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完善,互动式输入观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动式输入观(interactionalist view of input)指语言习得是外部与内部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的内部加工机制作用于输入的性质,同时输入的性质也决定学习者的内部加工机制。在语言输入中,保姆式话语和外国腔话语,有意识的语言输入,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输入,在输入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从文化、思维等方面,对英语阅读理解有着日益积累、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 互动式输入 英语教学 阅读理解
一、引言
人们对于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的看法不尽相同。行为主义输入观(behaviorist view of input)忽略学习者的内部学习机制,强调外部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控制语言输入,提供反馈,塑造第二语言习得。心灵主义输入观(mentalist view of input)与其相反,强调内部机制,把语言习得机制看做是先天具有的。因此,环境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而且不够充分。
互动式输入观(interactionalist view of input)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语言习得是外部与内部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的内部加工机制作用于输入的性质,同时输入的性质也决定学习者的内部加工机制。同理,输入的质量虽影响内部机制,但它也受内部机制的影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还体现在学习者与说话者的实际言语行为交互过程中。Krashen关于二语习得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习得语言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即“过犹不及”的状态。根据互动式输入的帮助,即通过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结合,将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学习者内化的知识。
二、互动式语言输入的积极作用
1.外在因素
(1)保姆式话语和外国腔话语
母亲与幼儿接触时使用的语言称为保姆式语言(李亚光,2009)。保姆式语言是母亲与幼儿之间的传授和交流式的语言,语句往往简单易懂,很少出现生僻词,是儿童最本质也是最早期的语言学习,对学习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使用保姆式语言做感兴趣的事,或者进行交流学习。换言之,保姆式语言是儿童进行生活活动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儿童早期的语言学习和模仿能力是最强的,儿童使用保姆式语言就是对语言不断学习和巩固的一个过程,大脑不断储存知识,儿童不断发展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儿童对语言系统的学习是相对熟悉且自信的。
在保姆式语言的影响下,学生的语言思维方式得到一定的发展。因为人类活动本质和进程有一定的相似性,中西方思维的互通,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国内外文献表明,语言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相互融合促进的。大部分人继承了祖辈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习惯使用本族文化思考问题。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中西方文化的相似点,对于中国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有一定的语言迁移影响。由于文化域的交叉和相互融合,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做英语阅读理解时,能够掌握英语文章的全局,充分理解原文意思。这对英语阅读理解有一定的正面迁移影响,有助于培养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输入
语言输入对于英语语习得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就目前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而言,课堂是学生接受英语的主要渠道。与自然学习条件下语言输入的自发性特点不同,课堂语言输入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其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Hamer(1983)认为,课堂教学活动通常可分为两大部分,与语言输入相关的部分(即学生接受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和与培养语言输出的相关部分(即必要时强迫学生使用他们学过的语言)。课堂是讨论、解释语用规则、对比不同用法最理想的地方。在中国,实施外语教学的场所主要是课堂。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束定芳等,1996:175)。
根据Gass(1997:1)所言:“语言输入可能是二语习得中最为重要的概念,没有那一个人可以在没有接受任何语言输入的概念,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在没有接受任何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学得一门外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的有效性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通常将“有效”定义为“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课堂语言输入有效性提高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才会提高。为了正确又高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在我看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即输入量、输入方式、难易程度、速率,这就意味着,为了提高课堂语言输入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教师控制好课堂上语言输入的量。由于学生的英语语言储备量还不够,加上受母语、语言知识、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学生能接受的内容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用正确的适用于广大学生的输入方式;要掌握好课堂输入知识的难易程度,既不太难又不太容易,让学生学起来不是很吃力;要掌握好适中的授课速率,因为学生在边听的时候,还要经过处理,才能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2.内在因素
语言输入分为有意识的语言输入和无意识(潜意识)的语言输入。有意识,是指事先有一定意图和任务,并经过一定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有意识的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方法灵活,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和意志努力,因此它是一种主动而又自觉的活动。
(1)有意识的语言输入
有意识的语言输入对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有意识的语言输入对于语言学习者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而言,是很必要的。通过有目的学习的互动,学生学习词汇和结构将会更容易、更活跃。Kenneth Chastain曾有这样的论述:“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及社会化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老师和同学是否相互接受,决定着他参加课堂活动意愿和热情。”Stevick认为:“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态度。”大体来说,良好的课堂气氛应是轻松、愉快、和谐、积极向上的,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他们感到自然、放松,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上佳的学习成绩[5]。因此,如果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语言输入的接收者会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意识性地学习与接收一些东西。从这一层面来说,语言的学习者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者对阅读理解的兴趣,从而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2)无意识的语言输入
David Ausubel主张学习是通过有目的的、发生在人的有机体内的、把新内容与已存在的认知概念或前提联系的过程——把新词挂上已存在的认知木钉上。有目的不是一个含蓄的回答,而是一个“在不武断、实在的基础上,潜在的有目的迹象、标志、概念或前提和一个给出的个人的认知结构相联系、相结合,表达清楚,区分精确的有意识的经历”。Chamot(1995,引自许哲,ELITeaehing1997)说:“学生们需要知道他们先获得的知识是帮助他们学习新东西的有价值的工具。”当学习者有目的地把新知识与已知的内容联系起来,或当学习任务潜在的有目的(如和认知结构相关联)时,有目的学习就发生了(乐眉云,1999)。有意识可以有效获得系统而又完整的科学知识,它在学习和工作中占主导地位。同时,无意识的英语语言熏陶,能让人们在无意识中,同样取得想要的结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1977.
[3]李亚光.保姆式语言输入对大学听力教学的启示[A].教学园地,2009.
[4]Jeremy 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Longman: Longman Inc New York,1983.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Gass,S. Input,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er[M].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1997.
[7]Schumann,J.H.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Getting A Global Look at the Learner[J].Language Learning Special Issue,1976(4):98-99.
[8]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57: 125-126.
[9]彭然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6-61.
指导老师:胡渝镛
关键词: 互动式输入 英语教学 阅读理解
一、引言
人们对于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的看法不尽相同。行为主义输入观(behaviorist view of input)忽略学习者的内部学习机制,强调外部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控制语言输入,提供反馈,塑造第二语言习得。心灵主义输入观(mentalist view of input)与其相反,强调内部机制,把语言习得机制看做是先天具有的。因此,环境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而且不够充分。
互动式输入观(interactionalist view of input)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语言习得是外部与内部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的内部加工机制作用于输入的性质,同时输入的性质也决定学习者的内部加工机制。同理,输入的质量虽影响内部机制,但它也受内部机制的影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还体现在学习者与说话者的实际言语行为交互过程中。Krashen关于二语习得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习得语言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即“过犹不及”的状态。根据互动式输入的帮助,即通过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结合,将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学习者内化的知识。
二、互动式语言输入的积极作用
1.外在因素
(1)保姆式话语和外国腔话语
母亲与幼儿接触时使用的语言称为保姆式语言(李亚光,2009)。保姆式语言是母亲与幼儿之间的传授和交流式的语言,语句往往简单易懂,很少出现生僻词,是儿童最本质也是最早期的语言学习,对学习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使用保姆式语言做感兴趣的事,或者进行交流学习。换言之,保姆式语言是儿童进行生活活动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儿童早期的语言学习和模仿能力是最强的,儿童使用保姆式语言就是对语言不断学习和巩固的一个过程,大脑不断储存知识,儿童不断发展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儿童对语言系统的学习是相对熟悉且自信的。
在保姆式语言的影响下,学生的语言思维方式得到一定的发展。因为人类活动本质和进程有一定的相似性,中西方思维的互通,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国内外文献表明,语言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相互融合促进的。大部分人继承了祖辈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习惯使用本族文化思考问题。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中西方文化的相似点,对于中国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有一定的语言迁移影响。由于文化域的交叉和相互融合,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做英语阅读理解时,能够掌握英语文章的全局,充分理解原文意思。这对英语阅读理解有一定的正面迁移影响,有助于培养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输入
语言输入对于英语语习得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就目前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而言,课堂是学生接受英语的主要渠道。与自然学习条件下语言输入的自发性特点不同,课堂语言输入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其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Hamer(1983)认为,课堂教学活动通常可分为两大部分,与语言输入相关的部分(即学生接受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和与培养语言输出的相关部分(即必要时强迫学生使用他们学过的语言)。课堂是讨论、解释语用规则、对比不同用法最理想的地方。在中国,实施外语教学的场所主要是课堂。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束定芳等,1996:175)。
根据Gass(1997:1)所言:“语言输入可能是二语习得中最为重要的概念,没有那一个人可以在没有接受任何语言输入的概念,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在没有接受任何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学得一门外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的有效性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通常将“有效”定义为“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课堂语言输入有效性提高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才会提高。为了正确又高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在我看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即输入量、输入方式、难易程度、速率,这就意味着,为了提高课堂语言输入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教师控制好课堂上语言输入的量。由于学生的英语语言储备量还不够,加上受母语、语言知识、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学生能接受的内容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用正确的适用于广大学生的输入方式;要掌握好课堂输入知识的难易程度,既不太难又不太容易,让学生学起来不是很吃力;要掌握好适中的授课速率,因为学生在边听的时候,还要经过处理,才能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2.内在因素
语言输入分为有意识的语言输入和无意识(潜意识)的语言输入。有意识,是指事先有一定意图和任务,并经过一定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有意识的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方法灵活,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和意志努力,因此它是一种主动而又自觉的活动。
(1)有意识的语言输入
有意识的语言输入对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有意识的语言输入对于语言学习者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而言,是很必要的。通过有目的学习的互动,学生学习词汇和结构将会更容易、更活跃。Kenneth Chastain曾有这样的论述:“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及社会化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老师和同学是否相互接受,决定着他参加课堂活动意愿和热情。”Stevick认为:“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态度。”大体来说,良好的课堂气氛应是轻松、愉快、和谐、积极向上的,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他们感到自然、放松,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上佳的学习成绩[5]。因此,如果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语言输入的接收者会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意识性地学习与接收一些东西。从这一层面来说,语言的学习者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者对阅读理解的兴趣,从而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2)无意识的语言输入
David Ausubel主张学习是通过有目的的、发生在人的有机体内的、把新内容与已存在的认知概念或前提联系的过程——把新词挂上已存在的认知木钉上。有目的不是一个含蓄的回答,而是一个“在不武断、实在的基础上,潜在的有目的迹象、标志、概念或前提和一个给出的个人的认知结构相联系、相结合,表达清楚,区分精确的有意识的经历”。Chamot(1995,引自许哲,ELITeaehing1997)说:“学生们需要知道他们先获得的知识是帮助他们学习新东西的有价值的工具。”当学习者有目的地把新知识与已知的内容联系起来,或当学习任务潜在的有目的(如和认知结构相关联)时,有目的学习就发生了(乐眉云,1999)。有意识可以有效获得系统而又完整的科学知识,它在学习和工作中占主导地位。同时,无意识的英语语言熏陶,能让人们在无意识中,同样取得想要的结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1977.
[3]李亚光.保姆式语言输入对大学听力教学的启示[A].教学园地,2009.
[4]Jeremy 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Longman: Longman Inc New York,1983.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Gass,S. Input,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er[M].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1997.
[7]Schumann,J.H.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Getting A Global Look at the Learner[J].Language Learning Special Issue,1976(4):98-99.
[8]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57: 125-126.
[9]彭然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6-61.
指导老师:胡渝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