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当前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不仅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传统的阅读方式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对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阅读心理
引言
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移动电视媒体、手机媒体等。从阅读的角度看,这些媒介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以显示屏幕为信息载体的:电脑的显示屏,电视的显示屏,以至手机、MP4、PSP等,甚至阅读的对象也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事件,这种利用数字技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内容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信息的活动称为“数字化阅读”。
一、数字化阅读的特点
一是数字化阅读是充满个性的阅读 。印刷媒介中,材料是在平面上一层一层积淀的,按照某种逻辑结构渐进地呈现内容,其文本是一种“只读文本”,或者说是一种线性的等级森严的文本,读者一般按顺序逐页、逐段地阅读。而基于互联网和手机的阅读,是一种探索式的阅读,随着阅读时的思维,可随时停驻在关键的内容,也可以随时以超链接跳往下一个阅读思维的焦点。超链接、超文本環境下的数字化阅读对象能够提供无限丰富的阅读内容,在这种方式下阅读的大众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从头到尾的顺序性阅读文本,“他们选择阅读文本的时候往往习惯从一个标题迅速跳到另一个标题,从一个网页马上跳到另一个网页,甚至通过超链接从一本电子书的某一章节立刻跳到另一本电子书的某一段,从精读转向泛读,从静态转向动态,从一元转向多元……”,“作者主权”的阅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被瓦解,代之而起的是“读者主权”的阅读模式。作者再也无法强行划定“读者”的视野,再也无法高高在上地将单一的形式和固定的内容“推”向读者,相反,读者是从信息库中把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拖”出来,作者只是素材的提供者。因此,换句话说,数字化阅读也是充满个性的阅读。
二是数字化阅读是声色俱全的阅读。文字作为一种抽象符号,它的特点决定了传统阅读是一个从概念的领悟到情景意境的想象循序渐进的心灵感受过程,而电视、电脑甚至手机等屏幕视觉文本把图片、图像、动画、声音、语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号形式与介质融合在一起,这就决定了不论是网络期刊、数字报纸还是电子图书、博客,都可以融入多种媒体表现方式,说明数字化阅读可以全面调动人们的感官,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体验。
三是数字化阅读是互动式的阅读 。传统的大众传播典型特点是从传者到受者的点对点的单向运动,信息传播者决定一切,传统的纸本阅读也是如此。虽然有时读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等主观因素,对读物作出个性化选择,但这种选择仍受到纸媒的严格控制,只是受者一厢情愿。但是,数字化阅读,特别是网络阅读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象,借助于博客、播客、维客等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读者可以直接参与到网络环境中,自助式地进行阅读,而且还可以参与网络创作和出版,成为信息的提供者。网络的交互性为读者与作者及其他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实时互动对话交流功能,打开了传授双方互动的阀门。
二、数字化阅读开启阅读新天地
一是扩大了阅读形式。数字化阅读从文字和图片扩充到了视频、音频,给人一种立体阅读的感受,且阅读、保存、传播都更方便。如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整合的长达13245个小时收录了22481部作品的视频资源库,包含了地方戏曲、影视作品、专题讲座、曲艺作品、文化专题片等七大类,为读者开启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宝库。
二是丰富了阅读体验。数字化阅读的本质是帮助读者更便利地阅读,它改变的并不是阅读内容本身,而是阅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体验和阅读心情。比如在网上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读者可以运用网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深阅读”,包括利用链接调出其历史背景、相关资料甚至利用视音频等辅助阅读手段。数字阅读短期内不能完全替代读传统纸质的书,但纸质的书已经无法承载今天的海量信息,新媒介带来了更多展示内容的可能性。
三、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影响大众阅读心理与方式的应对措施
一是媒体承担责任。面对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媒体必须要勇于承担责任。首先,必须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对新媒体阅读议程进行优化设置。出版业要在出版作品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必须保证阅读作品质量,提升大众阅读品位,促使大众在阅读当中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其次,新旧媒体需要良好的结合,促进新时代阅读形式更加理性化。最后,媒体需要营造有思想、有深度的阅读环境,广泛容纳高雅的阅读内容,避免发生上述系列问题。
二是政府多加引导。政府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影响大众阅读心理与方式方面亦要相应的制定应对措施。首先,必须要能够积极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互联网由于传播速度较快,互动性较强、信息量较大,已经成为了当前的舆论集散中心,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但是,由于缺少门槛限制,使得网络出现了诸多负面的、极端的言论。政府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将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其次,政府应该积极的鼓励发展公益性出版。出版物承担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众人,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面对当今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媒介,政府可以鼓励大力发展公益性出版,不断扩大规模,以便增加其社会影响力。
结论
综上所述,由大众的阅读习惯会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而改变,可以说大众阅读史便是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当前,受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影响,大众阅读出现了“浅阅读”现象,并且出现了另类阅读自由化和信息但在超载,为此,媒体与政府均应该积极承担责任,为大众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大众正确阅读。
参考文献
[1]唐灿M.数字网络时代的电子图书形态设计[J].艺术设计研究,2015(4):88-93.
[2]刘澜.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知识传播效果研究--基于辽宁大学图书馆读者的调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89-92.
[3]王芬.数字媒体对大众阅读的影响及图书馆服务创新[J].河北科技图苑,2015(2):37-40.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阅读心理
引言
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移动电视媒体、手机媒体等。从阅读的角度看,这些媒介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以显示屏幕为信息载体的:电脑的显示屏,电视的显示屏,以至手机、MP4、PSP等,甚至阅读的对象也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事件,这种利用数字技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内容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信息的活动称为“数字化阅读”。
一、数字化阅读的特点
一是数字化阅读是充满个性的阅读 。印刷媒介中,材料是在平面上一层一层积淀的,按照某种逻辑结构渐进地呈现内容,其文本是一种“只读文本”,或者说是一种线性的等级森严的文本,读者一般按顺序逐页、逐段地阅读。而基于互联网和手机的阅读,是一种探索式的阅读,随着阅读时的思维,可随时停驻在关键的内容,也可以随时以超链接跳往下一个阅读思维的焦点。超链接、超文本環境下的数字化阅读对象能够提供无限丰富的阅读内容,在这种方式下阅读的大众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从头到尾的顺序性阅读文本,“他们选择阅读文本的时候往往习惯从一个标题迅速跳到另一个标题,从一个网页马上跳到另一个网页,甚至通过超链接从一本电子书的某一章节立刻跳到另一本电子书的某一段,从精读转向泛读,从静态转向动态,从一元转向多元……”,“作者主权”的阅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被瓦解,代之而起的是“读者主权”的阅读模式。作者再也无法强行划定“读者”的视野,再也无法高高在上地将单一的形式和固定的内容“推”向读者,相反,读者是从信息库中把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拖”出来,作者只是素材的提供者。因此,换句话说,数字化阅读也是充满个性的阅读。
二是数字化阅读是声色俱全的阅读。文字作为一种抽象符号,它的特点决定了传统阅读是一个从概念的领悟到情景意境的想象循序渐进的心灵感受过程,而电视、电脑甚至手机等屏幕视觉文本把图片、图像、动画、声音、语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号形式与介质融合在一起,这就决定了不论是网络期刊、数字报纸还是电子图书、博客,都可以融入多种媒体表现方式,说明数字化阅读可以全面调动人们的感官,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体验。
三是数字化阅读是互动式的阅读 。传统的大众传播典型特点是从传者到受者的点对点的单向运动,信息传播者决定一切,传统的纸本阅读也是如此。虽然有时读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等主观因素,对读物作出个性化选择,但这种选择仍受到纸媒的严格控制,只是受者一厢情愿。但是,数字化阅读,特别是网络阅读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象,借助于博客、播客、维客等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读者可以直接参与到网络环境中,自助式地进行阅读,而且还可以参与网络创作和出版,成为信息的提供者。网络的交互性为读者与作者及其他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实时互动对话交流功能,打开了传授双方互动的阀门。
二、数字化阅读开启阅读新天地
一是扩大了阅读形式。数字化阅读从文字和图片扩充到了视频、音频,给人一种立体阅读的感受,且阅读、保存、传播都更方便。如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整合的长达13245个小时收录了22481部作品的视频资源库,包含了地方戏曲、影视作品、专题讲座、曲艺作品、文化专题片等七大类,为读者开启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宝库。
二是丰富了阅读体验。数字化阅读的本质是帮助读者更便利地阅读,它改变的并不是阅读内容本身,而是阅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体验和阅读心情。比如在网上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读者可以运用网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深阅读”,包括利用链接调出其历史背景、相关资料甚至利用视音频等辅助阅读手段。数字阅读短期内不能完全替代读传统纸质的书,但纸质的书已经无法承载今天的海量信息,新媒介带来了更多展示内容的可能性。
三、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影响大众阅读心理与方式的应对措施
一是媒体承担责任。面对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媒体必须要勇于承担责任。首先,必须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对新媒体阅读议程进行优化设置。出版业要在出版作品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必须保证阅读作品质量,提升大众阅读品位,促使大众在阅读当中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其次,新旧媒体需要良好的结合,促进新时代阅读形式更加理性化。最后,媒体需要营造有思想、有深度的阅读环境,广泛容纳高雅的阅读内容,避免发生上述系列问题。
二是政府多加引导。政府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影响大众阅读心理与方式方面亦要相应的制定应对措施。首先,必须要能够积极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互联网由于传播速度较快,互动性较强、信息量较大,已经成为了当前的舆论集散中心,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但是,由于缺少门槛限制,使得网络出现了诸多负面的、极端的言论。政府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将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其次,政府应该积极的鼓励发展公益性出版。出版物承担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众人,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面对当今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媒介,政府可以鼓励大力发展公益性出版,不断扩大规模,以便增加其社会影响力。
结论
综上所述,由大众的阅读习惯会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而改变,可以说大众阅读史便是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当前,受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影响,大众阅读出现了“浅阅读”现象,并且出现了另类阅读自由化和信息但在超载,为此,媒体与政府均应该积极承担责任,为大众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大众正确阅读。
参考文献
[1]唐灿M.数字网络时代的电子图书形态设计[J].艺术设计研究,2015(4):88-93.
[2]刘澜.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知识传播效果研究--基于辽宁大学图书馆读者的调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89-92.
[3]王芬.数字媒体对大众阅读的影响及图书馆服务创新[J].河北科技图苑,2015(2):37-40.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