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琪,女,17岁,中等身材,身形略显消瘦,眼神中透露着忧郁和不安,行为稍显缓慢,言行举止很有礼貌。小琪是独自一人来到心理咨询室的,她衣着干净整齐,神情有些紧张,情绪较低落。根据班主任的反馈,小琪在学校只和同宿舍的同学比较亲近,大多数时间都是独来独往,平时话不多,做事情很认真,在学习方面算得上积极努力,但是经常上课打瞌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班上成绩处于中下等。
小琪说,她已经一个多月没睡好觉了,近来常感到心慌,每天都在恐慌的情绪中度过,一些可怕的想法在脑海中久久徘徊,赶也赶不走。每天课上她都试图认真听讲,却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自习课写作业时,也常感到莫名的烦躁,以前感兴趣的事现在也觉得索然无味。
进一步细问得知,小琪一直以来都对“死”充满恐惧。以前可能是听到别人提及这个话题,心里会不舒服,现在已经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程度。比如:会忍不住看向教学楼楼顶,想象自己站在楼顶,然后大脑中就会出现自己坠落的详细过程;看到篮球场上飞舞的篮球,虽然明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非常安全,可还是会担心被篮球砸中脑袋而身亡;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就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忽然死去……当这些“可怕的想法”浮现时,手脚还会控制不住地战栗,吓出一身冷汗。
在我的引导下,小琪讲述了几件对她影响比较大的事。第一件事发生在她小学的时候,她有两个好朋友小珊和小静,某个周末小静约了她俩一起逛街,三个人玩得很开心。在商场分别后悲剧发生了,小珊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离世。这让当时还年幼的她十分悲伤,久久走不出那种惊恐和悲伤的情绪。小琪说自己是靠着忍耐才艰难地度过了小学阶段。我进一步询问,为什么选择自己默默忍耐而不是和朋友、父母聊一聊呢。小琪说,她已经习惯了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一个人默默忍耐,平时也很少和父母交流。父母对她说得最多的就是“你要努力,好好学习,不然怎么对得起我们每天辛苦工作”。
第二件事是奶奶的突然离世。小琪和奶奶的关系十分亲近,每年寒暑假都会回老家和奶奶住上一段时间,经常干农活的奶奶身体一直很硬朗。一天,在学校上学的小琪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让她回家看奶奶最后一眼。听到这个消息,她忽然感到全身僵硬、发麻。从那之后,她常常没来由地全身战栗或疼痛,去医院做了检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一段时间过后,这种奇怪的现象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让她感到自己的身体似乎不受自己控制。她对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感,认为自己的生命也随时都有可能结束,担心身边的亲朋好友会随时消失。
原因剖析
接连发生的生活事件。从发生在小琪身上的事件可以看出,朋友、亲人的突然离世对她刺激很大,形成了“继发性的压力源”,而且在经历应激事件之后,她的情绪没有及时释放,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这就导致了很多负面情绪与消极观念的累积,最终出现了心理问题。
缺乏合理宣泄情绪的技巧。在遭遇不愉快事件之后,小琪不选择与人倾诉或者其他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而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一个人胡思乱想,渐渐地她的内心越来越封闭,和朋友的关系也越来越疏离,她的社会支持系统几乎丧失,全靠强撑来抵抗压力。
缺乏生死观教育。面对无常的死亡,该如何化解悲伤?每个人一辈子都会经历生离死别,如果能处理好、应对好,走出悲伤体验,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韧性。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生死观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死、正确看待死亡,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宝贵性和严肃性,为学校预防青少年自杀寻求一条新途径。
家庭缺少关爱沟通理解。在小琪的意识里,父母只偶尔问问考试分数,从来没和自己谈过心,她甚至觉得父母完全不关心自己。在第一次经历生死离别时,如果小琪愿意和父母聊一聊,同时父母能加以引导,让她及时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那么在下一次经历类似事件时,小琪就能学会化解悲伤,从而回归正常生活。
心理咨询
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我和小琪共同完成了四次心理咨询。
第一次:诊断、分析阶段。第一次来咨询,小琪穿着整洁,彬彬有礼,情绪低落,略显拘谨。我请她入座后,倒了一杯水放到她面前,她轻轻说了声“谢谢”。我问她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我的帮助,她欲言又止,我又重复了一遍,她抬起头,眼神空洞,望了望周围,又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我耐心地向她介绍心理咨询的有关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的目的、作用,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并表达出真诚愿意帮助她解决心理问题的态度。于是,小琪慢慢说出了她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并几度落泪。我认真倾听,适时表达共情,使其不良情绪得到适当的发泄。
第二次:运用“空椅子技术”。第一次咨询后,我发现,好朋友的意外离世对她影响最深。因此我从这件事入手,运用“空椅子技术”帮助小琪完成愿望,打开心结。我摆了两张空椅子,一张象征着小琪自己,另一张象征着她的好朋友小珊。当她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就用自己的口吻对对方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当她坐在对方的椅子上,就用对方的口吻对自己说出所有她可能想说的话。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时,她泣不成声,把压抑在心里好多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其中有对对方的想念,有对当年交通事故的愤怒,还有对好朋友小静的担心,等等。当她坐在对方的椅子上时,她以对方的口吻说出了经历交通事故的过程,以及自己对大家的担心和思念。在经过几轮对话以后,我让小琪和对方做个告别,说出自己心中的祝愿。同时也让她代表对方,对自己说出希望和祝福。
第三次:探讨合理宣泄情绪的技巧。第二次咨询后,小琪说感到轻松了很多,睡眠也改善了一些。在第三次咨询中,我教了她一些肌肉放松的方法以及如何给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在书桌、床头写下鼓励自己的话,重复默念,尤其是在自己紧张害怕的时候,马上转移注意力,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四次:效果回访,巩固疗效。进行了三次咨询之后,小琪说她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不再那么焦虑不安,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看法,但偶尔还会有紧张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我告诉她,这么长久积累的问题要有一段时间的修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重新回到平静愉悦的生活中来。
第五次:效果回访,巩固疗效。一个月后随访发现,小琪情绪明显好转,学习态度积极,状态良好,与人相处融洽。班主任评价小琪最近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有所进步,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和谐相处。
反思建议
在对小琪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养》中曾提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成人,我们寻求身边的人理解自己、关心自己。然而对于孩子,我们却总是“双标”。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孩子似乎不需要理解,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作为父母,也应当将孩子视作平等的对象,尊重孩子的想法、要求和建议,尊重孩子的天赋、个性和喜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孩子成长为理想的样子。
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更需耐心和细心。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我们不能用同一种管理方法对待所有学生。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因为只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我们对其进行的教育才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一点一滴踏实努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李香玉
小琪说,她已经一个多月没睡好觉了,近来常感到心慌,每天都在恐慌的情绪中度过,一些可怕的想法在脑海中久久徘徊,赶也赶不走。每天课上她都试图认真听讲,却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自习课写作业时,也常感到莫名的烦躁,以前感兴趣的事现在也觉得索然无味。
进一步细问得知,小琪一直以来都对“死”充满恐惧。以前可能是听到别人提及这个话题,心里会不舒服,现在已经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程度。比如:会忍不住看向教学楼楼顶,想象自己站在楼顶,然后大脑中就会出现自己坠落的详细过程;看到篮球场上飞舞的篮球,虽然明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非常安全,可还是会担心被篮球砸中脑袋而身亡;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就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忽然死去……当这些“可怕的想法”浮现时,手脚还会控制不住地战栗,吓出一身冷汗。
在我的引导下,小琪讲述了几件对她影响比较大的事。第一件事发生在她小学的时候,她有两个好朋友小珊和小静,某个周末小静约了她俩一起逛街,三个人玩得很开心。在商场分别后悲剧发生了,小珊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离世。这让当时还年幼的她十分悲伤,久久走不出那种惊恐和悲伤的情绪。小琪说自己是靠着忍耐才艰难地度过了小学阶段。我进一步询问,为什么选择自己默默忍耐而不是和朋友、父母聊一聊呢。小琪说,她已经习惯了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一个人默默忍耐,平时也很少和父母交流。父母对她说得最多的就是“你要努力,好好学习,不然怎么对得起我们每天辛苦工作”。
第二件事是奶奶的突然离世。小琪和奶奶的关系十分亲近,每年寒暑假都会回老家和奶奶住上一段时间,经常干农活的奶奶身体一直很硬朗。一天,在学校上学的小琪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让她回家看奶奶最后一眼。听到这个消息,她忽然感到全身僵硬、发麻。从那之后,她常常没来由地全身战栗或疼痛,去医院做了检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一段时间过后,这种奇怪的现象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让她感到自己的身体似乎不受自己控制。她对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感,认为自己的生命也随时都有可能结束,担心身边的亲朋好友会随时消失。
原因剖析
接连发生的生活事件。从发生在小琪身上的事件可以看出,朋友、亲人的突然离世对她刺激很大,形成了“继发性的压力源”,而且在经历应激事件之后,她的情绪没有及时释放,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这就导致了很多负面情绪与消极观念的累积,最终出现了心理问题。
缺乏合理宣泄情绪的技巧。在遭遇不愉快事件之后,小琪不选择与人倾诉或者其他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而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一个人胡思乱想,渐渐地她的内心越来越封闭,和朋友的关系也越来越疏离,她的社会支持系统几乎丧失,全靠强撑来抵抗压力。
缺乏生死观教育。面对无常的死亡,该如何化解悲伤?每个人一辈子都会经历生离死别,如果能处理好、应对好,走出悲伤体验,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韧性。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生死观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死、正确看待死亡,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宝贵性和严肃性,为学校预防青少年自杀寻求一条新途径。
家庭缺少关爱沟通理解。在小琪的意识里,父母只偶尔问问考试分数,从来没和自己谈过心,她甚至觉得父母完全不关心自己。在第一次经历生死离别时,如果小琪愿意和父母聊一聊,同时父母能加以引导,让她及时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那么在下一次经历类似事件时,小琪就能学会化解悲伤,从而回归正常生活。
心理咨询
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我和小琪共同完成了四次心理咨询。
第一次:诊断、分析阶段。第一次来咨询,小琪穿着整洁,彬彬有礼,情绪低落,略显拘谨。我请她入座后,倒了一杯水放到她面前,她轻轻说了声“谢谢”。我问她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我的帮助,她欲言又止,我又重复了一遍,她抬起头,眼神空洞,望了望周围,又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我耐心地向她介绍心理咨询的有关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的目的、作用,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并表达出真诚愿意帮助她解决心理问题的态度。于是,小琪慢慢说出了她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并几度落泪。我认真倾听,适时表达共情,使其不良情绪得到适当的发泄。
第二次:运用“空椅子技术”。第一次咨询后,我发现,好朋友的意外离世对她影响最深。因此我从这件事入手,运用“空椅子技术”帮助小琪完成愿望,打开心结。我摆了两张空椅子,一张象征着小琪自己,另一张象征着她的好朋友小珊。当她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就用自己的口吻对对方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当她坐在对方的椅子上,就用对方的口吻对自己说出所有她可能想说的话。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时,她泣不成声,把压抑在心里好多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其中有对对方的想念,有对当年交通事故的愤怒,还有对好朋友小静的担心,等等。当她坐在对方的椅子上时,她以对方的口吻说出了经历交通事故的过程,以及自己对大家的担心和思念。在经过几轮对话以后,我让小琪和对方做个告别,说出自己心中的祝愿。同时也让她代表对方,对自己说出希望和祝福。
第三次:探讨合理宣泄情绪的技巧。第二次咨询后,小琪说感到轻松了很多,睡眠也改善了一些。在第三次咨询中,我教了她一些肌肉放松的方法以及如何给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在书桌、床头写下鼓励自己的话,重复默念,尤其是在自己紧张害怕的时候,马上转移注意力,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四次:效果回访,巩固疗效。进行了三次咨询之后,小琪说她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不再那么焦虑不安,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看法,但偶尔还会有紧张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我告诉她,这么长久积累的问题要有一段时间的修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重新回到平静愉悦的生活中来。
第五次:效果回访,巩固疗效。一个月后随访发现,小琪情绪明显好转,学习态度积极,状态良好,与人相处融洽。班主任评价小琪最近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有所进步,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和谐相处。
反思建议
在对小琪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养》中曾提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成人,我们寻求身边的人理解自己、关心自己。然而对于孩子,我们却总是“双标”。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孩子似乎不需要理解,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作为父母,也应当将孩子视作平等的对象,尊重孩子的想法、要求和建议,尊重孩子的天赋、个性和喜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孩子成长为理想的样子。
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更需耐心和细心。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我们不能用同一种管理方法对待所有学生。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因为只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我们对其进行的教育才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一点一滴踏实努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