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视角下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yx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迅速,但总体上存在教学资源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使用在线课程水平差异较大、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不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心流理论的指导下,尝试选择生动有趣的内容,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把握挑战和技能平衡,给予学生即时反馈。这些措施让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心流体验,有效提高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心流体验;高职院校;高职学生
  [基金项目]2019年度扬州职业大学高教研究课题“心流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应用研究—以《职业心理素养》课程为例”(2019GJ09)
  [作者简介]周 彤(1968—),女,江苏扬州人,学士,扬州职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6-0-04 [收稿日期] 2020-09-30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以网络平台为媒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等重要特征,为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线开放课程引发了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线开放课程从2012年开始在国外大规模兴起,从2013年开始在我国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
  一、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支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16年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要“拓展教育新形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体系”。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开展系统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
  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何建设和应用好在线开放课程,提高在线教学的质量,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与传统教学相比,在线开放课程有着独特的优势。传统教学由于时空的局限,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里吸收消化教师所讲授的全部知识点。在线开放课程则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学习课程,根据自身状况灵活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这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时间不长,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在内容规划、教学实施及资源开发等方面都比较落后。[3]目前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在建设和应用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教学资源制作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教师一般熟悉教学内容,擅长选择视频主题,但大多不善于制作,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呈现给学生的视频、课件等如果由专业人士进行制作,效果会比较精美,容易吸引学生;如果受到各种条件限制,不能由专业人士拍摄制作视频,而由教师自己拍摄制作,制作效果往往很一般,很难从形式上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使用在线课程水平差异较大
  目前高职院校常用的几种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日益丰富,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教师能熟练掌握这些功能,使用水平比较高。但也有不少教师计算机水平较低,应用会受到明显限制。他们往往不愿意使用在线课程,觉得还不如传统上课来得方便。如果学校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对教师使用在线课程不做明确要求,没有做好相应的培训,就可能导致在线课程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不浓
  与课堂教学相比,在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少,大多是学生在独自学习,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不能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学习在线课程,虽然比较自由灵活,但缺乏线下课堂集体教学浓郁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这也导致学生的学习活动很难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四)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与本科生比,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独立完成在线课程的学习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加以辅导。还有少数学生为了学分刷课、抄作业,甚至考试作弊,这就需要在线教学时必须对学生的学习進行有效监督,切实保证在线课程学习的效果。
  二、心流理论及其对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意义
  为了改变目前在线开放课程的不足,提高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尝试借鉴心流理论,从一个新的视域下建设和应用在线开放课程。
  心流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首次提出的。它是指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4]心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正向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本身能够给个体参与活动带来极大的愉悦感,从而促使个体主动、反复地进行同样的活动而不感到厌倦。[5]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产生心流体验的因素包括明确的活动目标、挑战与技巧的平衡、即时的反馈、高度控制感、时间感扭曲、高度集中于眼前事物、活动和意识相融合、行动本身即目的、自我意识丧失。[6]当课堂活动能够满足心流产生的上述条件时,学生将会产生心流体验,全神贯注、忘我投入,会拥有更高效的学习状态和结果。
  教师针对影响心流体验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创造条件更为科学、巧妙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产生心流体验,获得愉悦感、兴奋感、满足感,学生的学习效果必将大幅提升。   三、心流理论指导下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实践探索
  根据心流的基本理论,我们尝试在职业心理素养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力争让学生获得最优体验,从而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效果。职业心理素养是扬州职业大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围绕学生就业必备的职业心理素养组织教学,既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心理素质的实操训练,也是我校2017年首批在超星平台上建成使用的在线开放课程。我们在2019年对我校394名学生学习职业心理素养在线课程时产生的心流体验进行调查,发现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产生愉悦感、专注力等心流体验。[7]这说明我们的在线教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在心流理论的指导下,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一)选择生动有趣的内容
  由心流理论可知,人们在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产生愉悦感,集中注意力,容易体验到心流。因而如何精选主题,选择生动而富有趣味的内容吸引学生是我们在建设和应用在线课程时首先要考虑的。
  在职业心理素养在线课程建设初期,教学团队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经过多次讨论精心确定主题,策划拍摄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力争做到选题精准、设计精巧、短小精悍、制作精美。在了解学生需要、兴趣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并且感兴趣的一些主题作为在线课程的视频内容。比如我们精心选择了气质的概念与类型、霍兰德职业人格类型、人际知觉偏差、合理情绪疗法、挫折的防御机制等主题拍摄视频。这些主题既包括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心流体验。
  除了视频、课件、章节测试等基本的学习材料,我们设置了专门的“资料”栏目,上传了一些经典的心理实验、有趣的心理现象、实用的职场心理等视频,以及学生普遍喜欢做的心理测试。这些生动有趣的补充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延伸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反馈,他们普遍对这些资料比较感兴趣。
  (二)运用混合教学模式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MOOC与其他教学模式的融合展开研究。在当今的信息化大环境下,混合式教学将渐渐成为主流。[8]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单纯的在线教学模式不太适合高职学生。线上线下的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提升传统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尽量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爱学乐学,激发他们的心流体验。
  通常我们课前会在线上发布通知,布置学习任务,收集学生问题;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师讲解重难点知识,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进行小测试及讲评;课后学生在线完成作业,教师在线批改,统计分析完成情况,留待下次讲评。这种良性循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环环相扣,有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质量。
  如在学习“气质”一课时,老师课前布置学生自学在线课程视频,发放气质测试,提出三个思考题:心理学上的气质与日常的气质概念有什么不同;你的气质类型是什么,主要有哪些特点;假如你是公司老板,你怎样按照气质类型给唐僧师徒四人分配工作。设置了让学生提出疑问的讨论,上课时首先呈现学生提问,如气质可以改变吗,哪种气质好,怎样提高自己的气质。针对这些问题,先让同学回答,说出他们的理解,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讲解,完成课前思考题。最后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布置课后拓展思考题:如何与不同气质的同学相处。因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们普遍学习很投入,大多数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表现得非常兴奋。
  此外,为了在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充分借助超星学习通的功能,灵活运用选人、抢答、测试、问卷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学生非常踊跃参与活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
  集中注意力是造就心流的关键,而凝聚注意力需要一个目标。教师在教学时要有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对目标达成的条件进行分析,将课堂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便于操作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在目标任务的驱动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使学生逐步完成由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跨越。当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达到预定目标时,他们会由衷地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愉快的心流体验会促进学生更加投入地进行学习。
  如学习“人际关系”一课时,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下列具体的小目标:你认为什么是人际关系;你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意义;人际关系受哪些因素影响;结合你的一次成功经验谈谈人际关系需要遵循哪些原則;你知道人际交往有哪些技巧;你想要掌握的技巧是什么、提升如何。这一系列目标环环推进,学生在完成系列目标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并且能够沉浸在非常愉快的情绪之中,体验到一步步成功解决问题的心流体验。
  (四)把握挑战和技能平衡
  心流理论告诉我们,能带来乐趣的活动经常是为挑战而设计的。当一个人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人的技能恰好能应对这个挑战时,就可能会进入到心流状态,这时人的注意力就会完全投入,会忘记自己,忘记时间的流逝,具有强烈的愉悦感。
  心流理论将人们的行为模式从技能、挑战两个维度分为图1所示的八种。[4]
  根据上图我们可知,人在压力过大的环境中会变得焦虑,而挑战过低的环境又会让人觉得无趣厌倦。心流体验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挑战与技能的平衡,而且是挑战要稍高于技能的位置。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习需求,设计出适应学生的活动方案。[9]即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挑战与技能的平衡,关注学生学习中面临的挑战,把问题的难度设置得稍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压力太大而产生焦虑放弃努力,也不会让学生觉得毫无挑战,索然无味,而是让其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挑战的满足感,引发学习过程的心流体验,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如在学习“第一印象”时,教师设计了下列问题:假如你是面试官,怎样根据第一印象挑选员工。对学生而言,这就是一个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具备一定技能的问题。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又了解得不很全面,需要对过去的知识进行整合。解决这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不知不觉就可以在心流的愉快体验里进行学习。
  (五)给予学生即时反馈
  挑战与技能是否达到平衡,行动是否达成目标,都需要通过对行动的即时反馈来检验—这是产生心流体验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心流体验中,人们对于自己做得怎么样,是有着清晰的感知的。在教学中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即时的反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关注学生的活动状况,当学生接近或达到教学目标时,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即时性和支持性的反馈。积极的反馈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增强信心、提升兴趣,更加乐于投入学习;即时的反馈也有助于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挑戰心态和技能运用,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10]
  首先,制定多元综合的考核标准。我们对在线课程的考核实施有效的形成性考核,即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环节。考核方式也注意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开课之初我们就向学生公布课程的考核,包括出勤、参与课堂活动、观看视频、完成作业、考查等。与传统的考核方式比,我们加大了过程考核的比重,最终考查只占30%。除了完成在线课程中的视频、章节测试、作业之外,加大课堂活动的比例,每节课都会让学生在学习通上进行讨论、抢答、测试等。在线课程的考核也采取混合式的评价模式,从线下线上两个维度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
  其次,给予学生即时的反馈信息。在明确了考核标准之后,我们注意根据这些考核标准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即时反馈。一是借助超星平台的统计数据,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进程及其结果,如测试分数、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长短、学习次数等,根据需要不定期公布相关数据,表扬学习好的学生,提醒学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二是利用超星平台的投屏等功能即时反馈。上课前我们会统计好学生的学习数据和相关的问题;上课初我们会展示学生的课前测试和反馈的问题,针对集中的问题和重难点部分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各种活动,如抢答、选人、测试、问卷、讨论等情况同步投屏展示出来。如对于学生的讨论不光是呈现结果,教师在讲评时还会给同学打分(在课堂上先给几个答得好的同学评分,课后尽快完成对其他同学的评分),并让学生对回答好的同学点赞,这些都会反映在最终的成绩中。下课前公布积分靠前的同学分数,表扬积分高的同学,也激励大家更投入地参与学习争取好成绩。这些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同学老师的点评点赞,可激发学生形成积极情绪,让学生体验到高峰感受和深度喜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再次投入下一次的目标当中,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比如学习“人际知觉效应”这一部分内容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常见的几种效应之后,出示“新官上任三把火”“爱屋及乌”等图片,让学生抢答每张图片属于什么效应,即时考核学生的掌握知识情况。这种生动形象的图片测试方式,再加上抢答、投屏即时呈现学生的测验结果,非常吸引学生,可以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和全班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流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
  四、结语
  心流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动力,会激励我们不断挑战自我、挖掘潜能。[11]体验过心流的人,会愿意再次创造机会,投入时间和精力,体验这种美好的感觉。教师努力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心流体验,必将使学生增加学习的乐趣、增进学习的动机、增强学习效果,从而大幅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史前前.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优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123-124.
  [2]何欣忆.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综述[J].教育现代化,2018,5(35):176-177.
  [3]李亚妮,张欣,陈琳,张亚娟.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6):143 142.
  [4]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
  [5]刘鎏.基于心流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J].理论观察,2018(07):174-176.
  [6]蒋文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新视角:心流理论[D].北京:清华大学,2010.
  [7]周彤,姜艳,李兴.高职学生在线课程学习中心流体验的调查报告—以“职业心理素养”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37(04):90-93.
  [8]赵晨嘉.国内MOOC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0):349-354 359.
  [9]熊亚楠.基于“心流”理论的高职化学教学思考[J].江苏教育,2018(92):59-60.
  [10]陶慧玲.心流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03):73-78.
  [11]陈欣.心流体验及其研究现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0(05):150-155.
  Abstract: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api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e production level of teaching resources is uneven, teachers vary widely in their use of online courses, and the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learning atmosphere are not strong. Therefore, the essay proposes ways to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ncluding selecting interesting content of online courses, integrating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setting specific goals, mastering balance between challenge and skill, and giving students immediate feedback, which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obvious flow experience.
  Key words: online open course; flow experie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针对化学师范生提出三个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目标式分类培养的设计,确定了三个精细化的具体方向定位、培养目标和实训内容,构建了实施路线、教学数据分析平台及质量保障体系。经过实践和数据分析,形成一套学生精细化实训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配套运行操作平台和管理办法,应用于学生的全过程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训;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園林植物病虫害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文章重点阐述“思政 课堂”教学在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为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一定创造力和现代化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园林绿化养护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线上教学  [基金项目]2020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摘要: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人生观、价值观会影响几代人的成长。作为教师,要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随时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教师缺乏爱心、缺乏宽容、缺乏耐心的问题已经被广为关注,但是,部分教师缺乏民族自豪感却不为人重视。  关键词:出国;教师;民族自豪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22-02  在教育功利化
[摘 要]依托泛雅平台,以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应对高职高专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开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的课程定位、混合式教学目标、翻转课堂课程开发、课后拓展等几个方面实施,通过课程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具体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方法,逐步完善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泛雅平台  [基金项目]2019年
[摘 要]该文主要是以2019年民办教育中心课题为依托,分成八个部分来具体阐述插画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衔接商业插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是为商业插画课作为我院视传专业申报院级特色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题;插画基础课程体系;商业插画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2 [收稿日期] 20
[摘 要] 该文基于文献系统分析法,通过调查和查找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海南生态旅游资源有所了解之后,发现了海南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概念入手,明确了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并分析海南省的独特生态旅游资源,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提出了符合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为海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
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代表科技前沿的高校,引入高效、高精度的无人机技术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专业课程,应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灾害体的三维建模、信息提取及灾害评价成为本科教育人才模式的改革创新的重点,更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地质灾害评价专业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建设与推广实例,总结分析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智能软件可以辅助英语教学,减轻了教师授课负担,如批改网软件则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意义。该文将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批改网软件应用研究介绍、批改网软件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等几方面来分享对于批改网软件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使用体会。  [关键词] 批改网软件;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 李 黎(1984—),女,四川巴中人
教材中“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但摩擦现象,学生却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笔者从学生对摩擦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通过简单而有趣的游戏活动开始,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分析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再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及影响因素。在这些流程中教者为学生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给他们一个思维的空间,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表自己的疑问与见解,从而使他们自主建构新知,盘活思维、悟法开窍、灵活创新。  1 教学过程 
摘要:数学史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在传统课堂模式下,这种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本文基于E-Learning Material的学习支持系统,将数学史应用于混合式课堂教学中。它不仅解决了数学史过多占用教学时间的问题,还解决了传统课堂中引入数学史模式单一的问题。  关键词:E-Learning Material;数学史;定积分的概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