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水晶头颅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险家米切尔·海吉斯在中美洲的鲁班埃顿古城发现了一个水晶头颅,这个水晶头颅相当精致洁净,长约18厘米,宽高各约13厘米,重约5千克。在形状与构造上,几乎完全等同于人的头颅。让人奇怪的是,尽管头颅本身没有什么色泽,但是它能放射出一种明亮无色的光,仿佛夜晚明月的光环一样。如果把它放在房间里,将会有某种声音不时地从屋子的四周发出来。那声音不像是乐器发出的声音,而更像是从人的嗓子里发出的柔和的歌唱声,在它发出的声音中还有一阵阵响亮悦耳的银铃声伴随其中。水晶头颅还能刺激人的大脑中枢神经,使人产生5种感觉:味觉、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当人们看着头颅时,它的颜色和透明度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同时还会有一种香味散发出来;它能使观者听到声音,让人浮想联翩,并使人感到口渴。凡是站在水晶头颅前静静深思的人都有这些感受,同时身体以及脸部也会感受到某种压力。如果一个感觉灵敏的人把手放在头颅附近,他就会感到一种特别的振颤和推力,而且手的冷热感觉随手在头颅上下左右的位置不同而出现变化。除了有节奏感的叮当声和人们发出的微微呼吸声外,还有各种神秘的感觉和声音出现在屋子的周围。夜里还会出现奇怪的鸬鹚叫声和其他各种轻微的声音。多伦特博士对这个水晶头颅研究后曾说:“头颅常常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透明度、色彩都不断在变化。头颅的前面部分有时会变得模糊不清,就像软棉花糖一样,头颅的中间部分有时却变得非常透明清澈,在视觉上会产生有一个大洞的错觉。整个头颅的水晶颜色会变化成一块块绿色、紫罗兰色、琥珀色、红色、紫红色、蓝色等。头颅对大多数观看者还会产生催眠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水晶是折射性能极好的物质,物体形象通过水晶体会被散射或分解,而亮度和视角却没有出现什么变化,这样,这个水晶头颅十分适合于作占卜用的反射镜。很明显,这个水晶头颅与当地宗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水晶头颅中存在着某些奇妙的规律性。
  然而,似乎每隔10年~20年就有人怀着羡慕的心态揭示它是一个科学的伪造品和虚构的东西。
  采用水晶或石英制作的不同大小的头颅确实存放在一些收藏家手中和几个展馆里。此物第一次出现是在19世纪中期的一个古物集市,并且与一个冒牌的法国考古学家艾尔·波巴的名字挂上关系。它一度还摆在墨西哥马克西米尼阿皇宫里,后被成功出售给了一位有经验的古董商。这位古董商依据“自己挖掘”出来的陶器、小塑像以及古文献手稿和书籍,判定这是哥伦布前已经消亡的阿兹特克和玛雅人的文化。
  晚些时候,波巴返回法国,在巴黎开了一家古董店。1867年,他的一些古董,包括二个3.5厘米~4厘米大的小水晶头颅参加了法国首都举办的世界工业展览会。18世纪70年代末,波巴将他的大多数收藏品卖给了法国民族学家阿尔福斯·比拉尔,而比拉尔后来又将这些收藏品移交给巴黎人类博物馆。
  最初,这些头颅正像所说的体积都不大,从头顶到底部垂直钻穿。通常它们被认为是用水晶或石英制作的大型珠子或耳坠,是前哥伦布时代的工匠们采用现代切削技术将它们制成头颅的。
  有关水晶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1881年,波巴突然拥有了一个真人头大小(直径15厘米)的水晶头颅。不仅具体出土地点没有交代,就连来自哪个国家也没指出。几年之后,波巴企图将自己的“珍宝”(已经改为阿兹特克文物)推荐给墨西哥国家博物馆,但是没有成功:展馆工作人员怀疑这是个赝品。
  有关水晶头颅的出处无人知晓。波巴去世后,整个真相都随着他被藏到了坟墓里。但是事情还是没有完结。1934年,伦敦的一位商人用一些艺术品换了一个水晶头颅——精美的波巴复制品。它有一个独立的下颌,可以活动,曾被存放在英国的博物馆里。有关它的来历一无所知。1943年,这件东西在伦敦索特比斯拍卖行被转手到阿杜尔-米特切尔·赫昭斯手里。赫昭斯是个富有的英国旅行家、业余考古爱好者和神秘主义者,他认定这个头颅是阿兹特克的文物而不是出自玛雅人之手,还补充记录了一系列荒唐故事和无稽之谈。按赫昭斯所言,他是在古玛雅鲁巴阿杜圣殿的废墟里找到这个奇怪的东西的。但这一谎言很快就被揭穿,作者的那个头颅是在1943年伦敦拍卖行上得到的。
  水晶头颅大小不一,美国和英国专家根据现代技术的严格考证,确认所有的水晶头颅均采用较晚(不早过17世纪中期)的宝石加工设备制成,这对美洲哥伦布之前的工匠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之前,这些头颅被认为是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的作品,但是考古学家和艺术理论家认定,这些产品没有丝毫印第安文化造型和风格迹象。
  在哥伦布之前的美洲(还有墨西哥部分地区)存在着死人头颅的崇拜。这是事实。阿兹特克人将他们死去的族人的头颅骨穿在木杆上,放置在神殿固定的地方。
  世界各国博物馆今天依然存放着古印第安城出土的文物,其中有数十件头颅雕塑,它们是用不同品种的石头、软玉、砂岩-、玄武岩、花岗岩等以及黏土、骨头、贝壳制作的。毋庸置疑,它们是已经消亡的哥伦布之前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然而,对这些东西的研究今天刚刚起步。
  
  链接
  
  在大英博物馆里的水晶头颅,自1898年水晶头颅入展后,各国考古学家们纷至沓来,竞相考证,询问这件珍品的来历。但是,这里的统计资料往往使他们大失所望,因为上面只有那句简单说明词:“水晶人头,1898年从美国纽约提法尼珠宝店购进,可能是殖民时代拉丁美洲人的杰作。”第三颗水晶人头陈列在法国巴黎人类博物馆,在那里他们会向你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在一个经常被众人围观的玻璃柜前,从该馆人员的解说中你可以知道:“经科学鉴定,这颗水晶人头被认为由14或15世纪墨西哥印第安人——阿兹特克人制作。从历史和宗教角度分析,估计它是用来装饰阿兹特克人的一个祭司牧杖,从而证明中古时期阿兹特克人已懂得欣赏水晶的美丽和水晶的制作技术。表明他们很早就懂得怎样冶炼铜,因在这颗水晶人头附近,有不少精制的小型铜工具。看来阿兹特克人是用铜制工具雕制成这个水晶人头的。在众多听众中只有英国几个考古学家对此种解说无法理解,因为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于20世纪40年代还在密林中过着原始生活,无法设想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能在14或15世纪冶炼出铜并制出铜具,而又拥有如此高超的雕刻技艺。可见,法国对第三颗水晶人头的解说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还有待于考古学家考证。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制作了这3颗水晶人头?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仅仅是作为一种装饰吗?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祭祀时为镇住妖魔鬼怪而制作水晶人头。考古学家对这些传说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蛟龙”号深潜告捷    2010年8月26日,中国科技部和海洋局在北京联合宣布,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而且创下了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03分的纪录。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下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一种能在深海进行水下作业的潜水设备,分民用和军用二类,
期刊
2009年是达尔文诞生200周年,也是他发表《物种起源》150周年,达尔文提出的演化论学说,对作为西方文化重心的基督教信仰,产生了思想上的挑战和启示,西方学术思想界视为历史大事,也就有许多的活动,来彰显达尔文提出演化论对人类的影响。  达尔文自幼就对知识坚持追求,也因生命里一个难得的机缘,参加了1831年的一次远航探险,“小猎犬”号的5年之旅成就了后来举世著名的达尔文演化思想。  达尔文虽是在大量
期刊
按进化论观点,如果人类由猿进化成人,其时至少要经历200万年~300万年。有学者认为,猿分野时代出现在250万年前。也有认为在600万年~500万年前。也就是说,猿们的生存时代及向人类进化的过渡时期,至少要经历数百万年。同时,也必然要遭遇数十次冰川与洪水的打击。  冰川时期,特别是冰峰期,中纬度地区大约在海拔2000米的高度,就非常寒冷,排斥生命,只有极少数的耐寒动植物可以生存,其他绝大多数生命都
期刊
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的先祖是谁?先祖们早期的发祥地在哪里?从人类拥有记忆并懂得追溯自己的历史开始,这个难解之谜就一直困扰着人类自己。自尊心驱使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前赴后继地探索着这个人类最大的谜团。时至今日,尽管已有多种不同观点,但尚无一个有力的结论。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入,提供一个极有希望的研究方向,而这一方向极有可能成为打开人类早期情况的钥匙。    人类文化同宗共祖    近半
期刊
近几年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几乎都是涉及人类步入第三类文明的,如卖座的大片《星际迷航》等。人类迈入第三类文明,面临的二个最大的难题是,万有引力和超光速运动。前者涉及已困惑人类近5个世纪的万有引力的根源问题,后者涉及相对论的基础,这是当代物理学中最大的二个难题。  虽然当代物理学家们已几乎耗尽了所有的智力试图解开这二大谜团,但仍然一无所获,甚至可以悲观地说,对这二个问题的认识,当代物理学家与近一个世纪前爱
期刊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十分缓慢,至少经历了二三万年。从今天的人类存活于世的事实上可以断定,人类从诞生至今从未间断过繁衍存续。那么,人类的族群一定经历过其生存史上的每一天!如果向后追溯,我们能够发现史前很近的至更远的先祖遗留。但从目前世界范围看,我们只发现了能够与人类史前历史相衔接的近20000年内的遗留,较成系统的遗留还不到10000年。再往前溯,就只有零星的点状遗留。这是为什么?人类为何丢失了几乎百
期刊
万有引力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相互作用。1687年,牛顿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提出了这一概念。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运动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然而,这个最早被人类所认识的相互作用,却又
期刊
通过位于智利的双子星南座望远镜,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找到了一颗早已被预言的“伴星”,它同绕旋转的同伴已经在一场异常的超新星爆炸中消亡了。  著名的澳大利亚超新星猎手鲍勃·埃文斯在2001年11月最先发现了超新星SN2001设。SN2001ig最初显示出氢元素的光谱信号,这使得它被贴上了II型超新星的标签;但是氢元素后来消失了,这使它被重新归类为I型超新星。  不过,一颗超新星是如何改变自身类型的呢?
期刊
科学家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媒体通常期待听到重大的消息。例如:他们克隆出一头羊啦;他们在试管里发现核融合的方法啦;他们已经确定出人类基因图谱的序列啦;他们发现袜子在洗衣机里愈洗愈少的真正原因啦,等等。记者听不清,读者陷恐慌  但是当瑞典的国家食品管理局在2002年4月召开记者招待会时,记者听到的却完全不是这回事。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人员告诉大家,在洋芋片、炸薯条和很多平常的食物里发现了丙烯酰胺。由于这
期刊
扑朔迷离的玛雅文化    毫无疑问,古玛雅文明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的印第安诸多文化中独占鳌头。所有古代伟大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就像众所周知的那样,都发生在江河流域,这些地方得天独厚,每年的河水泛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唯有玛雅文明仿佛与自己过不去,它永久性躲藏于难以接近的热带丛林里——如今这里是南墨西哥和北危地马拉所在地。令人感叹的是,古玛雅人在这些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