整个古城。在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书中,“古建筑”被称为“历史的界标”(historicallandmark),是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建筑是文物宝库中璀璨的珍珠,是无价之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具有极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它是文化和历史的缩影,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向世人展示古代文明的窗口。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在人文方面,则是保护一个时期的风俗风貌;在科学、艺术方面,古建筑则是当时科学艺术的集中体现,是尊重科学,展示艺术,传承文化的体现;而在历史文化方面,保护那些见证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建筑及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则更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二、对古建筑保护的原则
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维护,不是一味的翻旧盖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还不能让其失去原有的意义。
(一)保护修缮措施要谨慎
古建筑的保护包括对建筑缺损的修补、日常维护等内容,在对古建筑缺损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修补的缺损部分一定要跟原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必须保持古建筑景观上的和谐和一致,恢复其本来面貌但不能降低其艺术、历史、科学、信息等价值;另一方面,修补增添的部分必须与古建筑原有的部分有一定的区别,要让人能够分辨出来历史和现代的的增添物,让古建筑的历史性得到充分的保持次,为了保护古建筑原有的意义,对其修补、加固等手段的次数要尽可能的减少,因此,必须要求在进行修补、加固等手段时,一定要保证其质量,避免重复修补。
(二)重建原则
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有许多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已经破败不堪,或者被损毁,但由于很多古建筑是历史文化重要的特证和象证,能够见证一个历史时期的兴衰、人文等情况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对这些建筑进行重建但在重建中一定要多加小心,各方面因素必须慎重考虑,必须要在专家对各方面情况经过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制定重建方案经过重建的古建筑其历史的真实性必然失去,人力物力耗费巨大,破坏了古建筑的遗迹,因此在更多的情况下,保留古建筑的残迹更有价值。
(三)保持原有建筑风格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中,必须要注意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古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以及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都必须要保持其原有的格局古建筑有其独特的风格,不能用現代人的标准来随意对古建筑进行修改。
三、古建筑营造技艺传统传承方式局限性大
传统方式下古建筑营造技艺主要通过家族式、师徒式两种方式传承,但都存在局限性。家族式的传承一般只传内不传外,限制了传承的范围,并且通过家族式传承至今的传承人也已经不多,如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属于家族式传承,其传承人只剩下屏南县的黄春财家族、寿宁县的郑多金家族、周宁县的张必珍家族和泰顺县的董直机师傅。第二种师徒式传承要求师徒“一对一”,许多老工匠文化水平不高,传承过程靠手把手教,口口相传,培养人才的效率很低,而且师傅数量也有限,所以通过师带徒也就受到了限制。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及保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命题,需要我们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培养新的传承人,从而促进中国传统建筑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四、城市古建筑保护对策
(一)积极完成古建筑的修复保护工作
在古建筑中应该进行定期修复的工作,在历史河流中尽量保持其最原始的面貌,使得环境、人为及时间因素的干扰及其损害得到切实减少,在不断修复中积极的采取古建筑保护对策。但是古建筑的修复方式,必须严格遵循古建筑流程,更新古建筑。比如,我们国家的紫禁城,发展源于明朝,一共有24位皇帝在里面生活与处理朝政事务。在20世纪初,紫禁城展开全面的修复工作,投资大约20亿,争取恢复到康乾盛世的景象。整个修复过程需要引进各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并在大部分的设计中结合古建筑工艺。在太和殿上修复采用的彩画,也就是将油漆涂抹在木构件的表面上,在保护木材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精美的修饰作用,此修复手段得到了全面的使用。而传统的复原工艺手段却比较麻烦,流程复杂多样,首先需要磨平构件的表面再进行抹油灰,然后再次沥粉、上色起晕、涂胶、贴金胶油,贴金箔以及勾线等。以上的复原方法作为300多年前的制作工艺方法,体现出工艺手段的复杂性,基本上要1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二)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利用广播、标语、专栏等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形式向单位工作人员、游客等进行消防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岗位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增加消防通道、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容易发生火灾的建筑或部位要张贴警示标识,重要路口、地段等张贴防火常识宣传广告;各类消防队伍要结合实际,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
(三)制定保护管理法规,依法保护古建筑
古建筑保护主要依靠政府行为,政府是古建筑保护的主要责任者。要依据不同的古建筑载体表现形式,制定具体的保护法规和细则。如在国家《文物法》的基础上,结合义乌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城中村建筑文物保护法》、《城中村文物管理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在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对有重要发展前景的文物单位,政府可以预先出台行政法规,划定保护范围,形成文物保护区或保护点,以免遭破坏。
(四)科学划分建筑消防安全区域和设防等级 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各级消防机构大多陷入一个误区,即对文物古建筑所在区域或地域的所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不加区分,均笼统按文物古建筑群进行保护和设防,既无谓自我加压,压力过大,错误估计实际火灾危险性,误导消防设计方案制定和决策,又牵扯过多精力疲于应付,使消防工作出现偏差。正确的做法是,真正的文物古建筑,必须重点保护,作为核心安全保护区域和重点设防对象,设防等级定为特级、一级及相应较高等级。而其周围毗邻或配套建设的现代旅游仿古建筑,尤其是商店、饭店、宾馆等旅游区仿古式建筑和场所,虽部分建筑风格、外观上与古建筑看不出明显区别,但事实上与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关系不大,必须认真加以区分,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建筑区域,相对文物古建筑区域适当降低火灾危险性评价和消防安全设防等级,并在确保与文物古建筑足够防火间距的前提下,经专家技术论证,按照普通区域和普通民用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和管理。景区管理单位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亦应根据实际情况、保护价值、重要程度和设防等级科学、合理、重点进行投入和集中保障,确保文物古建筑高危核心区域、高设防等级区域的消防队(站)、消防水源、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消防器材、消防管理人員等的强化配备和到位。同时,因管理思路、目标、标准、等级清晰,工作量和压力明显下降,火灾防控工作和技术管理措施重点突出,统筹高效,体现客观科学的防火工作思路。
结束语:
目前,经济发展挑战、生态危机、人口增多等问题,对建设工作和城市改造的产生了制约,尤其是给城市中的古建筑带来麻烦。我国的法律领域当中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的应用,也因此成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好古建筑保护与城市改造两者之间相关性,使古代建筑遗产得到优化保护,也因此从而加强城市建设方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桂林.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137.
[2]石会,雍振华.古建筑修缮技术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4,04:68-72.
[3]金萍.义乌古建筑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1:165-167.
[4]朱燕红.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及保护[J].浙江建筑,2014,11: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