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教其实就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中。诗歌的美学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的语言美、“悦心悦意”的形象美、“悦神悦志”的意蕴美。诗歌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发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领悟
中国古代诗歌从《诗经》、《楚辞》开始,到乐府、唐诗、宋词……直至“五四”运动以后的白话诗,诗歌的艺术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曾经有位名人说过:“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活”。诗歌是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象,用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炼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最凝炼的方式表达最深刻的思想,给人最充分的愉悦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在我国几千年灿烂辉煌的诗歌传统中,唐诗无论从内容、思想、艺术价值和形式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民间流传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便是对唐诗的价值的肯定。唐诗中无论是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还是送别诗,都能给人以意境浑融、音韵优美、情景契合的真切感受,从中不难体会作者炽热的感情、高尚的情操以及良好的艺术素养。中学语文教学不光应着眼于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应着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做到这一点便不能偏废对学生的美感教育,通过课文(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对学生进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
一首把诗歌艺术的意境美、形象美、音韵美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优秀作品,能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在诗歌的教学中从诗的形象美和音韵美入手,再现诗的意境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1 品味美的语言
诗歌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领略语言的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诗歌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其语言必须精练、准确、富于表现力,还要求音调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诗歌的形式美是属于物理存在层之美,它通过其符号即诗歌的外在形式(色、形、音等)“直觉式”地引起人的“悦耳悦目”的初级美感。闻一多先生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就是这一层次的美。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形式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诗人选用的词语色彩绚丽,富有立体感,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讲解完生字词后,我播放著名播音员的朗读录音,从听觉上不断给学生以刺激,在潜意识中营造优美的诗歌氛围。笔者又给同学讲解一些押韵、对仗、平仄等韵律常识,结合课文,具体分析。诗体上属七言绝句,平仄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律变化;对仗上面讲述了词性相同,词义相对的“工对”,词义相对的“反义对”,词义连贯,组合成句的“流水对”等。通过以上诗律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学古诗的兴趣大增,记忆古诗的积极性大有提高。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让同学根据所学所感即兴朗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极好效果。
2 感受美的形象
在体味唐诗优美的韵律之后,不免被其中描绘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景色吸引。诗句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浓郁的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形成一幅别具特色的“春日送别图”。苏轼曾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恰与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培养学生体味诗歌形象美方面,动了很多脑筋。先让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朗读后的感觉,再发挥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幅“送别图”,图中应包含诗中所有意象,并且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从对学生悟形象美的训练上,我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诗中的意象(黄鹤楼、孤舟、碧空、长江等)均有所表现,然而在拓展诗歌意境和空间上尚有不足。许多画面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唯独不能把作者与友人的伤感别离呈现给读者,反映出同学们生活阅历贫乏,因而不善于捕捉细节突出主题。把课文中的插图与同学们的绘图加以比较,找出长处,指出短处,让同学们对这首诗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诗歌形象美的特色。
3 品味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诗歌,是作者强烈情感的外现。钟嵘在《诗品》中说:“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然而本诗的情感流露是通过意象构成的图景传达给读者,于是形成了该诗的意境。意境是情景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句话道出了情与景是意境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也说明了意境美的生成条件便是情与景的相浑融与契合。好诗就是情景结合的典范,涉及到该诗则是它的意境美。
关于意境的概念较专业化,学生可能不明白,我便从意境的组成要素着眼,先讲以情取胜和以景见长的诗歌。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创作者通过外界景物来传达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之情。又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借新奇的想象和比喻,描绘春柳,描绘春天特殊之景,在写景和抒情的同时,体现出意境之美。诗作中成就最高的应为情与景妙合而成的,于是我以李白《赠汪伦》为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讲述桃花潭边汪伦踏歌为作者送行的场面,其中蕴含着李白对汪伦的难舍之情,也传达出汪伦对李白质朴独特的惜别方式。成功的诗歌意境如宋代诗人梅圣俞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亦即写眼前之景,抒胸中之情。在讲解了三首诗后,回到原诗,同学们便有了更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根据情与景结合的意境美,许多同学从作者描绘的图景——茫茫水天交接之处,一叶孤舟逆着西沉的落日,缓缓驶向繁花似锦的扬州,黄鹤楼上空留下作者凝望水天之际依依惜别的身影……体昧出诗人送别而生的淡淡愁思与惜别之后的孤独感。
总之,利用教材进行美育是语文课的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美的因素,通过对古诗的韵律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诸多认识和感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的提高,积极接受美的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使之自觉地创造出更多的生活的美。
(责任编辑 杜和)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领悟
中国古代诗歌从《诗经》、《楚辞》开始,到乐府、唐诗、宋词……直至“五四”运动以后的白话诗,诗歌的艺术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曾经有位名人说过:“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活”。诗歌是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象,用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炼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最凝炼的方式表达最深刻的思想,给人最充分的愉悦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在我国几千年灿烂辉煌的诗歌传统中,唐诗无论从内容、思想、艺术价值和形式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民间流传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便是对唐诗的价值的肯定。唐诗中无论是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还是送别诗,都能给人以意境浑融、音韵优美、情景契合的真切感受,从中不难体会作者炽热的感情、高尚的情操以及良好的艺术素养。中学语文教学不光应着眼于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应着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做到这一点便不能偏废对学生的美感教育,通过课文(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对学生进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
一首把诗歌艺术的意境美、形象美、音韵美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优秀作品,能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在诗歌的教学中从诗的形象美和音韵美入手,再现诗的意境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1 品味美的语言
诗歌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领略语言的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诗歌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其语言必须精练、准确、富于表现力,还要求音调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诗歌的形式美是属于物理存在层之美,它通过其符号即诗歌的外在形式(色、形、音等)“直觉式”地引起人的“悦耳悦目”的初级美感。闻一多先生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就是这一层次的美。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形式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诗人选用的词语色彩绚丽,富有立体感,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讲解完生字词后,我播放著名播音员的朗读录音,从听觉上不断给学生以刺激,在潜意识中营造优美的诗歌氛围。笔者又给同学讲解一些押韵、对仗、平仄等韵律常识,结合课文,具体分析。诗体上属七言绝句,平仄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律变化;对仗上面讲述了词性相同,词义相对的“工对”,词义相对的“反义对”,词义连贯,组合成句的“流水对”等。通过以上诗律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学古诗的兴趣大增,记忆古诗的积极性大有提高。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让同学根据所学所感即兴朗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极好效果。
2 感受美的形象
在体味唐诗优美的韵律之后,不免被其中描绘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景色吸引。诗句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浓郁的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形成一幅别具特色的“春日送别图”。苏轼曾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恰与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培养学生体味诗歌形象美方面,动了很多脑筋。先让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朗读后的感觉,再发挥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幅“送别图”,图中应包含诗中所有意象,并且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从对学生悟形象美的训练上,我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诗中的意象(黄鹤楼、孤舟、碧空、长江等)均有所表现,然而在拓展诗歌意境和空间上尚有不足。许多画面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唯独不能把作者与友人的伤感别离呈现给读者,反映出同学们生活阅历贫乏,因而不善于捕捉细节突出主题。把课文中的插图与同学们的绘图加以比较,找出长处,指出短处,让同学们对这首诗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诗歌形象美的特色。
3 品味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诗歌,是作者强烈情感的外现。钟嵘在《诗品》中说:“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然而本诗的情感流露是通过意象构成的图景传达给读者,于是形成了该诗的意境。意境是情景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句话道出了情与景是意境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也说明了意境美的生成条件便是情与景的相浑融与契合。好诗就是情景结合的典范,涉及到该诗则是它的意境美。
关于意境的概念较专业化,学生可能不明白,我便从意境的组成要素着眼,先讲以情取胜和以景见长的诗歌。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创作者通过外界景物来传达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之情。又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借新奇的想象和比喻,描绘春柳,描绘春天特殊之景,在写景和抒情的同时,体现出意境之美。诗作中成就最高的应为情与景妙合而成的,于是我以李白《赠汪伦》为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讲述桃花潭边汪伦踏歌为作者送行的场面,其中蕴含着李白对汪伦的难舍之情,也传达出汪伦对李白质朴独特的惜别方式。成功的诗歌意境如宋代诗人梅圣俞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亦即写眼前之景,抒胸中之情。在讲解了三首诗后,回到原诗,同学们便有了更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根据情与景结合的意境美,许多同学从作者描绘的图景——茫茫水天交接之处,一叶孤舟逆着西沉的落日,缓缓驶向繁花似锦的扬州,黄鹤楼上空留下作者凝望水天之际依依惜别的身影……体昧出诗人送别而生的淡淡愁思与惜别之后的孤独感。
总之,利用教材进行美育是语文课的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美的因素,通过对古诗的韵律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诸多认识和感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的提高,积极接受美的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使之自觉地创造出更多的生活的美。
(责任编辑 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