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新思路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区“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一、我区统筹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现狀分析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政策影响,我区已形成了凝固的城乡分治二元经济格局,导致城乡在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下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封闭的状态虽有所改善,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1城乡产业分割,城乡之间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组合、自由流动,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致使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作为连接城乡产业纽带的龙头企业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更少,全国372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我区仅有12户。农民家庭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占7943%,第二产业占655%,第三产业占1031%。与全国同期相比,第一产业高3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2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我区农牧民的收入来源还主要依赖于传统农牧业,还未摆脱农田的束缚。
  2城乡分割导致了城镇化发展缓慢,造成农村牧区人口转移难。我区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城镇化率虽然高出全国水平,但城镇功能相当薄弱,城镇的就业环境差,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各地在户籍管理、子女上学等方面采取城乡两策,人为设置了一些农牧民向城镇流动的障碍,难以实现农牧民向城镇的有效转移。我区从“九五”开始,每年从农村牧区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约20万人,扣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转移速度仅为2%。照此速度,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我区农牧民转移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必须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农牧民的有效转移。
  3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我区农牧民收入80年代快速增长、90年代后期增幅缓减,1979年—1985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为979%,1998年—2002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仅为129%,增幅下降了85个百分点。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1978年城镇居民收入为301元,农牧民收入为131元,两者相差170元,比例为229∶1;2002年城镇居民收入为6051元,农牧民收入为2086元,两者相差3965元,比例为29∶1,况且农牧民纯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次年的生产投入,实际上两者比在4∶1左右。形成城镇居民与农牧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直接原因是受城乡分割的制约,农牧民收入渠道单一,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相当有限。
  4由于受重工轻农政策的影响,对农牧业的支持保护不够。多年来,由于自治区财力不足,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水平较低,2002年全区财政支农资金支出为416亿元,仅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998%;信贷支农不尽人意,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了工、商、交通、运输、通讯等高效产业,导致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缓减;农牧民由于本身收入水平较低? 调整,核心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一)统筹发展规划,重点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支持力度
  农牧业是弱质产业,对农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从一些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基本完成由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支持农业的转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有条件拿出部分财力来反哺农牧业、支持农牧业。因此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政策时,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是打破城乡产业分割,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经济发展是不以人为割裂的意志为转移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撑。要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交流与融合,使其发挥“承城接乡”的重要作用,引导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第三产业等新兴产业,支持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农村牧区服务业等,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形成城乡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
  (三)统筹城乡就业,重点是打破农牧民向城镇流动的人为障碍,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
  在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功能开发,扩展城镇就业容量。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广开农牧民就业门路,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公平就业机制,制定城乡统一的就业准入政策,清除体制障碍,加快落实户籍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全方位拓展劳务输出。
  (四)统筹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待遇,重点是清除人为的观念、体制障碍,逐步使农牧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
  “三农”将在“三化”带动下走向繁荣,城乡将不再分割,城市政策将不再有重大差别,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也不再有人为的障碍,城市的技术、人才、资金、先进生活方式和价值道德观念将向农村牧区扩展,逐步实现农牧民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待遇,拥有与城镇居民公平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社会保障应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权利。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
  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加快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利用工业化促进农畜产品向工业品转化,为农村牧区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牧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工业积累支持农牧业。加快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产业整合,打破所有制和城乡界限,让各种生产要素自由组合,自由流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可以为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快农牧业的机械化、集约化,用工业武装农牧业提供保障。
  (二)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农牧业产业化,是农村牧区工业化的起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关键是统筹城乡产业交流和融合。目前,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制约产业化发展的两大因素: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二是农牧民生产的农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均衡化水平低,标准化程度更低。要使我区产业化跃上一个新水平,必须有针对性解决上述两大难题。要紧紧围绕乳、肉、绒、粮油、马铃薯、饲草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皮革皮毛业,依托城市工业集聚的优势,加快加工企业向农村牧区延伸,实现与生产基地对接。要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活力和辐射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要积极引进城市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牧民增收。
  (三)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牧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我区推进城镇化,要突出发展大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良的新格局。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增强吸纳农村牧区人口和劳动力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坚持经营城镇,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盘活资产,健全城镇管理制度,完善城镇管理法规。坚持改革创新,取消农牧民进城后在子女入学、就业、入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农牧民转移创造条件。
  (四)促进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融合,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
  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就农牧业论农牧业,必须跳出农村牧区这个构架,把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综合起来一体谋划,要把城市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市场来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要把畜牧业尽快调整成为第一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稳定发展牧区畜牧业,全面实施围封转移战略,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草原生态双赢的目标。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全面推行舍饲圈养,促进种养结合,多数地区逐步转变为以牧为主。调整农业种植内部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形成比例协调、效益突出的粮、经、草三元结构,使农区走向为养而种的良性轨道。充分发挥我区农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我区称强于全国的优势特色产业。
  (五)加快发展农村牧区教育,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
  农村牧区教育,关系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提高农牧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所在。深化农村牧区教育改革,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以法律、法规和技能教育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的职业培训,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牧民分工分业相衔接的机制,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牧区人口参与就业竞争并最终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六)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牧民增收结合起来。使城乡之间生态协调发展,环境优美,趋向融合。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城带乡、同步规划的思路,重视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由城市向集镇和农村牧区延伸,尤其是在水、电、路、通讯等方面形成城乡相连的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效益,促进城乡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融合。
  (七)统筹城乡投入,加大对农牧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加强对农牧业的投入,关键是解决工业支持农牧业、城市扶持农村牧区的问题,要建立起对农牧业支持保护的长效机制。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绿箱”投入,用足“黄箱”政策,改革补贴方式,实防止和化解风险。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形成国家支持农牧业的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加大农村牧区信用社改革力度,使其真正成为支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渠道。三是探索建立农牧业保险制度,防止和化解农牧业风险。
其他文献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亮点,以其创造的高利润及对社会综合经济指数增长的强拉动力,成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因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拉动经济全面发展,急需加快发展我区会展业。    一、加快发展会展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是会展业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在发达国家,会展业利润率达25%,在我国上海,利润率达到20%以上。2002年青岛举办的40多个展会,
期刊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是电力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电企业靠垄断电价和计划电量来调节企业利润的格局将被彻底打破,电价将随市场需求而动态变化,发电企业只有根据市场电价来严格地控制自己的发电成本,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竞价上网的核心是成本的竞争,谁的成本低,谁就占据主动,具有竞争优势。    一、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    1同网不同价,严重影响了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企业在内部
期刊
EMS- 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是各国邮政部门开办的一项特殊的邮政服务业务. 特快专递业务在各国邮政、海关、航空部门均享有优先处理权, 特快专递邮件从收寄到投递的整个过程都有专人负责,无论在国内或国外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优先处理、优先验关、专车投递,国内法定节假日照常投递等处理方式保证了它的全程运递速度和处理时限,使邮政特快专递成为目前实物传递中传递速度最快的邮件.使用EMS业务既可以到各邮政局交寄,也
期刊
一、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一)宏观制约因素1.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补贴力度不够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财政资金不能自给的地区,虽然从绝对量上看财政支农资金在逐年增加,但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对农牧业的投入份额逐年下降,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已降为8.83%,此前比重基本上在10%以上。这与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和农牧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一个
期刊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感性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消费者日益看重商品对于自己情感、心理上的满足,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越来越依赖于品牌的经营。今天,消费者消费理念不断变化,同行业产品出现趋同现象,使得品牌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胜负的关键,品牌经营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品牌经营不仅是强化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最佳途径,更是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有效工具。    一、品牌经营的内涵及特点    当今,学术界对
期刊
2003年,受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和美英军事打击阿富汗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内部看,我国经济结构、体制秩序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国际环境趋坏的情况下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加剧了调控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这些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总的看,煤炭工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利好因素仍较多,如果说2001-2002年是煤炭行业整体扭亏为盈的年份,那么,20
期刊
一、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季度,我区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一、二、三产业增长均比上年同期明显加快。经济运行呈现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贷款总额、居民收入四个增速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和贷款结构两个方面得到调整,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物价总水平继续回升的特点。     (一)经济景气继续上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达3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期刊
一、结合国有企业领导体制转换,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投资决策体系    (一)国有企业的“新三会”与国有企业投资决策  国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投资支持。重大投资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重大的投资失误,可以将一个好端端的国有企业拖垮。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如何理解以内涵式扩张“做大”国有企业?如果单纯地追求资产的膨胀,一味地增加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而忽视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
期刊
R&D联盟(R&D consortium)是指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建立联盟契约关系,在保持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及社会身份的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协作,从事技术或产品研究开发,在实现共同确定的研究开发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各自目标的研究开发合作方式。    一、R&D联盟建立的原因分析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促使企业建立R&D联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精、
期刊
一、我国远未建立起完善的规范市场秩序的立法体系    1国内市场立法欠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就是一种完善的法制经济,强调公平与透明的原则。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建立完善的法制经济来说远远不够。我国至今没有制定反限制竞争协议、滥用市场优势等经济垄断法规;而且表现为地方封锁、部门分割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部门滥用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尤为严重。一些企业依靠行政手段扶持垄断市场,如电信、电力、民航等,竞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