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桑树代替豆粕日粮对陆川猪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影响

来源 :畜禽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发酵桑树全部或部分代替豆粕日粮对陆川肉猪血液生化指标及屠宰性能影响效果.方法 试验选取36头陆川育肥肉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发酵桑树代替全部豆粕(试验A组)或50%豆粕(试验B组)与对照组(全价日粮),对各组猪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试验期90 d.结果 饲喂添加不同水平发酵桑树日粮的试验日粮与对照组比较,试验A组血液中葡萄糖、胴体膘厚和脂率含量与试验B组、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而猪瘦肉率显著提高.结论 陆川育肥猪饲喂发酵桑树代替全部豆粕日粮,可提高猪胴体瘦肉率.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探究青稞HVUL1H08544.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对该基因进行了基本生物学特性分析和互作蛋白鉴定.结果显示,HVUL1H08544.2基因编码23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58.26 kD,包含一个HLH保守结构域,属于bHLH转录因子.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了诱饵载体pGBKT7-HVUL1H08544.2,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青稞白粉菌诱导的cDNA文库,共鉴定到5个与HVUL1H08544.2互作的蛋白,分别为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叶绿素a-b结合蛋白、叶绿体茎环结合蛋白、抗增殖蛋白、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妊娠诊断是其繁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酶联免疫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熊猫尿液中与妊娠相关的激素是准确判断是否受孕的一种非损伤性检测方式.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是ELISA试剂盒显色体系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与抗原或者抗体结合可以形成酶标抗原或酶标抗体从而应用于ELISA试剂盒中.本试验旨在合成可用于孕酮(Progesterone,P
西藏自治区处于我国的西南边界位置,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极为明显的特点.由于长时间的受到海拔高、温度低以及日落时间晚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以及农作物生产方式和内地有着明显的差别.基于此,该文针对西藏地区农作物种植方式的改进措施作出了简要的分析,在当前阶段中,我国西藏地区的农业组织以及农作种植方式都得到极为高效的创新以及优化,并且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工作都已经普及机械化设备,作物的灌溉方式也逐渐地向着时代的前沿发展.
为弄清贡觉县境内阿旺绵羊肉、牛肉和猪肉中瘦肉精的存在情况,采用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三合一快速检测试剂盒对以上3种肉类样品开展了瘦肉精检测,样品经前处理过程后,样品溶液中的待测物与胶体金标记待测物抗体相结合,进而封闭胶体金标记待测物抗体上的抗原结合位点,从而阻止胶体金标记待测物抗体与纤维膜上检测区中的待测物蛋白偶联物结合,使之显色较弱,甚至不显色;反之,如样品溶液中没有待测物,则不能阻止胶体金标记待测物抗体与纤维素膜上检测区中的待测物蛋白偶联物结合,从而显色较强;将试纸条放入食品快速检测仪pl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胍基乙酸或其混合物对断奶仔猪能量需求的影响,以期为实际饲养提供参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和平解放70年,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走过从无到有、初步建立、逐步完善的阶段.伴随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西藏农产品质量系统正经历由单一监管向系统监管、由基本监管向品牌建设、由“合格”向“美好”的转变,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新时代新形势,生态与市场要素成为稀缺要素,西藏农产品质量监管与生态、市场要素逐步融合,监管新实践已呈现出分层齐飞、高质量发展新景象.
根据日喀则市各县(区)春青稞“喜马拉22号”生产情况,了解日喀则市青稞产业发展情况,探索日喀则市推广“喜马拉22号”成效与做法.该文介绍了日喀则市“喜马拉22号”推广现状,指出了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日喀则市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接种动物疫苗是防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但一些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的发生也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必须要在深入分析副反应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寻找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介绍了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促进我国动物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藏萝1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海拔3670 m的拉萨地区自主培育的萝卜杂交新品种.为进一步探索并证实“藏萝1号”萝卜在高原上的露地种植海拔上限,开展了本研究.通过将“藏萝1号”和对照寒雪同时在那曲和拉萨两点露地种植,观测表型指标和产量指标,得出初步结论:“藏萝1号”在海拔4520 m的地区露地种植适应,只是低于拉萨同期种植的产量.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模式的逐渐推进,畜禽的养殖数量逐年提升,畜禽的转运、卖出、购入等行为发生频繁,这使得畜禽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病死畜禽数量增加.病死畜禽如果不能按照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也会增加畜禽疫病传播的可能性,引发大规模的畜禽传染病疫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我国目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现状,阐述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