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乙肝 阳光享受生活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nlongal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专家
  李军 医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感染病科科主任。现任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委员、江苏省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兴卫工程”领军人才。1982年自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感染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各种肝脏疾病和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以及发热、黄疸待查等疾病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医务工作人员一直努力,希望早日摘掉这个“乙肝大国”的帽子。目前我国的乙肝人数依然很多,但通过多种措施的改进,乙肝发病人数已经有了明显下降。
  此种改变,最大的功劳是我国执行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根据普查的结果,从1992年到1995年,我国乙肝患者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75%,到2006年,表面抗原阳性率下降到7.18%,5岁以下婴幼儿表面抗原阳性率只有0.96%,由此也说明了疫苗的有效性。
  乙肝疫苗接种有效、安全
  父母乙肝病毒都是阴性的普通新生儿,经正常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均能不同程度地产生抗体。而如果父亲或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问题就会让很多家长担忧,特别是新生儿出生后发现HBsAg阳性时,父母都特别焦虑。
  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早期母婴阻断的效果和有效率还是很高的。对母亲是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12小时内)应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普通婴儿则只需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剂量也有所不同,一般新生儿的注射剂量为用5微克或10微克酵母或10微克 CHO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但是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需要接种10~20微克疫苗。
  乙肝疫苗需要接种3次,既出生24小时内1次,1个月时第二次,6个月时第三次。如果3次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为阳性,说明免疫成功。如果抗-HBs仍阴性,则可以再次接种乙肝疫苗,或提高疫苗剂量接种。目前认为疫苗免疫成功的保护效果一般可持续5~10年,有的可达10~12年,如抗-HBs<10 mIU/ml(毫国际单位/毫升),可给予加强免疫。
  很多人都担心疫苗的安全性,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从我国近十年的乙肝疫苗使用结果看来,疫苗是非常有效安全的。主要用国产疫苗免疫接种人群的HBV感染率显著下降,而且也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充分说明国产乙肝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
  很多人会问,在打疫苗的时候医生会问是选择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国产疫苗是安全和有效的,不必盲目追求进口疫苗,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
  抗病毒、保肝需避免过度治疗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是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伴有肝脏炎症损伤的时候进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应避免长期用药的过度治疗。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建议3~6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患者,每年最好能够进行2次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的检查。如果肝功能以及相关检查都是正常的,所谓的长期保肝治疗往往会导致过度治疗,反而对患者不利。
  乙肝抗病毒药有新进展
  乙肝治疗的药物近十余年有了里程碑的进步。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仅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约30%。90年代末随着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问世,改变了慢性乙肝患者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的历史,大多数的患者只要坚持接受规范的口服药治疗,定期进行门诊随访即可。
  这两年新的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更新,干扰素从需要隔日注射的普通干扰素发展为每周注射一次的长效干扰素;核苷类药物从拉米夫定1个品种增加到了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5个品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最大的误区:盲目追求治愈
  在临床上,常碰到一些乙肝患者陷入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盲目追求治愈。比如在我这里就诊的一位27岁的女患者,从小患病,之前一直规范治疗,效果很好。谈了男朋友后,怕男朋友得知自己是乙肝患者,对感情不好,就到处查询有否治愈乙肝的方法。近期她从广告上看到某种药效果很好,可以治愈,就听信其言,自己买药服用,原来的药物也停用了,服药期间也没有到医院定期检查。大约吃了三四个月的药,出现厌食、恶心、尿色深黄等症状,到医院一查,转氨酶很高,黄疸值已经超过200(正常值为成人<17.1),成为重型肝炎。
  慢性乙肝尚不是短期就能治愈的疾病,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断调整、优化治疗的方案。从治疗理念来看,现在的治疗更加提倡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患者也应配合医生,定期随访、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以便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后,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
  规范治疗、定期检查才是科学之方
  很多患者重吃药轻检查,患者愿意省钱吃药却不愿意检查,其实这是不对的。正如前面所说,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应该定期随访检查,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因为根据检查的结果,医生才能正确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和后续的治疗方案。因为即使在抗病毒治疗期间,病毒也有可能因为产生耐药而发生反弹,进而导致病情复发和进展。同时,耐药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体内病毒的耐药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和方案。如果不能对耐药后病毒有效治疗,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有可能病情反复和加重。
  慢性乙肝患者长期的疾病负担会增加心理压力,而社会上的歧视则更使他们“雪上加霜”。消除歧视,让乙肝患者快乐生活是文明社会的责任。我们常常看到乙肝患者不仅找工作时受到歧视,而且有很多乙肝患者甚至不敢交朋友、不敢结婚,这些对患者的康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乙肝患者应该这样想,自己只是患了一种疾病,就像其他人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一样,不必过多想什么。况且,事已至此,任何的担忧、沮丧都是徒劳,还不如心情阳光地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
  治疗性乙肝疫苗
  还在研究中
  疫苗的研究已经从预防疾病为主,逐步发展既能够预防疾病,也可以治疗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疫苗又称为治疗性疫苗,这是疫苗发展的趋势,但是还没有像预防性疫苗一样广泛用于临床。
  大三阳和小三阳孰重孰轻
  对于大三阳、小三的问题,这个不单单是患者的认知问题,应该是整个社会对疾病的认知问题。从HBV-DNA(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测结果来看,如果小三阳患者血液中HBV-DNA仍然复制活跃的,说明这种病毒为了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发生了变异,比大三阳患者的病毒更狡猾。因此,患者身体中病毒的多少不能以大、小三阳确定,而是要依据HBV-DNA的检测量。另外,肝脏受损的情况是依据肝功能的指标,大小三阳也不是判断肝脏损害的指标。鉴于小三阳患者的病毒更狡猾,如果病毒仍然活跃复制,并且伴有肝损害,则患者的治疗难度更高,治疗的疗程也更长。因此,孰轻孰重都要看具体的病情,不能光看“疾病名”来确定。
其他文献
冬春季节,因受凉而感冒的患者日益增多。由于常见的感冒药大多会引发嗜睡的不良反应,因此,有些症状轻微的患者都选择硬扛着不吃药,结果可能导致感冒加剧。其实,风寒感冒的患者,不妨试一试喝杯紫苏茶。  ● 从香料到药材  对于紫苏,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尔雅》有过如此描述:取(嫩茎叶)研汁煮粥,长服令人体白身香。那时,人们将紫苏视为神圣的植物,不洁之人必须保持距离,采摘者要身穿干净衣物,举办繁琐
从字面上讲,贫血就是血液贫乏、不足,但实际上主要是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检查单上常常是Hb来表示)<120 克/升,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110克/升就是贫血。世界卫生组织(WHO)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贫血定义为男子血红蛋白<130克/升,女子<120克/升。在贫血的整个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但在老年贫血中,男性高于女性。  不仅如此,老人
冬季气候寒冷,老年朋友由于身体功能衰退,体温调节和耐寒能力下降,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寒邪侵袭,滋生疾病。所以,老人在冬季加强身体的防护就显得特别重要。上期,我们就老人腰
生活中,时不时会看到一些人因为担心把手并脏,用白纸或卫牛纸包着鸡翅、油条等食品吃.
我今年83岁,属于过敏体质。我的症状主要是有左右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房早(二联律)、心律不齐,服心律平可以控制。但医生讲,服心律平易诱发心衰,给服鲁南欣康后,反应很大,头晕、头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它虽然是小病,但是反复犯病也会让人痛苦不堪。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由心脾积热、阴虚火旺引起。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免疫有着密切关系。如长期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另外,口腔溃疡与B族维生素的缺乏也有很大的关系。  口腔溃疡预防胜于治疗,日常饮食要均衡,应做到主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进食糙米、瘦肉、奶类、坚果类等食
晨练结束,老张照例拿出女儿买的善存片来吃,老李见了,直夸老张的女儿孝顺懂事,晓得给老父亲补钙。陈婶在一旁听了,却说道,补钙啊,哪用这么费钱费事?多喝喝骨头汤不就行了!  老张说,嗨,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啊,还埋怨女儿乱花钱。可女儿却说喝骨头汤补钙没用,还找了些书报来好好给我补了一课。  哦?女儿怎么给你讲的?快给我们说说。一旁众人都来了兴趣。老张喝了口水,开始慢慢道来——  骨头汤补钙是误区  众所
本人59岁,青年时期就出现上腹隐痛、烧心(特别是饭后)去年胃镜结果: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2.全胃炎(胃窦为主.轻度)。Hp(幽门螺杆菌)阴性.今年胃镜复查结果为:1反流性食道炎;2.慢性胃炎
殷明德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荣获"德技双馨金陵大医——南京医学终身荣誉奖"。历任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会委员、江苏省耳鼻喉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红十
民谚云: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食,营养十分丰富,其脑、肝、骨、血等也是很好的补品。  近年来,国内外大兴吃兔肉之风,认为吃兔肉既能增强体质,又可使皮肤细腻柔嫩、富有弹性,还能使身材保持苗条,因而把兔肉称为“美容肉”。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兔肉性凉、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止渴健脾、通利大便等功效。《本草纲目》载:“(兔肉)辛平无毒。腊月作酱食,去小儿豌豆疮