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作为老师,要承担传递知识,教书育人的责任,但班主任更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与其他任教老师相比,班主任是学生们除了父母家长之外,最常接触到的,具备成熟思想和社会认识的成年人,所以我们的教育也在注重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新时代的学习中,要求班主任老师们在保证原有教育教学基础上,还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报道日益增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每一年,学校都会招聘或者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心理老师进入学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仍有部分青少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小学班主任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慢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 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很多小学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把握不准,认识不足,并且缺乏正确的知识支撑,只是在机械单一地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并没有主动学习和认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也没有根据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和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课程,也成立了专门的心理部门来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但是配备心理老师的质量层次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过硬的老师支持,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 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想要培养新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就更不能忽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班主任对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现在,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班主任的新职责,是新时期对学生开展德育的新追求,班主任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能打破单独依靠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单薄局面,缓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缺失、层面缺失的问题,并且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和课程。班主任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将心理教学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这样让学生在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接受到了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的措施
(1)班级课堂。课堂是小学生学习时间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班主任首先需要优化课堂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局限于班级的布置、装扮,更需要调动心理因素,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时接受、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接受到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必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班风建设也是必要的,新时期要求班主任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建设良好班风,在此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共同规划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标准,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以班主任为主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可以有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建设成一种綜合型课程的渗透,并形成比较规范的班级心理辅导模式。
(2)课外活动。新时期的教育强调的不仅有书本知识的传递,还需要教给他们怎么做事,怎样做人,我们可以基于各项活动培养和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现在我们的学校,每个学期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这些课外活动正是丰富学生身心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生性活泼,一味进行说教式的教育活动,效率低不说,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弹,与之相反的,他们喜欢参与那些活动和游戏。作为班主任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发掘这些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中的教育因素,在满足孩子心理诉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表现自己中开展活动,并进行体会和感悟,探索明确周围的环境,从中获得充足的心理体验。
在日常教学的时间,班主任老师可以把握班会时间,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和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者在学校活动时间,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实际活动中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从多个方面渗透,力求每位同学都能受到锻炼,来提高班主任教育工作的质量。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偏小,进入小学后才接触到较为广阔、系统的学习层面,但是他们仍然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缺乏基本的思维判断和认知能力,小学这六年的学习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学习生涯来说,时间是比较长的,影响也是最深远的,对学生们来说,这六年是他们的三观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明确这份责任的重要,并能担当这份重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心情和动态,常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引导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茁壮成长。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报道日益增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每一年,学校都会招聘或者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心理老师进入学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仍有部分青少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小学班主任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慢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 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很多小学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把握不准,认识不足,并且缺乏正确的知识支撑,只是在机械单一地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并没有主动学习和认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也没有根据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和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课程,也成立了专门的心理部门来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但是配备心理老师的质量层次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过硬的老师支持,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 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想要培养新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就更不能忽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班主任对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现在,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班主任的新职责,是新时期对学生开展德育的新追求,班主任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能打破单独依靠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单薄局面,缓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缺失、层面缺失的问题,并且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和课程。班主任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将心理教学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这样让学生在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接受到了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的措施
(1)班级课堂。课堂是小学生学习时间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班主任首先需要优化课堂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局限于班级的布置、装扮,更需要调动心理因素,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时接受、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接受到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必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班风建设也是必要的,新时期要求班主任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建设良好班风,在此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共同规划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标准,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以班主任为主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可以有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建设成一种綜合型课程的渗透,并形成比较规范的班级心理辅导模式。
(2)课外活动。新时期的教育强调的不仅有书本知识的传递,还需要教给他们怎么做事,怎样做人,我们可以基于各项活动培养和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现在我们的学校,每个学期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这些课外活动正是丰富学生身心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生性活泼,一味进行说教式的教育活动,效率低不说,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弹,与之相反的,他们喜欢参与那些活动和游戏。作为班主任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发掘这些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中的教育因素,在满足孩子心理诉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表现自己中开展活动,并进行体会和感悟,探索明确周围的环境,从中获得充足的心理体验。
在日常教学的时间,班主任老师可以把握班会时间,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和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者在学校活动时间,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实际活动中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从多个方面渗透,力求每位同学都能受到锻炼,来提高班主任教育工作的质量。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偏小,进入小学后才接触到较为广阔、系统的学习层面,但是他们仍然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缺乏基本的思维判断和认知能力,小学这六年的学习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学习生涯来说,时间是比较长的,影响也是最深远的,对学生们来说,这六年是他们的三观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明确这份责任的重要,并能担当这份重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心情和动态,常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引导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