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乡村肌理r——孙惠芬创作略谈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88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孙惠芬作品相遇,是在孙老师的高光时刻.21世纪的头十年,孙惠芬的长篇创作灵感如井喷,《歇马山庄》(2000)、《街与道的宗教》(2002)《上塘书》(2004)、《吉宽的马车》(2007)、《秉德女人》(2010),如果再加上她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或许,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吧,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文坛,经过20多年创作上的不懈积累打磨,孙惠芬的创作勃发期理当到来,并且至今仍佳作迭出.《生死十日谈》(2013)、《后上塘书》(2015)、《寻找张展》(2017),继续给我们带来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惊喜.在阅读孙惠芬作品的过程中,我总会被那些字里行间的气氛、感觉、情绪带动,跟着小说人物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奔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一起欢乐、闪光,一起哀愁、悲叹,最后受到深深的打动.在阅读了她的大部分文字后,我能够想象到她坦言自己在城乡之间进出的感情绕地球二十圈也绰绰有余时的复杂心情.在她身上,有一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气息,“热情洋溢”又“温情慈悲”.她不知疲倦地奔走着,将自己的心力全部用在建构自己的“城”与“乡”上.
其他文献
1  此刻,二爷像睡着了一般。我第一次看到他大张着的嘴里没有流出口水,这让我瞬间有了恍惚感,总觉得这应该是另一个人,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他的衣服很干净,甚至可以用奢华来形容,这是我多年以后才想到的最恰当的词语。他穿着黑色的锦缎长袍,戴着一顶黑色的瓜皮小帽,身下铺着金黄色锦缎褥子。就连他那一向脏兮兮的脸,也是极干净的,苍白中透着隐隐的青灰色,像极了被抽去水分的冬瓜。我忽然很想走上前去,仔细地看
期刊
浩然的短篇小说《新婚》发表在1986年第二期《鸭绿江》,并获得《小说月报》第二届优秀中、短篇小说奖.这篇作品距离浩然1959年12期《文艺红旗》(《鸭绿江》曾用名)发表的短篇
期刊
1  张昭猷吃了一惊。  这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业务,连材料也十分陌生。但他没有犹豫或推辞的理由。此合同来头太大——美国针对中国研制了一枚名为“角马迁徙”的远程导弹,面对武力威慑,我们准备研发一款“勾陈”导弹作为战略平衡,宣示捍卫国家安全的决心。“勾陈”的设计理念突破了很多常规导弹的边界,作为承载导弹的母体——外壳,就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军方首次使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作为筒体,只有它验证成功,才谈得
期刊
赵海到县城居住有七八年了,他的父母在老家住,过一段时间父母就给赵海送些粮食和蔬菜,然后匆匆离开,很少在县城过夜.母亲突然病故,令赵海慌了手脚.rn处理完母亲的后事,赵海对
期刊
1  站在青石塔前,父亲平静肃穆的脸庞似有几分庄重,在晚霞的照映下又隐约浮出几分晕红的愧疚。他一边缓缓弯腰点燃红烛,一边自言自语道:“马我都卖了,你们在那边别怨我,我也是没办法。”话音刚落,一阵风吹来,红烛忽闪忽闪的,仿佛是先辈们在冥冥之中显灵抗议。父亲不为所动,反而说道:“看来你们都吃饱喝足了!那就上路吧!”父亲又躬下身子,一只手提着铓锣的吊绳,另一只手握着锣槌把儿,朝着太阳落山的方向,咚、咚、
期刊
金河的文学创作,从1972年发表第一篇作品到20世纪80年代末“封笔”,持续了十余年时间.从数量上看,金河算不上高产,“短篇六十几篇,六十万字左右,加上三个中篇,也不过七十多万
期刊
踏花归来马蹄香。  到鞍山,进鞍钢,草明是乘兴而来的。  她以已有的《原動力》《火车头》以及以往的诸多对工业、工厂、工人的个体叙事,圈占了自己的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领地,接着,雄心万丈,想做“女王”。  1954年夏,扛着行李卷的草明毅然搭上了开往鞍山的火车,直到1957年5月,在鞍山落户,到鞍钢体验生活,为时三年。水到渠成,瓜熟蒂落,44岁的她辞去了鞍钢第一炼钢厂党委副书记的职务,躲进台町的那栋小
期刊
一场秋雨过后,几只喜鹊抖落雨露,从路旁高大的杨树枝头飞出.辽宁省康平县东关街道的孙白村从薄雾中醒来.我们的车驶入村庄,停在了十余座错落的暖棚前.一个矮小瘦弱的女人迎上
期刊
颂党百龄  颂党百龄立新卷,  诗书陶画忆风云。  革命建设改革事,  满纸深情铸初心。   注:百年党史,给我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其中,最深刻、最鲜活的,永远抹不掉的,还是入党的时候。入党这一刻印入了我的红色信仰,积淀了我的革命人生。我是1948年入党的,那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7周年,党的活动还处于秘密状态中。考核我入党动机的那次党小组会,就是午休时刻在梅河畔秘密举行的。梅河口镇是连
期刊
有些真理  就是以铁的形式  生长在人们心中  舌头上  建满监狱  禁锢自由的枷锁  还是被嘉兴游船的  一盏灯火  烧成了  漫山遍野的赤红  于是  这黑暗  便不再是海  而是愤怒和雨声  风许给  麦田的自由  不对夜色沉默  人民的头颅  就不再畏惧  枪炮的收割  当然  这镰刀的劝说  依然会在伤口的头顶  长出痛  这锋利的铁犁  还会在泥土中  梳理  不肯服从的风  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