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路径

来源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3098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资源型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产业结构性污染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省吕梁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与生计相结合,大力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促进产业绿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建立生态环保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探索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9)03-0132-07
  资源型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过度依赖资源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承载力,带来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乏力等诸多问题。在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日益增强的今天,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绿色发展是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山西省吕梁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引领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加深。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1]P2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017年6月,习近平视察山西时提出了五项重大任务要求,其中一项就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他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这对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资源型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引。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战。这“四个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作为资源型地区,过去一度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过度资源开采,导致地表沉陷、水土流失、地下水资源破坏;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也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赤字成为发展的短板,长此以往,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方式难以为继,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定位,为资源型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资源型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时,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生动形象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体现了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是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绿水青山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宝贵资源,应充分利用和实现它的经济价值,而不是将资源肆意破坏。世界历史经验证明,如果舍弃了“绿水青山”来谋求“金山银山”,最后的结果将是既阻碍了经济发展,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吕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曾有过“黄金十年”的辉煌,也有过经济“断崖式”下滑的阵痛。过度依赖资源、“一煤独大”的畸重型产业结构,并没有推动吕梁经济实现“质”的提升,也没有给人民群众增加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改变过去资源依赖的思维定势,牢固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发展,实现产业多元化;加强生态保护,构建绿色家园,推动吕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资源型地区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路径指引。习近平在谈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4]P40。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推进绿色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战略部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昭示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的民本思想。资源型地区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享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资源型地区提升现代治理能力的科学方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的方法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原因。制度是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指出,严格的制度和法治,可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资源型地区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5]P23,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这就需要有制度和法治作强有力的保障。依法治理生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必须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制度、法治的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讲非常迫切、十分必要。
  二、吕梁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吕梁市是资源型地区,21万平方公里土地蕴藏着40多种矿产资源,煤、铁、铝储量大,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铁矿石储量占山西的三分之一以上,铝土矿储量占山西的近一半、全国的六分之一以上。吕梁也是生态脆弱区,属晋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地区总面积的91.8%,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发育较差,土壤侵蚀严重,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互为因果,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吕梁依托资源优势,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吕梁的工业增长主要是依靠煤焦铁等传统产业,能耗高、污染重、结构性污染等问题突出,环境承载压力与日俱增,成为影响吕梁绿色发展亟需破解的问题。
  问题一,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排放量大。2017年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3:63:32.7,工业企业规模偏小,装备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不高,达标排放不稳定。钢铁、焦化、电力、水泥、氧化铝、煤炭等六大行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年排放量分别占全市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66%、68%、62%,是区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明显。
  问题二,城镇化建设水平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吕梁2004年撤地设市时,城镇化率仅为27%,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乡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农村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集中供暖和清洁能源替代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不完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燃煤污染特征明显,特别是集中采暖期,燃煤污染产生“节点”效应。吕梁作为西煤东运重要通道,每天近7万辆大型货运车穿城而过,形成的机动车污染物以及道路扬尘污染量大面广,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突出。
  问题三,环境突出问题多,治理难度较大。多年来,矿产开采造成的土地塌陷、地表破坏、尾矿堆存以及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较多,受资金投入制约,修复任务艰巨。个体传统小作坊和小修理加工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设施落后,形成的环保问题多,治理任务重。
  问题四,环保意识有待加强,环保责任还需进一步压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尚未完全压实,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需要进一步落实。一些企业重生产轻环保,守法生产意识差,违法排污行为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对环境违法、超标排放监督管理不到位。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严峻的环境形势,倒逼吕梁市矫正发展思路,下大力气在全面实施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深入实践探索,在实现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實际的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吕梁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气洁、水净“生态新吕梁”奋斗目标,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坚持铁腕治污不动摇,坚持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战役,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攻坚突出问题,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使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一)形成推进绿色发展的新机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机制。坚决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成立吕梁市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强化统筹协调、组织推动。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部门履职、失职追责”制度,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高位推动生态环保目标任务的落实。出台《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领办突出环境问题制度》《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环保必须抓落实”要求,以超常举措大力度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党校必修课、干部培训计划。压减其他会议、不压减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持续形成攻势,推动形成全社会抓环保、治污染的浓厚氛围。
  二是创新环保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各级领导领办环保重点事项和部门联合督查督办机制,采取“四个一批”,即领导领办一批重点环保事项、集中约谈一批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县市区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挂牌督办一批环保工程建设项目、公开通报一批环保典型案件,推动环保项目建设和环保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有效解决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强化考核机制,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考核比重,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三是加强法治保障机制。牢固树立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念,不断加强地方环保立法工作,近两年来,制定实施了吕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绿化条例》《柳林泉域保护条例》《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正在立法调研《吕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吕梁市横泉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成立生态环境警察支队,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8年全市立案处罚企业数比上年增长66%,处罚金额增长32%,关停取缔企业741户,停产限产整治企业695户,对涉嫌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持续进行有效打击。全市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和《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被国家生态环境部4次通报表扬。   四是建立综合监督防控机制。实施“人防、技防、联防”综合监管措施。人防,就是执法人员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技防,就是发挥“互联网+自动监测”和雷达扫描等技术,对污染源实施线上自动监控;联防,就是充分发挥网格化监管责任,统一执法标准,实施区域群防群治,齐抓共管。2018年市区及周边4个县区网格化安装了150个空气质量微观监测站和雷达垂直水平大气污染物扫描仪;重点污染企业安装自动监控监测设备460套,与指挥综合监控平台联网实施监控;新增环境网格化监管人员500余人,实现环境监管线上线下共同发力。2018年第四季度,吕梁市在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PM2.5平均浓度最低、降幅最大。[6]
  (二)形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式。近年来吕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坚决淘汰煤焦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是以环境保护倒逼经济转型。坚持“增气减煤、控量提效、延长链条”,推进煤炭产业“减、优、绿”发展,持续实施煤炭减量置换,建设清洁安全高效矿井。坚持“去产能、控产量、入园区、严环保、循环化、高质量”,全面启动焦化产业清洁生产改造,推动焦化企业向全市三大园区集中,推进焦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向精深加工转变;用改革创新推动园区循环发展。吕梁孝义市是全国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过去每年有10.6亿立方米的焦炉煤气几乎都“点天灯”排空,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而同处一地的铝工业园区企业却长期利用原煤生产煤气,不仅成本高,而且污染严重,因此对使用廉价焦炉煤气愿望十分迫切。市领导调研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协调推动,给予必要政策支持,促成了焦化企业与铝工业企业的合作,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使焦化企业、焦炉煤气管道输送公司、用气铝工业企业三方新增收入5亿多元,催生循环经济、形成多赢局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是以新兴产业助推绿色发展。在以环保倒逼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吕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新材料企业进驻吕梁,山西省规模最大、装备技术水平最高的中铝华润一期43万吨轻合金铝项目2018年在吕梁建成投产。二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利用人文资源、红色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吕梁——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为主题,持续推出“乘‘汾酒号’列车,赏吕梁‘山口村庄’”“乘‘蔡家崖号’列车,赏吕梁山风光”等旅游季活动,近两年旅游接待人数、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近30%。三是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连续举办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成立由28名院士、专家组成的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一批大数据项目落地。四是加快发展白酒业,依托中国名酒“汾酒”基地——吕梁下属的汾阳市,连续举办两届世界酒文化博览会,持续打造一批清香型白酒品牌,“中国汾酒城”正式揭牌,获得第20届国际烈性酒大赛举办权,近年白酒产量实现年均20%以上的增长。与此同时,以光伏、风电和煤层气开发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2018年全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2.4%,“一煤独大”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转变。
  三是以服务创新促进企业治理升级。针对传统产业点多面广,经济体量小、环保水平低、历史欠账多、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坚持分类施策,对煤炭、铸造、化工、建材等行业企业,按照“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行业、分批次、分梯度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将管理融于服务,最大程度为企业环保提标改造创造便利条件。不搞“一刀切”,建立企业“环保管家”服务机制,实行“三自由、两必须”。“三自由”即企业制定整改方案自由、聘用专家自由、订购环保设备自由,实现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互促共进,有效地调动了企业环保治理的积极性。“两必须”即企业环保整改方案必须经环保部门审核,保证整改统一标准;完成整改必须经验收达标后方可进行生产,保证企业真改、实改,杜绝虚假整改、敷衍整改。
  (三)形成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新模式。吕梁积极探索环境污染问题整治与监管相结合,實现治理与预防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同时坚持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
  一是坚持问题整治与监管相结合。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整治力度,实施生态环保治理“八大工程”,连续两年投资近100亿元,推进工业污染防治、清洁取暖、扬尘治理、污水处理设施等200余项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加大煤改气、煤改电力度,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积。扩大“禁煤区”范围,积极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黄昏暗查”“黎明行动”等执法监管措施,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吕梁市区优良天数名列山西省设区市第二,山西省《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分析报告》显示,吕梁是全省生态质量改善最为明显的区域。[7]
  二是坚持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吕梁地处晋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并存,吕梁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近年来,吕梁坚持生态与生计、增绿与增收相结合,创新造林绿化机制,全面推广扶贫攻坚农民合作社造林模式和“党支部+合作社”造林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造林的积极性。全市组建1232个农民造林专业合作社,2.7万余人参加,连续两年每年造林100万亩,比以往年均造林翻了一番多。全市森林覆盖率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18年达到32.8%。合作社造林使入社贫困社员年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在山上“增绿”中群众实现了“增收”。2017年习近平在吕梁视察时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国家林草局、发改委等四部委发文全国推广。
  三、走出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习近平强调,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从源头上使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明显好上去。[8]吕梁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保持定力,强化举措,攻坚克难,致力于走出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新路径。
  (一)持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首要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需要反复学习、深入领会,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需要全面掌握蕴含其中的科学思维,努力掌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体现的历史思维,努力掌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地位”体现的战略思维,努力掌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的辩证思维,努力掌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体现的系统思维,努力掌握“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体现的底线思维,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持续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努力探索适合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新路径,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8],他在视察山西时强调,经济发展过多依赖煤炭产业、过多倚重煤炭价格,是不可持续的[9]。吕梁作为资源型地区,必须立足争当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一是推进能源革命。坚持煤炭产业“减、优、绿”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决心压减煤炭产能,2020年前原则上不再新审批煤炭项目,推动煤炭工业先进产能占比大幅提高,煤炭在工业中的比重逐年递减,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推进焦化产业清洁化生产改造,延伸产业链条,实现2020年焦化行业排放全部达标,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十三五”初下降40%以上的目标。加快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实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必须充分利用好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机遇,持续培育壮大文化旅游、节能环保、大数据、新材料、白酒、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市、“数谷吕梁”、全国重要的煤电铝材一体化发展基地、世界驰名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三是完善产业绿色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支持力度,落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等领域财税支持政策,将绿色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担保服务和信贷支持,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三)加大环保突出问题整治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解决好大气、水、土壤污染突出问题,抓好中央和地方各级常态化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坚决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持续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结合资源型地区实际,突出抓好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等重点,严格落实禁煤区管控措施。吕梁要持续实施燃煤污染控制、工业污染源治理等生态环保“八大工程”。坚决整治“散乱污”企业,严格企业耗能、质量、安全硬约束,推进煤焦铁等重点行业企业提标改造。作为北方资源型城市,加快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改造。坚持科学精准治污,发挥生态环境部“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团队智力优势,对市域内不同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制定实施针对性措施,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二是持续实施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坚持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加快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坚决消除劣五类水体。制定出台饮用水源地保护条例,严格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三是持续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开展土壤污染调查、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试点。突出开展固体废弃物专项整治,强化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型地区要统筹推进采煤沉陷区、矸石山和主要礦区生态环境修复,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调动企业投入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积极性。四是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开展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等专项行动,建设黄土高原上的美丽家园。五是持续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改善生态脆弱面貌,坚定不移实施宜林荒山荒坡全部绿起来、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下来、偏远山庄窝铺全部搬出来的攻坚战略。大力推广农民合作社造林、“党支部+合作社”造林模式。
  (四)注重环保领域科技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5]P31新时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一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资源型地区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强化绿色引领,尽快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使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产业发展贯通融合。二是壮大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特聘院士专家、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作用,支持设立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能源与低碳技术等领域的前沿学科,培育更多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三是建立健全科技治污机制。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落实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政策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充分运用互联网+自动监控和污染防治高新技术,特别是加快发展大气污染治理装备、产品和服务产业,把污染防治过程转变为环保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五)用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8]一是运用好生态环保立法权。围绕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工作和环保领域已出台法律的监督,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严惩重罚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以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二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坚持底线思维,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规划产业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三是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完善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严格监管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企业环境信用记录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等,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创新环保督察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机制,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四是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要求,完善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统筹运用“人防、技防、聯防”机制以及“四不两直”等方式方法,建立环保举报热线等平台,形成常态化监督治理机制。加快建设完善污染源实时自动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作用,打造环保监管大数据平台,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智慧化、精准化水平。
  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和战略的位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决心,扎扎实实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使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N].人民日报,2019-03-06.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N].人民日报,2014-07-11.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生态环境部通报重点区域2018年10-12月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情况[N].中国环境报,2019-01-18.
  [7]我省生态环境呈明显转好趋势[N].山西日报,2018-05-07.
  [8]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9]牢记殷切教导 奋力实践前行——写在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之际[N].山西日报,2018-06-22.
其他文献
[摘 要]修好党性教育的必修课,是保持党员干部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一直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课题与关键难题。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以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为出发点,以理论与实践的和谐互动为着力点,以正面与反面的互相补充为突破点,合理分配党性教育的内容,正确运用党性教育的方式,使各要素之间相互协作、互为支撑形成系统最优,以实现提高党员干部党性教育
期刊
[摘 要]城市流行文化是城市在多年发展中不断积淀、锻造出来的思想文化要素,在无形中指导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具有较高的隐形价值。良好的城市文化对于城市长远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都有重要帮助。文化的传播需要依赖传媒这个重要载体。在信息化年代中,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如何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理念,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也成为学者正在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城市文化;大众传媒;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新课程教育的改革,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改革后,对于课程的课前预习工作也成为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基于学生义务教育对于教学的要求,学生在任何课堂的预习工作这一环节中,大部分老师仍旧采用较为传统的预习方式,导致课前预习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随着现代网络科学技术的进步,微课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并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利用微课进行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各个领域不断进行人才的引进与引出,作为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则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为了能够进一步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初中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必须要形成新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应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探索性学习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新学习方式。在学习的主阵地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实践能力得以锻炼,有利于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能源消费日益增加,化石能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江汉油田地热资源丰富,目前主要用于油田各社区供暖。江汉油田主要三大社区分别为广华、向阳和五七社区,都存在锅炉房供暖设备少,设备陈旧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存在供暖乏力等问题,本文特地采用采用空气源热泵+电储热锅炉改造方案,可满足环保要求,符合环保政策方向。但一次性投入较高,采取BOO模式,由民营企业融资建设,
期刊
[摘 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准把握“两不愁、三保障”“一个高于、一个接近”“现行标准”的脱贫攻坚标准,根据市场、资源、运作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因人、因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贫困户思想问题有效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各级统筹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保障体系,构建政策保障、产业发展、动态管理的脱贫长效机制。 
期刊
[摘 要]我国的课程改革涉及到所有的学科内容,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范围的扩宽,信息技术逐渐的渗透到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多的感悟,本文立足教学的实际经验,详细阐述了利用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一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的运用给初中课堂教学带来的意义;另一方面阐述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
期刊
[摘 要]旋浮单转子流量计属于容积式流量计的一种,作为测量精度较高的流量仪表,常用于油品、化工产品等介质的测量,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因流量计卡堵、配件损坏等各种原因,造成数据值误差大,影响计量的准确性,本文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采取设计可移动式吊装支架,大大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流量计;维修时长;解决措施;现场应用  中图分类号:TP183 文献标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TP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4-0033-01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受智力因素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学习习惯、意志等,学生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须引起重视,下面就上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一些自己的意见: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人为智能生物,干什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数学教育中引入核心素养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学教育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理念:挖掘内容,革新方式;融入理念,强化培养;多项选择,丰富内容。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数学教育;核心素养;教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TP163 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