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高中课改何以深入人心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f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念: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才会有责任感和进取心
  政策:近20年来,芬兰高中推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
  做法:芬兰学生自主选课,汽车驾驶、摄影、舞蹈进入课程
  结果:芬兰教育质量排名稳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芬兰连续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排名中高居榜首,引发世界各国的关注。前不久,浙江省教育考察团一行九人远赴北欧,探寻芬兰教育,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成功秘诀。
  
  课改理念
  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芬兰人办事非常认真,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学校校长,都试图系统地向我们介绍芬兰教育。
  对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作周期性调整,是包括芬兰在内的不少欧洲国家的传统。芬兰大约每十年对国家课程大纲进行一次修改。从1987年起,芬兰开始在全国多所普通高中进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实验。1994年,芬兰国家教育事务委员会颁布《高中教育课程大纲》,围绕让学生更自由地发挥特长的理念,对高中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调整,确定在全国高中学校全面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形成了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2004年颁布新的《高中教育课程大纲》,除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外,又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科学与技术在高中课程中的比重。
  根据1994年和2004年的《高中教育课程大纲》,芬兰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学习领域、学科和学程三个层次。学习领域包括母语及文学、外语、数学、环境与自然科学、价值观与信仰、心理学、历史与社会、美学、体育与健康、职业教育与指导等10项;学科是具体的学习内容,例如芬兰语、瑞典语、萨米语、英语、法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宗教或伦理学、哲学等。学程是学科的细化,一门学科按内容与难度分为数量不等的若干学程,一个学程平均为3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芬兰普通高中实行学段制。每一学年不是分成两个学期,而是分为5至6个学段。每个学段6至7周,其中最后一周为考试周。每个学段开设5至6个学程。按照“学段”和“学程”组织教学,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年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持续时间过长,并行课程开得太多,学生学习精力无法集中等问题。
  为了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芬兰将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学程、专业学程和应用学程三类。芬兰政府规定,一名普通高中学生毕业时至少需要完成75个学程的学习,其中包括47至51个必修学程和10个专业学程,余下的学程学生可以选修专业学程,也可以选修应用学程。通常芬兰学生在高中期间都会修完80个以上学程,不少学生甚至修完100多个学程。
  芬兰高中阶段的学业考试以学程为单元。学生每学完一个学程都要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进入该学科下一学程学习。如果某一学程考试没有通过,学生可以重新学习,直到重考通过。如果学生同一科目有两个学程没有通过考试,这个学生该科目的学习将被终止,但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芬兰设有全国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高中学习结业时,所有学生均须参加全国毕业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判定学生是否具备了高中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毕业水平。考试科目为“3+X”,“3”为母语、第二种官方语言、一门外语。“X”可选考数学或选考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内容的综合考试。如果一门考试没有通过,可补考两次。同时还可重考已通过的科目(语言除外),以获得更好的成绩。芬兰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因此学生的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及附加的外语成绩是大学选录新生的重要参考。事实上,高校基本上以学生的高中毕业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不再自行组织考试。
  经过20年的探索,芬兰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相当系统化,并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无论是官员、校长,还是教师、学生,都能完整地介绍高中课程改革。可以说,对高中课程改革,芬兰社会已经有了很高的认同。
  
  学校设置
  一切以学生为本
  
  对于芬兰教育的进一步认识,我们是在一次次困惑和解惑中逐渐形成的。
  学校能开这么多课?
  科沃拉高中校长向我们介绍,学校有专任教师50名,为学生提供280多门课程。这么少的老师,怎么能开这么多的课?我们问校长。原来芬兰人所说的课程指的是学程,大致上与我们课程改革中实行的模块相对应,但其设置更灵活,涉及的领域更宽泛。比如将数学分为几何、解析几何、三角与向量等,形成10多个学程。除按难易程度和内容把传统学科分解为学程外,芬兰人还大胆地将兴趣性与实践性的内容列入学程,比如汽车修理、汽车驾驶、摄影、舞蹈等。开设这些学程的可以是学生所在学校,也可以是别的学校,还可以是社会培训机构。只要事先经过校长认可,这些选修课程都可计入学分。芬兰人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解决了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不同爱好和能力培养需求,比较好地做到了学习与兴趣、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学生怎么都坐在衣帽间?
  访问芬兰高中学校时,我们看到一种奇特的景象。芬兰的高中学校往往只有一栋楼。一进楼,便能看到门厅或走廊里摆放着一排排挂衣帽的架子,旁边放着一些桌椅。学生有的坐在椅子上,也有的干脆席地而坐,有的在谈笑,有的在看书。学生为什么不进教室?陪同的校长介绍说,学生正在等待选课。
  高度自由地选课,又称“无固定班级授课制”,是芬兰高中课改最为突出的特点。在芬兰的高中里,学生不再有班级,不再有固定的教室,甚至年级的概念也在淡化模糊。学生一进高中,第一件事就是制订选课计划。选课计划除了考虑毕业所需的选课要求,即修满75个学程,其余都可以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确定。即使是必修课,学生也可以选择什么时候上,上哪位老师的课。连毕业的期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2年、3年、4年甚至更长时间毕业都可以。
  学校对大部分课程选修没有什么限制,只是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注明选修该课必需的知识前提。一般只要有10名学生选修同一门课,学校就将开设这门课。超过30人选修同一门课,就将考虑分班。选修某一门课的学生,可以是刚入学的新生,也可以是即将离校的学生。为了帮助学生合理选课,学校设有专职学生顾问,其职责就是指导学生制订选课计划,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选择就业或深造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但究竟如何选课,决定权在学生。雅文巴高中的一位女学生非常自豪地向我们声明她的学习选择权。
  这也是学校?
  走进雅文巴高中大楼,如不是事先告知,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学校。中间圆形的门厅犹如中国庭院的天井,中间摆放着许多供人读书学习的桌椅,很像宾馆中的茶座。抬头看去,一层层圆形回廊,数上去有5层。每层分给相关联的学科,如语言类在一层,人文类在二层,数理类在三层。每层回廊上都摆放着小桌椅,桌上放有电脑。学生有的在看书、做作业,有的在上网。学生很专心,外人的造访并没有引起他们太多的注意。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学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校建筑公共空间很大,很好地满足了芬兰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尤其是“无固定班级授课制”的需要、学生自由选课的需要。对于我们的想法,雅文巴高中的校长频频点头,说这正是设计者的初衷。
  
  他山之石
  芬兰教育的启示
  
  诚然,芬兰的国情与中国不同,尤其是芬兰教育资源丰富,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小,我们不能也无法照搬芬兰经验,但在课改的理念和思路上,芬兰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启发。
  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位置
  教什么,怎么教,从来就是教育发展的大问题。而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芬兰每十年对高中课程大纲作一次修订,这一轮高中课改从1987年就开始试点,充分说明他们非常重视课改的重要作用。抓教育必须把课程改革作为关键环节来抓,这是芬兰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拓展设置课程的视野
  芬兰高中课程设置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许多我们认为进不了课程的兴趣活动、能力培训,像摄影、舞蹈、乐器、汽车修理、汽车驾驶,在芬兰都进入了高中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能让孩子一生受用。芬兰教育向我们显示,设置课程,不仅要有成人的视角,更要有孩子的视角;不仅要有教育的视角,还要有社会的视角。进一步拓展课程设置的视野,多设置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生活工作有用的课程,这是芬兰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之二。
  自主选择带来自觉学习
  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是芬兰本轮高中课改遵循的最根本原则,也是追求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在芬兰人看来,学生有选择权,才会有兴趣和责任感,有兴趣和责任感,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和进取心。他们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课程选择,放手让学生选择课程、学习时间、教师以及毕业期限。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当然,放手不意味着不管,芬兰有对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的指导,有学段考试和全国统一毕业考试的约束和引导。事实证明,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做有兴趣的事情,不仅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降低教育质量,反而更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近几年国际有关权威机构公布的基础教育质量调查数据中,芬兰包括高中在内的基础教育质量排名始终位居前列。以学生为本,就应该多给学生一些选择权,这是芬兰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之三。
  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
  芬兰的高中学校设施条件非常普通,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校园,几百米的田径场,在我们所到的几所学校里一个都看不到。但芬兰学校开设的课程丰富多彩。这些课程的提供者来自社会方方面面。为了保证课程质量,芬兰的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建立了认证和管理制度,这种思路值得肯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这是芬兰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之四。
  此外,芬兰把课程改革的理念应用于学校布局设计之中,以学校布局设计保证和促进课程改革,也令人耳目一新。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二层山位于蜀山之王贡嘎山东坡,海螺沟景区内,最高点海拔高度5400米,是目前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及大冰瀑布的最佳观测点。站在二层山顶朝大冰瀑布方向望去,大雪山主峰贡嘎山和其海拔超过7000米的卫峰一览无余。下面,让我们踉随著名冰川学家、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张文敬老师,走进二层山看看冰川世界。  作者简介:张文敬,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冰川学家,资深科普作家,
期刊
我校南依南岭大山,山上是漫山遍野的“覆盆子”、“红花藤”、“金银花”、“映山红”,山里蕴藏着锡、铜、金、钨等价值昂贵的有色金属, My school is in accordance with t
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相处和谐自然,师生能共同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并通过和谐之美陶冶学生情操的课堂学习氛围。笔者认为和谐课堂的“源头活水
20多年来,我国的师范教育基本完成了由三级向二级、二级向一级的过渡,这就意味着小学教师本科化培养已成为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小学教师培养本科化以后,其培养的师范生在质量上是否有了明显的好转或质的提升呢?笔者所在学院6年的培养经历,让我深切地感到了某种程度的忧虑。    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困惑    (一)专业精神的缺失  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生源很好,学校非常重视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教学生“学做人”的学科,重视以人文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为该学科教师,必须强化师德,从观念上调整心态,转 “Morality and Society” is a subject th
启发式作为一种教学论思想,是指在教学的各个领域、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启发性.玫瑰园小学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将启发式教育思想作为德育管理的宏观调控手
雅典教育是一种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集健康、智慧、道德、美感诸品质于一身的人,而其具体的教育则是体、智、德、美融合在一起。我国当前的教育,各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学前教育也存在类似问题。雅典的和谐教育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有着非常明显的借鉴价值,原因一是雅典的各育目标顺序与我国学前教育各育目标顺序一致,二是雅典“完人”的培养目标与我国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提法非常接近。  古希腊教育作
一、营造气氛,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抽象的思维活动,不会凭空产生,须借助外因的刺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First, create an atmosphere, stimulate innovative thinking
教师培训工作如何贴近教师学习、工作、生活实际,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培训部门探索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