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户外电影节(European Outdoor Film Tour,缩写E.O.F.T.),作为欧洲最知名的户外极限运动纪录片平台,至今已举办15届。每年,组委会从众多山地户外纪录片中甄选出最打动人心的几部,在欧洲15个国家进行300场巡展放映,推广户外运动以及影像纪录的魅力。
今年这8部影片依然精彩,你将看到:海报人物Adam Ondra(左图)攻克世界上难度最高的攀岩路线,滑翔伞飞跃海拔8000米之上的布洛阿特峰,在北极圈内荒岛上的山地骑行和纵穿北美洲的轮滑旅行……人类的意志是这世上无坚不摧的利刃!真冒险,真人生,真影像。
亚当·昂卓(Adam Ondra)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成就最多才的攀岩天才之一,他成功攀爬了世界上难度最高的路线—Silence,并且以新的难度给它定级—9c。这位来自捷克的大男孩同时也展示了在大岩壁上如何施展本领,在他前往优胜美地的第一次旅途中,便以8天时间拿下了世界著名的黎明墙(Dawn Wall)。他强壮而纤长的身体在对抗地心引力时是那么地毫不费力。可是,仅仅是依靠这身肌肉和耐力Adam便能征服那些最难攀爬的线路吗?还是依靠他的精神意志使得他在蒙住眼睛的情况下攀完了一条8a的线路?希望这个影片能为我们揭晓更多关于这个攀岩天才的秘密。当许多优秀运动员不断地抬高标准、挑战极限时,也有少数人在重新定义他们所从事的运动。Adam,无可争议的攀岩之王,已经将这项运动带到一个超人的水平。经济学家说他很可能是“爱抚岩石的最佳攀岩者”。他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绰号—攀岩之神、攀岩巨星……
时长:20分钟
导演:Jochen Schmoll
主角:Adam Ondra
制作:Moving Adventures Medien
国家:德国
Adam出生在一个父母均是攀岩爱好者的家庭,在他开始学会走路的同时就在接触攀岩了,而且此后从未间断。他8岁就onsight了自己第一条5.12c的攀岩线路,意味着他不需要提前观察线路就可以拿下。16岁,他就赢得了第一场领攀世界杯赛冠军和领攀世锦赛亚军。目前为止,Adam拥有三枚世锦赛金牌,并且保持着唯一同时拿下世界杯先锋和抱石双料冠军的运动员的荣誉。
2012年,他攀爬了著名的Change线路,第一条被定为9b (5.15c)的线路。2016年,他重爬了攀岩界的传奇线路黎明墙Dawn Wall,创下了8天拿下它的纪录,比之前的纪录19天快了太多。迄今为止,他已经攀爬过成千上万条线路,其中1491条的难度都是在8a以及以上;140条的难度在9a以及以上。Adam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攀爬过9c (5.15d)难度线路的人,这是目前人类所能及的最高攀岩难度。
一句话,Adam就是那种天赋加热情碰撞出来的超出任何人想象的产物。
2017年9月3日,Adam红点了Silence,世界上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的9c线路,位于挪威Flatanger。在攀岩界,一条线路的评级依据的是所有攀爬过这条线路的人的一致意见。所以,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能爬3条9b 线路的人之中,只有Adam能攻克下这条9c线路。根据专家们预计,未来很多年里都没有人能完攀这条Silence线路。
作为Adam Ondra这个名为“硬整”的项目目标之一,Adam也花了4年时间才成功拿下Silence。他必须调动所有积蓄的能量才可以完成,需要难以想象的肌肉力量、出众的灵活度、冷静清晰的思路,最重要的是为人所不能为的强烈欲望。
成功的一刹那,对Adam来说却是一种宣泄。“我甚至都喊不出来,只是挂在绳子上摆荡,眼睛湿润,被喜悦、兴奋以及轻松的心情包裹着。数月的时光都归结为这20分钟了。”
黎明墙的攀爬高度有将近900米,足以震慑住大多数攀岩者。通常,攀岩高手们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筹划,再耗上数天的时间去攀爬,这中间是持续不断的努力。可是Adam一来,第一次尝试,8天搞定,大大刷新了前人最快以19天完成的紀录。
假如当你25岁,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知名的攀岩者,很容易就飘飘然了吧?因此你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永远保持动力,保持主动挑战的劲头。Adam分享道:“首先,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其次,享受攀爬的时刻,在你绝对极限之内。”当一条很难的线路出来,令无数人畏缩、紧张焦虑,而且没有人能攻克时,Adam就来劲了。线路越难,对Adam的诱惑力就越大,也越能调动他的激情。
关于奋斗的最好描述就是——把你自己置身于困难、不舒服的境地,把最好的你调动起来。
Adam的另一个优秀特质,便是在失败面前不屈不挠。媒体大都着重报道Adam的成功,却经常漏掉了在Adam的攀岩生涯中那些数以千计的失败、疯狂的工作制度、精细的计划、大量的汗水与伤痛。他对每一条线路的努力最终都会成就伟大。不论你是何人,攀岩就像一个胶囊,里面压缩了努力、失败、学习然后再重复以上过程,一遍又一遍,直到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2016年夏季的喀喇昆仑山脉上空,出现了一只奇怪的大鸟。沿着山峰边缘的陡坡和冰川滑行,之后又陡然升起,飞到布洛阿特峰的顶上,忽而又消失在视线中。“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滑翔伞飞行!”美国冒险飞行家、巴基斯坦滑翔伞开拓者Brad Sander在采访中对这项壮举如是评价。 时长:20分钟
导演:Christian Schmidt
主角:Antoine Girard
制作:Moving Adventures Medien
国家:法国、德国
2016年,滑翔伞飞行员Antoine Girard独自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喀喇昆仑山脉进行了一场长达三个星期的探险。从小镇斯卡杜(Skardu)出发,他徒步向深山之中走去。这个法国人曾经两次尝试登上8051米高的布洛阿特峰然后从峰顶滑翔飞行而下,均以失败告终。这次,他寄希望于山谷间的上升气流将他托起飞升到布洛阿特峰上空。如果他成功了,就意味着创下了一项滑翔伞界的高度纪录。但是,空气稀薄的8000米高寒地带,起飞和着陆都面临极端挑战,尤其是在孤身一人、无人可指望的情况下。
Antoine从2004年以来的8000米级高海拔攀登成就包括:无氧攀登K2、布洛阿特峰、迦舒布鲁姆Ⅰ和Ⅱ峰、卓奥友等。阿式攀登可达难度级别ABO。滑翔伞方面,他在红牛X-Alps极限挑战赛(只能徒步和滑翔伞飞行)中获得过第三名(2013年)和第四名(2015年)的突出成绩。
“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我们找到使它变成可能的方法。”这句话作为Antoine Girard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他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这次也不例外。
outdoor: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攀登到峰顶或者靠动力滑翔机升上去,但你是先攀登到6500米左右,然后靠暖气流上升,经过布洛阿特西坡然后到达峰顶的。和在平地上起飞相比,从海拔那么高的半空起飞是怎样一种体验?
Antoine: 区别就是在这个海拔高度起飞的巨大难度。攀升至峰顶需要借助热气流或者强风,在这个坡面的轴线上起飞,我从未目睹过8000米以上的积云,说明热气流本来就很罕见。我本以为不可能等到热气流了。升空需要很强的风力,由于那个海拔的空气相当稀薄,风力便呈指数增强。问题是,我们想乘风至海拔7000米的地方就够了,但是这风力大概会把我带到8000米(我当时的情况下,7200米处风力是10公里/时,8000米的风力是40~50公里/时)。
如果我直接从峰顶起飞的话,就会正好处在风值中央。这两种方法难度系数都非常高。
outdoor:你当时用的是什么天气预报?你是如何估计变化无常的空气和风的?
Antoine: 我没有用天气预报啊,当时我只身一人在山中待了16天,并且在抵达Baltoro之前已经在空中吊床上飞行900公里了,除了在Karimabad的两次停靠之外,我无从知晓天气状况。我的方法就是观天象,早上睁眼看看天,余下的就凭个人经验了。2008年和2009年我在这座山上下过很多功夫,那些知识和经验对我这次的挑战很有帮助。
outdoor:你的滑翔伞上带了多少装备?多少补给?你有没有在某个点使用氧气瓶呢?
Antoine: 我的包重达32公斤,带了4升水,因为我不知道下一个扎营点是不是能找到水。带了够吃10天的食物,三四公斤吧,还有两公斤重的氧气瓶——从头到尾都带着,但从来没有用过。飞升到布洛阿特峰顶那天早上,我把氧气瓶的管子接错了导致管子被压破。那都无所谓,因为我们并不需要体力上的消耗,吸氧不过是为了头脑更清醒。如果再来一次,我会吸氧,假如这次吸氧的话,或许我就不会把手指冻成这样了。
outdoor:上面有多冷?穿着那么笨重的衣服戴著那么厚的手套,如何操作滑翔伞和装备的?
Antoine: 噢太冷了,我的GPS Syride上面显示-9℃,但是持续暴露在劲风之下的体感温度就不好说了。我还得不时摘下手套来拍摄照片和视频,那便导致我的手指被冻伤。我选的滑雪伞翼很好飞,所以不用担心一边拍摄一边飞行的问题。
outdoor:这次飞行过程中的亮点是什么?
Antoine: 当然是飞跃过布洛阿特峰顶端的时刻,就像梦境一般。可能我的大脑在缺氧状态下给这个梦境增添了朦胧色彩。
outdoor:最危险的时刻呢?
Antoine: 每一次在高山上着陆!带着30公斤重的装备、空间又低,以50公里/时的速度在原生态的山体表面着陆,相当极限。有几次还挺吓人的。
outdoor:在这场挑战中,或者说在这项运动中,什么是你认为最重要的技能?
Antoine: 最重要的是会分析判断,彻底明白飞行中的各种天气状况,这是做出正确决定的关键。
outdoor:你是怎么开始滑翔伞运动的?
Antoine: 我最开始学滑翔伞就是把它作为下山的一种手段。后来就开始爱上这项运动。说起来也是缘分啦,我当初第一座想要尝试飞行下山的山峰正是布洛阿特峰(2008年),那次是从3号营地开始飞,但是失败了。
North Of Nightfall
Axel Heiberg是加拿大第七大岛屿,位于北极圈以北1200公里。冬季,这里完全沉浸在极夜的黑暗之中,一片冰雪覆盖的荒芜。但是,当太阳回归之时,整个岛屿便重新爆发生机,展露出岩石与少量冰川交叉覆盖的地表,这是山地车骑行的绝佳地形。难怪,这几个车手根本无法抵抗这无尽冲坡的吸引。
时长:15分钟
导演:Jeremy Grant
主角:Cam Zink、Darren Berrecloth、Carson Storch、Tom van Steenbergen等
制作:Red Bull Media House
国家:美国
冰原狼、北极狐、麝牛漫步在岛屿上,偶尔遇到一只北极熊也说不定,白鲸、独角鲸在寒冷的冰水混合物中游弋。冬季,太阳4个月不打照面,夏季却极为慷慨,24小时日不落—还有电影艺术家渴望的不被打断的“黄金时段”。 这个纬度听起来更适合滑雪而不是骑山地车,对吧?但是由于极低的气温使得周边海域常年冰冻,Axel Heiberg岛也不例外。你想象中的白雪皑皑的仙境实际上更接近一个荒漠。这就是为什么导演Jeremy Grant和Freeride Entertainment的创作队伍选择这里作为山地车电影拍摄地,营造这种北境黄昏的氛围。这部纪录片是与Red Bull Media House联合制作,镜头前的主角有Darren Berrecloth、Cam Zink、Carson Storch、Tom van Steenbergen,他们所要碾压的这片大地,从未被自行车轮胎亲吻过,一场将挑战他们个人极限,甚至超出极限的冒险。
影片对于这个岛屿的地理地貌、人类历史的描述不亚于对车手表现的呈现,并且是以手绘单色动画的形式作为开篇。这在极限运动电影中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表现手法,就像之前备受赞誉的电影《第四阶段The Fourth Phase》,着重探索酷炫的极限运动之下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些故事都是很传统地讲风景,但是我想把它做成关于人类的故事。”
寻找新途径需要考虑平衡,既需要满足铁杆极限运动迷的胃口——用更高难度的技巧引得他们口若悬河,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更休闲、群体更庞大的普通观众的口味。如果你抱着欣赏骑车特技集锦的期待来看此片,很可能会失望而归,但那是你的问题。
这部纪录片打造的精良程度足以说它是年度好片,每个角度都精心而专业地打磨过,从镜头感到编辑剪辑,到配乐。除了有几处叙述稍显生硬和影片不断传递的环境变化信息—不是说不重要—本片比大多数絮絮叨叨的叙述、历史溯源和让你坐不住的1小时影片好太多了。
很大一个原因应该是影片没有那种大脑袋镜头采访吧,所有的对话都是车手们佩戴的迷你麦克风捕捉的现场对话,更真实,没有预先排演的那种感觉。所有的场景接转切换看上去都是水到渠成,没有过分用力,人文的部分保留的长度也刚好,没有人工堆砌之感。更重要的是情绪的表达,从一开始的堆积和紧张,到惊叹,然后到惊恐,最终以幽默结束,这就是山地车给人带来的情绪波动,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
A To B Rollerski
1988年,拉脱维亚籍运动员Raimonds Dombrovskis开始了他冬季两项生涯中最漫长的一次训练。在他的狗狗Bucis的陪伴下,带着塞满一辆大众Bulli车的装备,他脚踏直排轮滑,开始了这场从加拿大北极地区到墨西哥边境、跨越6700公里的旅程。
时长:20分钟
导演:Arnis Aspers
主角:Raimonds Dombrovskis、Florian Hüttner
制作:Moodwork
今年这8部影片依然精彩,你将看到:海报人物Adam Ondra(左图)攻克世界上难度最高的攀岩路线,滑翔伞飞跃海拔8000米之上的布洛阿特峰,在北极圈内荒岛上的山地骑行和纵穿北美洲的轮滑旅行……人类的意志是这世上无坚不摧的利刃!真冒险,真人生,真影像。
The A.O. 亚当 昂卓
亚当·昂卓(Adam Ondra)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成就最多才的攀岩天才之一,他成功攀爬了世界上难度最高的路线—Silence,并且以新的难度给它定级—9c。这位来自捷克的大男孩同时也展示了在大岩壁上如何施展本领,在他前往优胜美地的第一次旅途中,便以8天时间拿下了世界著名的黎明墙(Dawn Wall)。他强壮而纤长的身体在对抗地心引力时是那么地毫不费力。可是,仅仅是依靠这身肌肉和耐力Adam便能征服那些最难攀爬的线路吗?还是依靠他的精神意志使得他在蒙住眼睛的情况下攀完了一条8a的线路?希望这个影片能为我们揭晓更多关于这个攀岩天才的秘密。当许多优秀运动员不断地抬高标准、挑战极限时,也有少数人在重新定义他们所从事的运动。Adam,无可争议的攀岩之王,已经将这项运动带到一个超人的水平。经济学家说他很可能是“爱抚岩石的最佳攀岩者”。他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绰号—攀岩之神、攀岩巨星……
时长:20分钟
导演:Jochen Schmoll
主角:Adam Ondra
制作:Moving Adventures Medien
国家:德国
攀岩天才的诞生
Adam出生在一个父母均是攀岩爱好者的家庭,在他开始学会走路的同时就在接触攀岩了,而且此后从未间断。他8岁就onsight了自己第一条5.12c的攀岩线路,意味着他不需要提前观察线路就可以拿下。16岁,他就赢得了第一场领攀世界杯赛冠军和领攀世锦赛亚军。目前为止,Adam拥有三枚世锦赛金牌,并且保持着唯一同时拿下世界杯先锋和抱石双料冠军的运动员的荣誉。
2012年,他攀爬了著名的Change线路,第一条被定为9b (5.15c)的线路。2016年,他重爬了攀岩界的传奇线路黎明墙Dawn Wall,创下了8天拿下它的纪录,比之前的纪录19天快了太多。迄今为止,他已经攀爬过成千上万条线路,其中1491条的难度都是在8a以及以上;140条的难度在9a以及以上。Adam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攀爬过9c (5.15d)难度线路的人,这是目前人类所能及的最高攀岩难度。
一句话,Adam就是那种天赋加热情碰撞出来的超出任何人想象的产物。
Silence:世界上第一条9c线路
2017年9月3日,Adam红点了Silence,世界上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的9c线路,位于挪威Flatanger。在攀岩界,一条线路的评级依据的是所有攀爬过这条线路的人的一致意见。所以,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能爬3条9b 线路的人之中,只有Adam能攻克下这条9c线路。根据专家们预计,未来很多年里都没有人能完攀这条Silence线路。
作为Adam Ondra这个名为“硬整”的项目目标之一,Adam也花了4年时间才成功拿下Silence。他必须调动所有积蓄的能量才可以完成,需要难以想象的肌肉力量、出众的灵活度、冷静清晰的思路,最重要的是为人所不能为的强烈欲望。
成功的一刹那,对Adam来说却是一种宣泄。“我甚至都喊不出来,只是挂在绳子上摆荡,眼睛湿润,被喜悦、兴奋以及轻松的心情包裹着。数月的时光都归结为这20分钟了。”
黎明墙:世界上最难最高的自由攀线路
黎明墙的攀爬高度有将近900米,足以震慑住大多数攀岩者。通常,攀岩高手们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筹划,再耗上数天的时间去攀爬,这中间是持续不断的努力。可是Adam一来,第一次尝试,8天搞定,大大刷新了前人最快以19天完成的紀录。
Adam的动力
来自哪里
假如当你25岁,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知名的攀岩者,很容易就飘飘然了吧?因此你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永远保持动力,保持主动挑战的劲头。Adam分享道:“首先,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其次,享受攀爬的时刻,在你绝对极限之内。”当一条很难的线路出来,令无数人畏缩、紧张焦虑,而且没有人能攻克时,Adam就来劲了。线路越难,对Adam的诱惑力就越大,也越能调动他的激情。
关于奋斗的最好描述就是——把你自己置身于困难、不舒服的境地,把最好的你调动起来。
Adam的另一个优秀特质,便是在失败面前不屈不挠。媒体大都着重报道Adam的成功,却经常漏掉了在Adam的攀岩生涯中那些数以千计的失败、疯狂的工作制度、精细的计划、大量的汗水与伤痛。他对每一条线路的努力最终都会成就伟大。不论你是何人,攀岩就像一个胶囊,里面压缩了努力、失败、学习然后再重复以上过程,一遍又一遍,直到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8000
8000米之上
2016年夏季的喀喇昆仑山脉上空,出现了一只奇怪的大鸟。沿着山峰边缘的陡坡和冰川滑行,之后又陡然升起,飞到布洛阿特峰的顶上,忽而又消失在视线中。“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滑翔伞飞行!”美国冒险飞行家、巴基斯坦滑翔伞开拓者Brad Sander在采访中对这项壮举如是评价。 时长:20分钟
导演:Christian Schmidt
主角:Antoine Girard
制作:Moving Adventures Medien
国家:法国、德国
2016年,滑翔伞飞行员Antoine Girard独自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喀喇昆仑山脉进行了一场长达三个星期的探险。从小镇斯卡杜(Skardu)出发,他徒步向深山之中走去。这个法国人曾经两次尝试登上8051米高的布洛阿特峰然后从峰顶滑翔飞行而下,均以失败告终。这次,他寄希望于山谷间的上升气流将他托起飞升到布洛阿特峰上空。如果他成功了,就意味着创下了一项滑翔伞界的高度纪录。但是,空气稀薄的8000米高寒地带,起飞和着陆都面临极端挑战,尤其是在孤身一人、无人可指望的情况下。
Antoine从2004年以来的8000米级高海拔攀登成就包括:无氧攀登K2、布洛阿特峰、迦舒布鲁姆Ⅰ和Ⅱ峰、卓奥友等。阿式攀登可达难度级别ABO。滑翔伞方面,他在红牛X-Alps极限挑战赛(只能徒步和滑翔伞飞行)中获得过第三名(2013年)和第四名(2015年)的突出成绩。
“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我们找到使它变成可能的方法。”这句话作为Antoine Girard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他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这次也不例外。
outdoor: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攀登到峰顶或者靠动力滑翔机升上去,但你是先攀登到6500米左右,然后靠暖气流上升,经过布洛阿特西坡然后到达峰顶的。和在平地上起飞相比,从海拔那么高的半空起飞是怎样一种体验?
Antoine: 区别就是在这个海拔高度起飞的巨大难度。攀升至峰顶需要借助热气流或者强风,在这个坡面的轴线上起飞,我从未目睹过8000米以上的积云,说明热气流本来就很罕见。我本以为不可能等到热气流了。升空需要很强的风力,由于那个海拔的空气相当稀薄,风力便呈指数增强。问题是,我们想乘风至海拔7000米的地方就够了,但是这风力大概会把我带到8000米(我当时的情况下,7200米处风力是10公里/时,8000米的风力是40~50公里/时)。
如果我直接从峰顶起飞的话,就会正好处在风值中央。这两种方法难度系数都非常高。
outdoor:你当时用的是什么天气预报?你是如何估计变化无常的空气和风的?
Antoine: 我没有用天气预报啊,当时我只身一人在山中待了16天,并且在抵达Baltoro之前已经在空中吊床上飞行900公里了,除了在Karimabad的两次停靠之外,我无从知晓天气状况。我的方法就是观天象,早上睁眼看看天,余下的就凭个人经验了。2008年和2009年我在这座山上下过很多功夫,那些知识和经验对我这次的挑战很有帮助。
outdoor:你的滑翔伞上带了多少装备?多少补给?你有没有在某个点使用氧气瓶呢?
Antoine: 我的包重达32公斤,带了4升水,因为我不知道下一个扎营点是不是能找到水。带了够吃10天的食物,三四公斤吧,还有两公斤重的氧气瓶——从头到尾都带着,但从来没有用过。飞升到布洛阿特峰顶那天早上,我把氧气瓶的管子接错了导致管子被压破。那都无所谓,因为我们并不需要体力上的消耗,吸氧不过是为了头脑更清醒。如果再来一次,我会吸氧,假如这次吸氧的话,或许我就不会把手指冻成这样了。
outdoor:上面有多冷?穿着那么笨重的衣服戴著那么厚的手套,如何操作滑翔伞和装备的?
Antoine: 噢太冷了,我的GPS Syride上面显示-9℃,但是持续暴露在劲风之下的体感温度就不好说了。我还得不时摘下手套来拍摄照片和视频,那便导致我的手指被冻伤。我选的滑雪伞翼很好飞,所以不用担心一边拍摄一边飞行的问题。
outdoor:这次飞行过程中的亮点是什么?
Antoine: 当然是飞跃过布洛阿特峰顶端的时刻,就像梦境一般。可能我的大脑在缺氧状态下给这个梦境增添了朦胧色彩。
outdoor:最危险的时刻呢?
Antoine: 每一次在高山上着陆!带着30公斤重的装备、空间又低,以50公里/时的速度在原生态的山体表面着陆,相当极限。有几次还挺吓人的。
outdoor:在这场挑战中,或者说在这项运动中,什么是你认为最重要的技能?
Antoine: 最重要的是会分析判断,彻底明白飞行中的各种天气状况,这是做出正确决定的关键。
outdoor:你是怎么开始滑翔伞运动的?
Antoine: 我最开始学滑翔伞就是把它作为下山的一种手段。后来就开始爱上这项运动。说起来也是缘分啦,我当初第一座想要尝试飞行下山的山峰正是布洛阿特峰(2008年),那次是从3号营地开始飞,但是失败了。
North Of Nightfall
北境黄昏
Axel Heiberg是加拿大第七大岛屿,位于北极圈以北1200公里。冬季,这里完全沉浸在极夜的黑暗之中,一片冰雪覆盖的荒芜。但是,当太阳回归之时,整个岛屿便重新爆发生机,展露出岩石与少量冰川交叉覆盖的地表,这是山地车骑行的绝佳地形。难怪,这几个车手根本无法抵抗这无尽冲坡的吸引。
时长:15分钟
导演:Jeremy Grant
主角:Cam Zink、Darren Berrecloth、Carson Storch、Tom van Steenbergen等
制作:Red Bull Media House
国家:美国
冰原狼、北极狐、麝牛漫步在岛屿上,偶尔遇到一只北极熊也说不定,白鲸、独角鲸在寒冷的冰水混合物中游弋。冬季,太阳4个月不打照面,夏季却极为慷慨,24小时日不落—还有电影艺术家渴望的不被打断的“黄金时段”。 这个纬度听起来更适合滑雪而不是骑山地车,对吧?但是由于极低的气温使得周边海域常年冰冻,Axel Heiberg岛也不例外。你想象中的白雪皑皑的仙境实际上更接近一个荒漠。这就是为什么导演Jeremy Grant和Freeride Entertainment的创作队伍选择这里作为山地车电影拍摄地,营造这种北境黄昏的氛围。这部纪录片是与Red Bull Media House联合制作,镜头前的主角有Darren Berrecloth、Cam Zink、Carson Storch、Tom van Steenbergen,他们所要碾压的这片大地,从未被自行车轮胎亲吻过,一场将挑战他们个人极限,甚至超出极限的冒险。
影片对于这个岛屿的地理地貌、人类历史的描述不亚于对车手表现的呈现,并且是以手绘单色动画的形式作为开篇。这在极限运动电影中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表现手法,就像之前备受赞誉的电影《第四阶段The Fourth Phase》,着重探索酷炫的极限运动之下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些故事都是很传统地讲风景,但是我想把它做成关于人类的故事。”
寻找新途径需要考虑平衡,既需要满足铁杆极限运动迷的胃口——用更高难度的技巧引得他们口若悬河,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更休闲、群体更庞大的普通观众的口味。如果你抱着欣赏骑车特技集锦的期待来看此片,很可能会失望而归,但那是你的问题。
这部纪录片打造的精良程度足以说它是年度好片,每个角度都精心而专业地打磨过,从镜头感到编辑剪辑,到配乐。除了有几处叙述稍显生硬和影片不断传递的环境变化信息—不是说不重要—本片比大多数絮絮叨叨的叙述、历史溯源和让你坐不住的1小时影片好太多了。
很大一个原因应该是影片没有那种大脑袋镜头采访吧,所有的对话都是车手们佩戴的迷你麦克风捕捉的现场对话,更真实,没有预先排演的那种感觉。所有的场景接转切换看上去都是水到渠成,没有过分用力,人文的部分保留的长度也刚好,没有人工堆砌之感。更重要的是情绪的表达,从一开始的堆积和紧张,到惊叹,然后到惊恐,最终以幽默结束,这就是山地车给人带来的情绪波动,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
A To B Rollerski
从A到B的轮滑旅行
1988年,拉脱维亚籍运动员Raimonds Dombrovskis开始了他冬季两项生涯中最漫长的一次训练。在他的狗狗Bucis的陪伴下,带着塞满一辆大众Bulli车的装备,他脚踏直排轮滑,开始了这场从加拿大北极地区到墨西哥边境、跨越6700公里的旅程。
时长:20分钟
导演:Arnis Aspers
主角:Raimonds Dombrovskis、Florian Hüttner
制作:Mood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