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大学瑜伽课程面临着学时短、学生基础差、缺少兴趣驱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大学瑜伽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完整的瑜伽教学的要求。本文研究一方面降低了考试对学生动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了考试对学生动作完成程度的要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应该在完整的冥想状态下完成全套动作,否则难以通过。在实际教学中,课程的大部分时间加强了学生在瑜伽冥想中的培训力度,重点使得学生在较简单的动作要求中完成对应的冥想。
关键词 大学瑜伽 大学生 教学改革;
瑜伽是佛教的重要冥想类功法,其内涵包容了整个东亚文化的全部内容。而事实上,浅层次的瑜伽是以修外为主,修内为辅。目前,大学瑜伽课程也以体育动作培训为主要内容,而对于宗教和哲学问题的培训几乎没有涉及。2010年以来,我校开展了瑜伽选修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修为,提升学生的人格,但课程较高的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成果之间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课程现状与问题分析
瑜伽的本质在于冥想而不是做出高柔韧度的动作。但实际的瑜伽课程教学过于注重表象,对于学生的考核也倾向于对动作的考核,这就造成了瑜伽教学成为了单纯的形体动作教学。很多培训老师都有一种倾向,先教会了动作再去深入贯彻冥想的课程,但因为高校瑜伽教学存在课时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导致很少有老师能够将前置的必要的动作课程完成。这也是造成了高校瑜伽课程只教动作的主要原因。
瑜伽课程的本质问题与其他课程的问题相似,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时短,课程难以展开。一般瑜伽课程每周1次课程,每次课程2学时,即便学校已经安排每学期瑜伽课程均按全学时展开,但每学期仅20周左右的授课时间,学时仅有不足160学时。一般瑜伽课程如果完整讲述,需要3年左右时间每天练习1-2小时,学时需求量接近1500学时。如此悬殊的供需关系下,高校瑜伽课程的授课难度可想而知。
(二)学生选课动机以学分为目的,学习不深入,不主动。学生选择瑜伽课程,一般出发点并不是看中瑜伽的功能,也不是提升自身的修为,而是获得课程对应的学分。针对学分的学习本身就充满了各种物欲和杂念,这种状态下不可能学习好瑜伽。无法让学生潜心静心,是当前高校瑜伽课程的关键难点。
(三)考核方式单一,考试结构不科学。因为学习时间较短,当前学校对学生瑜伽的评价方式也在于动作考核方面。只要学生能够在3个必选动作和2个自选动作上做到让评委基本满意,就可以完成学业,这种评价方式是纯主观评价方式,以至于发展到很多学生完全浮于表象的动作都可以通过考试。这种考试标准更加推动了学生对于瑜伽课程的应付。
二、课程改进方法分析
因为瑜伽课程使用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列主义哲学,加强在校园中教授瑜伽课程的哲学内容本身就不合适宜。所以,我们无法通过以哲学宗教原理为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无法以考核佛教禅宗原理的方式对学生的瑜伽进行考核,而且如果学生学习完瑜伽课程之后,基本的瑜伽动作都不会,只会谈论禅宗原理,也不符合基本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所以,本文认为学生瑜伽课程的升级教改重点仍然应该倾向于动作教学,但应该增加动作难度和教学深度。毕竟当前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倾尽全力,瑜伽教学的难度适当提高后,不影响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本次教改有3个要点:
首先,对考试要求进行改革。传统考试自选动作主要是前屈式、山岳式、骑马式等中等难度的动作,这些动作虽然就学生柔韧度的要求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但这些动作的中等难度容易让你学生难以驾驭。所以在考试中出现很多学生牵强通过的现象。通过降低动作难度,比如使用站立式、展臂式、拜佛式等相对简单的动作,考察学生在练习瑜伽时的内心沉静程度,可以让学生减少练习压腿伸筋等环节,化繁为简,重点学习瑜伽更深层次的东西。
其次,对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的瑜伽教学课程一般每次课2学时,合计约100分钟,前15分钟老师会带领学员热身运动,传统的伸筋练习,15-50分钟,老师会教授某个特定动作,让学生尝试完成。50分钟以后是学生的自由练习和师生交流时间。这种教学方法将动作练习占据了整个课程的一半以上,且在动作考试的基础上,学生难以完全进入到了禅宗的讨论中。
我校瑜伽老师均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师,老师自身在瑜伽禅宗方面的修为能够胜任瑜伽的教学。所以,通过新设计的课程,应该采用以下时间表:
开场15分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冥想练习,使得学生的整体节拍和思绪均得到有效的控制。15-30分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热身。30-70分钟,分散独立练习,可以同老师相互交流,以获得改进要点。70-100分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冥想,找到自身的不足,说出自身的苦恼和困惑,学会感恩。
通过此种教学改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全程实质上一直在冥想和半冥想状态下完成的训练。虽然通过改革后的动作难度得到下调,但实际上学生可以学习到这些简单动作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像以往的课程一样浮于表象。
三、结束语
瑜伽是一种哲学。瑜伽哲学积累了整个印度数千年发展的历史,积累了整个德干民族的全部智慧。瑜伽后来沿着海路传播到日韩等国家,在日韩等国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更加厚重的历史。近年,瑜伽传入我国后,虽然经历了迷茫期和探索期,但因为东方文化彼此相通的兼容性,瑜伽得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大学瑜伽课程的开设是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大学瑜伽课程遇到的实际困难是不可回避的。本文通过对考试方法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得瑜伽课程更加适应于大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张敏.瑜伽冥想的传统养生思想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2.10(10):13-15.
[2] 高慧.瑜伽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 张洋.瑜伽语音冥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赤子(上中旬).2014.08(43):96-98.
摘 要 大学瑜伽课程面临着学时短、学生基础差、缺少兴趣驱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大学瑜伽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完整的瑜伽教学的要求。本文研究一方面降低了考试对学生动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了考试对学生动作完成程度的要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应该在完整的冥想状态下完成全套动作,否则难以通过。在实际教学中,课程的大部分时间加强了学生在瑜伽冥想中的培训力度,重点使得学生在较简单的动作要求中完成对应的冥想。
关键词 大学瑜伽 大学生 教学改革;
瑜伽是佛教的重要冥想类功法,其内涵包容了整个东亚文化的全部内容。而事实上,浅层次的瑜伽是以修外为主,修内为辅。目前,大学瑜伽课程也以体育动作培训为主要内容,而对于宗教和哲学问题的培训几乎没有涉及。2010年以来,我校开展了瑜伽选修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修为,提升学生的人格,但课程较高的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成果之间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课程现状与问题分析
瑜伽的本质在于冥想而不是做出高柔韧度的动作。但实际的瑜伽课程教学过于注重表象,对于学生的考核也倾向于对动作的考核,这就造成了瑜伽教学成为了单纯的形体动作教学。很多培训老师都有一种倾向,先教会了动作再去深入贯彻冥想的课程,但因为高校瑜伽教学存在课时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导致很少有老师能够将前置的必要的动作课程完成。这也是造成了高校瑜伽课程只教动作的主要原因。
瑜伽课程的本质问题与其他课程的问题相似,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时短,课程难以展开。一般瑜伽课程每周1次课程,每次课程2学时,即便学校已经安排每学期瑜伽课程均按全学时展开,但每学期仅20周左右的授课时间,学时仅有不足160学时。一般瑜伽课程如果完整讲述,需要3年左右时间每天练习1-2小时,学时需求量接近1500学时。如此悬殊的供需关系下,高校瑜伽课程的授课难度可想而知。
(二)学生选课动机以学分为目的,学习不深入,不主动。学生选择瑜伽课程,一般出发点并不是看中瑜伽的功能,也不是提升自身的修为,而是获得课程对应的学分。针对学分的学习本身就充满了各种物欲和杂念,这种状态下不可能学习好瑜伽。无法让学生潜心静心,是当前高校瑜伽课程的关键难点。
(三)考核方式单一,考试结构不科学。因为学习时间较短,当前学校对学生瑜伽的评价方式也在于动作考核方面。只要学生能够在3个必选动作和2个自选动作上做到让评委基本满意,就可以完成学业,这种评价方式是纯主观评价方式,以至于发展到很多学生完全浮于表象的动作都可以通过考试。这种考试标准更加推动了学生对于瑜伽课程的应付。
二、课程改进方法分析
因为瑜伽课程使用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列主义哲学,加强在校园中教授瑜伽课程的哲学内容本身就不合适宜。所以,我们无法通过以哲学宗教原理为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无法以考核佛教禅宗原理的方式对学生的瑜伽进行考核,而且如果学生学习完瑜伽课程之后,基本的瑜伽动作都不会,只会谈论禅宗原理,也不符合基本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所以,本文认为学生瑜伽课程的升级教改重点仍然应该倾向于动作教学,但应该增加动作难度和教学深度。毕竟当前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倾尽全力,瑜伽教学的难度适当提高后,不影响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本次教改有3个要点:
首先,对考试要求进行改革。传统考试自选动作主要是前屈式、山岳式、骑马式等中等难度的动作,这些动作虽然就学生柔韧度的要求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但这些动作的中等难度容易让你学生难以驾驭。所以在考试中出现很多学生牵强通过的现象。通过降低动作难度,比如使用站立式、展臂式、拜佛式等相对简单的动作,考察学生在练习瑜伽时的内心沉静程度,可以让学生减少练习压腿伸筋等环节,化繁为简,重点学习瑜伽更深层次的东西。
其次,对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的瑜伽教学课程一般每次课2学时,合计约100分钟,前15分钟老师会带领学员热身运动,传统的伸筋练习,15-50分钟,老师会教授某个特定动作,让学生尝试完成。50分钟以后是学生的自由练习和师生交流时间。这种教学方法将动作练习占据了整个课程的一半以上,且在动作考试的基础上,学生难以完全进入到了禅宗的讨论中。
我校瑜伽老师均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师,老师自身在瑜伽禅宗方面的修为能够胜任瑜伽的教学。所以,通过新设计的课程,应该采用以下时间表:
开场15分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冥想练习,使得学生的整体节拍和思绪均得到有效的控制。15-30分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热身。30-70分钟,分散独立练习,可以同老师相互交流,以获得改进要点。70-100分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冥想,找到自身的不足,说出自身的苦恼和困惑,学会感恩。
通过此种教学改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全程实质上一直在冥想和半冥想状态下完成的训练。虽然通过改革后的动作难度得到下调,但实际上学生可以学习到这些简单动作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像以往的课程一样浮于表象。
三、结束语
瑜伽是一种哲学。瑜伽哲学积累了整个印度数千年发展的历史,积累了整个德干民族的全部智慧。瑜伽后来沿着海路传播到日韩等国家,在日韩等国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更加厚重的历史。近年,瑜伽传入我国后,虽然经历了迷茫期和探索期,但因为东方文化彼此相通的兼容性,瑜伽得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大学瑜伽课程的开设是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大学瑜伽课程遇到的实际困难是不可回避的。本文通过对考试方法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得瑜伽课程更加适应于大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张敏.瑜伽冥想的传统养生思想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2.10(10):13-15.
[2] 高慧.瑜伽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 张洋.瑜伽语音冥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赤子(上中旬).2014.08(4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