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同步发展。究其本质,是以城镇化为载体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是发展经济的最大引擎。
关键词:城镇化 意义 引擎作用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在2012年之前,至少有20种以上。具有代表性并符合现实的解释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简言之,城镇化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二、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国特别是大国要想成功的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镇化,世界发达国家成为强国的过程就是其逐步提高城镇化率的过程。据统计,19世纪初全球只有3%的人口是城市人口,到20世纪初,世界城镇化率提高到了13%-14%。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时期,到20世纪末城镇化率达到48%。进入21世纪,目前全球城市居民已达36亿人左右,发达国家70%-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将对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我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须自觉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自觉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建设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揭示了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即S型曲线规律。在城镇化早期和后期阶段,城镇化率提升得十分缓慢,而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突破50%而上升到70%,这是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60美元,首次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也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两个“首次”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开始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靠什么样的力量沉着应对各种不利因素,来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呢?新型城镇化就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比上一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有研究表明:从世界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率从36%提高到60%属于加速期,目前我国就处在这个高速发展阶段。所以,其城镇化率还将不断提高。达到70%-80%的水平,我国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国、强国。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指出,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即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不可回避“转型陷阱”、“资产泡沫陷阱”、 “人口陷阱”等。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2年11月28日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表示,城镇化可助力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会造福中国人民,而且对世界也是贡献。”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城镇化自身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
城镇化是释放农业农村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如果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中有3—4亿农民进城,按每人20平方米居住面积计算,就会产生60至80亿平方米的潜在住房需求,这个长长的产业链条,对钢铁、家电、轻纺等行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随着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必然会对文化、教育、卫生、服务业、以及各种市政设施提出新的需求。其总规模不亚于对住房的需求。一个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增加的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需求就在10万元以上。
城镇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如,半城镇化造成了数量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和日益严重的农民工问题。所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有利于城镇化问题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
三、大力发挥城镇化的引擎作用
城镇化是由政府主导、大范围规划、整体推动,国家战略对城市和地区的城镇化起决定性作用。李克强对十八大报告的解读中,将“改革红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直指城镇化——他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城镇化的引擎作用,主要概括为4个方面:
(一)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积聚、“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市民化,就是让一部分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成为市民。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2%,但是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5%-38%。2亿人生活在城镇却没有城镇户口,享受不到相应的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就出现了很多“半城镇化”的现象,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是还没有实现身份的转变。所以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化,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的福利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推进速度,不仅要考虑城镇化的需求,更要立足于城镇化的环境与资源,特别是要与我国的能源状况相匹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因能耗、排放等问题而面临“三座大山”: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气候变化。
所以,新型城镇化就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努力发展低耗经济、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
(三)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城镇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1、以城带县,拉开县城建设框架,增强县域城镇带动力,高起点做好县城规划,高规格部署园区建设,把园区建设纳入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推进园城深度融合。
2、以业兴县,增强县域城镇竞争力全面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开创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活力强劲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以支撑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3、以制活县,增强县域城镇新活力,积极探索试行符合规划并已办理确权登记手续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 “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农民公寓建设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等,加大对县域金融支持的力度。
(四)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依托,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推进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引领作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实现“三化”有机融合。同时,要注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注重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时代文明向农村扩散,让城镇化的进程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过程。所以,以城镇化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对区城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我们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努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抢抓机遇,积极作为。
关键词:城镇化 意义 引擎作用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在2012年之前,至少有20种以上。具有代表性并符合现实的解释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简言之,城镇化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二、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国特别是大国要想成功的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镇化,世界发达国家成为强国的过程就是其逐步提高城镇化率的过程。据统计,19世纪初全球只有3%的人口是城市人口,到20世纪初,世界城镇化率提高到了13%-14%。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时期,到20世纪末城镇化率达到48%。进入21世纪,目前全球城市居民已达36亿人左右,发达国家70%-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将对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我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须自觉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自觉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建设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揭示了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即S型曲线规律。在城镇化早期和后期阶段,城镇化率提升得十分缓慢,而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突破50%而上升到70%,这是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60美元,首次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也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两个“首次”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开始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靠什么样的力量沉着应对各种不利因素,来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呢?新型城镇化就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比上一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有研究表明:从世界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率从36%提高到60%属于加速期,目前我国就处在这个高速发展阶段。所以,其城镇化率还将不断提高。达到70%-80%的水平,我国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国、强国。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指出,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即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不可回避“转型陷阱”、“资产泡沫陷阱”、 “人口陷阱”等。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2年11月28日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表示,城镇化可助力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会造福中国人民,而且对世界也是贡献。”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城镇化自身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
城镇化是释放农业农村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如果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中有3—4亿农民进城,按每人20平方米居住面积计算,就会产生60至80亿平方米的潜在住房需求,这个长长的产业链条,对钢铁、家电、轻纺等行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随着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必然会对文化、教育、卫生、服务业、以及各种市政设施提出新的需求。其总规模不亚于对住房的需求。一个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增加的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需求就在10万元以上。
城镇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如,半城镇化造成了数量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和日益严重的农民工问题。所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有利于城镇化问题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
三、大力发挥城镇化的引擎作用
城镇化是由政府主导、大范围规划、整体推动,国家战略对城市和地区的城镇化起决定性作用。李克强对十八大报告的解读中,将“改革红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直指城镇化——他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城镇化的引擎作用,主要概括为4个方面:
(一)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积聚、“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市民化,就是让一部分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成为市民。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2%,但是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5%-38%。2亿人生活在城镇却没有城镇户口,享受不到相应的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就出现了很多“半城镇化”的现象,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是还没有实现身份的转变。所以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化,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的福利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推进速度,不仅要考虑城镇化的需求,更要立足于城镇化的环境与资源,特别是要与我国的能源状况相匹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因能耗、排放等问题而面临“三座大山”: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气候变化。
所以,新型城镇化就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努力发展低耗经济、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
(三)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城镇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1、以城带县,拉开县城建设框架,增强县域城镇带动力,高起点做好县城规划,高规格部署园区建设,把园区建设纳入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推进园城深度融合。
2、以业兴县,增强县域城镇竞争力全面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开创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活力强劲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以支撑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3、以制活县,增强县域城镇新活力,积极探索试行符合规划并已办理确权登记手续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 “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农民公寓建设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等,加大对县域金融支持的力度。
(四)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依托,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推进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引领作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实现“三化”有机融合。同时,要注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注重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时代文明向农村扩散,让城镇化的进程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过程。所以,以城镇化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对区城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我们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努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抢抓机遇,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