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来源 :商业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与问题
  作为从外国传进中国的先进思想,“公民社会”一词传入中国后并未很快生根发芽,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国公众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之后, 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觉意识、权利意识才得到大大的提高,每一个公民无不期待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平等、和谐的公民社会。国家重视和鼓励各种民间力量主动积极的参与国家建设,这样可以引导我国的公民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中国公民意识也开始觉醒。2008年底,由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编的首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发布,虽然20多位学者的重点有所差异,但是他们都承认一个共同点:中国已经迈进公民社会。另外有部分学者还提倡将2008年作为中国公民社会元年,作为对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纪念。以08年作为开端,不断努力,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近几年来,无论是奥运火炬传递,西藏骚乱还是汶川地震、领海问题等等,从这些重大事件中,都显示出我国社会的巨大力量,集中展现了我国公民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他们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来。大学生作为青年中一个优秀而又特殊的群体,更是肩负着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神圣使命与建构中国公民社会的重大责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监督意识、权责意识、法制意识等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也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与政府的合作互动中,普通公民发挥了重要的公共治理职能。而随着中国加入了WTO,日益融入国际社会,更需要中国公民具备成熟理性的大国国民心态和作为一个大国公民所具备的公民意识。我们只有首先从公民的意识层着手,培养公民社会所需要的现代性意识,才能令公民社会的发展拥有肥沃的精神土壤,而且,公民社会的主要载体是大量的社团组织,而组织是由无数个个体成员组成的,个体是否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团组织的活动,从而影响我国公民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
  目前, 我国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强烈的参政意识和对不公平政治事件的批判意识和不满意识,具有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等现代意识, 不再对国家政治麻木不仁,其公民意识与普通民众的公民意识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但从总体来说, 其公民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薄弱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主体意识的认识不足
  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但其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相对较弱。目前, 许多教育者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公民角色, 把他们当作孩子而不是公民,从而使公民意识教育淹没于其他教育之中,这使得大学生的公民角色处于不自觉的状态, 加之在日常生活中又很少有需要其表明公民身份的场合, 所以大学生往往会忽略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角色。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严重制约着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阻碍着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建设的进程。
  2.缺乏必要的法制意识
  这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不能够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虽然当今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一些基础法律教育,具有了一定的法制观念,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过于理论、没有经验等原因,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依然非常淡薄,自觉运用和维护法律的意识不足,不能知法、懂法和守法、护法。因此当自身权益受侵犯时不能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不能够恰当的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有的学生处理事情过于偏激,容易触犯法律,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这类事件比比皆是,给广大大学生们敲响了警钟。
  3.公德意识的缺失
  公民意识内含社会公德的要求。所谓社会公德,即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24]。
  当前大学生公德意识缺失严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遇老弱病残不知礼让、男女不文明交往等现象比比皆是,另外由于自身的心理缺陷,遇到困难就压抑、消沉, 固执而且容易偏激,遇事容易暴躁,容易用武力解决事情,极其不冷静,不能吃一点亏,有家庭背景的人爱聚众打群架,采用极端的手段解决矛盾,这些都不符合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要求。同样是生活, 不同的人演绎出不同的生命历程, 归根结底在于有着不同的人生观,而这种人生观就需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促成的结果,并非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具体原因如下:
  1.传统思想的禁锢作用
  在这里,传统思想主要包括小农意识和家族意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民众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严重束缚了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封建社会中,农业社会的小农意识一直是我们中华历史的重要角色,禁锢着中华儿女的思想发展,这些意识被祖祖辈辈们流传下来,甚至直到今天也无法消除,牢牢统治着当今社会大部分民众。小农经济下的自给自足思想也是传统思想的禁锢之一,注定我国农民不会有大的思想作为,不会去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种种历史事件也证明确实如此。因此传统思想一直禁锢着我国公民意识的向前发展,而且人们所遵守的道德规范只有在社会活动中才有意义。
  家族意识的存在是我国公民意识不能顺利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所形成的中国人所特有的某些心态不可能立即瓦解,继续存在并在某种程度和范围上将继续危害着部分人的思想,阻碍他们公民意识的生成。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家族意识依然深入人心,它弱化了独立、自由、民主等现代意识的影响。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这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自古以来,人们的各种活动就多以家庭、亲戚、家族和熟人为核心,而其他形态的社会联系相对较少,是我国当前的人情社会与关系社会存在的深刻的历史原因。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公民意识的扩展和完善,从而也就影响到了高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充分重视,阻碍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公民意识建设的进程。   2.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
  西方文化的入侵对公民意识的瓦解和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展, 西方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入到我国, 国外一些腐朽思想和奢靡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影响到了中国。尤其是一些大国,企图用资本主义思想麻痹我国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同化,用所谓“西方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对青年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诱惑力, 但是西方文化又是依附西方物质文明进来的, 极具隐蔽性,如果现在不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我们的大学生就很难把握自己的角度和方向,很容易迷失自己,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达到其目的,阻碍我国公民社会建设,制约我国民主社会的进程。
  3.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存在问题
  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的,而学校教育在公民意识教育上的缺失,是造成当今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错位是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学校中存在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幼儿园阶段,小学老师教导我们要爱党爱人民, 在中学阶段老师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 到了大学阶段却似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道德要求却越来越低,而却做一些不要乱扔垃圾等事情。同时,大学阶段的教育,又认为一些低层次的公民意识教育是初等教育应该完成的, 因此这样公民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没有了生存空间。这些因素均导致了我国当代大学生整体公民意识的极其缺乏。但国外发达国家却与我们相反,他们的公民教育往往是从儿童时就开始培养,并不断深化与巩固,最后从整体上形成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公民意识。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详细的介绍并开始研究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对民主政治国家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要求和实施计划,加上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模式的严重冲击,学校公民意识培养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学校对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没有从根本上落到实处,大学生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到了大学阶段没有牢固基础。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不能只重视考试的科目,应该让学生们不仅学习基础知识,更要学习心理层次和道德层次的问题,做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家庭教育的负作用
  每个人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教育,都是来自于父母和家人,家庭对于每个人公民意识的养成有着长期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家庭教育阶段是公民个体形成公民意识的开始阶段,也是公民个体基本知识的最主要的来源。另一方面,家庭通过给公民个体提供信息交流环境和家庭这种小型社会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民意识的形成。中国家庭有个特点就是有“一家之主”之说,这就导致民主氛围一直难以形成。“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等日常俗语,表明了长辈多处于强势的命令状态,掌握着全部的权威,孩子只能言听计从。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的民主意识很难自觉形成。而且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父母只关心孩子考试科目的学习,不能给孩子自己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公民意识方面的学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整体上看比较薄弱,整体水平不高,这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加以改善。形成这些现状是由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传统方面,西方文化方面,学校方面和家庭方面几大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主要针对这几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简介:
  闫子俊 (1988-) ,女,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TD52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LC技术在各个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电控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控制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同时也直接关系着煤矿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转。基于此,本文首基于带式输送机电控装置中PLC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PLC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而对PLC在煤矿带式输送机电控装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控装置;带式输送机;PLC;应用性能  引言
期刊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当今世界,与其他很多国家相比,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可谓相当完善。诸如在保险的分类、费用负担方、需要患者自己负担的医疗费用比重等方面,规定都相当清晰明了。另外,也有日本独具特色的规定。与此同时,现在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才刚刚建立,虽然在不断改进,但依旧还不完善,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启示  一、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概况
期刊
中图分类号:U27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通过时旅客列车空调装置运用中发生的制冷故障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了提高客车空调装置运用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铁道车辆;客车;空调装置;制冷故障  一、引言  旅客列车空调装置通常由通风系统、制冷系统、采暖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客车空调装置通过将一定量的车外新鲜空气和车内再循环空气混合后,经过过滤、冷却或加热、减湿或加湿等处理,以一定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好的管理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国美案件发生以后。国美案件是因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起的,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为详细了解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因素,本文通过对社会现有现象的观察和了解,选取一些上市公司的数据,分别从管理者的薪酬﹑管理者的年龄﹑管理者的性别和管理者的教育背景四个方面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进
期刊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根据WTO谈判的承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10月3日颁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这一法规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正式对外开放了汽车金融市场,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国外汽车品牌厂家的金融公司(简称AFC)纷至沓来,足以见得厂家对这块市场的重视。  国内主要汽车金融公司简介  AFC一般具备的使命是协助所属品牌完成批售目标的同时获取
期刊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城中村”房屋拆迁补偿问题是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城市房屋拆迁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在改善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促进旧城区改造和城市环境改善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亦不断出现大量的拆迁纠纷且有的地方还出现过激行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还不完善,难以切实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一、 现有“城中村”房屋拆
期刊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通过研究云计算的编程模型和多种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蚁群算法,使用间接混合编码方式让每条染色体形成了单独的任务调度方案,利用遗传算法生成的优化解,解决了蚁群算法的前期信息素聚集慢的问题,提高了云计算中任务调度的效率。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取得了不错的的结果。  关键词:云计算;遗传算法;蚁群算法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婚姻法》确立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该法对探望权主体范围设定过窄,而未明确其他近亲属的探望权。近年来,(外)祖父母到法院主张隔代探望权已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在我国婚姻法中增设隔代探望权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我国婚姻法探望权存在问题及增设隔代探望权的合理性来分析。  关键词:隔代探望权;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必要性  探望权起源于英美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大陆法系作为世界最主要的法系之一,它的影响范围极广,尤其是在欧洲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本文将对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法学进行探讨,并以年限作为划分基点,从而厘清大陆法系与我国近代法律的关系。  关键词:大陆法系;中国近代法律制度;晚清  1840年至1949年间,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诸列强在带给国人灾难的同时,也使得国人有机会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电子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财产交易与流通的一部分。由此,电子商务经济活动与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相辅相成,电子商务的各个方面都影响这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互联网络平台为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服务基础,因此也产生了一个新兴的民事主体——网上交易服务者。作为专门的网上交易平台上的服务提供者,对互联网上开展电子商务有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