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金钟罩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y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爱耳日的一则报道让我这个耳机发烧友突然觉得有些恐慌。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数据称,目前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想着自己经常戴着耳机入睡的情景,再想想之前和家人总为音箱音量的问题而争执,不禁后背发凉——这耳聋于我而言恐怕也并不是很遥远的事。
  然而耳机真的是一个我无法割舍的存在:写稿子怕被打扰时用耳机隔绝外部声音;睡觉怕被吵到睡不着用耳机抵挡如雷鼾声;上班路上怕无聊用耳机听个慕课……对我来说,耳机绝对是神器,虽说耳聋很可怕,但没了它更可怕,真是想戒都戒不掉。
  和一位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朋友聊起此事,她说整个研发部门的90后小哥哥、小姐姐们几乎人手一副耳机,很多人从早戴到晚。听到这,我这个发烧友都不淡定了:“耳朵一直不休息,不难受吗?”
  “你以为他们和你一样戴着耳机听音乐、听课吗?人家就是戴着而已,有没有声音并不重要。”
  “那戴着干嘛?”我不解。
  “隔绝和外部的联系!”
  这便是当代青年的耳机生活观——不想和外部世界有任何交集的时候,就戴上耳机,形成一个自我世界:路上看到不那么熟的亲戚,那就戴着耳机假装没看到,直接擦身而过;公司里遇上迎面而来的同事,同样也能戴上耳机,直接无视。他们的世界没有太多不必要的社交。寒暄?这个词似乎根本不在他们的字典里出现。觉得有眼缘和你聊上两句,看到你还能有发出声音的含糊称呼,那可是他们对你最高等级的礼遇。
  当代青年给自己贴上“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的标签,他们不愿意在可以触摸到对方的现实世界里和自己不想要交往的人有过多的接触。叔本华曾说过:“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很显然,喜欢独处并非当代青年所特有的,只不过在现在这个很多事情可以依赖互联网解决的时代,堂而皇之地独处便显得顺理成章。
  外卖这种服务深受“社恐”群体的欢迎——“我只想安安静静吃顿饭,干什么要去应付一桌子不那么熟的人?”工作上的沟通交给钉钉,公事公办,私下里领导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干得不开心,他们随时走人。因为在他们的职场守则里,实力是硬道理,其他都无关紧要。当然,他们的社交也完全可以借助各种移动社交工具,微博吐槽、朋友圈点赞、QQ群八卦……“社恐”群体在线上可以表现得相当“健谈”,常常与线下的那个ta,有着完全不同的灵魂。因為于他们而言,线上社交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可以随时闪人,还不尴尬。但当场景切换到现实世界,避免“尬聊”(尴尬地聊天)的神器非耳机莫属。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规避“祸从口出”的风险。如今这个崇尚结果、效率、成功的时代有着急功近利的隐性基因。在这样被快节奏追赶的时代生存,坚固的外表,高效的防御都显得那么的重要,但他们的内心却同外表截然相反——脆弱而敏感。所以,“高冷范儿”青年干脆不说话,“戴着耳机没听见”就是一个最好的借口,省得自己祸从口出,引发事端。
  耳机绝对是社交恐惧的完美解决方案,是当代青年的社交金钟罩。所以再遇上戴着耳机、视你如空气的年轻人,一笑置之吧——人家好不容易找到的金钟罩,可千万别给破了。
其他文献
我们被命运眷顾,走到今天,应该归功于这个时代以及所有为之奋斗的每一个人。  从时代背景来说,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蛇口街头竖立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你似乎从每个人的身上都能感受到一种敢试敢闯、不言放弃的闯劲和拼劲。我觉得我们当时之所以有创业的动力,与这种时代浪潮和深圳“拓荒牛”精神的感召是密不可分的。“拓荒牛”代表着深圳的开拓、勤勉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我大
期刊
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叫《绝杀慕尼黑》。里面有一个篮球运动员,叫谢尔盖。他是苏联国家队的第一主力球员。他有多厉害呢?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里,平均每场比赛,他一个人就能拿下30多分。苏联国家队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拿到球之后,只要能顺利地把球传到谢尔盖手上,就足够了。因为谢尔盖从不失手。  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放一万个心的球员,在最关键的时刻,却犯了一个平常绝对不会犯的错误。  时间回到1972年,在慕尼黑奥
期刊
互联网的逻辑是什么?我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就像水和电一样,互联网并不等于线上,线上是在互联网上,但互联网还可以连接线下。  2011年被称作移动互联网的元年,诞生了我们熟悉的今日头条、美团和滴滴打车三小巨头。有三个原因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崛起:首先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其次是网络的进步,第三是移动支付的普及。总之,移动终端的普遍化、网络升级、移动支付和社交以及更多的应用,让中国的消費者来到了移动互联网
期刊
如何做父母?  100年前,鲁迅先生曾洋洋洒洒写下6000多字的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探讨如何为人父的问题。那时,焦点在于父权的颠覆,在于恩情到爱护的转变。  几十年前,这个问题也曾困扰过养育了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步履与节奏。当人们还在为美好生活而奔忙之时,子女的教育并没有太多时间顾及。为人父母的标准十分简单——孩子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便能称得上是好父母。至于
期刊
全纳儿童能力训练中心苏州相城分校校长黄珊珊  黄珊珊和家庭教育结缘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机遇。  她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任教于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是人社部儿童学习能力开发指导师,完成了美国格瑞斯蒙台梭利研究院蒙氏课程。2015年,儿子的出生让黄珊珊全身心地投入到妈妈这个角色当中,做了三年多的全职妈妈。养育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提升自己当母亲的能力,她又进行了和育儿相关的专业学习,获取了国
期刊
爱家工作室创立人傅莉  从2015年在苏州创立爱家工作室至今,不到4年时间,傅莉收获良多。  一方面是作为父母课堂的爱家工作室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她和团队帮助焦虑的父母找到了解决亲子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是她本人,作为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在创业过程中,通过亲自实践爱家“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使得母亲这个角色当得愈发从容。  傅莉进入亲子教育领域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她是北京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国家
期刊
谈到二孩政策的机遇,大部分人都会想到,瞄准宝妈宝爸育儿刚需的母婴电商以及现在同样是刚需的幼儿园托育班。实际上“父母教育”这个80后、90后在育儿过程中急需的各种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亦是一片前景广阔的蓝海。他们在育儿的过程中非常渴求系统地去学习知识,做好一名家长。  久明科技从中看到了机会。久明科技是一家家长教育服务商,旗下“久明教你管孩子”主要服务对象为0~18岁婴幼儿及青少年家长,根据案例资源为用
期刊
“家庭教育,學之本源;正心诚意,学之本也。”这是学之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学之本)名称的寓意。学之本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在线教育的平台,上线于2018年8月,它在官网的首页便一针见血地罗列出了“你的孩子是否注意力不集中?考前焦虑?沉迷网络世界?隔代教育?”等诸多家庭教育的难题。这些难题像一座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父母的心头。  正是看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痛点”,学之本从技术角度切入,专注于父母的
期刊
“作为家长,我们对教育孩子很‘萌’,孩子从爷爷奶奶那领回来后,平衡感差、暴躁、注意力不集中,我们不知道怎么办”“小孩特别会察言观色,当我和老公意见不统一时,他就又哭又闹不听话,搞得我没辙”“我孩子四岁半,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孩子感统失调,这种状况的出现和家长很少和孩子沟通有关系”……家长教育成为早教市场的一个敏感词汇。  家长教育是有需求的。比如,孩子平衡能力失调、暴躁、注意力不集中……有心理学家将
期刊
创业之初,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画像,我觉得无论处于哪个创业阶段,都不能忽视用户画像,不能忘记你要找的用户是谁。新一代父母“新”在哪儿?  在最初创办有养的时候,我希望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用友好的方式,去帮助中国新一代的父母,在教育价值观和消费上做升级。  当时,我有一个比较精准的画像,就是新一代的年轻父母,我把他们界定在85后与90后,大概是27岁到32岁之间。为什么这么想呢?首先我们都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